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那么成人高考政治试题是怎样的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仅供大家参考!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A.武力统一B.只争取和平统一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3.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坚持“三个代表”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4.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是()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5.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6.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通过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D.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使用武力7.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标志是()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9.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中产阶级C.一个独立的阶级D.小资产阶级10.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A.军事实力的较量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A.开始委托订货之后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D.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1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化、反贪污、反官僚主义13.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解放南京D.北平和平解放14.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专政组织形式的会议是()B.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5.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叫()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
2005年成人专升本考试政治正式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1.电脑以其卓越的性能,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复杂而繁重的某些工作。
如两名美国科学家用电脑做完了200亿个逻辑判断,终于证明了“四色定理”。
这一事实说明( A )A.电脑能模拟人脑的思维B.电脑的思维将指挥人脑的思维C.电脑的思维将超越人脑的思维D.电脑的思维能完全代替人脑的思维2.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 B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3.“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 C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C.否认了相对静止D.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4.“大灾不可怕,就怕精神垮”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不同点是()A.都强调了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B.是否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C.是否坚持两点论D.是否承认意识的作用5.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适应新形势,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
”从哲学上看,在新形势下之所以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工作,是因为()A.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C.精神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D.正确的意识一开始就转化为物质力量6.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把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改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完成的()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7.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走向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1943年7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王稼祥D.张闻天9.关于中共四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B.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C.对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D.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10.初步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是在()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1.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土地革命D.党的建设1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李达1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A.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B.先人后己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14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A.资本主义民主B.社会主义民主C.原始公社民主D.共产主义民主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1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实施求实、群众路线、党的建设(B)实施求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A.“叶九条” B.“邓六条”C.“一纳四目”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7.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印度、印尼、中国(B)中国、印度、缅甸(C)印度、中国、朝鲜(D)中国、朝鲜、越南18.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约束机制16.新民主主义胜利后建立了()(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工农民主共和国(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20、2004年12月3日, C 最高法院裁定11月21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结果无效。
2005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教育学部分 2. 心理学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正确答案:A2.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 )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D.《教育论》正确答案:C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A.巴班期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正确答案:A4.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B5.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D.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答案:D6.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
