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检验小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鞋类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鞋类产品常见质量问题鞋类产品质量检验大致分为:外侧、内侧和其他部分,这三个部分组成。
一、外观:整双鞋子有没有灰尘、污点、污迹、胶剂、线头、溢胶、断裂、色差、开口、发霉等等的现象影响销售的,具体情况如下:1、灰尘:一般工厂的鞋子出库前质检,并且鞋子不是囤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应该出现灰尘。
2、污点:指的是尘垢、胶水、表皮发霉等引起的一个小点或者是几个点在鞋子表面上的点,即称之为“污点”。
根据用生胶片都擦拭不掉的,则可以按“瑕疵品”处理。
3、污迹:指的是尘垢、胶水、表皮发霉等引起的一个小块或者是几个小块在鞋子表面上的块状,称之为“污迹”。
4、胶剂:指的是一层胶水贴在鞋子表面的膜,称之为“胶剂”。
5、线头:鞋内露出、多出的线头,数量较多,占用仓库质检员较多时间,无法在工作流水线上处理的。
6、溢胶:指的是鞋子只要是有粘合的地方,胶水溢出粘贴在鞋子表面的一层,就称之为“溢胶”。
像这样的情况,属于厂家做工问题。
溢出的胶很多,影响出售的话就定义为瑕疵品”。
7、断裂:检查断裂的地方是否严重,轻微的断裂,也就是在鞋子有胶剂粘合处的地方断裂,不管在鞋子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属于瑕疵品。
8、色差:就是两只鞋面、鞋底、上上下下看起来颜色不一致的话(一般都是在鞋底和鞋的两侧),就是色差。
9、开口:就是鞋面与鞋底进行胶剂粘合处,出现开口、脱胶、或者断裂的情况。
10、发霉:主要是表面由污点引起的霉变后,鞋子表面带有霉点。
11、大小码:就是同样的一双鞋子,它的码数不相同。
12、印痕:在鞋子的头部、鞋面、两侧,后跟的表面等等出现印痕,要根据情况酌情而定:(1)、印痕出现在鞋子粘合出或者其他不是太显眼的地方,印痕要小于0.5CM,这种情况下按照正品鞋子归类;(2)、印痕出现在鞋头、鞋面、两侧和后跟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印痕也大于0.5CM,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按照“瑕疵品”情况处理。
二、其他部分:鞋子的包装盒、包装袋、包装纸、干燥剂、包装纸、干燥剂,这些配套的是必须要有的,吊牌可以有,也可以不要,视具体供应商而定。
鞋类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及技术研究鞋类产品质量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鞋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及技术研究。
一、鞋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1. 材料检验:在鞋类生产的最初阶段,需要对所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检验。
包括鞋面材料、鞋底材料、鞋垫材料等。
材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设计要求,以保证鞋子的舒适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2. 生产工艺检验:生产工艺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
包括鞋面的裁剪、打孔、缝制等工艺过程,鞋底的注塑、贴底等工艺过程。
这些环节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鞋类产品的质量。
3. 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对最终生产出来的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包括鞋子的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强度检验等。
外观检验是检验鞋子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包括鞋面花纹、颜色、组装缝线等方面;尺寸检验是检验鞋子的尺寸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强度检验是检验鞋子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4. 功能性检验:功能性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检验。
比如防滑性能、透气性能、吸湿性能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使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试,如防滑性能测试机、透气性能测试仪等。
二、鞋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研究1. 高精度测量技术:由于鞋类产品的尺寸要求比较精确,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
目前,已经应用到鞋类产品测量中的技术有激光测量技术、三维扫描仪等,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鞋子的尺寸数据。
