贵州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案第4章摩擦磨损和润滑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与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一、学习任务和要求1. 了解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原理。
3. 学习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
4. 分析实际工程中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5. 掌握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验方法。
6. 学习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维护和保养。
7. 能够针对不同机械零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方法。
8. 能够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对机械系统性能的影响。
9. 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
(2)掌握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原理。
(3)学习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
(4)了解实际工程中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2)能够针对不同机械零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方法。
(3)能够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对机械系统性能的影响。
(4)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摩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磨损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3. 润滑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4. 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
5. 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维护和保养。
6. 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际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3. 实验法:进行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摩擦、磨损和润滑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贵州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案第4章-摩擦磨损和润滑5则范文第一篇:贵州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案第4章-摩擦磨损和润滑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一、选择题4-1、现在把研究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统称为__________。
(1)摩擦理论(2)磨损理论(3)润滑理论(4)摩擦学4-2、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4-3、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4、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3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5、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6、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小_________。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3)磨粒磨损(4)腐蚀磨损 4-7、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_________不是正确的措施。
(1)合理选择表面粗糙度(2)合理选择润滑油粘度(3)合理选择表面硬度(4)合理控制相对滑动速度4-8、动力粘度η的c·g·s制(绝对单位制)单位为_________。
(1)泊(P)(2)厘斯(cSt)(3)恩氏度(oE)(4)帕·秒(Pa·s)4-9、动力粘度η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_________。
(1)泊(P)(2)厘斯(cSt)(3)恩氏度(oE)(4)帕·秒(Pa·s)4-10、运动粘度ν是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润滑油_________的比值。
(1)密度ρ(2)质量m(3)相对密度d(4)速度v 4-11、运动粘度ν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_________。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与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在工作中所面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机械系统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润滑剂的特性和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学习任务1. 理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掌握摩擦力、摩擦系数、磨损类型和润滑原理。
2. 学习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设计方法,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3. 熟悉常用润滑剂的种类、特性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4. 掌握机械零件的维护和保养方法,降低故障率。
5.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直观地展示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安排现场实习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提问、讨论等,占总评的20%。
2. 作业:包括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等,占总评的30%。
3.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占总评的20%。
4.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应用题,占总评的30%。
五、教学内容1. 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摩擦力、摩擦系数和摩擦磨损规律。
3. 磨损类型、磨损机制和磨损控制方法。
4. 润滑原理、润滑剂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5. 机械零件的润滑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2. 课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3. 实验设备:摩擦磨损实验机、润滑油品等4.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视频等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
2. 教学计划:见下表(略)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研讨会,提高学术素养。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与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一、学习任务1. 理解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原理。
3. 学习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
4. 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际应用。
