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
园艺疗法的居住区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李天楚(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现今社会中人们的健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精神心理、遗传基因等等。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身体的健康也变得更加注重,对身心方面的疾病治疗不在满足于传统性的药物治疗,已经向着更健康和更加舒适的治疗方法进行转变,希望利用环境对身心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所以,基于园艺疗法而设计的康复花园备受欢迎,并在很多的医院、养老护理院以及精神性治疗医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康复花园的研究的意义城市居住区的园区建设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人们闲暇时的休闲、交流、健身和放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居民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1]。
居住区的公园、游乐园、运动场地、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的游戏活动场所等都是居住区园区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未来的园区建设中,其建设目标就不仅仅是进行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审美规划给于人们景观上的愉悦体验,更会通过对景观的营造对人们的心态、情绪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达到保健治疗、康复和娱乐休闲的统一。
2园艺疗法理论的基础作为一项新型的医疗手段,园艺疗法的理论是建立感官刺激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视、听、嗅、味、触这五大感官刺激进行感知事物的性质或者是特征的科学手段,涉及到神经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识理论,并且有着很强的精神特性。
园艺活动就是园艺疗法的媒介,通过对植物施种的相关园艺活动以及人和人之间对施种经验、劳动成果、合作过程的分享等园艺交流的参与,进行身心舒缓和身体锻炼。
3康复花园植物景观的作用机制环境的提升有益于人们的生活质量。
康复花园的建设,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人的身心疾病有着很好的作用。
康复花园的设计是将居住区和户外环境相互分隔,设计成为多样功能的景观空间,再利用对花园占地的生态环境包括的地形、水源、建筑物、植物特性以及道路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向人们提供视、听、嗅、味、触这五大感官上的景观欣赏,同时结合相关的园艺活动和健身器材,使人们在欣赏景色的时候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3]。
康养景观植物设计医疗康养空间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打造五感俱佳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设计要点众所周知,植物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有舒缓心理情绪的作用。
如何利用各类植物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以及改善人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佛经》中有云:“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说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会产生反映,给人带来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因此,在医疗和康养空间中,如何利用患者和老人的五感,营造令人身心愉悦的植物景观环境,是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的。
视觉效果:色调、形态人一睁眼就必然与大千世界的各种色彩与形态所相对,必然会产生视觉感受。
不同色调的植物会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而丰富的植物形态则可以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1、植物色调。
暖色调植物可以给内心悲伤孤独的患者和老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让他们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反之,冷色调可以使内心烦躁的患者和老人逐渐冷静下来。
因此,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地方点缀性的种植一些暖色调的植物,如海棠、紫薇花和红枫等,这样容易给患者和老人营造一个舒适热情的交流氛围;在一些半私密的休憩区或半开敞区域,则可以种植一些冷色调的常绿乔木和灌木,通过划分空间来营造安静的氛围。
不同色调植物景观2、植物形态。
在植物景观中,植物的种类选择要尽量丰富,从而满足不同景观偏好的患者和老人的需求。
在植物的品种考虑上,不仅要注重植物本身的冠形、色相、季相等,还要在植物的种植形式上加以考虑,以此来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可以适当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的种植,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季相变化,营造春花秋实、硕果累累的喜悦气氛,还能吸引鸟类、小型哺乳动物,使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变得生机勃勃。
丰富的景观季相变化和生机勃勃的活动氛围可以使老年人从心理上得到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
康复式景观治愈系医疗花园和户外康复空间的循证设计方法1. 引言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生活的压力简直像头顶的乌云,时不时就把人压得喘不过气。
医院的白墙、刺耳的机器声,总让人觉得身心俱疲。
可大家知道吗?其实,治疗并不只有药物和手术,咱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自然。
没错,就是那美丽的花园和清新的户外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康复式景观治愈系医疗花园和户外康复空间的循证设计方法。
想必很多人一听到“循证设计”,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堆复杂的公式和无聊的术语,其实不然,今天我们轻松点,聊聊这些花园是怎么帮助我们治愈身心的。
2. 治愈的花园2.1 自然的力量首先,咱们得说说自然的力量。
自然就像一位无形的医生,能够给人带来身心的舒适。
