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1)焊工

①参加该工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行业指定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书。严格持证上岗从事与其证书等级相应的等级工作。

②重要结构装配定位焊时,应由持定位焊工资格证的焊工进行操作。

③持证焊工无论其原因如何,如中断焊接工作连续时间超过半年者,该焊工再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资格考试。

④行工考核管理由质管部归口。

(2)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设备

①本工程焊接用埋弧自动焊、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等焊接工艺方法。

②为保证钢结构工程具有优良的焊接质量,本工程施工使用的主要焊接设备有:埋弧自动焊机、埋弧半自动焊机、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等。

(3)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要求

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按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规定,并严格做到:

①焊材的选用必须满足本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要求。

②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书,每批焊接材料入厂后,应由公司质量部门按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焊接材料(焊剖、焊条、焊丝)的存、运输、焊前处理(烘干、焊丝油锈处理等)。烘培和领用过程中都要有标识,标明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厂检号或生产批号等(若焊材本身的标识可满足正常的话,则可免做此工作)。焊接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制造厂的说明书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的要求。

④焊接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可以追踪控制,产品施工选用的焊接材料型号与工艺评定所用的型号一致。

⑤焊条从烘箱和保温筒中取出并在大气中放置四小时以上的焊条需要放回烘箱重新烘培。重复烘培次数不允许超过两次。

⑥关于本钢结构工程所用焊接材料的管理和发放等规定按公司有关的焊接管理方法和发放条执行。

4.2 焊接施工要求

(1) 定位焊

①装配精度、质量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允许定位焊。

②若焊缝施焊要求预热时,则一定要预热到相应的温度以后才能允许定位焊;

③定位焊完毕后若产生裂纹,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能在其附近重新定位焊,并将产生裂纹的定位焊缝剔除。

(2) 焊接环境

原则上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在工厂和现场进行,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规定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5℃,相对湿度≤80℅,风速≤10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护焊);

⑶对焊接的要求

①施焊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和最高层间温度;

②焊工应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中所指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施焊方向,焊接顺序等进行施焊;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所规定的焊角高度进行焊接。

③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的铁锈、水分、油污、灰尘、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净;

④不允许任意在工作表面引弧损伤母材,必须在其它钢材或在焊缝中进行。

⑤施焊应注意焊道的起点、终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

⑥焊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焊接施工记录。

(4) 焊缝表面质量

①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mm,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磨平。

②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匀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均匀一致。

③焊缝表面不准电弧光伤、裂纹、气孔及凹坑;

④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1mm;

⑤钢板的对接焊缝应与母材表面打磨齐平。

4.3焊接检验和返修

本钢结构工程焊接检验由质管部门的专职人员担任,且必须经

岗位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能按持证范畴上岗检验、检测。

(1)焊接检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母材的焊接材料;

②焊接设备、仪表、工装设备;

③焊接接口、接头装配及清理;

④焊工资格;

⑤焊接环境条件;

⑥焊接参数,次序以及施焊情况;

⑦焊缝外观和尺寸测量。

(2)焊缝外观应均匀、致密,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弧坑、未焊满等缺陷。无损探伤须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24小时之后进行。无损探伤的部位,探伤方法,探伤比例等按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规定施工。

(3)焊缝无损探伤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焊缝的返修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人员同意,返修的焊缝性能和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返修次数原则上不能超过两次,超次返修需要经公司焊接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4)返修前需将缺陷清除干净,经打磨出白后按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5) 待焊部位应开好宽度均匀、表面平整、过渡光顺、便于施焊的凹槽,且两端有约为1︰5的坡度。

(6) 缝返修之后,应按与原缝相同的探伤标准进行复。

4.4缝质量检验要求

对接焊缝焊缝质量为一级、埋弧焊焊缝为二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无损探伤。

4.5 焊接工艺细则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要求

组装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焊接材料为:E4303或E5015焊条,ER49-1或ER50-6焊丝,定位焊用手工电弧焊进行。打底焊用Φ3.2的焊条,填充及盖面焊用Φ4.0的焊条或Φ1.2焊丝进行;施焊时严格按《焊接工艺指导书》规定的参数范围进行。

(2)焊接顺序要求

①总体原则:任一平面或杆件(空间)尽可能按排双数焊工进行对称施焊,为最大极限地避免焊接应力导致构件变形,应先施焊完整个结构节点的打底焊,再施焊整个结构节点的填充焊,最后施焊节点的盖面焊,使各层应力有一个自由释放的过程。

