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植物学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13
植物景观课程的收获与建议在本学期,我选修了《植物学与微生物》这门课程,老师分别从植物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为我们做了耐心的讲解,激发了我对植物与微生物的喜爱,增强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留心留意这些原本不注意的大自然的一部分。
下面我分两部分来阐述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的课程收获。
一,植物学课程收获人类文明是从植物学开始的,比如种地,植物学一开始就是面向生物的营养与健康的。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
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由于目前大部分资料仍采用二元分类法,故广义上的植物学包括细菌、真菌、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如动物吸引人,因为它们并不会动,令人觉得很没意思。
具有颜色鲜艳或形状奇特等易于吸引人的特点植物并不多,所以,学习植物,需要细心以及耐心。
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
另外,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及其特征,这一切为我们以后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植物学是一门只要你去挖掘,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有趣的事物的科目。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又广又杂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二。
微生物学课程收获在此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详细的学到了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怎样存在我们周围的,微生物是怎么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以及微生物跟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紧密联系等,虽然他们一直都环绕在我们的身边。
认识到哪些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利,哪些微生物是对我们有害的,哪些微生物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哪些我们要进行预防和自我保护。
景观设计植物知识点景观设计是运用各种植物来打造美丽而宜人的室外空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选择植物,还需要考虑到它们的特性、生长环境以及功能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植物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植物的类别在景观设计中,植物可以分为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等几个类别。
树木通常具有较大的体型和纵向生长的特点,可以在空间上起到遮挡和分隔的作用。
灌木一般较为矮小,但株型丰富,常用于园林的绿化和修剪造型。
草本植物株姿低矮,生长迅速,多用于地面覆盖和花坛装饰。
地被植物可用于填充空地,增加绿意。
二、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色彩对景观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花卉和叶子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例如,红色、黄色和橙色的植物可以增添热烈和活力的感觉,适合用于醒目和吸引人的地方;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则能营造出冷静和宁静的氛围,适合用于创造浪漫和优雅的环境。
三、植物的季节特点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季节特点非常重要。
有些植物一年四季皆绿,适合做为常绿植物使用,能够给人以常春葆绿的感觉;而有些植物则在春夏季开花,如樱花、玫瑰等,能够给人以花开如海的美好感觉;还有些植物则在秋季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如银杏、枫树等,为园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秋天。
四、植物的生长习性在选择植物时,还需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
有些植物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而有些则喜阴或半阴的环境。
还有些植物需要较为湿润的土壤,而有些则耐旱。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养护。
五、植物的应用功能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除了具有美观的作用外,还能够发挥一些功能。
例如,一些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的结构。
