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怕冷 宜做两项检查
- 格式:pdf
- 大小:326.26 KB
- 文档页数:1
经常使用特殊检查之樊仲川亿创作颈部检查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呵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
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
最罕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
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
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
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髌骨低位诊断标准一、症状表现1.膝关节疼痛:髌骨低位患者常常感到膝关节疼痛,特别是在活动时,如上下楼梯或下蹲等动作。
疼痛的部位通常在髌骨和股骨之间的关节面。
2.膝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不适,髌骨低位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如弯曲困难。
3.肌肉萎缩:长期疼痛和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二、体格检查1.观察髌骨位置:在放松状态下,正常髌骨应位于股骨内外上髁之间,而髌骨低位患者髌骨的位置可能低于此标准。
2.观察膝关节活动度:髌骨低位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可能受到影响,如弯曲角度减小。
3.触诊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检查来了解膝关节周围肌肉的情况,如是否有肌肉萎缩。
三、X光检查X光是诊断髌骨低位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通过X光可以观察到髌骨的位置、形状以及与股骨的关系。
典型的髌骨低位表现为髌骨位于股骨外髁外侧,且与股骨外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
四、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膝关节结构信息,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如同时存在髌骨内外侧低位)。
CT图像可以显示髌骨与股骨之间的真实接触面积,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膝关节病变,如骨关节炎。
五、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是另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提供膝关节软组织的详细信息。
通过MRI可以观察到髌骨周围软组织的状况,如韧带、肌肉等是否存在损伤或炎症。
同时,MRI对于鉴别诊断其他膝关节疾病(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结合症状表现、体格检查、X光检查、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等信息,可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髌骨低位。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诊断和治疗。
膝盖怕冷的土办法有哪些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总是会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天气寒冷。
尤其是在东北,几乎一年十二个月有八个月都是寒冷的,因此身体各个部位都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膝关节,每天要承担我们身体的重量,保持行走,被冻到就可能出现关节炎或是疼痛等。
那么有的人膝盖特别怕冷,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
膝盖以下怕冷的人很多,不分年龄断,很多人经常出现这样的症状。
其实引起膝盖以下地方怕冷的原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冬天也穿的很少,将小腿部分露出来,寒风刺骨,当时可能只是感觉得到有些良嗖嗖的,久而久之就会小腿受到寒风的侵袭就变成风湿。
很多人膝盖以下部位怕冷,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暖,穿太少,经常在很冷的水中洗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膝盖以下怕冷。
★治疗膝盖以下怕冷的妙招:
1.丝瓜络。
很多人可能知道这个妙方,将一斤丝瓜络分成
10包,每天煮水喝,每天一包,10天过后,就不怕冷了。
丝瓜
络打通了经络,让血液流通,自然就不会怕冷了。
2.艾熏膝窝。
用艾条,或者艾叶点燃,放在烟缸或者其他地方,然后直接放在膝窝下面,半小时就好了,每天熏一次,可以多熏几次。
3.将艾草、益母草烤热,之后用布包起来,放在膝盖一下怕冷的地方包裹着,半小时取下,每日两次,就会有好转。
当然,能都治疗膝盖以下怕冷的方法肯定有很多,也可以试试用中药调理,中药的效果也十分好的,以上就是老宗医养生在线为您介绍的治疗膝盖以下怕冷的妙招,如果您有膝盖以下怕冷的症状,不妨是是上面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很快好的。
韧带损伤体格检查方法
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侧压试验、抽屉试验、轴移试验、旋转试验等。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侧压试验(分离试验):患者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的踝部,另一只手用大鱼际顶住膝上部的内侧或外侧,用力使得小腿内收或者外展。
若是患者是内侧副韧带部位损伤,则在外展时会感觉到疼痛加重。
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判断是否是完全断裂。
2. 抽屉试验:该检查主要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伤。
患者平卧,屈膝
90度,足平放于床上,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胫骨上端,前后推动胫骨上端。
若是有交叉韧带断裂的情况,会在胫骨上端的活动幅度较对侧明显加大。
3. 轴移试验:该检查用于判断是否有前交叉韧带的断裂。
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然后主动将膝关节从完全伸直变为完全屈曲,检查者在膝关节外侧施加阻力,若是有前交叉韧带断裂,胫骨会向前移动。
4. 旋转试验:该检查用于判断膝关节侧副韧带的损伤。
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然后主动将膝关节从完全伸直变为完全屈曲,再由完全屈曲变为完全伸直,在此过程中检查者观察膝关节的稳定性。
若有侧副韧带损伤,会在某个角度出现“软腿”的情况。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以及附近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韧带损伤。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专业帮助。