无论是那绽放的花朵,还是轻轻拂过的微风,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放松。
这就像喝了碗热乎乎的鸡汤,心里暖暖的,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
研究表明,待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降低压力,改善心情,甚至能加快康复的速度。
想想看,当你在花园里散步,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唱,阳光洒在身上,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2.2 设计要点那么,如何设计这样一个“治愈系”花园呢?这就要看循证设计的方法了。
首先,咱们得考虑空间的布局。
比如,设置一些曲折的小径,能够引导患者慢慢探索。
人嘛,喜欢有惊喜,走得越慢,越能发现美丽的风景。
然后,咱们可以在花园里种植各种颜色的植物,鲜艳的色彩能刺激大脑的愉悦感。
再来,别忘了设置一些座椅,供人休息和交流。
毕竟,和朋友一起聊天,也是治愈心灵的好方法呢。
3. 户外康复空间3.1 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疗愈说到户外康复空间,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健身器材和跑步道。
没错,运动和康复是密不可分的。
其实,户外康复空间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很多时候,锻炼就像是在做饭,做得好,心情美;做不好,心里没底。
设计户外空间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团体活动区域,像是羽毛球场、乒乓球桌,促进患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彼此的友谊。
康复医疗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摘要:文章通过植物材料选择、植物美观设计、植物种植结构设计、园艺疗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为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完整、科学的植物景观设计,提升康复医疗空间环境质量及康复医疗的辅助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康复医疗空间;材料选择;美观设计;种植结构设计;园艺疗法Abstract:The thesis gives an analysis of selection of plant materials, Plant design Plant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Horticultural therapy,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landscape design, for Improving space environment quality ofmedical rehabilitation and The auxiliary effect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Key words: Medical rehabilitation space; plant materials; Plant design and Planting structure Design; Horticultural therapy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身心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保健品消费一直呈现攀升状态。
随之,人们对康复医疗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复医疗空间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将植物景观与人的行为密切结合。
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对构成景观的基本要素、各要素的变化及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充分利用植物景观要素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植物对病人的康复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态作用、康复作用、景观作用、参与作用等方面[2]。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五感花园是指通过植物、景观、声音、触感、味觉等手段,创造出一个饱满、多元的感官体验,以促进人们身心康复的一类花园。
在康复医学中,五感花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康复手段,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对于五感花园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植物选择植物的选择是五感花园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选用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确保花园景观的可持续性。
其次,要选择颜色鲜艳、形态美观、质地丰富的植物,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芳香、触感和味道等方面的因素。
2. 水景设计水景是五感花园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可以增强视觉体验,也可以为人们营造出水声、气味等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设计水景时,可以采用喷泉、瀑布、水滴等多种形式,使其更具吸引力。
3. 合理的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五感花园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道路设计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步行,还可以为人们创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增强运动感官。
此外,道路宽度和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室外家具的设置室外家具的设置可以让人们在五感花园中获得更加优质的休息体验。
从触感方面考虑,应选择舒适的座椅等室外家具;从视觉方面考虑,应根据花园风格和色彩,选择相应的家具。
5. 风格和色彩的统一为了使五感花园的整体效果更加协调,应当注意花园的风格和色彩的统一。
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空间布局的形式等,让花园呈现出具有统一感的风格和色彩。
综上所述,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包括植物选择、水景设计、道路设计、室外家具的设置和风格和色彩的统一,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完美的五感花园。
