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空冷器选型
- 格式:pdf
- 大小:12.44 MB
- 文档页数:15
蒸发式冷气机选型手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全国各地域气象参数第三章、设计依据、原则及要求第四章、设备选型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第六章、气流组织第七章、排风系统第一章、总则1、蒸发式降温换气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构成特点、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节能、卫生等方针、政策,会同有关专业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在蒸发式降温换气工程设计中,应预留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须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空间,并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
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
3、位于地震区或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应根据需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分别采取防震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4、蒸发式降温换气工程设计,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全国各地域气象参数1、我国主要城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2、全国蒸发式冷气机使用区域气候分区表3、各场所夏季室内空气参数参考数据第三章、设计依据、原则及要求一、设计依据1.工厂提出的生产车间厂房内通风、降温、减少热气体的措施与治理要求。
2.工厂提出的生产厂房的工艺技术要求及车间工艺布局和厂房图纸。
3.现场勘察后的有关技术资料。
4.有关蒸发冷却空调工程实例。
5.广东森博科瑞莱空气制冷有限公司蒸发式冷气机设计标准。
二、设计原则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以及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环保等有关规范和标准。
2.《GB/T25860-2010 蒸发式冷气机》国家标准3.空调布局及空气处理合理,能解决厂房内降温及通风问题,设备选型合理、高效、节能、实用,同时便于清洗和维护保养。
三、设计要求1.设备要求:(1)符合蒸发式冷气机技术要求;(2)蒸发式冷气机必须具有降温、通风等功能;(3)蒸发式冷气机按要求联动,并有湿度控制。
2.厂房温度、湿度要求:(1)满足生产车间环境要求:要求夏季高温季节(6月~9月)保证建筑物内整体或局部温度≤32℃;冷气机出口温度较厂房外降低4℃~10℃。
选型参数计算表蒸发器简易选型 ( 仅供参考)压缩机输RT 104kcal/h 输入功率制冷量 KW 蒸发器片数 ( 冷冻水进 12°出 7°)入功率备注(kW)(COP3.33)(Hp)EATB25 EATB55 EATB85小1 0.62 0.124 0.65 2.17 16 2°蒸发1 0.7 0.22 0.75 2.5 18 2°蒸发1.5 1.05 0.33 1.13 3.76 22 2°蒸发2 1.4 0.43 1.50 5 26 2°蒸发3 2.1 0.65 2.25 7.5 34 18 2°蒸发4 2.8 0.86 3.00 10 44 22 2°蒸发5 3.5 1.1 3.75 12.5 54 26 2°蒸发6 4.2 1.29 4.50 15 30 2°蒸发7 5 1.5 5.25 17.5 32 2°蒸发8 5.7 1.7 6.00 20 36 2°蒸发9 6.4 1.9 6.75 22.5 40 2°蒸发10 7.1 2.1 7.50 25 46 2°蒸发11 7.9 2.4 8.25 27.5 50 2°蒸发12 8.5 2.6 9.00 30 56 36 2°蒸发13 9.4 2.8 9.75 32.5 60 40 2°蒸发14 10 3 10.50 35 64 42 2°蒸发15 11 3.26 11.25 37.5 70 46 2°蒸发16 11.3 3.44 12.00 40 74 48 2°蒸发17 12.2 3.7 12.75 42.5 78 52 2°蒸发18 12.7 3.87 13.50 45 84 56 2°蒸发19 13.6 4.13 14.25 47.5 60 2°蒸发20 14.2 4.3 15.00 50 64 2°蒸发21 15 4.5 15.75 52.5 68 2°蒸发22 15.6 4.7 16.50 55 74 2°蒸发23 16.5 5 17.25 57.5 80 2°蒸发24 17 5.16 18.00 60 84 2°蒸发25 18 5.6 18.25 62.5 90 2°蒸发26 20 6 19.00 65 98 2°蒸发选型参数计算表冷凝器简易选型一 ( 仅供参考)压缩机输104kcal/h 输入功率制冷量 KW×冷凝器片数( 进30°出 35°)备注入功率RT(kW) 1.25(Hp) EATB25 EATB55/50 EATB85 (COP3.33) 小1 0.62 0.124 0.65 2.70830625 10 40°冷凝1 0.7 0.22 0.75 3.125 12 40°冷凝2 1.4 0.43 1.50 6.25 20 40°冷凝3 2.1 0.65 2.25 9.375 28 40°冷凝4 2.8 0.86 3.00 12.5 36 40°冷凝5 3.5 1.1 3.75 15.625 46 20 40°冷凝6 4.2 1.29 4.50 18.75 54 22 40°冷凝7 5 1.5 5.25 21.875 62 26 40°冷凝8 5.7 1.7 6.00 25 30 40°冷凝9 6.4 1.9 6.75 28.125 32 40°冷凝10 7.1 2.1 7.50 31.25 36 40°冷凝11 7.9 2.4 8.25 34.375 40 40°冷凝12 8.5 2.6 9.00 37.5 42 40°冷凝13 9.4 2.8 9.75 40.625 46 40°冷凝14 10 3 10.50 