一些树木和灌木则能够提供阴凉和遮挡,创造出舒适的休闲空间。
此外,一些植物还具有净化空气和吸附有害物质的功能,有助于创造健康的室外环境。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植物的选择和运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类别、色彩、季节特点、生长习性和应用功能等方面。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特色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创新与实用性、关注生态环境与人文情感等方面。
首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不仅会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会有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其次,这门课程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涉及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会融合这些学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此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非常注重创新与实用性。
学生将学习到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同时也会注重实际应用,使设计方案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这门课程关注生态环境与人文情感。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会
注重设计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使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特色在于综合性强、实践性强、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情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专业人才。
园林景观植物有关种类大全园林植物分类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统称为园林植物。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园林景观植物有关种类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园林景观植物素材图园林景观植物大全按植物学特性分类乔木类:树高5米以上,有明显发达的主干,分枝点高。
其中小乔木树高5--8米,如梅花、红叶李、碧桃等;中乔木树高8--20米,如圆柏、樱花、木瓜、枇杷等;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银杏、悬铃木、毛白杨等。
灌木类: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
其中小灌木高不足1米,如金丝桃、紫叶小檗等;中灌木高1.5米,如南天竹、小叶女贞、麻叶绣球、贴梗海棠、郁李等;大灌木高2米以上,如蚊母树、珊瑚树、紫玉兰、榆叶梅等。
藤本类:茎细弱不能直立,需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他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树。
如紫藤、木香、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金银花等。
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根据地下茎和地面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三类。
单轴散生型,如毛竹、紫竹、斑竹等;合轴丛生型,如凤尾竹、佛胜竹等;复轴混生型,如茶秆竹、苦竹、箬竹等。
按观赏特性分类观形类:植物的形状是园林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指在正常生长环境下成年植物的外貌。
园林植物的形状通常可分为14类:圆柱形,如龙柏、钻天杨;塔形,如雪松、塔柏;卵圆形,如悬铃木、佳花、毛白杨;圆锥形,如白皮松、云杉;倒卵形,如干头柏、刺槐、圆球形,如五角枫、黄刺玫;半球形,如栎树;伞形,如合欢、楝树;垂枝形,如垂柳、垂枝桃;拱形,如连翘、迎春;曲枝形,如龙爪槐、龙爪柳;棕榈形.如棕榈;匍匐形,如铺地柏;风致形,如黄山松等。
观枝干类:以观赏树木、枝干的颜色和树皮的外形为主。
红色枝干的有杏;白色枝干的有白皮松;古钢色枝干的有毛桃、桦木;绿色枝干的有梧桐、棣棠、梅花、竹子。
光滑树皮约有核桃的幼树;纵沟树皮者如老年核桃;横沟树皮者有山挑、樱花;片裂树皮者有白皮松、悬铃木等。
观叶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终年观赏。
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行道树、庭阴树、园果树、绿篱等2园林树木栽培学分类,按其生长习性可分为乔木、灌木等3园林树木栽培学分类中,按其观赏特性有林木、叶木、花灌木、藤木果木。
4园林树木栽培学分类中,按其观赏特性有林木、花灌木、叶木、果木等。