其中的“三教”是指( )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正确答案:B7.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正确答案:C8.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目的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正确答案:D9.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正确答案:D10.l0.通过美化环境、创设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B.陶冶教育C.自我教育D.生态教育正确答案:B11.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正确答案:A12.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正确答案:C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选择题第1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地质学和胚胎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机械力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参考答案:D第2题单选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万事皆备于我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D.物是感觉的复合参考答案:C第3题单选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对立B.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C.世界观与方*的对立D.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参考答案:D第5题单选*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参考答案:D第6题单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实践第一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参考答案:B第7题单选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同一性和斗争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共性和个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参考答案:A第8题单选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D.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A.可有可无的作用B.破坏性的作用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参考答案:D第11题单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一元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诡辩论参考答案:C第12题单选*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第13题单选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参考答案:A第14题单选*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着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八股D.学习和时局参考答案:A第15题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参考答案:B第16题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宝是..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自我批评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参考答案:C第17题单选*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着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参考答案:A第18题单选*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着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C.新民主主义论D.论政策参考答案:A第19题单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A.学生B.城市市民C.农民D.民族资产阶级参考答案:C第20题单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参考答案:D二、辨析题:第21题简答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参考答案:错误..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象出现..第22题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应该有资产阶级来领导..参考答案:错1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的阶级是无产阶级;2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3所以上述观点是错的..三、简答题:第23题简答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参考答案: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44题简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1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2实行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并保持繁荣稳定局面..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期不变..第25题简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参考答案:第一;加大宣传;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第三;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处罚力度;第四;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四、论述题第26题简答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历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精品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
A.承认世界是物质的B.承认世界是精神的C.承认世界是统一的D.承认世界是发展的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3.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D.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6.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
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8.社会意识的本质是()。
A.社会人们的共同意识B.社会个人意识的总和C.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的能动性9.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的最根本的理论出发点是()。
A.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C.人民群众在居民中居多数D.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0.决定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是()。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D.我国社会基本矛盾11.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成考《专升本政治》测试题及答案1.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资产阶级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科学性D.实践性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可变性D.广延性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D.内因论的观点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内部矛盾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与发展的观点D.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9.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问接性、抽象性B.直接性、形象性C.真实性、可靠性D.深刻性、逻辑性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的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的性质,D.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11.国家实质上是A.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B.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C.社会平等与正义的象征D.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12.经济基础是指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切生产资料的总和D.社会生产力的总和13.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生产方式B.党的领导C.文化水平D.能力大小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5.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17.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已经进人A.新民主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A.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改革的目的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21.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A.长期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政策C.一次临时政策D.一时权宜之计22.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公有制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3.