2. 检验仪器自动化技术:传统的鞋类产品质量检验中,一些检验项目需要依靠人工进行判定,这样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现在,一些先进的检验仪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判定检验结果,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技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技术在鞋类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鞋类产品质量检验中的规律和关联,进而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皮鞋检测标准和检测内容范本1:皮鞋检测标准一、引言皮鞋是一种常见的鞋类,它由皮革制成,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为了确保皮鞋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个全面的皮鞋检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皮鞋检测标准,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二、检测内容1. 外观检测1.1 鞋面检测1.1.1 皮革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瑕疵、裂痕和皱褶1.1.2 颜色是否均匀一致1.1.3 去毛边、去线头是否完整1.1.4 金属饰品是否牢固1.1.5 鞋帮和鞋盖是否匹配1.1.6 鞋帮和鞋底是否粘合牢固1.2.1 鞋底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瑕疵、裂痕和老化1.2.2 鞋底的耐磨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1.2.3 鞋底的抗滑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1.3 鞋里检测1.3.1 内里材料是否舒适、透气1.3.2 内里是否有异味或污渍2. 尺寸检测2.1 鞋子的长度、宽度、高度2.2 鞋跟的高度、宽度2.3 鞋带的长度、宽度2.4 鞋垫的厚度、材料2.5 鞋盒的尺寸、材料3. 功能性检测3.1 鞋子的透气性能测试3.2 防水性能测试3.4 鞋垫的吸湿性和排汗性测试3.5 鞋底的防滑性能测试三、检测标准1. 外观检测标准1.1 皮革表面不得有明显裂痕、划痕和斑点等瑕疵1.2 颜色应均匀一致,无色差1.3 应去除毛边和线头1.4 金属饰品应紧固可靠1.5 鞋帮和鞋底之间应粘合牢固2. 尺寸检测标准2.1 鞋子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2.2 鞋垫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2.3 鞋盒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3. 功能性检测标准3.1 透气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3.2 防水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3.3 耐久性应符合标准要求3.4 鞋垫的吸湿性和排汗性应符合标准要求3.5 鞋底的防滑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四、本所涉及附件无五、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范本2:皮鞋检测内容一、引言皮鞋是一种常见的鞋类,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为了确保皮鞋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皮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鞋类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鞋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鞋类产品的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旨在对鞋类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把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鞋类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外观检验鞋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是对其外观质量的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面的整体平整度、光亮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2. 鞋面上是否存在裂纹、划痕等表面缺陷;3. 鞋底的平整度和鞋底与鞋面的粘接情况;4. 鞋跟的形状、尺寸和牢固度。
三、健康安全检验鞋类产品的健康安全检验主要关注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铅、镉、甲醛等;2. 鞋类产品的pH值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 鞋类产品是否容易导致过敏反应;4. 鞋类产品是否具备防滑性能。
四、功能性能检验鞋类产品的功能性能检验是对其基本功能的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底的耐磨性、抗滑性和抗渗水性能;2. 鞋跟的缓震性和支撑性能;3. 鞋面的透气性和对脚部的包裹性;4. 鞋类产品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五、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尺寸标准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2. 鞋类产品的重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3. 鞋类产品的鞋码是否准确。
六、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的抗拉强度和抗水平撕破强度;2. 鞋跟的耐压缩性能和耐弯曲性能;3. 鞋类产品的剥离强度和撕口强度。
七、标识检验标识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标识信息进行检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识要求;2. 鞋类产品上的产品名称、型号和厂商信息是否清晰可辨;3. 鞋类产品所附带的标识证书和使用说明书是否完整。
八、总结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对鞋类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和监督的重要措施。
