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摘要:在现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使周边地区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我们坚决维护我国领土的主权,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军队内部的团结,他指出“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
○1本次论文我对中国周边的概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安全环境特点,面临的挑战,国际形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周边的概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面临挑战一中国周边概况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
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对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反作用。
认识周边安全环境,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周边”是指什么,“周边”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1.1小周边与大周边中国外交上把周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小周边,指的是与中国有着直接领土或领水接壤的邻国,也叫“接壤型”周边;第二个层次指的是中国外交重点经营的周边四片区域,也就是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四片;第三个层次指的是将这四片连为一体,并且向东西两线推进。
向西扩展到里海与波斯湾一线,包括了中亚与中东的有关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向东南延伸到大洋洲,包括了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岛国。
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在军事反面,我国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
○21.2中国周边的特点1.2.1范围不断拓展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国家实力的增强、影响的扩大和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周边一直在不断延伸。
目前,我们所说的周边地区不仅限于那些与中国有共同的陆上和海上边界的国家,还包括在地理上靠近中国并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如与中国没有共同边界的东南亚和中亚的其他国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首先,东海和南海的争端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这些海域存在领土争端,导致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此外,美国
等外部大国也将这些争端作为干涉中国周边事务的借口,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时刻牵动着中国的周边安全。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不断引发国
际社会的担忧,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国周边的安全。
中国需要
与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美国等国家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尤其是印
度的对华态度不断强硬,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可能导致印度在中国周边的活动
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面对这些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地区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同时,中国还应加强与主要大国的沟通和协调,共
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更多
的稳定和发展的机遇。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动荡也势必会影响到国际形势的发展进程,有更大的可能产生不安定因素。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所以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要对我国当前的周边安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一、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以及其重要性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二、我国周围安全环境概述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首先存在于世界安全的整体状态之中,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主要力量间关系的调整及世界军事战略格局走向等构成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质量的“大气候”。
与此同时,作为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大国,中国特殊的地缘环境以及与周边国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复杂关系也构成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小气候”,美、俄、日、印等周边大国的战略动向,是评估和考察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必不可少的“参数”。
而“9.11”事件及美国对阿富汉和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又给反恐斗争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睦邻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逐步营造出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睦邻政策受到了冲击,但时间毕竟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与发生过摩擦,矛盾和边境冲突的邻国的关系也走向了正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睦邻政策看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和与邻国的关系,为中国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固然中美关系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础与合作领域,合作气氛渐浓;固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日益凸显,或者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但无庸置疑的是,“9.11”事件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尤其是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第一篇: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的发展,与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密不可分。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十分复杂。
以下,是我的分析:北方的威胁莫过于俄罗斯,但是由于90年代苏联解体以及现在的北约东扩,已经让俄罗斯意识到能与之为伍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了。
而作为同是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则更是重中之中,当今的俄罗斯若与中国交恶,那他们将万劫不复。
因此北方的威胁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使中国可以抽出兵力镇压东南。
西南的威胁莫过于印度,这个被国人称之为阿三的国家,他们有着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并且也有着称霸南亚即而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
他们与中国有边界纷争,也有因败于过中国而耿耿于怀的复仇之心。
因此造成这个国家与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好邻居,但是因为中国内地与之有着青藏高原的阻隔,并且还有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忠实盟友夹在其中,因此印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首先说韩国,因朝鲜战争,中韩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恩怨的,但是中韩的一些有共识文化传统以及同对日本的愤慨又造就了中韩之间并非有很大的矛盾,再说还有朝鲜夹在当中。
即使有美国的蛊惑,韩国应该也不会公然与中国作对。
而那些东南亚的小国,我国时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多慰问慰问也就应该可以摆平了。
东海的威胁,也可以说日本的威胁:客观的说日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个加起来不过中国的一个省大的岛国,有着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并且他们依靠他们的经济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把他们的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军队都发展的非常先进。
在他们的骨子里,始终都有走出岛屿,踏上大陆的意识!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比如:与周边国家的不和,而自身的区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核武器,因此他们还离不开美国这座靠山。
海上第一岛链的元凶台湾的威胁: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大陆,才能屹立在世界强国的舞台。
冲出第一岛链的封锁是重中之重,而台湾则是第一岛琏封锁的咽喉,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的生存大计,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稳、准、狠!幕后的黑手: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不使自己的军工力量因没有挑战而萎靡荒废,因此不断的寻找战争的理由和借口,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使南联盟、伊拉克等国家成了美国的武器试验场,为美国的武器出口及石油等资源的来源做出了贡献。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日,因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的黄岩岛而引发的中菲舰船对峙仍在持续,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惨案13名中国船员死亡,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发生在中国周边的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
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国应对周边安全的战略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哆玢是重要舞台。
不过,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
其次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