②在施焊前要求焊工先检查工装胎架是否对结构件行了有效定位,结构两端是否有保型装置,并且做好防风、抗雨、保温等各项焊前准备工作,在施焊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一种焊接方法进行施焊,以减少焊接能量不同引起的附加焊接应力。

(3) 焊缝质量检验要求

①空心球与弦管,腹管焊缝为二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

行2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Ⅲ级。

②弦管与腹管的A区、B区,焊缝质量等级二级,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Ⅲ级;D区焊缝为角焊缝,焊脚高度符合施工图要求。

③钢管对接焊缝为一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Ⅱ级。

4.6 焊接工艺评定

(1)焊接工艺评定根据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按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和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2)焊接工艺评定之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节点形式提出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用来知道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已做过的类似焊接工艺平定试验,经工程监理确认后可免做或替代)。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经检验或试验评定合格后,由公司检测中心根据试验结果出具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 焊接工艺评定前,主管焊接工程师应根据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接工艺评定》中的内容,并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节点形式等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4)试验方案由主管焊接工程师提出,经业主监理会签后实施。(5)施工单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用于知道产品的焊接。

(6)工程所涉及的所有接点形式都要按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

接规程》和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所做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将由主管焊接工程师提出清单给业主代表及工程监理认可。

4.7 焊接工艺评定说明、试件制备、检验

(1)说明

①焊接工艺评定用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合格焊接人员焊接试件。

②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评定角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角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角焊缝。

③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然。

④板材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管与板(或管)的叫缝。

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的母材厚度和焊缝金属厚度有效范围按表1和表2的规定:

表一

表二

⑤对接焊缝试件或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接角焊缝时,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不限。

⑵焊接工艺评定用试样

①试件制备

——母材焊接料剖口、试件的焊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试件的尺寸和数量应满足制备试样的要求。

②试件及试样

—对接焊缝试件及试样。

(3)试件检验

(1)角焊缝试件检验

——检验项目:外观检查、金相检验(宏观)

——外观检查:试件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

——金相宏观检验方法

a 试件两端各舍25mm,然后沿试件横向等分切取5个试样.金相试样切

面如图:

b每块试样取一个面进行金相检验,任意两检验面不得为同一切口的两侧面。

C 焊缝根部应焊透,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

d角焊缝二端焊焊脚高之差不大于3mm.

②对接焊缝试件和试件的检验

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等缺陷。

无损探伤:试件用超声波探伤仪(按JB1125规定)焊缝质量应为Ⅰ级。

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力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试样的切取方法见试件试样图。

拉力试验(试样2件):按GB232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钢号标准值的下限。

弯曲试验(面弯和背弯试样各2件):按GB232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塑性。试样弯曲到规定后,其拉伸面上出现长度大于1.5mm的任一横向(沿试样宽度方向)裂纹或缺陷;或长度大于3mm的任一纵向(沿试样长度方向)裂纹或缺陷为不合格;试样的棱角开裂一般不计,但有夹渣或缺陷引起的棱角开裂长度视为不合格。

五、试拼装

钢结构零部件加工到能进行试拼装条件时,应在厂内进行试拼装,试拼装应经质管部检验验收后才拆下包装。试拼装检验合格以前零部件不得外运。

拼装时,应取出钢结构最复杂一处在刚性平台上按1:1大样,搭设立体模拼台来控制和定位网架的外形尺寸、标高,拼台应能灵活调节节点和柱、梁的中心位置,以利节点的调整。在拼装过程中应随时复检,应及时修正后再重新拼装。

钢结构焊接规范要点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从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艺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 《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 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 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作业条件 2.2.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3.2钢结构电弧焊接 3.2.1平焊 3.2.1.1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2.1.3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I.

编号: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程 Weld 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 on for steel structure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钢结构焊接工艺 (1) 焊前准备工作 1) 焊前检查接头及坡口装配加工精度,背面衬垫紧贴度,对不合要求的接头及坡口应进行修补处理。 2) 焊前除去接头及坡口两侧铁锈、氧化铁、油污及水分等。外场焊接应有防风、雨措施,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应有 可靠挡风装置。 (2) 定位焊 定位焊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条,定位焊一般长是 25mm对Q345C低合金钢长40mm定位焊不要焊在焊缝交叉处,定位焊不应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3) 引弧板及熄弧板 所有对接焊缝及角焊缝的两端应设置引弧板,引熄弧板