我们常用的两种鞋码一种是英美制的,就是一般比较大的那个,一种是我国制定的,就是较小的。
换算公式:中国制×2-10=英美制鞋类知识33问1、怎样鉴别真皮、仿皮?A.看。
真皮有细小毛孔,仿皮则无;B.闻。
真皮闻时有动物脂肪味(即皮臭味),仿皮则有塑胶味。
C.按。
用手指按一下表面有细小皱纹,手指起时皱纹立即消失,即是真皮,人造革没有皱纹。
D.水。
置细小水珠于其皮表面,数分钟后水珠通过毛孔扩散,可看到明显湿斑,吸收水分。
E.烧。
用火烧皮的边角有毛发焦味,仿皮则是塑料味。
F.色。
真皮色泽暗亮柔和,仿皮则明亮。
2、PP料与ABC料比较有什么特点?1.耐低温。
高温可耐40—60度。
2.不能经受猛烈冲撞击。
3.比重大,价格稍高,表面易划伤。
4.PP料也可经特殊加工,使表面凹凸不平。
3、真皮有哪三大特性?A卫生性:1)透水性在10 米上。
24小时内可透过约800CM的汗液。
2)透气性100C/小时/CM。
3)吸湿和排湿性。
B 耐用性。
经科学测试每平方米的真皮可承受2.5公斤(2KG/M2)的重量。
尽管现在合成革工艺水平很高,但日本产的克拉利诺F26受压力仅1KG/M2。
C 绝热性。
有些皮可受120—160C的高温。
耐寒能力则达零下50—60C,是做航服的主要材料。
穿凉鞋时与塑料鞋时明显会感到,热天走路时皮凉鞋不烧脚,塑料的确良鞋则会感到烫。
4、真皮经加工后,可形成哪几种具体形式的皮?各有何特点?1.刨光皮。
表面光泽度很好、较硬、有形、造价较高。
适合配职业装背包。
雨天淋湿后用干布抹干即可。
必须经常擦皮革护理剂。
2.漆皮。
主要特点是较厚,表面涂上了一层特殊化工油漆,将所有毛孔内盖住。
其特点是淋雨后水渗不进去,抹干即可。
不需时常擦皮革护理剂。
3.再生皮。
由废角料加些安酸等物质经过物理化学过程而产生的真皮。
具有真皮的某些特性,如透气性等,但机械强度较,易破损、破裂。
4.自然皮是牛皮加工后不再经其它加工的一种皮。
鞋类检验小常识鉴定鞋质量的好坏,需要从外观和内在指标两方面着眼。
由于内在指标往往需要借助于检测仪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讲,从外观上来鉴别鞋的质量更具有实际意义。
从外观上,主要通过对鞋的材料(包括鞋面、鞋底、鞋里)质量和做工两方面来鉴别鞋质量的好坏。
尺码可以度量,工艺以目测、手摸、捏、推为主。
1.鞋面(鞋帮)鞋帮是鞋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对于光面鞋,要看其是否柔软和丰满,用手按下鞋面后,是否出现松面现象,好的鞋面应该是丰满柔软,手感舒适,光泽均匀一致,无松面现象。
对绒面皮鞋的鞋面,应注意检查其绒毛是否短而均匀,其色调也应一致。
鞋里是鞋帮的一部分,它是为了补强鞋面、防止鞋帮延伸变形并改善脚感而使用的。
所以,好的鞋里材料(如真皮革鞋里)应具有良好的触感、透气性和排湿性,且不易脱色。
在缝制上,鞋里不应有皱纹和肥边。
2.鞋垫通常的男鞋用内底后半截垫或后跟垫。
女鞋用覆盖内底的全垫。
鞋垫具有保持鞋内底清洁、覆盖内底的凹凸不平,以改善脚感的作用。
因此,鞋垫应具有良好的吸、排湿性。
在做工上,鞋垫应平展地黏附在内底上,不能有悬空之褶皱现象。
3.外底从外表上来看,外底周边的结合状态应密切黏合而没有空隙,底面应平整。
4.鞋跟不论是低跟还是高跟,首先要看其与鞋的配合是否自然平齐。
对于半高跟以上的女式鞋来讲.下面两点更为重要:一是鞋跟应牢同地装在内底上。
前后左右摆动不应摇晃;二是掌面应不小于鞋跟的底面。
5.内底一方面,看内底的材料,较好是真皮的。
另一方面,要用手强力按压腰档,相当于穿鞋时脚背的部分,纹丝不动的较好。
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如鞋的沿口有变形,说明该鞋的质量有问题。
6.稳定性将鞋放在平面上,鞋应马上静止不动,这样的鞋为稳定性好,这也是优质鞋的基本条件之一。
鞋类基础知识与检测目录一. 鞋类基础知识 (3)1. 鞋的分类与构造 (3)2. 鞋的设计与选料 (9)3. 鞋的制作流程 (11)二. 鞋类测试基础 (11)1. 鞋类检测概述 (11)2.国标常规物性测试项目简述 (13)3. 外标常规物性测试项目简述 (17)一. 鞋的基础知识1. 鞋的分类与构造鞋的分类1)按年龄性别分:婴儿鞋:一样是鞋号130号及130号以下的鞋,或适合于3岁以下婴儿穿用的鞋子;童鞋:一样是135号到165号以下的鞋,或适合于三岁到十二岁之内儿童穿用的鞋子;青青年鞋:一样是170号到220号以下的鞋,或适合于十二岁以上的青年穿用的鞋子;男鞋:一样是225号以上的鞋子,样式或样式适合男人穿的鞋子;女鞋:一样是210号以上的鞋子。
样式或样式适合女人穿用的鞋子。
2)按制作工艺来分:胶粘鞋:用胶水将鞋底与鞋面粘合在一路的鞋子;射出鞋:用射出机将原料熔融挤注到鞋底磨具内,与鞋面融合在一路而制成的鞋子;硫化鞋:将底及围条与鞋面粘在一路后投入到硫化罐中硫化成型的鞋子;线缝鞋:用线将鞋底和鞋面缝合在一路的鞋子;模压鞋:将底料装入鞋底模具内,通过模压机加热加压,与鞋帮压合而成的鞋子。
3)按鞋用材质分:皮鞋:鞋面是由皮革或人造革制成的鞋子;帆布鞋:鞋面是由帆布制成的鞋子,通常以硫化鞋统称;胶鞋(橡胶鞋):一样也称为雨鞋,鞋底和鞋面一般是用一种材料制成;棉鞋:将棉花填充在鞋面与鞋里之间,起保温作用的鞋子。
4)按功能用途分:平安鞋:鞋头有特殊装置并对脚趾起爱惜作用的鞋子;耐寒鞋:在零度以下穿着,能保证鞋内温度不降低10℃的鞋子;耐高温鞋:在高温环境下穿着,能保证鞋内温度不上升22℃的鞋子;运动鞋(足球鞋,网球鞋,跑步鞋等):方便做相应运动穿着的鞋子;登山鞋:鞋底较厚,底纹较粗犷,易抓地的鞋子;休闲鞋:鞋面设计简单,鞋底较柔软的鞋子。
5)按鞋面高度分:低帮鞋:鞋面高度在脚踝骨以下的鞋子;中帮鞋:鞋面高度在脚踝骨以上,腿肚以下的鞋子;高帮鞋:鞋面高度在腿肚以上的鞋子。
鞋子检验标准
鞋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无论是运动鞋、休闲
鞋还是正装鞋,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鞋子的生产和销售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下面
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鞋子的检验标准。
首先,鞋子的外观质量是我们检验的首要标准之一。
外观质量
包括鞋子的整体造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鞋面、鞋底、鞋帮等部位
是否有破损、开裂、脱胶等现象,鞋子的缝合是否牢固、线头是否
整齐等。
只有外观质量良好的鞋子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鞋子的尺寸和尺码也是需要严格检验的内容之一。
鞋子
