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00 MB
- 文档页数:20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短 论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姜含春 姜苏含 赵红鹰 桂燕玲内容提要 茶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TB T)的兴起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茶叶产业无法回避。
WTO条件下,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TBT,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茶叶出口遭遇TB T,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
积极应对茶叶国际贸易中的TB T,构建我国茶叶TB T体系可产生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使茶叶出口持续发展。
可提升我国茶叶产业水平,使茶叶产业加快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规范我国茶叶行业和茶叶市场,可有效地抵制国外茶叶进口,保护我国茶叶市场,使我国茶业持续发展。
应对TB T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形势紧迫。
需要政府和茶叶企业双管齐下,统一协调性地采取对策。
关键词 中国茶叶 持续发展 TBT 应对意义 政府与企业对策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三。
目前,有19个产茶省、区、市(不含台湾省),茶叶是1000多个产茶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和8,000万茶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国有近亿人从事茶业工作,吃茶叶饭。
茶叶年产值98亿元,加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
茶叶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约30%,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
在W TO条件下,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发展我国茶业,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茶叶贸易中TBT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简称TB T 技术壁垒),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通常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所采用的种种苛刻的、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和规定。
这种技术性规定因难以达到或难以实施,导致最终阻碍它国产品的进口成为自由贸易的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中国茶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欧盟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确实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一、模型建立的背景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茶叶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不仅事关中国茶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茶农收入的提高和茶区新农村建设。
在中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中,欧盟和日本是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地。
但近年来,我国出口到欧盟和日本市场的茶叶遇到了以农药残限量标准(MRL)为代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
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7月欧盟实施新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以来,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以及对欧盟市场占有率双重下降。
同时,日本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自2001年以来,日本亦不断提高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同样导致中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量以及日本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因此研究欧盟及日本农药检验标准对于中国茶出口行业的影响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的典型案例。
二、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择我们此次研究中运用的引力模型包含了传统引力模型中关于经济规模因素(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将传统模型中的贸易成本因素具体两国之间的相对距离;而特定解释变量我们选择茶叶出口的农药检验种类以及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用以观察贸易双方经济总量、相对距离、贸易国外进口产品的标准设定以及我国农产品无公害标准的建立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此次计量模型研究中,我们选择贸易进口国分别为: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
我们选择的数据为1998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为为11年。
我们应用的引力模型如下:引力模型中具体变量的含义如下所示:ln(Tradei,j):贸易出口国i对于贸易进口国j茶叶出口量,其中i表示中国;j表示茶叶进口国;ln(CDGPi):(贸易出口国)i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
假设:出口国的经济总量越大,贸易出口额越大;ln(LDGPj):(贸易进口国)j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
摘要:茶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挂机传统的优质出口创汇农产品,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我国的优质绿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收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国外技术壁垒对于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壁垒;茶叶出口贸易;实证分析;对策一、技术壁垒(1)技术壁垒涵义的阐述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类,它以技术为支撑条件,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而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
“绿色壁垒”可以说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词。
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
根据我国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提出的定义: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
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讨论绿色壁垒对于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2)国外对我国茶叶所实施的技术壁垒国外对于我国茶叶所实施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实施的,主要影响包括一下三方面:一、对于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越来越高,如对于农药成分之一的乙酰甲胺磷含量的规定日本的肯定列表的MRL为10mg/kg,而欧盟的标准是0.05mg/kg;对于氯菊酯含量的规定,日本的肯定列表的MRL标准为20mg/kg,而欧盟的标准为0.1mg/kg,整整严格了200倍。