的坡口型式,材质均与工件相同,施焊后采用气割除去,不得用捶击断。 (4) 焊条引弧及引弧点 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及焊缝范围内进行,不得在坡口及焊缝外母材上进行引弧,焊条引弧点应距焊接头转角10mm以上。 (5) 包角焊 在加筋板角焊缝的端部应有良好的包角焊。 (6) 焊前预热 对于厚度d/30mm的钢材,焊接前必须采用陶瓷远红外加热器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30mmd60mmT=10D d>60mmT=13@ 定位焊的预热温度为焊缝中心两侧各2倍板厚的距离,

并且不得小于100mm 对于不同板厚的构件之间的焊缝,预热温度应按较厚的工件决定。 (7) 其它要求 1)在每条焊缝的起讫处必须加与坡口形式相同的引弧 板和熄弧板,其长度应大于150mm采用可焊性较好的低碳钢。焊接完成后应切除引、熄弧板。 b.焊接前应对焊接坡口进行清洁,去除灰尘、油污、氧化皮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多层焊接时,应对前一层焊缝的表面进行清洁。焊接工作完成后应清除焊渣、飞溅等。 2)所有对接焊缝均应清根,并焊透。 (8)焊接程序 1)构件焊接采用对称焊接法,施焊时由双数焊工同时对称进行。 2)长焊缝采用由中间向两端的分中焊接法及分中步退焊法,也可由数名焊工分区同时进行。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传统的时效方法有:热时效、振动时效、自然时效、静态过载时效、热冲击时效等。 机架焊接焊接后进行去应力处理,有自然时效处理(时间长,去应力不彻底,)、震动时效(效率高,费用低,只能去除焊接应力的70%左右)人工加热时效(时间短费用较高,能100%去除焊接应力,同时能进行去氢处理)。 在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高者在屈服极限附近。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有害作用;如降低构件的实际强度,降低疲劳极限,造成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并且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零件产生翘曲,大大的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因此降低构件的残余应力,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大型燃油退火炉,进行机架焊后退火处理。采用多点加热、多点温度控制方式,温控采用热电偶自动控制仪表控制加热,使炉内各部温度均匀的控制在退火温度,保证工件的退火,同时能去除焊接过程中渗入焊缝中的H原子,消除了机架焊接件的氢脆。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想详细的了解,建议找些书看看。不好讲的太详细。错误之处,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产生原因 (1)加工件的刚性小或不均匀,焊后收缩,变性不一致。(2)加工件本身焊缝布置不均,导致收缩不均匀,焊缝多的部位收缩大、变形也大。(3)加工人员操作不当,未对称分层、分段、间断施焊,焊接电流、速度、方向不一致,造成加工件变形的不一致。(4)焊接时咬肉过大,引起焊接应力集中和过量变形。5)焊接放置不平,应力集中释放时引起变形。 (二)预防措施 (1)设计时尽量使工件各部分刚度和焊缝均匀布置,对称设置焊缝减少交叉和密集焊缝。(2)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少变形。如先焊主焊缝后焊次要焊缝,先焊对称部位的焊缝后焊非对称焊缝,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焊

桥梁钢结构焊接技术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1.1焊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及本产品的实际制造情况,拟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及电弧螺柱焊完成本项目钢结构的现场焊接工作。 CO2气体保护焊用于埋弧自动焊前的打底焊接和现场安装的所有焊接。 1.2焊接材料 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采用药芯焊丝E501T-1(φ1.2mm);实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采用实芯焊丝ER50-6(φ1.2mm),保护气体CO2的纯度≥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大于0.005%(重量法)。瓶装气体的瓶内压力不低于1Mpa。焊丝熔敷金属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T 10045-2001)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的要求。 2试件母材准备 (1)试件材料选用本结构设计用料Q345qD,试件下料前,应收集核查钢材的炉批号及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并根据材质标准对所用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复验,复验结果应满足《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的要求。 (2)试件坡口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组装前,焊接区母材表面作除锈、除尘处理。 (3)试件组装,两端安装引/熄弧板。 3试件焊接 3.1焊接工艺参数 本工程拟用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如下表所示: 各种焊接方法应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 (1)各种焊丝表面的镀铜应均匀致密,焊丝表面应无锈蚀和油污。 (2)焊剂中不允许混入熔渣和杂物,重复使用的焊剂应用钢丝网筛过滤。 (3)焊剂必须按下表的规定烘干使用。 范围内的工作。 (5)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所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工具良好、齐全可靠,方可施焊。