5. 提高解决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要求1. 熟悉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3. 掌握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4. 能够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际应用,了解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5. 具备解决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1. 摩擦的基本概念: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计算、摩擦系数等。
2. 磨损的基本概念:磨损的类型、磨损的计算、磨损速率等。
3. 润滑的基本概念:润滑油的性质、润滑原理、润滑效果等。
4. 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计算方法:摩擦力矩计算、磨损速度计算、润滑油的选择等。
5. 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际应用:减小摩擦磨损的方法、润滑系统的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实际应用。
3. 开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利用实验法,验证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原理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2.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展示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
3. 实验设备:用于验证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原理和方法。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第 1_-2 次课授课时间:教学时间安排:复习旧课分钟讲授课80 分钟教学方法简介导入、启发分析、重点介绍、归纳小结、多媒体课题:摩擦和磨损教学目标:理解摩擦和磨损的根本概念。
教学重点:摩擦的分类,磨损的过程,磨损的类型教学难点:摩擦的分类磨损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预习和复习相结合讲授法教学内容及步骤:〈引入课〉由简洁的介绍引入摩擦和磨损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摩擦和磨损即有利有时又有害,有害时应尽量避开,可利用润滑来减小。
而在生活中又经常利用摩擦。
如:车辆行驶、带传动、制动等。
利用磨损时,如:磨削、抛光等。
〈讲授课〉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行避开的物理现象。
由于摩擦存在造成了机器的磨损、发热、和能量损耗,世界上1/3~1/2 的能源消耗在摩擦上,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80%以上。
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则是削减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
一、摩擦及其分类两物体的接触外表阻碍它们相当运动的机械阻力,称为摩擦。
•1,依据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分为:•静态、临界〔或启动〕、动态、惯性摩擦4种。
•2,依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滑动和滚动摩擦。
•3,依据依据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可分为:•固体摩擦、液〔气〕体摩擦和混合摩擦。
(1)、固体摩擦分为干摩擦和边界摩擦a、干摩擦摩擦副在直接接触时产生的摩擦。
摩擦因数大,磨损严峻,除利用摩擦力工作的场合外,应尽量避开。
b.边界摩擦在摩擦副间施加润滑剂后,两摩擦外表吸附一层极薄的润滑膜,摩擦外表被边界膜隔开,这种摩擦称为边界摩擦。
边界摩擦的润滑膜强度低,简洁裂开,致使摩擦副局部外表直接接触产生磨损,但摩擦和磨损状况优于干摩擦。
(2)、液〔气〕体摩擦有一层压力油膜将两金属外表隔开,彼此不直接接触。
摩擦因数很小,几乎不产生磨损,是抱负的摩擦状态。
(3)、混合摩擦混合摩擦是指摩擦外表间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
一、选择题
4-1、现在把研究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统称为__________。
(1)摩擦理论(2)磨损理论(3)润滑理论(4)摩擦学
4-2、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3、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4、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3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5、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0.4时,其摩擦状态为__________。
(1)液体摩擦(2)干摩擦(3)混合摩擦(4)边界摩擦
4-6、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小_________。
(1)粘着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3)磨粒磨损(4)腐蚀磨损
4-7、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_________不是正确的措施。
(1)合理选择表面粗糙度(2)合理选择润滑油粘度
(3)合理选择表面硬度(4)合理控制相对滑动速度
4-8、动力粘度η的c·g·s制(绝对单位制)单位为_________。
(1)泊(P)(2)厘斯(cSt)(3)恩氏度(o E)(4)帕·秒(Pa·s)
4-9、动力粘度η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_________。
(1)泊(P)(2)厘斯(cSt)(3)恩氏度(o E)(4)帕·秒(Pa·s)
4-10、运动粘度ν是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润滑油_________的比值。
(1)密度ρ(2)质量m (3)相对密度d (4)速度v
4-11、运动粘度ν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_________。
(1)m2/s (2)厘斯(cSt)(3)厘泊(cP)(4)帕·秒(Pa·s)
4-12、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_________。
(1)随之加大(2)保持不变(3)随之减小
(4)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4-13、当稳定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_________。
(1)随之升高(2)随之降低(3)保持不变
(4)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二、分析与思考题
4-1、何谓摩擦、磨损和润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如何?
4-2、按摩擦面间的润滑状况,滑动摩擦可分哪几种?
4-3、在不同润滑状态下,当载荷和润滑油粘度保持不变二滑动速度增加时,摩擦系数如何变化?这是为什么?
4-4、按照摩擦机理分,磨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如何防止或减轻这些类型的磨损发生?
4-5、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怎样跑合可以延长零件的寿命?
4-6、实现液体润滑的方法有哪几种?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各自特点如何?
4-7、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种?
4-8、流体动压润滑及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二者之间的最根本差别是什么?
4-9、什么是膜厚比λ?引入这个参量在润滑工程中有何现实意义?
4-10、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4-11、试述润滑油粘度的物理意义。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各种粘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是什么?哪一种适用于流体动压计算中?
4-12、两种润滑油如果粘度相同,是否就可以完全代替?如果不可以,还应考虑哪些问题?4-13、润滑油中为什么要加入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哪几种?
4-14、润滑油(指各种矿物油)的粘度—压力关系可用何经验公式表示?要求对公式中的各项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