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中国威胁”的焦虑,中国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加深。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作文一《我们的安全家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个大大的房子,而周边的环境就像是房子的围墙。
我们的围墙可牢固啦!可是,也有一些小麻烦。
有时候,会有一些坏人想要偷偷地来捣乱。
但是别怕,我们有勇敢的解放军叔叔,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时刻守护着我们,让我们能在这个安全的家园里快乐地玩耍、学习。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全,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一起保护我们的国家!《祖国的周边,我们的安心》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家周围总是乱糟糟的,那多可怕呀!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国周边可安全啦!我们能在学校里开开心心地读书,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都是因为祖国为我们创造了安全的周边环境。
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加油,希望它永远都这么安全、强大!作文二《安稳的周边》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呀?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很安稳哟!比如说,在西边,有高高的山脉,就像大大的巨人,守护着我们。
在南边,有美丽的大海,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鱼儿游来游去。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在边境站岗,不管是刮大风还是下大雨,他们都一动不动,就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
我们要谢谢他们,也要爱护我们的国家,让周边一直都这么安稳。
《周边安全很重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周边安全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呀,就是我们国家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安全的。
我们国家的周边可好了,像蒙古,那里有好多好多的牛羊。
还有巴基斯坦,他们对我们可友好啦!但是也会有一些小危险,比如有人想偷偷越过边境。
这时候,警察叔叔就会马上出现,把他们抓住。
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么安全的地方,真的很幸福。
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为保护周边安全出一份力!。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最新版)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近年来,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批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以及亚洲整体的崛起。
这一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能否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新潮流,适应、接受和容纳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并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更大和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等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大国能否融入和适应国际体系和地区秩序,并在参与中推动国际体系和地区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美国虽然仍是全球居于首要地位的大国,但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正力不从心。
同时,在权力平衡方面更有意义的趋势是:上升的大国中国与守成大国美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持续发展,这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锚。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直是我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威胁,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首先,我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性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局势、南海争端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我国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特别是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局势可能引发战争和冲突,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南海争端也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我国南海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我国周边还存在着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如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
这些威胁可能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分享,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大国关系等。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可能导致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加剧,对我国周边安全构成挑战。
而大国关系的发展也可能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针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首先,我们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流与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地区热点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与和平不仅关系到我国自身的安全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分析周边安全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形势政策论文之论我国当前周边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其周边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目前,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着多种挑战和风险,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首先,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朝鲜半岛核问题、南海争议、台湾问题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武装冲突都给我国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此外,加上日本、美国等国的加入,东亚地区的竞争与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局势十分紧张。
其次,我国周边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关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对中国经济构成了挑战。
亚洲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产生了影响,也增加了中国的经济风险。
再者,我国周边环境的政治局势也不稳定。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宗教等原因,周边国家的政治体制、党派政治、政治理念等都存在差异,这增加了周边国家在与中国合作中的分歧和摩擦。
最后,我国周边环境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变得越来越严重。
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与危害,同时也对中国自身造成了长远的威胁。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缓解各种矛盾,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环保问题,努力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
这样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稳定繁荣的大国。
《浅谈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有许多国家都处于政治和军事上的紧张状态,战略竞争在
逐渐加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众多国家与组织之间在政治竞争、经济合作及人
文交流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的安全问题一天比一天复杂,每一个国家都受到国际
安全环境的直接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问题也非常紧迫,最大的威胁是东北亚及邻近地区国家关系的紧张局势。
此外,我国与南海诸国的矛盾持续存在,在南岸及南海地区也存在多次武装冲突,诸如类
似形势显示,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不仅来自北方,而且来自东南海域。
此外,在中国周边国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糟糕的局势,日本于2011年发动的核灾害
给中国带来了直接的危害,中俄关系也由此出现紧张的局势,而中国对朝鲜的支持也遭到
一定的抨击,南海的问题也一直处于争议局势之中。
这一安全环境中,中国面临着全方位的威胁和挑战,需要从经济、外交、国防上采取
措施应对。
首先,坚持外交上的团结合作,维持国际秩序和和平,推进多边协商解决冲突,进而避免紧张对抗。
其次,强化国计民生工作,更新与经济发展,建立起坚强的经济实力,加强与比邻国家的经济联系;同时,在发展完善军事上,要高度重视国防建设,丰富军事
装备,加强与一致友好国家的军事合作,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为了共同实现和平,各国应当秉持正义之道,改善不同制度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勉励各国坚持和平、友谊和协作这一理念,共同排除外来威胁,构建新的安全环境,推动