(6)施焊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焊工应按照焊接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不得随意变更参数。 (7)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施焊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80%。环境温度低于5℃时,原不要求预热的接头应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80~100℃。相对湿度高于80%时,焊前应用烤枪对焊区进行烘烤除湿,焊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室外作业时,宜在晴天进行,遇到风雨时,应设挡风板和遮雨棚。 (8)焊接选用直流电源,采用反极性连结(即试件接负极)。 (9)焊接前清除焊接区的锈尘。多道焊时应将前道熔渣清除干净,并经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再继续施焊。 (10)焊接尽量采用多道焊,手工焊接时,焊条作适当横向摆动。 (11)试件加工及组装,其坡口角度、钝边尺寸和组装间隙应满足试件图要求,并做好检测记录。 (12)焊接时应做好过程记录。 4试件焊缝检验 焊缝检验标准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设计文件要求。 所有试件焊接后均经焊缝外观检查和内部超声波探伤。焊缝外观成型应良好,无气孔、夹碴、咬边、尺寸不足等缺陷。焊接完成24小时后做超声波探伤检验,超声波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检测,对接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Ⅰ级,T型接头熔透角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Ⅰ级,角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Ⅱ级。 圆柱头焊钉焊接后应获得完整的360°周边焊缝。圆柱头焊钉焊缝的宽度、高度等尺寸应满足:焊缝沿圆柱头焊钉轴线方向的平均高度h m应不小于0.2d;最小高度h min应不小于0.15d;在钢板侧焊趾的平均直径和应不小于1.25d(d为圆柱头焊钉直径)。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京隆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京隆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材料介绍 (2) 三、焊接施工流程 (3)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 五、现场焊接顺序: (4) 六、现场技术管理 (9) 七、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9)

内蒙京隆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SCR钢架的主立柱、梁、垂直支撑全部采用"H"型钢,母材材质为Q345(属低合金结构钢),钢架主立柱采用分段对接方式连成一体,其中"H"型钢的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翼缘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对接焊接方式。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1.4《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5《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1.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1996。 1.7京隆电厂脱硝钢架安装相关图纸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二、材料介绍 1. Q345化学成分如下表(%): 2.Q345力学性能如下表(%): 其中壁厚介于16-35mm时,σs≥325Mpa;壁厚介于 35-50mm时,σs≥295Mpa

3. Q345钢的焊接特点 3.1 碳当量(Ceq) 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3.2 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3.2.1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3.2.2 冷裂纹敏感性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三、焊接施工流程 1、坡口清理准备→点固→焊前预热→焊接→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合格)焊接材料的选用 2、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3、对于要求焊接的部位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注意坡口角度、间隙及焊角高度。 4、焊接过程应注意层间清理和层间检查,确保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方可继续施焊。 5、焊接过程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接头应熔合良好,收弧时弧坑应填满,以防弧坑裂纹。 6、焊接工作应一气呵成,更换焊条时应迅速,中途不应无故停顿,注意层间熔化,避免出现夹沟。焊接过程中途因故停止后重新焊接时,必须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生锈、水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艺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艺 14.1.1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焊接施工。 14.1.2作业内容 桥梁工程钢结构焊接施工,包括钢板表面处理、焊接等。 14.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栓钉焊接技术规程》(CECS 226:200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 《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4.1.4工艺流程图 14.1.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冬期施工或潮湿环境施焊前应按要求进行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等(详见 14.10.6)。 2.作业条件 (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4)环境温度低于0℃,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后热温度。 二、工艺步骤与质量控制 1.平焊 (1)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确定。 (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4)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