凯尔尼格征检查方法一、前言凯尔尼格征是指在膝关节伸直时,膝关节胫骨前移受限,造成膝关节弯曲度不足的现象。
凯尔尼格征是膝关节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凯尔尼格征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凯尔尼格征检查方法。
二、检查步骤1. 患者姿势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腿自然伸直并并拢。
2. 检查者姿势站在患者侧面,并用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大腿和小腿,以保证患者下肢的稳定性。
3. 操作步骤(1)先让患者屈曲下肢至约90度角,并将手放在患者胫骨前部。
(2)再让患者伸直下肢,并观察胫骨前移的情况。
(3)如果发现胫骨前移明显受限,则说明存在凯尔尼格征。
4. 注意事项(1)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患者疼痛。
(2)检查时要保证患者下肢的稳定性,避免因为下肢晃动而影响检查结果。
三、解读结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胫骨前移明显受限,则说明存在凯尔尼格征。
此时需要进一步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的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的诊断结果。
四、常见问题1. 凯尔尼格征是什么?凯尔尼格征是指在膝关节伸直时,膝关节胫骨前移受限,造成膝关节弯曲度不足的现象。
2. 凯尔尼格征常见于哪些疾病?凯尔尼格征常见于膝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等膝关节疾病。
3. 凯尔尼格征是否需要治疗?凯尔尼格征本身并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治疗。
例如,在软骨损伤或半月板损伤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五、总结凯尔尼格征是膝关节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凯尔尼格征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凯尔尼格征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
希望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膝反射检查方法
膝反射是一种常用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反射弧的完整性。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膝反射检查方法:
1. 让患者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双脚自然放在地面上。
2. 检查者站在患者的侧面,并将手放在患者的膝盖上方,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按住患者的髌骨。
3. 检查者用锤状的反射锤轻轻敲击膝盖下方的肌腱,位于髌腱上方约2到3厘米处。
敲击时应该迅速、轻柔且均匀。
4. 检查者观察患者腿部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膝盖会迅速向前延伸,然后回弹到原来的位置。
5. 注意观察患者的双腿是否对称,正常情况下两侧的膝反射应该是对称的。
6. 进行另一侧膝反射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膝反射的检查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位、情绪状态等。
因此,在进行膝反射检查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神经学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发现异常的膝反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神经学检查和评估。
不同位置膝盖疼,预示着不同疾病?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告诉你这几个护膝方法要牢记!膝关节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膝关节疼痛只是一时劳损引起的,并不会太过在意。
但其实,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
如果出现膝盖疼痛,要尽早到疼痛科进行诊断,早诊断早治疗,以防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膝关节疼痛自测前侧疼膝盖前侧疼痛,最常见于髌骨关节炎、髌骨软化滑囊炎、退行性骨关节炎,也有的是因为髌骨半脱位等疾病。
表现:膝关节弯曲的时候膝盖前侧疼痛,影响上下楼。
特别是下楼、下蹲的时候,疼痛格外明显。
后侧疼膝盖后侧疼痛和酸胀,最常见于腘窝囊肿,绝大多数腘窝囊肿不需要治疗。
两侧疼膝盖两侧周围疼痛往往需要考虑半月板损伤或者韧带损伤的可能性。
表现:走平路不会感觉到疼痛,但上楼和/或下楼时会感觉到疼痛,并且还会伴随或者不伴随压痛。
上方疼膝盖上方疼痛一般见于股四头肌肌腱炎、肌腱损伤。
表现:屈伸膝关节时能感觉到疼痛,往往会伴有髌骨上方压痛。
下方疼膝盖下方的疼痛,常见于髌腱炎或胫骨结节骨骺炎。
膝关节自护指南膝关节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一个部位,它承受着全身重量和走路带来的压力和磨损。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出现“人老腿先老”的现象。
因此,大家在生活中要重视膝关节的日常保养。
减少爬坡爬山、爬楼梯、爬坡时,膝关节都要承受人体重量3~5倍的重力,尤其是老年人,在关节软骨已经发生退化、骨质疏松的情况下,过多的负重屈伸活动,髌骨与股骨的关节面反复摩擦撞击,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加速膝关节退行性变。
控制体重很多有膝关节疾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体型偏胖。
人体超重,膝关节的负荷自然会加重,磨损自然加快。
这类人群出现膝关节慢性疼痛也是最多的。
关节保暖中医将关节炎归为“痹症”范畴,是因风、寒、湿、热等邪气留滞于经络,或血虚不能濡养所致。
众多病因中,以感受寒湿最为常见,膝关节感受寒凉后,筋脉挛缩,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
因此,夏季吹空调时,大家也不要忘记对膝关节进行保暖。
RA需要做哪些检查
RA(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谱、免疫复合物、补体等检测。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和免疫系统状态,从而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特别是对于早期RA的诊断和关节病变的评估非常重要。
病理学检查:在关节滑膜活检中,医生可以观察到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滑膜组织的增生。
这种病理变化可以帮助确诊RA。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会进行其他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RA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来确诊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