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和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22.73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话题:休闲阅读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社会实践语境摘要: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相对于语言应用来说,翻译是沟通人类思想信息交流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语境是语言使用者在应用语言时所处的实际环境,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本文针对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语言文化语境翻译影响相对于人类的语言应用活动来说,翻译是交际活动中进行语言信息转换的行为活动,属于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任何一种语言的应用和发展都以文化背景为依托。
从语用视角来看,语境是语言产生和应用的前提条件,现代语言学认为,语境是影响语言翻译的关键要素,文化语境是语境的重要构成,研究和了解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意义深远。
1 文化语境的内涵类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反映与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道德习惯、风俗人情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际工具,语言的产生、演变或发展及其交流传递,总是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前提的,这就是所谓的语境,即语言环境,通常是指语言使用时所处的实际环境,从语用角度分析,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为达到语言理解和应用效果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语境能使意向所指具体确定为当前表达的对象。
文化语境是语境的构成类型,所谓文化语境,广义理解为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所有社会文化背景,是指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文化语境属于某一语言特定的规范和习俗,主要包括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文化习俗属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沿袭成习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文化模式,文化语境对从属成员言语交际活动具有规范约束性。
从另一角度看,文化语境通常分为历史文化语境、地域文化语境、习俗文化语境以及宗教文化语境等类型。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戴志霍【摘要】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
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
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Some literature classic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 Chinese againand again.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ame literary work display the translators'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It is admitted that literary works arenot translated in a vacuum but in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the translation field exist two m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Alienation" and "Adaptation".The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Austin,which were produced in the 1950s and 1990 srespectively,helps us to see how cultural context works on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Alienation" or "Adaptation";whether the "Adaptation"can gain the upper hand as the culture integr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4【总页数】5页(P120-124)【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语境;翻译策略【作者】戴志霍【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思想启蒙的先导、科技进步的中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语境中的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1. 语境中的文化因素。
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所导致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背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语境中的文化因素会对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产生重要影响。
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
这些文化因素会影响语言的使用方式,从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例如,某些文化中可能会使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方式,而翻译者可能需要考虑这种表达方式,以便在翻译时保持原文的意思。
此外,某些文化中可能存在某种特定的习俗或传统,而翻译者需要考虑这些习俗或传统,以便在翻译时保持原文的意思。
因此,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语境中的文化因素,以便在翻译时保持原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2. 英汉翻译的特点英汉翻译的特点英汉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
英汉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汉翻译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以及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
翻译者必须把握翻译的语境,并能够准确地把英文中的文化内涵转换成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其次,英汉翻译还要求翻译者掌握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把握语言的表达方式。
翻译者需要熟悉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以便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最后,英汉翻译还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英汉文学的深入理解。
翻译者必须把握翻译文本的文学性,并能够准确地把英文中的文学内涵转换成汉语中的文学内涵。
总之,英汉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翻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以及文学素养,以便能够准确地把英文中的文化和文学内涵转换成汉语中的文化和文学内涵。
3.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能造成翻译的困难,并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文化差异可以归结为语言文化差异和非语言文化差异两类。
文学语言学研究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培养识别语境能力的方法杜锐英(忻州师范学院公外部。
山西忻州034000)摘要:在英语霉拜译实践中,很多跨况下,译寿枣傩瘩不忠实于原文的谖整扣雯动。
本更探霹了懿译中毒棠巍现的不忠实于原文酌一个臻重荣的愿蹲:语境。
继而提斑了培养识另l】语境能力的丸种途强和方法。
关键词:语境文化语境培捧识男I l能力马林诺夫斯基在1935年明确搬出“文化语境”的概念,认为情景语境之外还有日J_以叫做文化语境的东曲。
“词语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熊文化语境”。
(1935。
voi.2:58;转引自Hal l i day.1994:4)存翻译研究中,奈达(N ida,2002:286)和顾特(G utt,2004:76-77)总结了语境在翻译巾盼馋髑,篾言之就是语麓决定了表这上的渗瘊发纛译文巾瓣蠢黪瘦爱。
本文采怒荑銎强鬻语言学强豹拳钢方法聚鹚释语境在耨译孛秘其体运霜。
一、语境在翻译中的其体邋嗣1.语境信息的补充考虑到译人语读者对于源谮文化的缺乏,很多情况下,译者都需要对有关背景知识和特定的文化词语进行注释。
这里所谈的语境信息的补究主露是指译者为了使译文上下文紧密衔接而进行的补,琶性翻译。
例如:Pr esi dent T af t t ol d t hi s st or y on hi m s el f.“Ther e i s a l a d of m y a cquai nt a nce i n N ew H a ven”.he s aid.‘‘w ho use d t o bi t ehi s nai l s.S eet her e sai d hi snLi l_et o hi m o neday。
‘l f y ou keep bi t i ng yo ur nai l s l i ke t hat,do you kno w w hat w i l l hap-pent oyo u?’‘N o’。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1 概述
英语翻译教学是语言文字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
需要学习者具备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还需要学习者了解语言背景以及
文化情境。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就发挥了关键
的作用。
2 文化语境的重要性
文化语境的重要性表现在英语翻译中,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而文化语境则可以助力译者理解英文的内涵。
比如学习者可以通过了解文化背景来确定英文词语的正确性、优先级
以及由此可以该词语在更大文体中的涵义,比如可以通过文化背景判
断是否有相关习语或文化俗语等,这些可以深入理解要求进行翻译,
从而更准确地译出正确及恰当的表达。
3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语境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首先,文化语境
可以帮助译者得出准确的翻译方向。
其次,文化语境可以提供译者更
多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意。
同时,文化情境也有助
于译者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保证译文表达准确。
最后,文化背景也可
以帮助翻译者培养一定的灵活性,获得更多可能性。
4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化语境对英语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还可以帮助译者获得更多机遇,从而获得正确表达的灵活性。
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语境的作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便帮助译者学习丰富地理解原文,更好地译出准确的表达。
342文|李彬芳中泰文化语境差异对语词翻译的影响摘要:从中泰两国的语言上可以看出两国文化上的差异,这是文化语境对翻译的重要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维逻辑等诸多方面都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语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汉语与泰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语言上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因此,对文化语境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可以辅助我们更好的把握翻译的尺度。
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忠实的传达语言,赋予语言表达的魅力,达到两国语言和文化上的真正交流。
关键词:语境;中泰文化;语词翻译翻译作为语际交流,不仅只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
“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王佐良语)因此,在翻译中解决好对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从中泰两国的语言上可以看出两国文化上的差异,这是文化语境对翻译的重要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维逻辑等诸多方面都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语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汉语与泰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语言上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因此,对文化语境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可以辅助我们更好的把握翻译的尺度。
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忠实的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达到不同文化间的真正交流。
一、历史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在国家成长的历史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各自都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来影响本国的语言,这些语言不仅反映了历史,也体现本民族的语言特色。
素可泰时期的泰国民众只有名字,没有姓氏。
这给泰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为很多人的名字都一样。
直到佛历2456年立法规定,除了名字之外泰国人名还应该包括泰姓,以便区分。
泰国正式的姓名包括名字和姓氏,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一般姓名都很长。
翻译的时候也按照这样的顺序先翻译姓名后翻译姓氏。
这和中国的姓名又出现了一定的区别,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作者简介:王荣娟,女,上海海事大学2011级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摘要:语用学研究特定情境中特定话语表达的意义,尤其是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语境对翻译选词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源语意义的表达以及目的语接收者对源文意义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本文试图从语境理论的发展、语境理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作用等方面以语境的视角探究翻译过程中特定语言文化框架下特定言语所表达的意义。
关键词:语境;翻译;特定话语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11.引言翻译的最终作用是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换,实现两个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因此,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之间完全的对等转换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传达出双方彼此所要表达的含义,以此来实现交流和沟通。
语言活动总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情境以及特定的人之间进行的,因此对语境的确切理解必须考虑到这些语言外的因素(瞿宗德,2007:41)。
1.1 语境理论发展过程语境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成了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三类(瞿宗德,2007:42)。