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A.补充B.重要组成部分C.主体D.主导24.中国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5.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 )A.实践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人民生活水平标准D.生产力标准2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坚持党的领导27.我们党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会议是一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29.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是A.建设总体小康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基本实现现代化D.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3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A.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D.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3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B.控制力上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指导思想B.唯一方法C.基本方略D.基本政策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3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国际争端问题(36~40题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时事题,此处略)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200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答案二、多项选择题31 钡诵∑嚼砺刍本形成的标志是【】A 钡诵∑侥戏教富暗姆⒈B 钡车氖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C 鄙缁嶂饕宄跫督锥卫砺鄣男纬D 钡车幕本路线的完整归纳E 庇兄泄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32 贝拥车氖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基本观点有【】A 鄙缁嶂饕迳唐肪济的观点B 币跃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C 笔敌懈母锟放的观点D 奔岢炙南罨本原则的观点E 弊咧泄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33 钡诵∑剿担骸奥砜怂贾饕灞匦胧峭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A 甭砜怂贾饕灞匦胫谢国B 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 鄙缁嶂饕逵具有中国特色D 崩肟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E 崩肟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34 敝泄现代化国情最重要的特点和最深层次的矛盾是【】A 比丝诙B 钡鬃颖C 弊试聪喽云斗D 备地少E 钡厍经济发展差距无限扩大35 钡诵∑皆诓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 备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 逼肚畈皇巧缁嶂饕C 备母锸侵泄第二次革命D 甭砜怂贾饕遄钭⒅胤⒄股产力E 鄙缁嶂饕搴妥时局饕宓牟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36 鄙缁嶂饕逵胱时局饕宓谋局是别主要体现在【】A 鼻罢卟欢辖夥藕头⒄股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鼻罢咭怨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私有制主体C 鼻罢咭怨餐富裕为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D 鼻罢咭约苹经济为特征,后者以市场经济为特征E 鼻罢吒愫旯鄣骺兀后者没有宏观调控37 鄙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特征是【】A 辈环⒋锏纳缁嶂饕B 辈怀墒斓纳缁嶂饕C 本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D 弊匀痪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E 狈巧缁嶂饕逅枷胍馐队肷缁嶂饕逅枷胍馐恫⒋娴纳缁嶂饕38 备母铩⒎⒄埂⑽榷ㄈ者的关系是A 备母锸嵌力B 狈⒄故悄康C 蔽榷ㄊ乔疤D 狈⒄故鞘侄E 蔽榷ㄊ悄康39 苯ㄉ栌兄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 痹谏缁嶂饕逄跫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奔岢趾屯晟粕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经济制度C 奔岢趾屯晟粕缁嶂饕迨谐【济体制D 奔岢趾屯晟贫酝饪放E 痹市矸枪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40 钡车氖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 笨平绦斯战略B 薄叭步走”战略C 笨沙中发展战略D 蔽榷ǚ⒄拐铰E 惫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答案:31AB 32BCDE 33ACDE 34ABCD 35 ABCDE 36BC 37ABCE 38ABC 39BCDE 40A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简答题41 蔽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贝穑(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
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一部分选择题1 钡诵∑嚼砺凼滓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笔裁词巧缁嶂饕迳缁岬闹饕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B 笔裁词巧缁嶂饕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笔裁词巧缁嶂饕宄跫督锥危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笔裁词鞘谐【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奔岢值车纳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 币跃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不动摇C 绷绞肿ァ⒘绞侄家硬的方针不动摇D 备母锟放不动摇3 蔽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鄙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本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比嗣袢找嬖龀さ奈镏饰幕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鄙缁嶂饕逵胱时局饕逯间的矛盾4 蔽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A 碧岣呔济效益为中心B 奔涌炀济增长速度为中心C 毙调比例关系为中心D 蓖贫科技进步为中心5 笨沙中发展,主要是强调【】A 本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B 本济与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C 本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D 比死嘧陨碓偕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发展6 蔽夜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 惫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B 惫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C 笨刂屏ιD 惫有经济的大发展上7 迸卸瞎煞葜破笠档男灾剩关键看股份制企业【】A 彼在社会的性质B 笨毓扇ㄕ莆赵谒的手里C 惫啥的成分D 惫芾碚叩纳矸8 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A 鄙缁嶂饕灞局实睦砺B 鄙缁嶂饕迨谐【济的理论C 薄跋雀弧庇搿肮哺弧惫叵档睦砺D 鄙缁嶂饕宄跫督锥蔚睦砺9 鄙缁岜U现贫戎饕是要满足人们【】A 毙】瞪活需要B 被本生活需要C 备辉I活需要D 毕执化生活需要10 钡诵∑皆诓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关键是【】A 币皇肿ジ母锟放,一手抓打击犯罪B 币皇肿ゾ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C 币皇肿ノ镏饰拿鳎一手抓精神文明D 币皇肿ジ母锟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1 狈⒄股缁嶂饕逦幕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A 蔽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B 蔽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社会稳定服务C 蔽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D 蔽政治服务和为改革开放服务12 痹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A 币匀巳ǜ哂谥魅ǖ脑则为基础B 币院推焦泊ξ逑钤则为基础C 币圆唤崦嗽则为基础D 币宰杂善降仍则为基础13 毙率逼谕骋徽较叩幕础是【】A 卑国主义B 鄙缁嶂饕C 卑国主义和社会主义D 弊婀统一和民族振兴14 