同时,五感花园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对花园的感官需求,让人们在花园中获得更加愉悦和放松的体验。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全面性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等。
自闭症儿童经常面临的是认知和感觉挑战,缺乏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科学合理的康复环境建设对于他们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园林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的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理需要,采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有助于创造一种舒适、安全、创新的康复环境,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和交往能力。
首先,在选择植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植物性状丰富,具有视觉刺激功能:自闭症儿童常常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植物来刺激他们的视觉感觉,提高他们的视觉辨别能力。
2. 植物芬芳宜人,散发独特香味:自闭症儿童的感官系统常常存在问题,敏感性特别强,因此,需要植物来刺激他们的嗅觉、味觉和触觉感觉。
3. 植物形态多样,具有触觉和运动功能:自闭症儿童缺乏正常的触觉和运动体验,因此,需要植物和花卉能够提供足够的触觉和运动刺激,帮助他们多角度地认识周围环境。
在植物的配置布局上,应尽可能注重以下几点:1. 在花园的中心设计一块通常能够给儿童提供大面积活动的空间。
周围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枝叶茂盛的树木或者花卉灌木,增强儿童的运动感觉。
2. 在花园的中央可以设计一块小沙坑,让儿童通过触摸感受沙子带来的独特质地。
周围可以适当植上一些观赏性强、形态独特的花卉和灌木。
3. 在花园角落设置一个小型喷泉或者鱼塘,这样能够提供自然的水景效果,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巩固他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
4. 应尽可能避免花园的布局结构单一,应多种形式配植植物,以达到视觉刺激的多样性效果,促进儿童视觉功能的发展。
5. 应密集植被,以避免花园的边缘使孩子觉得孤立或者过于宽广无人区的感觉。
同时,密集的枝叶也能创造一个安全保护的环境,保护儿童不会随便乱跑。
总体而言,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应以舒适和多样性为核心,同时亦应合理平衡进行。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自闭症儿童是一种智力和心理发育障碍,他们往往面临着交流困难、兴趣狭窄、社交障碍等问题。
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康复,许多专业人士开始尝试利用大自然和植物疗法来帮助他们进行康复。
而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的建设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康复方式。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至关重要,不仅要考虑到观赏性和美化性,更要考虑到其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作用。
一、植物的选择(一)观赏性植物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应该选择一些鲜艳丰富、形态各异的观赏性植物。
这些植物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花园的兴趣。
开花植物可以在孩子们康复的过程中增添一些欢乐和生机,比如玫瑰、牡丹、茉莉等。
一些形状奇特的植物,比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二)芳香植物一些芳香植物也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气可以让孩子们在花园中感受到舒适和愉悦,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比较适合的植物包括薰衣草、迎春花、月季等。
这些植物在开放之时,可以释放出迷人的香气,为孩子们带来舒适的感觉。
(三)果树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可以适当栽种一些果树,比如葡萄、覆盆子、柠檬等。
这些果树不仅可以增加花园的观赏性,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无毒的水果,增加他们的营养摄入。
而且在孩子们的养护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四)触摸植物自闭症儿童常常对触摸有着特别的需求,因此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适当栽种一些触摸植物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一些毛茸茸的植物、多肉植物等,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植物的触感,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
二、植物的配置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中,植物的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尽量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和特点。
(一)多样性在花园的设计中,应该尽量让各种植物相互交替,组成一个多样性的植物群落。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花园的景观的层次感,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花园中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增强他们的感官刺激。
康复花园设计原则
康复花园设计的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功能性原则。
康复花园的设计应尽可能照顾到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
例如,在铺装选材上要求坚实、平坦,同时伸缩缝的大小要合适,保证轮椅的轮子不会陷入其中。
景观铺地的形式则采用简洁的图案以及自然粗质肌理。
路边可以放置一些牵引装配,方便轮椅使用者前行。
在道路的宽度和坡度上应该满足使用轮椅的患者和医用推床的要求。
一些设施和装置的尺度可以适当调整,如花基的高度可以适当抬高,让病人能够方便地接触到植物。
其次,是安全性原则。
由于使用康复花园的人群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任何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因素。
地面材料应防滑,避免使用尖锐的装饰物或可能碰伤人的植物。
同时,要确保花园内的道路畅通无阻,没有障碍物阻挡轮椅或步行者的行进。
再者,是舒适性原则。