全球安全问题的持久安定。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 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 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 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 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关键词: 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近期,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 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 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 如中日钓*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 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 不仅存在岛屿之争, 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 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 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 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 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 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 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 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 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论文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
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
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
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
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
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浅谈加强结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浅谈加强我国国防建设的意义及措施。
摘要:"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古今中外国家民族兴替沉浮的历史证明,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物质基础。
尽管当今世界仍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但世界并不安宁。
我国接壤邻国众多,周边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和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中军事变革的基础工程建设,为未来军事斗争做好准备,为新时期防卫作战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做好准备。
关键词:周边环境国防建设意义措施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
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
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处于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高危弧形地带。
从北高加索、中东、中亚、南亚至东南亚,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主要盘踞地和威胁高发区。
近几年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恐怖势力明显抬头,恐怖威胁有增无减,世界处于“越反恐越恐怖”的阴影中。
国际恐怖势力在中国周边的频繁滋事,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直接危害着中国国家安全。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研究(通用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研究(通用版)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改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国家安全;周边环境;安全环境《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周边围绕着为数众多的邻国,而有些邻国又往往对中国并不友好,有的甚至虎视眈眈。
中国周边的人文环境也非常复杂,这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宗教差异巨大。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透视(一)面临的有利因素1.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我国周边国家众多,是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除接壤的邻国外,还有不接壤的邻国。
中国政府一贯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主张“睦邻、富邻、安邻”。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内容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作为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美日菲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认同大于疑虑;第五,发展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机会仍大于挑战;第六,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动权在我。
二、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
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
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三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1、南海争端近年,南海地区存在的一些岛礁主权和部分海域化解争议升温,菲律宾、越南等国频频制造事端,美国、日本等外国势力也积极插手,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
从表面上看,南海问题是围绕国家主权及相关权力所展开的法律问题和历史问题;从根源上看,南海问题是南海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相勾连、相互推动的结果。
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国家的周边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周边国家或地区影响本国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周边形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周边形势》摘要: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关键词:中国周边形势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与这些国家都存在着领土和领海的争端。
比较重要的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石油问题;南海问题;与印度的领土争议;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一、日本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东海划界之争。
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分歧很大,日本主张所谓的中间线原则,并且以钓鱼岛作为基点单方面在中间划了一条所谓的中间线,并开始对这条线采取实际控制;中国一直坚持自然延伸原则,主张在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中心线。
2. 东海海底油气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太平洋上油气最丰美的区域之一。
关于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划分:日本主张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中国表示不存在什么“中间线原则”,东海海底石油资源的划分,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所规定的大陆架原则来进行。
3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列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而日本却宣称钓鱼岛是其领土,并在上面修建灯塔等永久设施。
论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周边的安全防范工作。
本文将论述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一、周边安全形势1、东海问题东海是我国海洋领土,但是在东海问题上,我国周边国家的意见存在分歧。
我国的岛礁和石油气藏等资源遭到周边国家的争夺,导致了海上争端和冲突。
2、南海问题南海是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但是在南海问题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权利存在争议。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南海的海洋安全和地区稳定受到了重大威胁。
3、朝鲜半岛问题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发展举世瞩目,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朝鲜不久前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这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
4、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长期的困难和重大问题之一。
当前,台湾问题被台湾当局借机挑衅和加剧。
加上部分外国势力不断向台湾施压,使得台海的形势愈演愈烈。
二、应对策略1、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我国一直秉承和平发展的战略,在周边安全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强调和平与合作。
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是解决周边安全问题的关键。
2、加强军事建设军事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加强我国的军事建设,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实力。
通过军事建设、有效的国防体系和战略投资,增强国家战略安全和周边安全防范的能力。
3、加强海洋安全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和平的海洋环境。
加强各国的沟通交流,协商解决争端,推动相关国际法律和机制的制定。
同时,我们也要表现出应对挑战和保护海洋安全的决心和实力。
4、加强公共外交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推动周边国家走向合作与平稳发展。
通过开展宣传、文化和教育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减少误解和对立。
5、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针对当前周边安全形势和问题,我国应制定更加精细的政策和策略。
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周边国际关系和安全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政策的执行,并且要做好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和突发情况的准备。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21世纪的到来,世界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但是一些动荡不利于和平发展的环境因素依然存在并实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 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亚洲所有的习惯性分界,中国都与之相邻,所以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和中国息息相关。