5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法,按生态类型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光照生态型等6园林树木栽培学分类法,按生态类型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光照生态型等7园林树木栽培学分类法,以功能用途为主要依据分为行道树、绿篱树、和特种用途树8园林树木中珊瑚树、琼花属于大灌木,而金丝桃是小灌木9园林树木中紫叶小檗、红花继木是地被的小灌木,常作绿篱的大灌木有法国冬青10果树大多是中小乔木,园林中应用的小乔木有桃,但银杏是大乔木等11在园林中应用的果树树种中,是小乔木的有桃、枇杷12叶水分含量高的树木可防火,其中常绿的有海桐、珊瑚树13园林树种中对SO2 具抗性的是构骨,可作防火用途的观果植物是构骨14据你观察,我区可作行道树栽植的耐阴性树种有龙柏、广玉兰15银杏、马褂木叶型奇特,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行道树种16适合作行道树的树种中,季相彩色叶树种为银杏、常绿彩色叶片类树种香樟17行道树种类很多,其中常绿的阔叶树种有女贞、香樟18雪松、广玉兰等行道树在设计使用和栽植时,应特别注意排水条件。
19树体经受零度以下低温而致使组织细胞受伤、死亡的现象,称为冻害发生。
我区香樟等易受冻害20我区栽植的落叶针叶行道树种选择可以有水杉、池杉等近年引种成功的耐寒棕榈科树种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21土壤喜酸性树种有杜鹃、桂花,其中前者是春天开花,后者秋天开花。
22土壤生态型以土壤溶液pH值为主导因子,喜碱性土壤树种有枣、紫薇。
23土壤生态型以土壤溶液pH值为主导因子,喜碱性土壤树种有紫薇,喜酸性土壤的树种有杜鹃24园林树木选择应用中,我区常见的旱树种有槐树、树。
25园林树木选择应用中,我区常见的不抗旱树种有枫、水杉。
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栽培习性和园艺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园林植物是指为美化和改善环境而种植在园林中的植物,其范围包括花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园林植物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既涉及到植物本身的生长特点,也与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密切相关。
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按照其生长形态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生长习性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
乔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主要用于园林中的景观点缀和绿化。
灌木一般较低矮,主要用于园林边界的装饰和屏障作用。
草本植物生长期短,适合用于矮墙、花坛和地被植物。
而藤本植物则可以攀爬生长,用于景墙和遮阴等用途。
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光照和气候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园林设计和栽培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选择和搭配。
例如,喜阳光的植物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而喜阴凉的植物则适合种植在阴凉处。
土壤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等也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繁殖、栽植、施肥、修剪等方面。
选种是指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合环境的植物种类;繁殖包括种子播种、插枝扦插、分株等方式;栽植要注意开挖合适大小的坑坑,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施肥要遵循适量、适时、适方法的原则;修剪则是为了控制植物生长的形态和密度,使园林更加整洁美观。
园林植物的园艺价值园林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环境,它们还具有美化、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作用。
不同的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如松柏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森林”,百合则展现出高雅典雅的品质。
园林植物的种植和养护也成为园林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打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学作为园林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学科,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城市的绿化提供科学支持,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1 教师授课讲义 2010 ~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景观植物学 课程代码: 授课班级: 建筑装饰09级1、2班 开课院部: 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王立华 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2 景观建筑设计教研室 概述 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追求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植物是有生命的造景元素,不了解植物的特性、生态性,不最终自然规律,设计不可能实现。 1.植物属性