的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在鞋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鞋子的尺码标注也需要准确无误,不
能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以免给消费者带来尺码不合适的困扰。
除了外观质量和尺寸尺码,鞋子的材料和工艺也是需要进行严
格检验的内容。
鞋子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出现有害物
质超标的情况,同时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
鞋子的工艺包括鞋面的
裁剪、缝合、鞋底的粘合、鞋垫的贴合等,都需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鞋子的质量达标。
此外,鞋子的舒适度和耐磨性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内容。
鞋子的舒适度包括鞋垫的柔软性、鞋底的缓震性等,而鞋子的耐磨性则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手段来验证,确保鞋子能够经受住日常使用的磨损。
总的来说,鞋子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尺寸尺码、材料工艺、舒适度耐磨性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鞋子的质量达标。
希望生产和销售鞋子的相关企业能够重视鞋子的质量检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鞋类质量检验标准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鞋类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所依据的参考标准和要求。
通过鞋类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鞋类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鞋类行业的健康发展。
1.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也是衡量鞋类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鞋面、鞋底、鞋垫、鞋口、鞋头等部位的缝制、贴合、颜色、图案等方面的要求。
2.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指鞋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耐折、耐压、防水、透气等性能。
物理性能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鞋底的硬度、耐磨性、抗压、防水透气性等指标的要求。
3.材料安全性:鞋类产品的材料安全性是指鞋类产品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环保和健康的要求,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材料安全性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关于鞋面、鞋底、鞋垫、鞋带等材料的检测项目和限量要求。
4.尺寸和偏差:尺寸和偏差是指鞋类产品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包括鞋型、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方面的尺寸和偏差的检验标准。
5.功能性能:功能性能是指鞋类产品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是否能够满足相关功能的要求,如防滑、减震、支撑、抓地力等功能的检验标准。
6.包装标识:包装标识是指鞋类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使用说明等方面的标识要求。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鞋类质量检验标准还可以包括其他如耐磨、抗拉强度、色牢度、抗冲击性等一些特殊的检验项目和要求,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鞋类产品的特点和用途而定。
为了确保鞋类产品的质量,制定和实施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制定和实施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时,应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鞋类产品的实际情况,确保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鞋类生产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配合鞋类质量检验工作,共同推动鞋类产业的发展。
鞋类检验小常识
对于一双待出口的鞋子来说,出货前的检验是必要的,那么哪些方面是应该要注意的呢?根据我的经验总结,应该要注意这些地方:(1)外观性要件----A、配双包括有色差、毛长毛短、单脚、鞋头大小、后跟高低等;B、清洁度包括有银笔线、胶水污染、车油、锈迹、灰尘、线头、成品变色、褪色等;C、歪斜包括鞋面各个配件(鞋头、后包、鞋舌、装饰物、合缝等)以及猛鞋歪斜和上底、贴中底等的歪斜;(2)功能性要件----A、穿不下包括纸版的错误以及楦头可能用错和随意代码等;B、胶水粘力不够达不到客户要求的最低标准或用手轻易就能拉掉;C、内里、港宝是否邹折可能会引起刮脚等;(3)包装方面-----其实包装是最最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包装资料特别是外箱包装资料出了问题,客户连货物都收不到,你就不要再做梦--他能给你钱了?!所以这个要重点注意。
A、外箱特别是外箱印刷包括印刷字体大小、内容、位置等,其他就是外箱规格,包括大小、材质、毛重和净重等;B、内盒包括尺寸、颜色、各种贴标、印刷、是否错型体、错码、错颜色装内盒、是否需要放干燥剂以及是否需要结双等;C、短装每次验货,要看是否已经满箱,同时要抽箱作业,避免工厂作弊。
这样一来,要是差不多的话,大致上应该不会引起客户索赔吧。
呵呵!!