二、发达国家的茶叶检验项目越来越多。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而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在茶叶出口的领域中,技术壁垒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叶的品质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茶叶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气候等,以及采茶、制茶和保存等环节的控制。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减少茶叶的质量缺陷,提高茶叶的销售竞争力。
同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牌效应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
技术壁垒也可以让出口的茶叶品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二、技术壁垒保障了茶叶的安全性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其安全性很重要。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种植、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中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减少因茶叶质量不佳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可以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保障茶叶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技术壁垒的存在可以确保茶叶的安全性,为茶叶的出口打下坚实的保障。
三、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竞争力。
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无人机、四轴自动采茶机、智能抗菌保鲜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并简化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
高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增加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认可和品牌信赖度,从而使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市场份额。
四、技术壁垒加速了茶叶国际化的进程茶叶出口的大环境不断发展,茶叶国际化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技术壁垒的存在也会促进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茶叶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手段已经成为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茶叶的国际标准与贸易壁垒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消费市场和贸易流通。
而国际贸易中茶叶的标准化问题和贸易壁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茶叶的国际标准以及贸易壁垒对茶叶贸易的影响。
第一部分:茶叶的国际标准茶叶的国际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和颁布。
茶叶的国际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的品质标准:茶叶的品质标准涉及到茶叶的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方面,以及茶叶的制作工艺和保存条件。
不同类型的茶叶有不同的品质标准,有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辨别茶叶的品质。
2. 茶叶的安全标准:茶叶的安全标准主要是指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致敏物质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国际标准要求茶叶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3. 茶叶的包装标准:茶叶的包装标准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容量、标签标识等要求。
合理的包装标准能够保护茶叶的品质,便于贸易流通和消费者使用。
茶叶的国际标准对茶叶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茶叶的国际标准有助于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茶叶的国际标准也有助于加强国际茶叶贸易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茶叶贸易的壁垒在茶叶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一些贸易壁垒,制约了茶叶贸易的自由流通。
主要的贸易壁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对进口茶叶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茶叶贸易中最常见的壁垒之一。
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出口量和价格竞争力,而非关税壁垒如配额限制、技术标准等则进一步限制了茶叶的贸易自由。
2. 品质标准和认证要求:一些国家对进口茶叶的品质标准和认证要求要求相当严格,使得茶叶出口商需要符合高标准才能进入该市场。
这给茶叶生产和出口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3. 包装和标签要求:不同国家对茶叶的包装和标签要求也存在差异,这增加了茶叶出口商的成本和贸易壁垒。
中日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尤为突出,发达国家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1-2]。
以中日绿茶贸易为例,作为中国第二大绿茶出口国的日本,自2002年以来多次修订食品安全法,不断强化进口农产品的农残标准,其中多项修订条款已对中日绿茶贸易造成严重影响[3]。
因此,如何应对日本不断提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绿茶出口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学术界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度量和评估专题研究中已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诸如引力模型、楔子模型、频率比率等评估方法。
上述评估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度量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但也存在诸如产品同质性假设、产品分类不精确等缺陷。
为此探究一种有效度量方法来评估绿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度量的相关文献依据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运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种。
另一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如引力模型、覆盖率指数或频率比率等。
在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有许多具体的模型,如价格楔子模型、关税等价方法、成本收益法等。
Calvin 等[4]采用价格楔子方法研究了美日苹果贸易中的SPS 措施对贸易的影响。
但是Beghin等[5]认为该方法适用于单一案例情形,不适用于多种贸易商品。
张海东[6]认为价格楔子法假设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完全同质并不符现实情况。
关税等价法是由价格楔子模型衍生而来的。
目前有两种具体方法:一种是遵循价格楔子模型,在假定商品的完全替代性上直接计算价格差。
Calvin 等[4]采用这种方法来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
另一种方法是考虑商品之间的差异和不完全替代性,进而对本国和进口产品的贸易数量和供给、需求弹性做出调整,然后估计出无壁垒时的价格。
Yue 等[7]和周华等[8]基于第2 种方法分别估算美日苹果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价及标准对贸易及福利的影响。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福建省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重要产业之一。
但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主要的障碍。