钢结构焊接工艺及制作方法

钢结构焊接生产工艺 一、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钢结构焊接制造(即焊接结构生产)是从焊接生产的准备工作开始的,它包括结构的工艺性审查、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评定、编制工艺文件(含定额编制)和质量保证文件、定购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外购和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然后从材料入库真正开始了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材料复验入库、备料加工、装配-焊接、焊后热处理、质量检验、成品验收;其中还穿插返修、涂饰和喷漆;最后合格产品入库的全过程。 钢结构焊接生产的准备工作是钢结构制造工艺过程的开始。它包括了解生产任务,审查(重点是工艺性审查)与熟悉结构图样,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在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全部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工艺规程及全部工艺文件、质量保证文件,订购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编制用工计划(以便着手进行人员调整与培训)、能源需用计划(包括电力、水、压缩空气等),根据需要定购或自行设计制造装配-焊接设备和装备,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对生产面积进行调整和建设等。生产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做得越细致,越完善,未来组织生产越顺利,生产效率越高,质量越好。 材料库的主要任务是材料的保管和发放,它对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和保管并按规定发放。材料库主要有两种,一是金属材料库,主要存放保管钢材;二是焊接材料库,主要存放焊丝、焊剂和焊条。 焊接生产的备料加工工艺是在合格的原材料上进行的。首先进行材料预处理,包括矫正、除锈(如喷丸)、表面防护处理(如喷涂导电漆等)、预落料等。除材料预处理外,备料包括放样、划线(将图样给出的零件尺寸、形状划在原材料上)、号料(用样板来划线)、下料(冲剪与切割)、边缘加工、矫正(包括二次矫正)、

焊接H型钢制作工艺规程

焊接H型钢制作工艺规程 1.主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则规定了焊接H型钢产品一般制作流程和检验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焊接H型钢产品的制作、检验、涂装要求等 2.引用规范与标准 GB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99-8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YB3301-02《焊接H型钢》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Q/ZJG-012-2004《焊接H型截面钢制产品质量标准》 3.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 3.1 人员要求 焊工须参加相应资格的焊工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应资格的焊接作业。所有参加焊接的焊工必须按照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3.2 设备的要求 设备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正常,气路是否畅通,接地是否良好,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3.3 材料的要求 3.3.1 产品材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的标准要求,钢材进厂要有质量证明书。 3.3.2钢材厚度的负偏差符合GB709-88的规定。 3.3.3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有要求,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执行,无要求时按照下表进行选用:

焊接材料烘干温度表 3.4螺栓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A和B》(GB5782)和《六角头螺栓-C级》(GB5780)的规定。 高强螺栓应符合《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和《钢结构用纽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3633)的规定。3.4.1圆柱头焊钉(栓钉) 栓钉应满足标准《电弧螺柱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的规定。 4.焊接H型钢工艺制作要领 4.1焊接H型钢工艺制作流程 焊接H型钢制作流程见图一。 4.2 钢板下料 4.2.1领取经检验合格的钢板,检查钢板的材质、规格、尺寸是同加工图纸和派工单资料一致。 4.2.2 钢板矫正 钢材在存放、运输、吊装等过程中不当会引起变形,影响到号料的准确性,所以号料前应将变形材料进行矫正。主要采用机械矫正的方法,如型钢调直机、压力机等设备进

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要求和验收规定

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要求和验收规定 (一)一般规定 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二)钢构件焊接工程 1.主控项目 (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培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

缺陷的检验,超声波 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G /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5)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2.一般项目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焊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2007-8-31 14:51:40 浏览次数:548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及水工金属结构件设计图中规定的一、二类重要焊缝(一般是指要做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的焊缝)的焊接。本规范不能包含的特殊焊缝的焊接按特殊制定的焊接工艺焊接。 2 一般要求 2.1 焊工资格 2.1.1一、二类重要焊缝应根据母材材质、板厚及焊接方法等主要内容由按SL35-92《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具有相应合格项目的合格焊工进行焊接。 2.2 焊接材料 2.2.1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2.2.2焊接用CO2气体的纯度必须≥99.5% 2.3 焊接设备 2.3.1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性能,并能满足焊接规范的需要。 3 焊前准备 3.1 焊接坡口 3.1.1焊接坡口一般应符合GB985、GB986规定的要求。 3.1.2坡口用气割方法加工时,其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ZBJ59002.3-88规定的Ⅰ级。 3.1.3焊接前,坡口内的水、油、锈其它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3.2 焊件组装 3.2.1同厚度焊件的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 拼板焊缝不大于1mm,组装焊缝不大于2mm。 3.2.2坡口间隙过大时,不允许在坡口间隙内垫钢筋或钢板,焊件组装时坡口间隙超过5mm时,但长度≤焊缝全长的15%时,允许作堆焊处理,堆焊后焊缝坡口应修磨至原要求。 3.2 定位焊 3.2.1定位焊的焊接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定位焊的焊接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2.2定位焊的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二分之一,通常为4-6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30-60mm,间距以不超过400mm为宜。 3.3 焊接垫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设置。 3.3.1技术文件要求规定设置垫板的焊接接头,其焊接垫板应与母材表面贴实,坡口应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3.3.2埋弧自动焊接时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3.4 焊接材料的使用 3.4.1焊条和焊剂必须按使用说明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焊工焊接时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 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 4.1.1根据本厂情况、焊接方法按以下原则选用: a.母材为Q235-A、16Mn、20SiMn时除了用手工电弧焊外,可以用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焊接。