目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
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经济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前言: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 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 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势.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社科院专家近日将发布新一期《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与2010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展望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议程值得关注:第一,中美竞争加剧,美国仍将通过其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规制中国的崛起;第二,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选年,其内部政治变化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
第一、中美战略竞争将持续加剧。
一方面,奥巴马总统首次参加东亚峰会,在地区合作进程、地区议程的设制以及区域内其他合作机制等都发表了相关构想,这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南海问题矛盾升级,这一问题本来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之间的主权争端,但近来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中美战略利益的较量。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维护海洋权益和稳定周边海域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但这与视太平洋为其“内湖”的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冲撞。
南海问题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抓手”,未来美国与周边国家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趋势将增加。
对中国而言,岛屿因涉及主权问题,毫无疑问是中国核心利益,而且海洋利益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
未来的挑战是周边国家在何种程度上愿意接受中国改变既有的海洋秩序。
浅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政策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以及中国奉行的国家安全政策。 [关键词]周边安全环境 国际环境 国家安全政策 [Abstract]After entering 21st centuri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presents the bo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 but also the directest and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China’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at present,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olitics China carries. [key word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 The Security Politics of China
一.研究我国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①新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各种分歧。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我国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较多共识。从经济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周边国家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地区。综上所述,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意义尤为重大。 二.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的现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安全状况和态势。安全概念涉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内容。客观上是指不存在外来攻击的现状或现实,以及消除威胁的能力;主观上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即一种安全感。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种周边性外部因素的总和。②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威胁 目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主义、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一是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对我国构成的威胁是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长期性的。历史上,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对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总结后的政策来看,美国的两派,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在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的速度。为此,美国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③
二是日本对我国周边环境存在现实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其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国家的不满。近几年围绕“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我国渔民时常手段侵扰,争端时有发生。虽然我国从大局出发,采取理性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中日关系的重新定位过程中,矛盾和摩擦无可避免。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是周边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威胁;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四是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纠葛多年。中印边界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酝酿造成的,又是印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两国也从未签订过中印边界具体位置的条约和协定。但是中印之间有一条传统习惯线。该线长约1700千米,争议面积约12.55万平方千米,印度侵占9.2万平方千米,占争议面积的74%。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一是对我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边界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部署。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④ 五是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现实威胁,是指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对付现实威胁,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着眼点。⑤恐怖主义是威胁我国安全环境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源地区——“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1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 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2中亚方向:对我国安全来说,中亚方向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三股恶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五国未来的政局走向。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 3 海洋方向: 美韩及美日军演对我国领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是对其军事的炫耀,是对我国及朝鲜的严重挑衅。南海问题上,目前我国南海大部分岛屿被邻国分割占据。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我国原为南海问题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些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尚需长期艰巨的谈判。
5 两个重点地区:1.台湾海峡。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2.钓鱼岛。钓鱼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今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原因。
三.我国国家安全政策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一,统筹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进同各国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军事扩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国的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睦邻友好外交,这既是中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体现。
[尾注] ① 《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大学军事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③《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版,第135页 ④《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版,第136页 ⑤《军事理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第289页 ⑥《大学军事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页 [参考文献] [1]刘善群 刘鹏 迟 军军事理论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 [2]叶恩发 叶向东 人类未来的希望 蓝色军事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8 [3] 张正明 军事理论教程 郑州出版社2005.8 [4][吴温暖 军事理论教程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5]左惟 陆华 大学军事教程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