1.1植物生长 1、植物与阳光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不同种类的树木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自然界中植物按其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类: ⑴、阳性树 就是喜欢光照的树,而不耐阴,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正常的生长。阳性树一般枝叶疏松透光,树皮较厚,叶色较淡,开花结果率较强,自然树形较好,枝下树干较高。一般生长较快的树,寿命较短。阳性树代表有:梅花、桃花、紫薇、合欢、栾树、木绣球、玉兰等。 ⑵、阴性树 就是在光照较弱的或背阳的地方生长发育较好的树木。一般需要光度为全日照的5%-20%左右,虚幻潮湿背阴处。一般阴性植物枝叶密集,透光度小,自然树形不良,枝下树干较低,树皮较薄,叶色较深,生长速度缓慢,寿命较长。代表有:厚皮香、刺桂、女贞、十大功劳、紫杉、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八仙花等。 ⑶、中庸树 即阴阳地皆可的树木。香樟、椴树、元宝枫、核桃树、毛竹等。 2.植物与温度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态环境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每一个生理发育过程,若温度不合适,容易在发育中受伤甚至死亡。 适应不同温度的植物一般分别被称为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 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3 3.植物与水分 根据植物对水分湿度的需求不同,可以分为: 旱生植物:喜欢旱地沙漠地带,如仙人掌、仙人球等 (其中旱生植物不耐湿,甚至怕水分多,在湿地环境中容易根须缺氧出现烂根死去。 景观中常用的耐干旱较强的树木有:松柏、银杏、苦楝、安息香、紫薇、金缕梅等。 耐湿性植物,喜欢水分较多的环境:水杉、垂柳、落羽杉、刺桂、金合欢、枫杨等。 中性植物,耐旱耐湿性不明显:杜鹃、茉莉、金丝桃、含笑、木绣球、琼花等。) 湿生植物:喜欢水边生长的植物,菖蒲,慈姑、香蒲等, 水生植物:喜欢水中生长的植物,荷花、菱角、凤眼莲等 1.2植物生态
1.净化空气 有些植物可分泌杀菌素,如:黄连木、松树、桂树、柠檬树、桦树、臭椿、梧桐、含有芳香油的桉树等。 有些有独特气味可以驱虫:香樟、柠檬树、桉树、桧柏、艾蒿、菖蒲等。 有的可吸收甲醛:吊兰、常青藤等 2.调节环境温度
3.减弱噪音传播 4、防风沙、抗风 5、控制水土流失 1.3生态文化 1.植物的审美属性 植物的个性美往往体现在植物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和特有的观赏价值上,也就是自身的形态。优秀的设计师正是利用植物的色彩、形态美特征来合理组合构成景观的。 观树干、树姿:迎客松、梅花树、垂柳、龙爪槐、榕树等 叶形、叶色:花叶芋、彩叶草、彩叶扶桑、花叶美人蕉、朱蕉叶等 花形、花色、花香:棣棠、金雀花、珍珠花、月季、牡丹、木芙蓉、鼠尾草等 果形、果香、果色:火棘、金叶珊瑚、南天竹、枸骨、冬青、无患子、七叶树、日本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4 女贞、无花果、等 2.植物文化属性 景观不是单纯的自然和生态现象,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如常用的梅兰竹菊。 2.植物景观的设计
2.1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1、遵守植物自然习性的科学原则
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以基地条件为依据,并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即“适地适树”、以落叶乔木为主,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灌木、以速生树种为主,慢生长寿树种相结合。短期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2、根据实用功能需要的原则
3、根据植物的个性化特色配置 植物在环境中有它自身的个性美感,也有其组合穿插为群体的整体美感。如:雪松的街景、杉树、梧桐、银杏、枫树、香樟、樱花等 4、体现植物美感的艺术配置 要考虑每一种植物的特点,即植物形态、树高、树冠、叶形叶色、花季果季等,还要考虑每个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 5.坚持植物配置的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优选本土的强健植物,力求实现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单化,避免栽植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管理过强的植物,避免栽植后养护管理的费时、费工现象。 2.2植物设计风格与形式
1、风格 ⑴.自然式风格 自然式植物景观风格是中国传统园林一贯追求的设计风格。中国园林的建筑、山水、植物三大要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虽尤人作,宛如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是效法自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5 然布局手法的结果。 ①、自然式栽植布局法,仿效自然形态栽植而不用对称式、规范式、修剪等人工造型手
法。大多以丛植为主,也可2-3株成组栽植。 ②、自然式配置风格,以配置突出植物的整体自然之美而群落起伏、错落有致。树木布