钢结构焊接一般要求

钢结构焊接一般要求 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 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①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 ②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 ③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 ④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 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 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 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 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 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

引弧。 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钢结构焊接技术

技术交底(下料班) 一、拼接注意事项: 1、钢柱、钢梁、平台梁等翼腹板拼接: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翼缘板、腹板下料长度方向均留余量20~30mm的余量,多余部分分条前割除; 2、吊车梁翼腹板拼接:除遵守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吊车梁翼板、腹板中间三分之一长度范围不允许有拼接焊缝,其他部位上翼板有拼接焊缝的,吊车梁的上翼板的上表面对接焊缝处磨平; 3、钢板对接接头应采用全熔透焊缝,采用正面焊背面清根的焊接工艺方法。如采用埋弧焊接时两端焊缝两端加引弧板和收弧板。

5、焊接结束后钢板降至室温温度时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拼接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对有缺陷的部位用气刨刨开重新焊接。 二、下料注意事项: 1、切割时留5~10mm切割边余料以防止边缘受热不均而变形,如果钢板为齐边不留切割边余料时则切割时应加热边缘以使板条受热均匀不发生弯曲。 2、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不得有放炮及锯齿状波纹,切割局部缺口深度不得大于1.0mm,有缺陷的要及时修补打磨。 3、钢板下料后如有弯曲应进行校正,侧弯曲允许偏差L/1000且<10.0mm(L板条长度);腹板不平度当板厚δ≤14mm时,不大于3mm,当δ>14时,不大于2mm。材质为Q345B的钢板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三、组立注意事项: 1、腹板中心偏移允许偏差2.0mm;翼板与腹板垂直度允许偏差b/100且<5.0mm(b板宽度);截面高度允许偏差±3.0mm;翼缘板与腹板拼接缝相互错开200mm以上;被磨平的吊车梁上翼板的表面背靠腹板; 2、点焊的起弧和熄弧均在距端部15mm或大于15mm处;点焊的长度40~60mm,焊角高度一般不宜超过5mm,点焊间距400~600mm,所组构件焊缝间隙不应大于1.5mm。

钢结构焊接制作工艺规程

扬州伟江机械有限公司 焊接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J/QMB7.5.2-0 编制质量文件编制小组 审核 批准 版本 A 受控状态 分发号 2005年3月18日发布2005年3月18日实施

焊接作业指导书 一、工序名称:钢板焊接 二、工艺流程:备料→焊前准备→焊接→检验→转序 三、采用设备:1、电焊机 2、焊枪 3、其它辅助工具 4、气保焊机、焊枪 四、材料:1、气保焊丝 2、钢板 3、?2.5-3.2mm焊条 4、?3.2-4.0mm焊条 五、焊前准备 1、充分了解焊件状况及施焊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单规定图纸规定尺寸。 2、根据工件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 3、焊前检查上道工序的装配质量,焊缝尺寸和间隙是否合焊接要求。 六、焊接方法和步骤 1、反击板板体:两边筋板是连续角焊,中间的筋板是跳焊,焊角高为8mm,焊缝间距不大于120mm。 2、滑块装置待反击壳体中位置找正后再焊上,并保证滑块调整灵活、自如。所有焊缝采用连续 角焊缝,焊缝高为8-10mm。 3、整机焊接时采用气保焊,机体采用连续角焊缝高度8-10mm,转动支耳与下机体焊上,焊后的 两耳保证同心。使机体在机体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4、所有活节螺栓在筋板上安装,保证安装合格,转动灵活时再焊上。 5、弹簧箱筒体与法兰焊接前需要检查加工之后的尺寸。弹簧箱筒体与主机连接时,先采取点焊, 待位置调整合格后,方可全部焊上。 七、焊接质量检查: 1、内在质量 下道工序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根部未焊透,局部长度在5mm以下,不影响使用的作次品处理,发现焊缝边缘间根部未焊透影响使用的又无法反工的作废品处理。 2、气孔及渣眼:重要焊接部位(管接头、容器等)应保证焊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不得渗漏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艺.doc

