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阶段性学习试卷五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测试卷一、积累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
(4分)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摘自《中国青年报》)2、默写。
(11分)(1)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马者愚蠢无知的表现:,,,,!3、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
(2分)快乐是什么?小草说:快乐就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去给大地妈妈披上一件最美的绿装。
花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树说:快乐就是为夏日的人们撑开大伞,遮挡灼热的阳光。
呵,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
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共3分)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苏教版八年级(初二)上下册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考试确实是复杂多变的,五年级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好课本的知识,还要多熟悉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将常见的题型以及答题方法技巧归纳好。
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苏教版八年级(初二)上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为教师,只有坚持对教材内容下深钻细研的真功夫,才能不断领略教学艺术的真谛,感受教学艺术的魅力。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今天我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特点(设计思路、编写建议)及知识结构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基本理念首先,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第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课堂,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二、本学科本学段的内容标准课程标准对八年级语文做了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三、课标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断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共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fěi)_____翠主(zǎi)_____ 坦荡如(dǐ)_____ 忍俊不(jìn)_____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
……它伴随狂风与巨浪,排山倒海地来了,仿佛手持圣剑的女神,恣意着自己的盛怒,向天空劈下道道剑痕,3①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闻雁》)②____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③临风一唳思何事?。
(_________《池鹤》)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燕》⑤它__,_______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白杨礼赞》4.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
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4分)(1)为宣传“国际爱鸟日”,请设计一则标语,呼吁大家都来呵护鸟类。
(不超过2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雅同学向活动组推荐了一幅漫画,在理解漫画的基础上,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题目。
(不超过6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探究下面三则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想。
(4分)材料一: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很多传世之作都以鸟类为主题。
鸟类曾出现在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上。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2015.121、本试卷共六页,包含三大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工整地填写在密封线内相应位置。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否则答案无效;3、本试卷另有答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诧.()异②蹒.()跚③重luán()叠嶂④闲情yì()致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①,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⑥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⑦,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⑧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选出下列文言文语段中的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A.素:向来,一向。
B.琴:动词,弹琴。
C.径:直往。
D.既:接近,靠近。
的一项是()(2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错误...A.早期的恐龙在数百万年以前这个泛大陆存在时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尚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B.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D.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假如你是一粒种子,不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
南京市高淳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⑨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 虐.待(nüâ)裸.露(luǒ)相形见绌.(zhuó)B.挑衅.(xìn)牟.取(móu)孤陋.寡闻(lòu)C.蓬蒿.(gāo)干涸.(hã)如法炮.制(páo)D.缄.默(jiān)酬和.(hã)颤.颤巍巍(chàn)3.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粗制滥造左右逢源一视同人任劳任怨(2)沧海桑田莫哀一是众目睽睽长吁短叹第(1)组▲改为▲第(2)组▲改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避免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火爆荧屏,这让很多人谈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班级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语文活动,请你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八周)组合阅读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 【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中哪些意象最能体现边塞之景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词下阕写戍边将士既思家又忧国的心情。
请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2. 【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 ______ )③或陈于前( ______ )④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______ )⑤ 妻子不觌( ______ )⑥客就观之( ______ )2. 下面句中的“于”与“或枕于床”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_______B.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 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D. 至于夏水襄陵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4. 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请说说上图植树节标志的含义。
(至少▲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
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
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
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
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
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
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
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
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
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代代造林林成森。
(5)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5.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
6. 孤独留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
7. (3)相:鉴别。
(4)遂:于是,就。
8.略9. 赞扬了和氏独具慧眼,诚实善良,忠君爱国,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爱国精神。
