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865.00 KB
- 文档页数:73
国际经济演讲稿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一同分享关于国际经济的演讲。
今天,我想就国际经济的发展、合作与展望来与大家交流。
第一部分:国际经济的发展1.1 国际经济发展的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日趋紧密。
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对于推动各国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源共享起着重要作用。
1.2 国际经济的现状与趋势如今,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如经济的地区一体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兴起等。
同时,国际间的贸易争端和经济战略角力也在不断增加。
第二部分: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2.1 促进资金和资源的流动国际经济合作有助于各国分享资源和技术,促进跨国投资,增加资本流动,从而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2 增强市场互联互通国际经济合作可以打破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市场的开放和互通,为不同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
2.3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国际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第三部分:国际经济合作的展望3.1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紧张,各国之间存在一些贸易争端。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维护自由、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3.2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3.3 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会。
第四部分:结语国际经济合作是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拓展合作领域,加强经济交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国际经济合作必将在未来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谢谢大家!辛苦了!。
《国际经济学》讲义主讲:聂文星绪论引入:在课程开始前播放一些与国际经济学有关的视频资料,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与参与意识,然后作一个简要的开场白,逐渐导入并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介绍介绍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及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背景●国际经济联系(纽带)贸易联系(Trade):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金融联系(Finance):对外借款(foreign debt)、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汇率(exchange rates)实业联系(Business):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全球生产(global production)(一)经济相互依赖(开放经济)的影响可获得国内没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可获得更加廉价的产品可获得国内缺乏的投资或资金国际竞争可提高效率可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可抑制国内工资上涨经济易受外部扰动的影响国内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受到制约补充:关于国际贸易的常见误解辨析❖“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
”——贸易对双方有利。
❖“进口不利,出口有利。
”——你不从别国购买,别国也就没有收入,不能从你这购买。
❖“关税和配额能够保护工作职位。
”——削减进口使得出口变得困难,会导致其他工作职位失去。
(二)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生产(Production)通讯与信息(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运输(Transport)❖贸易投资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trade & investment): 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Tariff, non-tariff barrier reductions) 金融业务自由化(Liberalized financial transactions)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补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第一次浪潮:1870~1914关税壁垒削减运输进步❖第二次浪潮:1945~1980协议降税富国专业化分工穷国没有跟上❖第三次浪潮:1980~目前新兴市场的兴起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重要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关系(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金融理论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三、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国际经济学讲稿》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发展概况及学习方法、意义和基本框架。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发展概况。难点是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课时数为3学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特点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简而言之,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 与西方经济学相似,国际经济学也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前者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后者则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不过更多的时候国际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 按马歇尔观点,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 有的学者把国际贸易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微观经济学;把国际金融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国际货币经济学或宏观开放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包括贸易基础、贸易影响、贸易所得等内容)和贸易政策理论(贸易限制、贸易鼓励等)。 ➢ 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称为宏观开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当然,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其主题有七大: 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 贸易保护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决定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二、特点 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内贸易。 其理论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应考虑各国政策的差异与冲突及相互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包括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要素禀赋理论、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等)→当代贸易理论(包括新贸易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等)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比较多,流派众多,不象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那样线索清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已成为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 可以说,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外部平衡”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但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相比,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也是今后国际金融理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学习意义、方法及基本框架 一、意义: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有助于加深对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国家对外经济政策法规和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认识、理解和预测,有助于打牢经济学基础,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多看多练和讨论方法等。 三、框架:见教材目录。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 2. 试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3. 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作出评价。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概念界定、起因、分类、在统计上的常见概念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重点是国际贸易的概念界定、分类、常见概念及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难点是国际贸易的特点、起因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析工具。课时数为6学时。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含义、分类和常见概念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 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国际贸易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International Trade) ➢ 从一个国际或地区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 这种交换活动从全球范围来看则被称为是世界贸易(World Trade),即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 对外贸易是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的,有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表示对外贸易。另外,对外贸易有时也被叫做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或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有狭义和广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有形商品的交换,又叫狭义的国际贸易。现代的国际贸易则指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又叫广义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应具有两个基本条件: ➢ 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 ➢ 国家(政治实体)的形成。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 ➢ 原始社会初期不存在国际贸易 ➢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商业的分工),出现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产生了阶级和国家,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超出国界,出现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下,对外贸易只在局部地区偶然发生,其职能、范围、规模和商品种类很有限。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产生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 ➢ 二战后国际贸易获得飞速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其性质都是商品的交换活动; ➢ 均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 其交换对象都是货物和服务; ➢ 其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极为相似; ➢ 其经营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提高经济效益。 ■国际贸易的特点: ➢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表现在: 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 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 各国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态度不同。 ➢ 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包括: 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 价格风险 政治风险 四、 国际贸易在统计上的常见概念 对外贸易额和世界贸易额——用于衡量贸易规模和水平 ➢ 对外贸易额又称进出口总额,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在数量上等于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总和。 ➢ 世界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在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示的贸易规模和水平,一般是指指世界出口总额。因为世界进口总额总是大于世界出口总额。 贸易差额 ➢ 一国通常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出超)。 ➢ 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为贸易逆差(入超)。 ➢ 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为贸易平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对外贸易量和世界贸易量 ➢ 能真实地反映贸易的实际规模和水平。 ➢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其计算公式为:
贸易量= 报告期进出口额报告期进出口价格指数
报告期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 世界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依存度 ➢ 含义:是衡量一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反映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指标,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其计算公式为: Z=GDPMX×100%
➢ 例:200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Z=亿美元亿美元95933
5098×
100%=43.6% 贸易条件 ➢ 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反映着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系数)表示。 ➢ 其计算公式为:
贸易条件指数=数报告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报告期出口商品价格指×100 此处,假设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如果报告期该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00,则表明恶化。 ➢ 例如:某国1980年(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2005年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0%,为110,则该国2005年贸易条件系数为86.36,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贸易商品的结构 ➢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商品的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比重),它表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商品的构成情况,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例如,我国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纺织品,成为第一类出口商品。 ➢ 世界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种类别商品的贸易额在整个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主要考虑世界贸易总额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世界贸易地理方向 ➢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或贸易流向,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一般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额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表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体现了该国对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例如:2000年,日本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 世界贸易地理方向也称世界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反映各洲、各国参与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例如:2000年世界贸易的国家排名为美国第一位,我国我第七位。2005年,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是美国,中国是第三大贸易国。 五、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商品的移动方向(或货物流向)划分,可分为进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