目录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焊接工艺流程 (3) 3.焊接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4) 3.1焊前准备 ...................................... 4 3.2焊接材料的选 择 ................................ 4 3.3焊接预热 ...................................... 5 3.4焊接环境 ...................................... 6 3.5焊接工艺措 施 .................................. 6 3.6 厚板焊接工艺要点 ............................. 10 3.7焊接应力控制 ................................. 13 3.8焊接质量检 查 ................................. 13 4.焊接质量控制措 施 (15) 5.钢结构焊接注意事项 (18) 5.1防风措施 (18) 5.2防雨措施 ..................................... 18再检 再检 焊接场所清理预热温度记 焊接电流调整、焊道清焊接安全设施的准备、检 焊接设施、焊接材 安装引弧板、出 坡口检修 坡口表面清 坡口检查记 预 焊 焊后处 焊接施工记自 焊缝外观U检返 焊接结束 转移焊接场所1.焊接工艺流程 3.焊接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1焊前准备 焊接区操作脚手平台搭设良好,平台高度及宽度应有利于焊工操作舒适、方便,并应有防风措施。由于CO2气体保护焊焊枪线较短,考虑将焊机及送丝机置于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是针对节点焊接而专门设计,具体详见安全设施一节。

起重机钢结构焊接工艺规程修订稿

起重机钢结构焊接工艺 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地点:评定或检验机构: Location:Examiner or test body:Harbin Welding Training Institue 工艺编号:工艺评定编号: Welding procedure reference No.:WPAR No. : 制造商:焊工姓名: Manufacturer:Welder,s name: 焊接方法:气体保护焊 135 焊接位置:平角焊 Welding process:MAG135 Welding positions:PB 接头类型:对接接头坡口制备和清理方法:机械加工或气割清磨 Joint type:butt joint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cleaning: Machining and grinding 母材牌号及证书:Q960E 母材厚度/规格(mm):t=12 Parent material specification:Q960E Material thickness/outside diameter(mm): 焊材类别和牌号:实芯焊丝G89 4 M Mn4Ni2CrMo 焊材特殊烘干规定: Filler metal classification and trade name:Special baking or drying:Array Details of backing:Details of back gouging: 预热温度: 100-150℃层间温度:≤170℃ Preheat temperature:Interpass temperature: ≤170℃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钢结构焊接工艺流程 (1)焊工 ①参加该工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行业指定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书。严格持证上岗从事与其证书等级相应的等级工作。 ②重要结构装配定位焊时,应由持定位焊工资格证的焊工进行操作。 ③持证焊工无论其原因如何,如中断焊接工作连续时间超过半年者,该焊工再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资格考试。 ④行工考核管理由质管部归口。 (2)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设备 ①本工程焊接用埋弧自动焊、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等焊接工艺方法。 ②为保证钢结构工程具有优良的焊接质量,本工程施工使用的主要焊接设备有:埋弧自动焊机、埋弧半自动焊机、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等。 (3)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要求 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按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规定,并严格做到: ①焊材的选用必须满足本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要求。 ②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书,每批焊接材料入厂后,应由公司质量部门按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焊接材料(焊剖、焊条、焊丝)的存、运输、焊前处理(烘干、焊丝油锈处理等)。烘培和领用过程中都要有标识,标明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厂检号或生产批号等(若焊材本身的标识可满足正常的话,则可免做此工作)。焊接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制造厂的说明书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的要求。 ④焊接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可以追踪控制,产品施工选用的焊接材料型号与工艺评定所用的型号一致。 ⑤焊条从烘箱和保温筒中取出并在大气中放置四小时以上的焊条需要放回烘箱重新烘培。重复烘培次数不允许超过两次。 ⑥关于本钢结构工程所用焊接材料的管理和发放等规定按公司有关的焊接管理方法和发放条执行。 4.2 焊接施工要求 (1) 定位焊 ①装配精度、质量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允许定位焊。 ②若焊缝施焊要求预热时,则一定要预热到相应的温度以后才能允许定位焊; ③定位焊完毕后若产生裂纹,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能在其附近重新定位焊,并将产生裂纹的定位焊缝剔除。 (2) 焊接环境 原则上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在工厂和现场进行,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规定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5℃,相对湿度≤80℅,风速≤10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护焊);

钢结构焊接方案

钢结构焊接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 钢结构焊接方案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目录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业主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图纸 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主要机具设备 CO2焊机普通焊机角磨机