钡车氖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A 泵妊俊⒃湍鸾锥B 背醪叫纬山锥C 敝鸩秸箍并形成轮廊阶段D 弊呦虺墒觳⑿纬衫砺厶逑到锥15 钡诵∑嚼砺鄣木髓是【】A 备母锟放B 狈⒄共攀怯驳览C 笔裁词巧缁嶂饕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苯夥潘枷耄实事求是16 苯ㄉ栌兄泄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 奔岢趾屯晟粕缁嶂饕骞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 奔岢职蠢头峙湮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奔岢侄酝饪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 痹谏缁嶂饕逄跫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 蔽夜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 苯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备母锟放C 笔敌屑彝コ邪经营D 苯立经济特区18 本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A 奔苹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 奔虻ピ偕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 贝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D 贝址判拖蚣约型转变19 蔽夜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A 蔽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B 鼻惺导跚崤┟窀旱C 笔敌泄婺>营D 狈⒄箍萍己徒逃20 蔽夜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笔敌公司制B 笔敌泄煞葜C 弊ゴ蠓判D 苯立现代企业制度21 蔽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非公有制经济是【】A 鄙缁嶂饕寰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 鄙缁嶂饕迨谐【济的必要补充C 贝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 鄙缁嶂饕迨谐【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2 比范ㄎ夜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 本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B 备母镉敕⒄沟墓叵C 奔苹与市场的关系D 狈⒄褂胛榷ǖ墓叵23 苯∪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A 笔谐⌒纬杉鄹裎主B 惫家制定价格为主C 奔苹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D 惫┓阶杂啥价24 笔敌邪蠢头峙湓则的前提条件是【】A 鄙产力发展水平B 鄙缁峄生产C 鄙缁嶂饕迳产资料公有制D 鄙缁嶂饕謇投的性质25 蹦臣际跞嗽笔芄陀谝凰接企业,年薪 5 万元,他的收入属于【】A 卑蠢头峙B 卑蠢投力价值分配C 卑醋史峙D 卑醇际跽庖灰素进行分配26 钡车氖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 被本方针B 被本政策C 被本方略D 敝傅妓枷27 蔽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焙推接押霉叵捣旁谑孜B 惫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 崩┐笪夜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D 北苊庹秸放在首位28 钡苯袷澜绺窬址⒄沟那魇剖恰】A 币患独霸世界B 绷郊格局对峙C 比足鼎立D 倍嗉化29 蔽夜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A 卑国主义性质的B 鄙缁嶂饕逍灾实C 比嗣衩裰餍灾实D 闭治联盟性质的30 痹谙丶兑陨狭斓几刹恐锌展的“三讲”教育是【】A 苯惭习、讲党性、讲纪律B 苯惭习、讲政治、讲正气C 苯惭习、讲纪律、讲团结D 苯舱治、讲纪律、讲党性答案:1B 2A 3C 4A 5C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C 14C 15D 16D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A 24C 25B 26C 27B 28D 29B 30B二、多项选择题31 钡诵∑嚼砺刍本形成的标志是【】A 钡诵∑侥戏教富暗姆⒈B 钡车氖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C 鄙缁嶂饕宄跫督锥卫砺鄣男纬D 钡车幕本路线的完整归纳E 庇兄泄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32 贝拥车氖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基本观点有【】A 鄙缁嶂饕迳唐肪济的观点B 币跃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C 笔敌懈母锟放的观点D 奔岢炙南罨本原则的观点E 弊咧泄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33 钡诵∑剿担骸奥砜怂贾饕灞匦胧峭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A 甭砜怂贾饕灞匦胫谢国B 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 鄙缁嶂饕逵具有中国特色D 崩肟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E 崩肟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34 敝泄现代化国情最重要的特点和最深层次的矛盾是【】A 比丝诙B 钡鬃颖C 弊试聪喽云斗D 备地少E 钡厍经济发展差距无限扩大35 钡诵∑皆诓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 备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 逼肚畈皇巧缁嶂饕C 备母锸侵泄第二次革命D 甭砜怂贾饕遄钭⒅胤⒄股产力E 鄙缁嶂饕搴妥时局饕宓牟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36 鄙缁嶂饕逵胱时局饕宓谋局是别主要体现在【】A 鼻罢卟欢辖夥藕头⒄股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鼻罢咭怨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私有制主体C 鼻罢咭怨餐富裕为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D 鼻罢咭约苹经济为特征,后者以市场经济为特征E 鼻罢吒愫旯鄣骺兀后者没有宏观调控37 鄙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特征是【】A 辈环⒋锏纳缁嶂饕B 辈怀墒斓纳缁嶂饕C 本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D 弊匀痪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E 狈巧缁嶂饕逅枷胍馐队肷缁嶂饕逅枷胍馐恫⒋娴纳缁嶂饕38 备母铩⒎⒄埂⑽榷ㄈ者的关系是 A 备母锸嵌力 B 狈⒄故悄康 C 蔽榷ㄊ乔疤 D 狈⒄故鞘侄 E 蔽榷ㄊ悄康39 苯ㄉ栌兄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 痹谏缁嶂饕逄跫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奔岢趾屯晟粕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幕本经济制度C 奔岢趾屯晟粕缁嶂饕迨谐【济体制D 奔岢趾屯晟贫酝饪放E 痹市矸枪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40 钡车氖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 笨平绦斯战略B 薄叭步走”战略C 笨沙中发展战略D 蔽榷ǚ⒄拐铰E 惫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答案:31AB 32BCDE 33ACDE 34ABCD 35 ABCDE 36BC 37ABCE 38ABC 39BCDE 40A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简答题41 蔽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贝穑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 钡鼻叭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贝穑 (1) 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3) 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4) 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5) 实施科教兴农。
43 奔蚴鲈诠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 (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2) 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 比绾翁岣叨酝饪放水平 ?答: (1) 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
(2) 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3)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4) 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5) 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 奔蚴鋈嗣裾协的主要职能。
贝穑 (1) 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
(2) 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 狈⒄沟厍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 (1)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