文章分析了福建省茶叶生产、出口现状,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并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卫生质量;福利效应;WTO争端解决机制;品牌战略一、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现状福建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大省,1996年以来茶叶产量就稳居全国第一,茶叶的出口也位居前列。
入世以来,茶叶生产和贸易总量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又有所不同。
福建茶叶产量一直在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6%左右。
据统计,XX年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稳居全国第1位。
其中XX年福建乌龙茶产量达12.6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
而茶叶的贸易总量和总额呈U字形趋势,XX年茶叶出口总数为2.04万吨,出口金额为5.71千万美元,XX-XX年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XX年出口数比上年下降了21.2%。
XX年和XX年茶叶出口的到了恢复,且XX年的出口总量为2.3万吨超过XX年,比上年增长了29%。
但出口金额却仍然没有突破XX年的5.71千万美元。
从表1的分析不难看出,入世以来,福建省茶叶产量以每年10.6%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出口量、出口金额方面却不如人意,出口量、出口金额的增长率较低,呈U字形缓慢增长。
福建茶叶生产和贸易仍然存在这许多问题如:茶叶的科技水平低,出口以散装和低附加值为主,茶叶出口的无序竞争,国际知名品牌少,茶叶农药残留率高等。
二、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关税逐渐降低,农产品的进出口进入后配额时代。
相反,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突显出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作者:马章良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03期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两国(地区)间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其中尤以我国传统特色出口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加高,已经成为浙江省茶茶叶受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最为典型。
“‘叶出口的主要障碍。
”研究浙江省茶叶出口及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一)茶叶是浙江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宗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年,我省72个产茶的县(市、区)共拥有茶叶面积238万亩,总产量15.2万吨,总 2006产值56.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万吨,产值47.5亿元。
近年来,我省茶叶不论是感官品质、理化品质还是安全指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至去年底,我省已认定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92个,认定面积 176.4万亩,155种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52家企业6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49家企业获国内外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16.6万亩。
(二)浙江茶叶出口现状茶叶出口量稳步增加1.据海关统计,2006年浙江省茶叶出口16.75万吨,出口创汇2.9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8.42%、出口总额的53.2%,同比分别增长3.47%和12.5%。
2007年1~8月,我国茶叶出口16.63万吨,出口金额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3%和12.3%,出口平均单价比2006年增长8.75%。
其中我省出口量为9.92万吨,占全国59.65%,出口金额1.8亿美元,占全国52.94%,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7%和8.21%,在全国仍居首位。
茶叶出口结构有所调整2.近5年来增幅最大是花茶,2005年比2000年增长近10倍。
其次是特种茶,主要是名优茶、保健茶、袋泡茶等,2005年比2000年增加13697吨,增幅为266.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下简称技术壁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贸易中运用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其名义上的合理性使它逐渐成为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
茶叶作为我国特色出口农产品尤其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其中以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技术壁垒最为典型。
1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1.1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同时,就出口方向来说,我国的茶叶出口涉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市场分布比较集中,有近50%的茶叶出口到非洲地区等传统市场,而日本和欧盟等新兴市场也日益在我国的茶叶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 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中强大的话语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立了许多技术壁垒,针对茶叶等传统农产品的技术壁垒也有很多,其中农药残留是最主要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1.2.1 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茶叶进口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欧盟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茶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并增加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
同时欧盟对未在本国登记的农药实行零容忍制度,以此来满足其贸易需求。
2000年7月欧盟开始实施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对茶叶中的农残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乙滴涕、2,4,5-涕、杀草强、敌菌丹(四氯丹)、氯丹等,许多标准采用其仪器检测低限lod作为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2006年欧盟将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从193项增加到210项,2007年再增加10项,2008年又进行调整,共对茶叶提出290项农药残留要求,并新增170种农药检测项目。
截至2012年年底,欧盟共对涉及茶叶的农残检测项目进行过16次修订,法规中的限量要求共有463个,堪称全世界最严格的标准。
2000-2012年中国茶叶对欧盟出口的变化情况见表2。
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黄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摘 要]福建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一个历史悠久且茶叶出口十分活跃的重要省份。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对茶叶生产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福建茶叶因此遭受的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本文将通过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福建茶叶 技术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一直以来,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优良品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其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茶叶出口贸易竞争也越演越烈。