康复花园应提供舒适的休息和放松的环境。
要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营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致。
同时,还要考虑自然光线和风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让使用者能够充分地感受自然。
最后,是适应性原则。
康复花园的设计应考虑到其长期使用的需要,以及可能发生的改变。
例如,花园的结构应能够适应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使用者需求的变化。
总的来说,康复花园设计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安全性、舒适性和适应性等多个因素。
康复疗养空间植物景观设计The Application of Plants in Restorative Space Design医院、疗养院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疗花园景观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病、休息、疗养的户外环境,提供愉悦的视觉享受,从而使患者心情舒畅。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对于医院,疗养院也不单单只追求医疗技术的改进和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已经成为医疗工作的又一个重要部分。
医疗花园的绿地类型分为综合医院绿地、专科医院绿地和小型卫生所绿地,其中专科医院绿地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植物的选择积种植搭配。
有些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眼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及精神病院,由于其专业技术的特点,在景观设计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儿童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设计风格上要尽量体现活泼、轻松的感觉。
植物材料也要尽量选用色彩明艳、充满活力的植物,避免选用种子飞扬、有异味、有毒、有刺以及过敏性植物;眼科医院绿地景观设计要以绿色植物为主,人的视野中绿色植物占25%左右时可以消除视觉和心理疲劳;传染病医院的防护隔离带极为重要,一般医院外围的防护隔离带宽度应为15-25cm,多选用杀菌能力强的植物,尽量采用多层次的群落式植物方式,同时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使之在冬天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同一医院内的不同病房区之间不能共用一个花园,通常要有30m的隔离带,利用绿地把不同患者组织到不同的空间中休息活动,防止交叉感染;精神病院由于其服务人群的特殊性,植物材料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少种花灌木,同时要选种色彩淡雅的植物,突出宁静素雅的氛围,艳丽的色彩会对患者的精神产生刺激,使其神经中枢失去控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北京地区医疗花园绿地适用的杀菌能力强的植物有:常绿乔木类:桧柏、侧柏、雪松、油松、白皮松、早园竹。
落叶乔木和小乔木类:核桃、槐树、栾树、臭椿、碧桃、杜仲。
康复花园平面设计方案设计理念:康复花园平面设计方案注重打造一个舒适、安静、有治疗功能的场所,以促进康复和身心的和谐。
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强调自然元素融入并与功能区域相结合,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入口区:入口区设置了一个花坛,以丰富的多年生花卉和小型灌木植物装饰,给人带来一种自然、欢迎的感觉。
有一个小型座椅供游客休息或等候。
花园区:花园区被巧妙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植被和功能,以满足不同康复需求。
1. 走廊花园:设计一个带顶棚的走廊,两侧种植藤蔓植物和花卉,以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
走廊连接主要功能区域,同时提供庇护和绿意。
2. 运动区:在这个区域内设置了草地,适合进行身体康复运动和休闲活动。
设有长凳供休憩使用,同时提供坐式体操器械和平衡器械,方便康复者进行锻炼。
3. 休闲区:休闲区设有几座阴凉的凉亭,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周围种植了大面积的花卉和绿植,营造出宜人的氛围。
设有座椅和吊床,供康复者或家属进行休憩和放松。
4. 水景区:一个小型的水池和喷泉被设置在花园区的一隅,以提供一个宁静和舒缓的环境。
水景区周围种植葱郁的蕨类植物和花卉,营造出一个与水相关的自然景观。
5. 蔬果区:蔬果区位于康复花园的边缘,培育各种有益于康复的蔬菜和水果。
康复者和工作人员可以亲自种植、养护和采摘,促进康复者的身心健康。
综合区:在花园区和功能区域之间设置了一个综合区,提供不同服务和设施,为康复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和舒适。
1. 沙盘区:为了儿童康复者提供游戏和辅助治疗的机会,设计了一个沙盘区。
在沙盘中有不同的模型和工具,供儿童进行辅助治疗和游戏。
2. 健康咖啡厅:咖啡厅提供健康的饮品和小吃,为康复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休息和社交的场所。
咖啡厅内有舒适的座位和绿植点缀,营造宜人的氛围。
3. 资源中心:资源中心为康复者和家属提供康复资料和咨询服务。
中心内设有一间图书馆,供人阅读和学习。
整体设计通过将自然元素和功能区域融为一体,为康复花园创造了一个宜人、舒适的空间。
疗养植物景观设计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旨在以疗养植物景观设计为主题,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以促进身心健康。
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中的疗愈元素,结合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具有疗愈功能的绿色空间。
二、设计特点1. 植物选择:选择具有疗愈效果的植物品种,如绿萝、芦荟、薰衣草等。
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线和气候条件,合理搭配植物,营造出不同的疗愈氛围。
2. 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局,创造出多样化的场所,包括散步小径、休闲区、观景台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休憩或参与活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 水景设计:引入水景元素,如小型喷泉、人工溪流等,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舒适感。
水的声音和流动的景象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4. 配套设施:设置舒适的休息座椅、防晒伞、遮阳棚等配套设施,以提供用户更好的休憩环境。
同时,考虑到无障碍设施,为行动不便的用户提供便利。
5. 照明设计:合理使用照明设施,通过灯光的温暖色调和光线的柔化,打造出夜间舒适、宜人的环境。