10.见课后练习第一题。
11.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12.举例论证。
列举了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具体事例,有力的论证了只有在失败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A.②①⑥③⑤④B.⑥③①②④⑤C.②⑥③①⑤④D.⑥③①⑤④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88分)二.按要求答题。
(38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打“×”,并按顺序订正到田字格中。
(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驻足毛骨悚然因地制宜重峦叠障接风洗尘司空见惯自出新裁肆无忌弹8.分)⑴不畏浮云遮望眼,。
⑵,一览众山小。
⑶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⑷张老师退休后,看到社区里一些孩子周末无人照管,便把这些孩子领到自己家里,帮助他们学习,照顾他们生活,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说,这真是“,”。
9.诗歌赏析。
(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说说你的理由。
(3分)⑵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试加以评析。
(2分)10.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4分)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9分)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作品,作者是前苏联的,小说中主人公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课外阅读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分)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 )。
A、武松B。
吴用ﻩﻩﻩC、史进D、李逵2、《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提辖”是( )A、绰号ﻩﻩB、官职ﻩﻩC、名字D。
字号3、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各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 )A。
王伦ﻩB、武松ﻩC、吴用D、宋江4、下列故事中与武松无关的是( )A、血溅鸳鸯楼B、大闹野猪林ﻩﻩC。
醉打蒋门神ﻩﻩD。
景阳冈打虎5、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绰号含有“豹”字的有如此几个:锦豹子杨林、金钱豹子汤隆和( )A。
林冲ﻩB、史进ﻩﻩC、王伦D、柴进6、《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出身是( )A、工人ﻩB、医生ﻩC、教师D。
农民7。
《骆驼祥子》中“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什么时候起的?( )A、偷骆驼之前ﻩﻩB、祥子卖了骆驼之后ﻩC、进城拉洋车之后ﻩD。
买了第一辆车之后8、《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如何? ( )A、摆地摊B、给曹先生拉洋车C、给死人送殡ﻩD、要饭9。
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一辈子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特别不行。
C、祥子好不容易买上了车,却连人带车被大兵捉去,后来车被抢走,自己逃了出来,还顺手牵回了三匹骆驼、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10。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虎妞喜爱上祥子,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
因为虎妞难产而死,祥子要帮虎妞办丧事,不得已卖掉了车、C。
曹先生家中的高妈对祥子特别关怀,经常和祥子聊天、D、曹先生被阮明告发的原因是没有给阮明及格的分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是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新的学期开始,学生的学习心态还不能立刻调整过来,面对课本里新的内容,大多会出现一些不适应。
因此在第一节课的时候主要是以“谈话”的方式和学生互相交流,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来写下自己的近期的目标,也就是这个学期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分别是什么,从中可以让学生在第一堂课就可去思考自己将要怎样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这个学期,努力让学生得到更过的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去打好基础,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的总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教改措施: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
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着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C(1)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一)积累(1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生字注音:(4分)
暂离喧嚣,到那绿色的郊外去——徜.( )徉在田间的小路,沐浴和煦的阳光;伫.( )立在开花的山坡,放飞引吭高歌的快乐;凝眸于天穹的繁星,感受乡村夜晚的岑寂。
没有chuān( )流不息的车马,没有络yì( )不绝的游客,有的,只是身体的舒展和心灵的憩息。
2、默写诗句:(6分)
①,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枝间新绿一重重,。
④,好去到人间。
⑤,山山黄叶飞。
⑥若待上林花似锦,。
3、名著题(3分)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
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志宇轩昂,胸襟秀丽。
"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运用(8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
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4分)
为积极推进“三进”校园(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准备围绕“书法进课堂”这一活
动,开展专题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⑪请你拟一条宣传规范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标语。
(不超过15个字)(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如果你是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请写出你策划的一项活动名称及其目的。
(2分)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在活动中,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书写好不好无所谓。
假如你在场,听到
了这样的话,不同意他的看法,那你该怎么说呢?(1分,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含英咀华(4分)
6.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分)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比较下列文段,完成7—12题(13分)
【甲】口技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
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乔山人善琴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7、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8、选出下列加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1分)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以为且噬己也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10、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11、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1分)
1
12、【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3-16题。
(10分)
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
魏好古又约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来往。
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
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出了场,即便回家。
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吴敬梓《范进中举》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段选文的主要内容。
(1分)
1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加点词句,分析下列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4分)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2)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
他一考,如何甘心
....?”
15、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小说中对特定的时代背
景及人物生活环境
....的描写。
说说上文“胡屠户”的话语中展现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3分)
16、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
上文中范进“没有盘费”却一心赶考,偷偷赶考回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