世界各国对茶叶质量和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采用了近乎苛刻的茶叶技术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
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1.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情况茶叶作为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出口贸易茶品之一,无论是出口量还是消费量排名都位居前茅。
据统计,福建茶叶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全国比重更是达到了25.5%[1](如表1所示)。
表1 2013-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比年份 全国 福建 数量 金额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占全国比重(%) 2013 32.60 12.46 1.50 1.10 4.60 8.822014 30.15 12.72 1.40 1.38 4.64 10.852015 32.50 13.80 1.34 1.66 4.12 12.392016 32.90 14.85 1.41 2.00 4.28 13.462017 35.50 16.10 1.95 2.33 5.49 14.472018 36.50 17.77 2.41 3.45 6.60 19.412019 36.66 20.20 2.97 5.15 8.10 25.50数据来源:福建统计信息网1.2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及品类福建茶叶在全球有五十多个销售地区,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东盟和香港地区,福建对这三大出口市场的茶叶出口量已超过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技术性壁垒对中美茶叶贸易影响分析作者:周祎洁杜红梅夏睿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2期摘要: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深化,关税等传统保护手段对农产品贸易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
本文从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遭受的美国技术性壁垒入手,将技术性壁垒作为虚拟变量,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发现,日趋强化的美国技术性壁垒已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
此外中国茶叶对美国出口的平均单位价格、中国茶叶总产量、人民币升值、美国人均GDP也对两国茶叶贸易具有显著影响。
最后,在计量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美国技术性壁垒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性壁垒中美贸易茶叶出口实证分析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13RS4058),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编号13K067)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回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茶叶贸易竞争激烈。
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缺失,我国出口增长继续受外需不足的制约,茶叶出口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销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同时,为了保护本国茶叶生产者的利益,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茶叶进口国陆续设置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抬高茶叶进口门槛,这严重地影响到我国茶叶的出口。
对于我国茶叶出口的变化和波动,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国内现有研究茶叶出口的文献主要把焦点集中在茶叶标准化生产、出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出口贸易壁垒、出口国际竞争力等问题上。
伍雁南(2011)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得出我国茶叶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下降。
邱海蓉,冯中朝(2010)运用灰色系统法分析得出未来几年,我国茶叶的出口金额将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许咏梅、高启杰(2006),邹赟(2013),刘义、卢山(2013)等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没有分别具体到中国对主要出口国家茶叶出口受约因素的分析。
技术壁垒对浙江省茶叶企业出口的影响探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壁垒成为制约企业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浙江省,茶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大支柱产业,而茶叶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通过对技术壁垒的概念解析、浙江省茶叶产业的现状分析以及技术壁垒对浙江茶叶企业出口的影响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一、技术壁垒的概念解析技术壁垒,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进口国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以防止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
技术壁垒包括技术标准、技术检验和技术认证。
技术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和检验程序、技术标准的设置等。
技术壁垒不仅包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还包括对生产过程、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二、浙江省茶叶产业的现状分析浙江省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
据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茶叶产业连续多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居于全国前列。
与此浙江省茶叶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技术壁垒的问题。
浙江省茶叶企业在产品品质上受到了一定的技术壁垒限制。
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国家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其对茶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非常高,虽然浙江省的茶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浙江省茶叶企业在生产工艺和环保标准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国际市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残留、加工工艺、包装标准等方面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浙江省茶叶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标准,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技术壁垒对浙江省茶叶企业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壁垒限制了浙江省茶叶企业进入高端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这就意味着浙江省茶叶企业需要不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标准,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