PU 鞋为合成材料但在女鞋上较少用PU做面料主要采用SUEDE PU/NAPA PU/VSD PU-DULL/VSD PU-SHINE
多采用PVC PVC 为塑胶就好象我们喝的饮料瓶通俗叫法是塑料其实应该叫PVC
我不覺得女鞋較少用到pu做面料。
在我們公司pu鞋做的不少,做出來效果也很好。
因為我們是做出口的,不知道內銷鞋是不是很少用到,畢竟較好pu鞋成本也不比真皮低多少。
出口鞋很多用到PU牛巴戈,成本的确是蛮高
好的PU 是比真皮还要贵的我纠正一下PU鞋用面料的比较多
我想说的是底以前用的PU底较多.现在不怎么用了,PVC片型底和TPR 的较多EV A也不少分别PVC底材和PU底材的方法,可以该底台的外观予以认定,如遇有小花凹凸图案的外表,可检视该小花图案是否完整无缺,如完整可判定为PU底格;原因是(一)PVC材料为热可塑材料,需利用高温及高压,挤压入模子成型,因为高压挤入模具的关系,其PVC材料较可达到填满小花图案的每一个角落,脱模后即可得到较为完整的底台,(二)PU材料为一常温流态的材料,不需利用高温及高压挤入模具成型,只需类似铸造石膏图像的方式制成,因为不需使用高压所以模具的精确度可较低,模具费用较省,但在制底过程自然会残留小气泡,在小花力案的角落即可发现多多少少的气泡形缺口。
滁了PVC,PU鞋底的辨別,還能不能說說TPR大底
底加工專業術語
Special Items for Stockfitting
& 水洗流程:Washing Process
水洗機:Washing machine
PH值: PH value
藥水槽: Detergent tank
超音波:Ultrasonic
噴水槽:Water spray tank
酸洗槽: Acid solution tank
風干箱:Blower/blowing dryer
& UV照射流程:UV-Light Process
上藥水: Primming
瑩光燈:Fluorescent Light
烘干:Drying / Heating
冷卻: Cooling
UV照射:UV Light
能量: Energy
& 磨底.磨型.流程:Buffing process
大.中底: Out/Mid Sole
打粗:Buffing
吹粉: Clean powder with air compressor 橡膠底: Rubber sole
生膠底: Plantation sole
發泡底: Sponge sole
射出底:Injection sole
沖孔: Perf holes/punch
裁斷:Cutting
磨前蹺:Buff toe spring
& 噴漆流程:Painting Process
貼膠帶: Attach tape
撕膠帶: Tear tape
噴槍: Spray gun
模具:Mould
整理: Fixing
調漆: Mix paint
噴漆機:Spray painting machine
& 貼合流程:Lamination Process
1.副料: Accessories
(1)X片: Torsion Bar
(2).防震片: Adiprene
(3).中底材料: VGB/BIM
(4).中底飾片:Midsole underlay
2.配雙:Match pairs
3.上膠: Cementing
4.貼合: Lamination
5.壓機:Pressing machine
(1).正壓機:Front pressing machine
(2).牆式壓機: Sole pressing machine
(3).點壓機: Point pressing machine
(4).水壓機: Multi-pressing machine
6.貼條形碼: Attach bar code
7.入庫:Send to warehouse
8.上模: Upper mould
9.下模: Bottom mould
10.整理:finishing
(1)清洗: Cleaning
(2).擦膠: Clean cement
(3).補膠:Repair cement
(4).補漆: Repair paint
11.返修:Repair
& QC的檢驗:QC Inspection
1.色差:Color difference
2.溢色: Color bleeding
3.黃變: Light fastness / Yellowing
4.破損: Breakage
5.缺料: Discrepenly / Lack of materials
6.塌陷: Side down
7.溢膠: Over-cement
8.脫膠: Cement comes off
9.清潔度:Cleaning
10.全檢: Full inspection
11.巡檢: Roving QC
12.剔除: Destroy
& 其他:Others
1混合: Compound
2燒熟: Cure
3修邊: Trimming
4.毛邊: Hairy
5.聚氯乙烯: PVC
6.全號半號: Full and half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