照明设计可以延长使用时间,使用户在夜晚也能享受到植物的疗愈效果。
三、实施方案1. 前期规划:根据规划设计要求,调研场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
2. 植物选择与配置:通过专业的植物选择,合理配置植物的数量、品种和布局,以达到最佳的疗愈效果。
3. 建设硬景:根据设计方案,先进行场地整理、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然后进行硬景建设,包括散步小径、观景台等。
同时考虑周边环境的融入,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形成有机结合。
4. 植物种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植物的合理种植和养护管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的达到。
5. 配套设施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休息座椅、遮阳棚等配套设施,确保用户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四、效果评估设计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对绿色空间的使用体验和疗愈效果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浅谈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浅谈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摘要:康复性园林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众视野里。
本文结合笔者在医院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对康复性园林的内涵及意义的解读,提出对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环境设计与植物设计的理解与建议,以期为医院康复性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植物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的代价是人居环境恶化和现代人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医院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最为“繁荣”的场所。
园林绿地,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医院整体环境和各类型使用者的影响开始被重视。
良好的园林环境有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医院的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应运而生。
1、医院康复性园林及其意义康复性园林是与治疗与康复相关的景观环境类型,包括与治疗或康复相关的物质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环境所包围的场所,因能达到身体、心理与精神的康复而得名,医疗花园、疗养花园、冥想花园、体验花园、复健花园等,都属于该种园林类型。
1.1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针对于医院的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一是“自然”。
不同于城市广场,自然因素是康复性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水体等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有起到滞尘抑菌作用的植物,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植物与水;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景色对生理特性的适应、合拍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促进健康。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二是“互动”。
由于康复性园林的使用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康复性园林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有节律的声音、方向的气味,宜人的质感刺激并改善使用者的感官;康复性园林还需要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互动使人从自身的不良状态中剥离出来,分散与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三是“人性化”。
康复性园林的使用人群涵盖患者、亚健康人士及健康人士三个梯度,其中,健康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与探访者,其在设计与使用中,充分考虑到各梯度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龄层的使用者需求。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是一种专门为康复治疗而设计的花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布局来刺激患者的五个感官,从而帮助他们恢复身心的健康。
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如下:1. 视觉要素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在五感花园的设计中,景观要素十分重要。
设计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颜色、形状、材料和样式,使其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例如,在颜色上,深色和亮色都具有不同的效果,深色可以为人们创造一种温和、安静的感觉,亮色则更加生动活泼。
2. 聆听要素聆听是人类的第二个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在五感花园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采用一种无声的植物园设计,并选择适当的音乐、自然噪声或白噪声来提高噪声质量。
例如,放置鸟屋、水声等声音可以提高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使人感到特别放松和愉悦。
触觉是人类最基本的感官之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心情。
在五感花园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尝试使用柔软、光滑、粗糙的材料,让患者能够感觉不同质地的物体。
例如,用柔软的草地、香草、花瓣和细小的石子让人的触觉感受到柔和和光滑。
香气可以刺激人的嗅觉感受,使人放松和愉悦。
设计人员可以种植香气浓郁的植物,如苹果、薰衣草、玫瑰、迷迭香等,这些植物产生出来的油分子可以直接刺激人的嗅觉神经,改变人的情绪和心情。
为了满足患者的味觉需求,五感花园的设计人员可以提供一些清新的水果或零食,并鼓励患者在康复期间尝试各种自然食物。
