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东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

摘要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文坛上涌现出大批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而“三曹”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领风骚。他们总起来,构成了建安诗歌一代繁荣的格局;分开来,又各以其独特成就傲视文坛。把握了“三曹”,就把握了建安诗歌的核心,把握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诗的第一个高潮,把握了五言古诗“彬彬之盛”的一个时代。本文以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三曹”的文学作品,从时代背景、社会生活对个人人格、文学情趣、创作道路的影响揭示“三曹”诗歌在创作形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诗歌风格这些方面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价值。在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能拓展认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一定了解,初窥学术门径。

关键词:“三曹”诗歌;艺术特色;差别;原因

建安时期的文学巨匠——“三曹”父子,作为这一时期文坛的领军人物,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文学史做出的重大贡献更是不容忽视。“三曹”诗歌的艺术风格在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之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各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为自己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差别进行深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建安文学总体上说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建安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三曹”作为建安诗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诗歌主要是学习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叙事性的影响,又加强了抒情性,并向着文人化的诗歌转变。同时也受到《古诗十九首》的影响。曹操的诗歌和散文有尚质崇实的特点,其后诗文的总体取向是渐趋工致华美。除了时代的群体的总体特征之外,也具有很强的个体的个性特征。在

形式上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杂言等,而以五言成就最高,为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曹氏父子与建安风骨

(一)风云变幻的建安时代

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汉灵帝末至魏明帝初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发生转折性巨变的年代。各种宗教和哲学的兴起,打破了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格局,文学开始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受到文人的重视,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呕心沥血致力于诗赋并且风格各异、卓然成家的文学之士,呈现一派才俊云集、欣欣向荣的气象,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章。

(二)蓬莱文章建安骨

建安诗歌在风格和内容上都明显的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色。

首先,不依经傍典而直达所怀,带有一种激昂和发扬的精神。刘勰曾评价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都能慷慨激昂地披露胸襟、明快磊落地施展才华;他们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抒写情志畅所欲言,力求充分表现自我,遣词状貌追求清晰明快。

其次,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作品脱胎于汉乐府和“古诗”,又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写实色彩非常浓厚。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的议论,他说:“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对偶,指事情而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①再次,此时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的乐观精神,也有对命运无常、人生苦闷的慨叹。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评价着实精辟。建安文人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有感于民生疾苦,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又具有务实的精神与通脱的作风。其作品多呈现出高扬理想、慷慨悲壮、忧时伤事、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的特征。但总的来看,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最终导向及时建立功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

上述种种便是“诗仙”李太白所谓的“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也就是我们后人标举的“建安风骨”。

(三)曹氏父子领风骚

1.“三曹”对建安文学的影响

“三曹”父子是建安时期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也是文坛的杰出代表。他们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对于当时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和一代风气之转变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父子三人对待文学之士的态度也明显有别于过去的统治者,曹操搜罗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安置在身边形成文学集团,并给予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曹丕、曹植兄弟也与文士相处极其欢洽,共同从事文学活动。所有这些,都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活跃了创作气氛,提高了诗歌的写作技巧,扩大了乐府诗尤其是五言诗的影响。

2.分述“三曹”诗歌的总体特征

“三曹”父子都各有文名,共同领导建安文人开创文坛新气象,构成了建安诗歌一代繁荣的格局;然而三人体气各殊,成就互异,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诗歌的发展。曹操的四言诗对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加以发扬创新,风格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善于描写男女恋情和游子乡愁,诗风清丽委婉、细腻柔和;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其诗既有刚烈之风,又有儒雅之调,文才富艳,词藻华丽,且非常讲究艺术表现,开雕琢词藻之风气。

二、“三曹”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创作形式

从艺术形式上看,诚如萧涤非先生言:“曹氏父子之产生,实为吾国文学史上一大伟迹,曹操四言之独超众类,曹丕七言之创为新体,既各擅长千古,五言之集大成,子建尤为百世之宗,以父子三人而擅诗坛之三绝,宁非异事?”③

曹操四言诗独超众类,现存诗歌21首,全为乐府诗。四言体从《诗经》以后已逐渐衰落,两汉文人的四言诗也鲜有成功的作品,曹操却写出很多四言名篇,如《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都是复兴四言诗的佳作,使古老的四言诗得以重新焕发青春。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谓“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调,故是绝唱。”范文澜也曾这样评价曹操:“四言乐府,立意刚劲,造语质直,《三百篇》以后,只有曹操一人号称独步。”④同时曹操诗歌大多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在《诗经·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