置以孤植、丛植、林植、混植为主,以自然的树群、林带来区分和组织空间是自然式分割的主要特征。(利用自然丘陵、制造人工丘陵,可以使植物带有高低起伏,有层次、有动感,空间效果更丰富,同时又增强了环境的生态性。 ⑵.规则式风格 规则式植物景观是西方古典庭院造园的常用手法。追求人工造型美,基本上都是以规则式为主的几何图案花园。 ①、造园法大都是把植物修剪成几何图案和花纹,利用轴线的延续,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进
行布局,追求视野开阔,十分雄伟壮观。 ②、规则式园林的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树木花草等一般
都要求严整对称,追求几何图案美。 ⑶.混合式风格 所谓混合式植物景观设计是前面两者的结合,它强调在单一植物的规则形式内栽植不同植物,两种风格巧妙自合或穿插交融而成。 ①、植物一般栽植法有:孤植、混植、对植、列植。
②、特征,不是规则式植物围合自由是植物,就是自由是植物围合规则式植物。
2、设计手法 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般植物设计只会想到植物配置的方面,不会注意到它的形式与环境协调的整体问题。如小学校园的设计与海洋公园的环境不同。 ⑵.统一与变化 单一的追求统一,会使环境产生单调的视觉感,使人感到烦躁,过多的变化会扰乱视觉效果,失去统一而感到杂乱,所以要适度。 ⑶.调和与对比 对比统一,如色彩对比、体量对比等 ⑷.对称与均衡 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6 对称,有完全对称和不完全对称。 ⑸.节奏与韵律 常用表现手法有:连续重复的布局即连续的节奏,递减或递增的变化;交错变化的布局(单元交错、高低差的交错、色彩的交错等),高低起伏的布局。 2.3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1.树木的配置方法 ⑴、孤植 孤植在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往往选择体形高大、枝叶茂密、姿态优美的乔木,如:银杏、榕树、香樟、无患子、白皮松、白桦等。孤植树作为景观的主体,视觉的焦点,一定要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观赏效果(特选树)。 注意事情: ①、注意孤植树的形体、高矮、姿态等都要与空间大小相协调。开阔空间应选择高大的乔木,狭小空间应选择小乔木或灌木为主景。在自然式景观中,应避免孤植树处在场地正中央,应稍微偏移一侧,形成富于动感的景观效果。 ②、在空地、草坪、山岗上配置孤植树时,必须留出适当的观赏视距。 ③、孤植树可配置在花坛、休息广场、道路交叉口、建筑的前庭等规则式绿地中。 ④、选择孤植树时注意植物的生态习性、地域性。 ⑵、对植 对植多用于公园、建筑出入口两旁或纪念物、园林小品两旁,可以烘托主景,也可形成配景。对植树选择外形整齐、美观的植物,如:云杉、侧柏、蜀桧等。 按构图形式对植可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均衡)。 ⑶、丛植 多用于自然式园林中,构成树丛的株数从3到10株不等,植物按照不等株距疏密散植在绿地中,形成若干组团。自然式丛植品种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植物的规格、大小、高低尽量有所差异,按照美学构图原则惊醒植物搭配。 注意事项: ①、由同一种树种组成的树丛,植物在外在形态上应有所差异,既要有主次之分,又要相互呼应,三株丛植,应按照不等边三角形布局“一主两次”。 ②、讲究植物组合搭配“草本花卉配灌木、灌木配乔木、浅色配深色等等。 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景观植物学讲义 7 ③、树丛前要留出树高3-4倍的观赏视距,在主要观赏面甚至要留出10倍以上的视距。 ④、作为主景时的丛植树,类似于孤植的左右;如果作为背景,应选择花色、叶色不鲜明的植物,起到烘托的作用,不能太吸引人。 ⑤、应根据景观的需要选择植物的规格和树丛体量。 ⑷、群植 一种或几种树木按不等距方式栽植在较大的草坪中,形成树林的效果。群植数量较多,一般在10株以上,具体的数量取决于空间的大小、视觉效果等。 注意事项: ①、树木种类不宜太多,1-2种骨干树种,并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和灌木作为陪衬,种类不宜超过10种,否则会显得凌乱。 ②、树群应选择高大、外形美观的乔木构成中整个树群的骨架,以枝叶密集的植物为陪衬,选择枝条平展的植物作为过渡,才能获得连续优美的林冠线。 ③、植株栽植应有疏有密,不应成行成列或等距栽植,林冠线要有高低起伏和婉转与会的变化。 ⑸、行植 多数出现在规则式园林中,植物按照等距沿直线栽植,这种内在的规律性会产生很强的韵律感,形成整齐连续的界面,常用作道路绿化。植物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多种植物组成,后者更灵活多变。 ⑹、带植 带植的长度应大于宽度,并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带植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是多种植物。可规则式种植,也可自然式种植。 注意事项: ①、林带应分为主景、前景和中景三个层次,设计时应利用植物高度和色彩的差异,以及栽植疏密的变化增强林带的层次感。通常从前景到背景,植物的高度是由低到高,色彩由浅到深,密度由疏到密。 ②、作为背景的植物应该形状、颜色统一,其高度应超过主景层次,最好选择常绿、分支点低、枝叶密集、花色不鲜明、颜色较深或能够成为与主景形成对比的植物;中景应选择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植物;前景选择低矮的灌木或者花卉。 ③、如果做防护林带,植物的密度需要根据防护要求而定,如防风林为50%。如果林带以观赏为主,植物的栽植密度根据其功能不同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