例如,种植一些草莓、葡萄、桃子和其他甜美的水果,让患者能够尝试到不同的口味和味道。
总的来说,五感花园需要有各种感觉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种感觉刺激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自己、提高自信心、改善情绪和促进治疗过程。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五感花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2017年第4期现代园艺
1植物景观在康复花园中的作用
1.1营造区域的健康效应
对于花园中枝繁叶茂的树木,枝叶放电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光电效应,让空气电离形成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空气维生素”,即空气负离子。
而且植物有着吸收有害物、净化空气的特点,例如,迎春和银杏可以吸收SO2。
除此之外。
植物还具备杀菌功能,本身又带有清新的气味,被称为天然的灭菌素,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健康生长,又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例如,丁香可以有效消灭结核杆菌等细菌。
1.2营造强烈的心理效应
花园中的花、树、草都具有美感,也有着多样的色彩、气味和形状。
植物在一年中的状态完全不同,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在康复花园中一定要关注植物所具有的色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花朵、枝叶、果实都有着独特的味道,新鲜的空气,一阵风过后,会形成一种“香远益清”的景象,令人忘乎所以、深陷其中,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压力,心理上得到治疗。
植物不但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放松心情,给人带来灵感等。
1.3参与空间是园艺治疗的基础
在康复花园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大部分人利用在花园中进行一些活动,让身体保持健康,甩掉消极的情绪,让身心更加健康,这就是所谓的园艺治疗法。
植物是开展园艺治疗法的基础,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吊篮等,可以很好地释放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感官,让人们慢慢地由外部的刺激转变为心里的平静,增进健康。
通过植物和园艺产生的促进作用,人们进行园艺活动,增加了身体健康,放松了心情,产生一种满足感,这表明园艺师和社会都比较重视人们的健康。
2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化
2.1未建立多渠道的植物感知体系
要想建立植物感知体系,一定要理清2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康复治疗的体验。
人的感官系统比较复杂,感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疗疾病要多管齐下,有关研究显示,植物给人们感官带来的体验和有效治疗疾病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比较模糊。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设计康复花园时,使植物的气味色彩和治疗疾病相联系,两者的关系比较简单,由于康复治疗是很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因此,这种关系暂时无法确定。
第二个关系是植物种类确定和创造体验,确定植物配置可以让人们实现多方位的体验。
2.2未建立多元的园艺活动体系
康复花园中的园艺活动,主要功能是增加各种景观的和谐程度。
目前,康复花园中的植物配置一般是用来让人们观赏,植物和人们之间没有互动。
康复花园中的园艺活动,如,散步、慢跑、竞走、跳跃等活动都和植物没有关系,因此,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多元的植物园艺活动体系。
园艺活动是康复花园通过植物开展的一种新型活动,虽然一些康复花园也有一些园艺活动,但这些园艺活动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修剪、插花、浇灌等,和植物的关系不够紧密。
2.3未建立连贯的空间体验体系
康复花园中的人一般是亚健康人,和病人比较,他们有着很好的生命力,通常通过运动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劳累,放松心情。
这时康复花园中的景观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人都有静心思考、隐秘交流、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需要,这些需求必须有对应的空间进行支持。
在康复花园中,提供支持的就是花园中的植物。
在设计康复花园植物空间过程中,一定要详细分析植物各方面的特征,并研究它们的状态和组合情况,设计多组植物造型,让各种园林空间完美地结合,才会创造出拥有更多完美体验和多样化的空间,给前来康复花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3展望
众所周知,只要把人们和康复花园中的景观这两者的关系建立起来,并处理好,对康复景观展开更加仔细的研究,从而对康复景观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把人的行为和情感从景观中区别出来的一种方式。
在全球快速向前发展的今天,自然景观正在逐渐减少。
抛开人的行为和情感分析景观设计,实现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雨岑.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S1)
2邹雨岑.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张慧.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
4雷艳华.康复花园调查及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
5孙妍艳.康复花园设计与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责任编辑舒丹丹)
浅谈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
杨明衡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康复花园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景观,其设计理念来源于康复保健功能这一设想。
根据调查发现,这种新
型景观多使用园艺疗法,该疗法对慢性疾病、思维能力欠缺等康复保健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效
果。
本文简单分析了医学理论与景观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让医学理论发挥对景观设计的辅助作
用,让两者达到和谐状态。
关键词:康复景观;园艺疗法;社会园艺;植物景观
景观设计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