材料准备 焊材选用见下表: 母材和焊接材料 序号焊接方法 Q345B(母材) 1手工焊E5015 2CO2气保焊ER50-6 CO2焊丝 焊接管理 (1)焊工管理 1)所有焊工须持有所需有效焊工证、上岗证才能上岗。 2)局部返修两次或一次返修量较多的焊工,暂停施焊工作,经重新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 3)焊前对焊工进行工艺交底,使焊工掌握具体焊接工艺,如焊材选用、焊接规范、焊接顺序等。工艺确定后,焊工要严格执行。 (2)焊材管理 1) 焊材入库 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焊材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 2) 焊材发放 焊材由专人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记录中包括焊材生产批号,施焊焊缝部位等。

作业条件 (1)焊接缝焊接区域两侧需要将油污、杂物、铁锈等清除干净。 (2)手工电弧焊现场风速大于8m/s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后方施焊。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施焊。

四、施工方法 焊接施工准备 钢结构多层建筑的焊接方法多采用CO2 保护焊等,手工电弧焊则一般用作焊缝打底。在钢结构的现场安装中,柱与柱的连接用横坡口焊,柱与梁的连接用平

钢结构【焊接工艺标准】

钢结构【焊接工艺标准】 一、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二、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2.1.3 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 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2.2.3 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 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三、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 3.2 钢结构电弧焊接: 3.2.1 平焊

3.2.1.1 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2.1.3 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3.2.1.4 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 3.2.1.5 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间隙产生电弧。对接焊缝及时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在焊缝两端设引弧板和引出板,必须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则应在焊缝接头前方15~20mm处打火引弧,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始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 3.2.1.6 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 3.2.1.7 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3.2.1.8 焊接角度:根据两焊件的厚度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方面,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60~75°;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45°;当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夹角应大于焊条与较薄焊件一侧夹角。 3.2.1.9 收弧: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弧坑填满后,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带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弧板,并修磨平整,不许用锤击落。 3.2.1.10 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 3.2.2.1 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3.2.2.2 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3mm。 3.2.2.3 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焊条应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角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横焊: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平焊的电流小10%~15%,电弧长2~4mm。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为70°~80°,防止铁水下坠。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3.2.4 仰焊: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3 冬期低温焊接:

钢结构焊接工艺及要求

钢结构焊接工艺及要求 1焊接顺序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焊接应力对结构产生的影响,焊接顺序采取“单杆双焊,双杆单焊”的原则,主桁架两侧同时对称施焊,焊接方向从中间向两边逐渐扩散开来。 2 焊前准备 1人员准备及要求: 1)进行钢结构施工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职业技能培训合格,取得焊工证,持证上岗。 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必须及时登记造册,并在进场作业前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3)项目部配置专门的钢结构工长,直接负责现场钢结构施工的生产安排和质量管理。 2措施准备: 1)编制钢结构焊接专项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参数、质量标准。 2)项目部管理人员根据焊接专项方案的要求,编制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3)明确质量验收程序,贯彻执行三检制度。 3材料准备: 1)材料管理: a.焊条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并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b.现场设专用焊材存放室,并保持室内干燥、整洁,存放在室内的焊材,必须按种类、型号、规格严格区分,并做好明显的标记,严禁乱堆乱放。 c.对于受潮、药皮褪色、脱落、焊芯有锈蚀的焊条不准使用。 2)焊条的烘烤和发放: a.为避免焊条药皮因温度陡降或剧升而开裂,烘箱的升温与降温应缓慢,不允许往正处于高温的烘箱内放入或取出焊条,应待焊条烘烤符合要求并降至保温温度后方可取出使用。 b.从烘干箱内取出的焊条,应盛装在保温筒内,数量应根据实际施焊需要而定。 c.从烘干箱内取出的焊条应在四小时内用完,剩余焊条需重新烘烤。重新烘烤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3)对焊条烘烤人员的要求: a.焊条烘烤员应能区分不同型号、规格的焊条,熟悉各种焊条烘烤温度和恒温时间,熟练操作焊条烘烤设备。 b.每次烘烤焊条前,应在开包后认真检查焊条的型号是否正确,有无质量问题,确认无误后,方可放入焊条烘箱中进行烘烤。 c.负责焊条的领取、发放和回收,并做好焊条发放和回收记录、烘烤记录和环境监测记录。 4焊工交底 现场钢结构焊接前,必须对焊工和相关人员进行焊接技术交底。 1)焊工上岗必须持有有效的证件。 2)为了让安装班组及时掌握钢结构焊接要求,我们以班组为单位,对全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