奈达(1999)结合翻译实践阐述了翻译语境这一概念,此外,还涉及译者的风格、兴趣和知识,甚至对原文内容和风格的理解这样的认知层面;出版者和读者这样的情景语境层面以及业已存在的译文这样的互文性层面(谭卫国,2008)。
美国的圣经翻译家丹尼尔·肖首创“翻译语境”(translation context)的概念,把“翻译语境”定义为“翻译过程中聚合起来的文化互动的总和”。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2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3 简论英汉习语翻译 4 查尔斯•狄更斯鞋油厂经历在大卫•科波菲尔身上的艺术再现 5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 6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7 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8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Association in Literature Creation—Artistic Styles Presented in Mrs. Dalloway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0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11 商务英语报道中的情态意义分析 12 《苔丝》与《嘉莉妹妹》中女主角的对比分析 13 英文商标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14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15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 16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17 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服装品牌翻译的特点 18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19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 20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21 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22 商务英语合同的词汇特征 23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 24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25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26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27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8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 29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30 王尔德童话中的美学观和内在矛盾 31 《隐形人》(混战)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32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3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34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的主题 35 话语标记Well的语用功能 36 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37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8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39 分析数字“九”极其倍数的英译 40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 41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 42 Cultural Conflicts in Daisy Miller—An Analysis on Henry James’ International Theme 43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 44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45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46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47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48 质本洁来还洁去——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 4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50 《雾都孤儿》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 5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2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53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54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55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56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57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58 从认知角度研究英语商标中的隐喻 59 从目的论视角看英汉成语的直译和意译 60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6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个女主人公的道德沦丧的探析 62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63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 6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65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66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67 A Research on Frances Burnett’s “Fauntleroy” Writing Style 68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69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70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a English and Its Future 71 Social Causes for Tess’s Tragedy 72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73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 74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75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76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77 网络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7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79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80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81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82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83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84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 85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86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 87 A Ten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 88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和女性问题 89 法律英语中的情态动词shall的翻译 90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 91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92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93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94 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the Scarlet Letter 95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 96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97 中西方“云”文化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98 分析露丝的觉醒《接骨师之女》 99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00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听力学习 101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02 在关联理论观照下电影名称翻译探析 103 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 104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05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 106 论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应用及翻译 107 论翻译的艺术 108 从小说《德克拉》试论吸血鬼文化 109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11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111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112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翻译——以《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为例 11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114 外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115 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 116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17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11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9 以《新时代汉英大辞典》为例析中文谚语英译 120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121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122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123 隐喻视角下的方位词研究--以方位词in和up为例 124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125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英婚姻习俗的对比研究 126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中的归化与异化 127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128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129 浅谈公示语英译 130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131 立法语言模糊现象研究——以刑法为视角 132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 133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34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135 中式菜肴名称的语言特点及其英译 136 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7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138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 139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 140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41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142 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夕阳》为例 143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144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英语动物习语翻译 145 论《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 146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 147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148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149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150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151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152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153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154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155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 156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黑色幽默 157 On the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58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159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160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161 人文主义的悲壮颂歌——哈姆雷特与古典人文主义研究 162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 163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164 商业广告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165 女权主义评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本》 166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167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68 《喜福会》的女权主义解读 169 英语混成新词建构新解:多元理论视域 17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