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叠合楼板的设计与施工

  • 格式:docx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叠合楼板的设计与施工

PC叠合楼板是由预制RC板和现浇RC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一部分,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同时,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因此,PC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具有整体性好、表面平整、便于装修等优点。

一、PC叠合楼板的分类

1、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叠合板和双向受力叠合板。GB50010规定:长、短边尺寸的比值≦2时,应按双向受力板设计,比值≧3时,应按单向受力板设计(以短向为跨度),比值在2~3之间时,宜按双向受力板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双向受力板某点的挠度在X方向和在Y方向相同,并以此为准来分配这两个方向传递的荷载。单向、双向板按梁式构件分别单跨、多跨按弹性理论计算弯矩、剪力。按承载能力极限设计配受力筋,按正常使用极限设计验算挠度、抗裂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有受力筋的最小配筋率、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简支端的负筋构造配筋率、单向板非受力边的负筋构造配筋率等,以及底筋和负筋的锚固长度。

2、按预制底板有无外伸钢筋,分为“有胡子筋”和“无胡子筋”。

3、按拼缝的连接方式,分为分离式接缝(即底板间不拉开的“密拼”)和整体式接缝(底板间有后浇混凝土带)。

4、按受力钢筋种类,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底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底板。

普通混凝土底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时,为增强刚度多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

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可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预应力混凝土带肋板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

二、PC叠合楼板所涉的相关技术标准

1、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的相关要求;预制底板制作、施工及短暂设计状况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066 的相关要求;施工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相关要求。

2、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包括《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14G44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50mm、60mm 实心底板)》06SG439-1。

三、PC叠合楼板的一般技术要求

1、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2.预制构件纵向钢筋宜在后浇混凝土内直线锚固,当直线锚固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折、机械锚固方式,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3、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2)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

(3)跨度大于3m的,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4)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5)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

4、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分离式接缝(图a)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对长宽比不大于3的四边支撑叠合板,当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b)或无接缝(图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

5、叠合板支座处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入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a)(2)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当板底分布钢筋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中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近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b)

6.单向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

(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7.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弯折锚固;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弯折锚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厚度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120mm(d为弯折钢筋直径的较大值);

2)接缝处预制板侧伸出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两侧钢筋在接缝处重叠的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弯折角度不应大于30度,弯折处沿接缝方向应配置不少于两跟通长构造钢筋,且直径不应小于该方向预制板内钢筋直径。

8、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桁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腹杆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4)桁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9、当未设置桁架钢筋时,在下列情况下,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应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1)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于4.0m时,距支座1/4跨度范围内;

(2)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跨范围内;

(3)悬挑叠合板;

(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固范围内。

10、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的抗剪构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剪构造钢筋宜采用马镫形状,间距不宜大于400mm,钢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

(2)马镫钢筋宜伸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预埋在预制板内的总长度不应小于15d,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50mm。

四、PC叠合楼板的主要施工要点

1、工艺流程

1.1安装准备

1 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叠合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叠合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2 施工现场将对吊装叠合板时外伸钢筋有影响的暗柱箍筋、水平梯子筋、水平定位筋及梁上铁全部取出,待叠合板吊装就位后再恢复原状。

1.2测量放线

1 按照叠合板独立支撑体系布置图在楼板上放出独立支撑点位图。

2 按照装配式结构深化图纸在墙体上弹出叠合板边线和叠合板中心线,并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