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减法的初步认识》研讨课件_1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1
《认识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按顺序填数() 3 () 5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 2+2 4+1 3+1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谁还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课件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4个气球里面去掉一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号)2、学习减法算式小丑手里原来有4个气球,不小心飞走了一个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拿走了一个,是从几个里面拿走的?拿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1)图中一共有几把铁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5(2)一个人拿走了一把,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拿走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4)拿走的一把是从几把里面拿去的?拿走的一把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5—1=4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4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2、完成练习五第3题3、独立完成练习五第4题。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5以内的加法计算难点: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三、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快速强大,复习旧知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是(),()可以分成2和(),1和()可以合成2,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这幅画面,请问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预设:生:有3只小熊猫。
师:关于熊猫的信息,你还发现了什么?预设:生:又来了2只熊猫。
师:谁能把小熊猫的信息完整的说一下?预设:生:先有3只熊猫,又来了2只熊猫。
师:嗯,非常好,完整的说出了小熊猫的信息。
师:嗯,同学们真的特别棒,根据这幅画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只小熊猫?师:他提出了一共有几只小熊猫这个数学问题(板贴)。
师:嗯,咱们同学真了不起,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说明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善于思考。
(二)合作探究(1)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第一个数学问题,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们将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下?生:有3只熊猫,又来了2只小熊猫,一共有几只小熊猫?(至少找3位小朋友)师:那谁能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只小熊猫”中的”一共”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要把原来的3只熊猫和后来的2只熊猫合起来。
(至少找3位小朋友)课件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原来的3只熊猫和后来的2只熊猫合起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你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生:加号。
师:那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生:合起来。
师:那把原来的3只熊猫和后来的2只熊猫合起来是几只熊猫呢?生:5只。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2、体会加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3、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难点: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5以内的加法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都会做什么呢?师:有3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做手工,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认真听,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出示视频课件(多媒体出示)师:谁来说说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全班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视频中的数学信息。
【讲授】二、自主探索,揭示加法含义1、提出问题,动手操作。
师:一共做了几朵花?师:请同学们先用信封里的花片代替小朋友做的花动手摆一摆,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一共有几朵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2、全班交流,揭示加法含义。
师:一共有几朵花?(5朵)谁愿意结合你的摆法,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是5朵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想法:我先摆3个红色花片,再摆2个黄色花片,数了数,1、2、3、4、5,一共有5个花片。
我先摆3个红色花片,再摆2个黄色花片,从3个红色花片的后面接着数,3、4、5,一共有5个花片。
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个红色花片和2个黄色花片一共有5个花片。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揭示加法含义。
师:3朵红花用数3表示(板书3),2朵黄花用数2表示(板书2),求一共做了几朵花就是把3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起来,合起来就用加号表示(板书+),合起来数一数一共有5朵花,所以3+2就等于5(板书=5),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我们就可以用3+2=5这个加法算式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教师板书课题,然后介绍加法算式的读法,并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5以内的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情景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
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1.学具每人准备红、黄、蓝圆片各5个。
2.小组剪纸活动(每小组2—3人)做红花、黄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同学们,把你们小组课前做的剪纸花放到桌上让大家欣赏欣赏,看哪小组做的最漂亮?2.交流每组一共做了几朵花?下面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做的红花朵数、黄花朵数和一共的朵数说给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听?二、学习新知识1.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请同学们用不同种颜色的圆片代替红、黄花在桌子上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摸知道的。
2.介绍加法算式⑴学生汇报教师边介绍边板书相应的算式(必须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如:3+1=4“3个红圆片、2个黄圆片,和起来一共有5个圆片,可以这样写3+2=45这里“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呢?“+”表示合起来⑵介绍加法算式的读法读做:3加2等于5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4=5”或“4+1=5”等。
三、试一试算一算☆☆☆☆☆☆☆☆1+3= 2+2=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计算。
四、巩固练习教材35页“练一练”1--3题。
1题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填上得数再读一读算式3题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填数。
五、谈收获。
《认识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按顺序填数() 3 () 5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 2+2 4+1 3+1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谁还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课件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4个气球里面去掉一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号)2、学习减法算式小丑手里原来有4个气球,不小心飞走了一个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拿走了一个,是从几个里面拿走的?拿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1)图中一共有几把铁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5(2)一个人拿走了一把,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拿走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4)拿走的一把是从几把里面拿去的?拿走的一把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5—1=4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4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2、完成练习五第3题3、独立完成练习五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