43.75 48 40°冷凝15 11 3.26 11.25 46.875 52 40°冷凝16 11.3 3.44 12.00 50 56 40°冷凝17 12.2 3.7 12.75 53.125 58 40°冷凝18 12.7 3.87 13.50 56.25 62 40°冷凝19 13.6 4.13 14.25 59.375 66 40 40°冷凝20 14.2 4.3 15.00 62.5 68 42 40°冷凝21 15 4.5 15.75 65.625 72 44 40°冷凝22 15.6 4.7 16.50 68.75 74 46 40°冷凝23 16.5 5 17.25 71.875 78 48 40°冷凝24 17 5.16 18.00 75 82 50 40°冷凝25 18 5.6 18.25 78.125 84 52 40°冷凝26 20 6 19.00 81.25 88 54 40°冷凝27 20.25 84.375 90 56 40°冷凝28 21.00 87.5 94 58 40°冷凝29 21.75 90.625 96 62 40°冷凝30 22.50 93.75 100 64 40°冷凝35 26.25 109.375 74 40°冷凝40 29.98 125 86 40°冷凝50 37.47 156.25 108 40°冷凝60 44.96 187.5 130 40°冷凝选型参数计算表冷凝器简易选型二 ( 仅供参考)压缩机输104kcal/h 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冷凝器片数( 进50°出 55°)备注入功率RT ( kW)×能(kW)(Hp) 效比 4.5 ×1.25 EATB25 EATB55/50 EATB85 (COP4.5) 小1 0.62 0.124 0.65 3.65625 18 60°冷凝1 0.7 0.22 0.75 4.21875 22 60°冷凝1.5 1.05 0.33 1.13 6.3563 26 60°冷凝2 1.4 0.43 1.50 8.4375 30 60°冷凝3 2.1 0.65 2.25 12.65625 42 20 60°冷凝4 2.8 0.86 3.00 16.875 54 26 60°冷凝5 3.5 1.1 3.75 21.09375 64 32 60°冷凝6 4.2 1.29 4.50 25.3125 74 38 60°冷凝7 5 1.5 5.25 29.53125 84 42 60°冷凝8 5.7 1.7 6.00 33.75 96 48 60°冷凝9 6.4 1.9 6.75 37.96875 54 60°冷凝10 7.1 2.1 7.50 42.1875 60 60°冷凝11 7.9 2.4 8.25 46.40625 66 60°冷凝12 8.5 2.6 9.00 50.625 72 42 60°冷凝13 9.4 2.8 9.75 54.84375 78 44 60°冷凝14 10 3 10.50 59.0625 82 48 60°冷凝15 11 3.26 11.25 63.28125 88 52 60°冷凝16 11.3 3.44 12.00 67.5 94 56 60°冷凝17 12.2 3.7 12.75 71.71875 100 62 60°冷凝18 12.7 3.87 13.50 75.9375 68 60°冷凝19 13.6 4.13 14.25 80.15625 72 60°冷凝20 14.2 4.3 15.00 84.375 76 60°冷凝21 15 4.5 15.75 88.59375 82 60°冷凝22 15.6 4.7 16.50 92.8125 86 60°冷凝23 16.5 5 17.25 97.03125 92 60°冷凝24 17 5.16 18.00 101.25 98 60°冷凝25 18 5.6 18.25 102.65625 104 60°冷凝26 20 6 19.00 106.875 110 60°冷凝27 20.25 113.90625 116 60°冷凝28 21.00 118.125 122 60°冷凝29 21.75 122.34375 130 60°冷凝30 22.50 126.5625 140 60°冷凝。
探讨蒸发式冷气机系统设计选型的若干问题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聂宗斌【摘要】随着蒸发式冷气机应用日益广泛,由于缺乏相关规范,从产品制造和工程设计都存在混乱现象。
本文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提出综合制冷量的概念,并在以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工程实用数据,以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综合制冷量直接蒸发式岗位送风全面送风舒适度指数饱和效率引言随着全世界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化,节能减排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占建筑能耗40%的空调制冷领域,是节能减排关注的重点。
其中最近几年在国内发展得特别快的蒸发式冷气机项目,就是这个节能减排时代的产物。
蒸发式冷气机在美国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澳洲虽然到了70年代才开始研制生产这种产品,但发展最快也最好。
我国在90年代后期才引进该项目,进步也很快,已经有大量产品外销了。
国内的很多领域都在应用或尝试应用这个新产品。
特别是气候炎热、干燥的地区,因为它们的干湿球温度差值大,可达9~15℃(或更多),制冷的效果非常好,此时蒸发式冷气机比传统的压缩式空调更为节能,更为适用;在南方地区,蒸发式冷气机主要适用于纺织、服装、印染、制革、袜业、塑料加工、化工、电子、印刷、包装、机电、机械、五金、冶金、食品等工厂及一些有高温热源的生产场所;而在北方地区,还可适用于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别墅、体育馆、餐馆、火锅店、医院门诊大厅、车站候车厅、歌舞厅、酒吧、游戏机店、学校、礼堂等人口密集需通风降温的公共场所。
蒸发式冷气机在国内的应用也有10多年的时间,但国家相关部门至今尚未出台该类产品的制造和设计规范。
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设计选型不规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蒸发式冷气机的制冷和空调的机理不同于传统的制冷空调,它是一门新的应用学科。
在设计选型上,并无规范可依,可借鉴的相关实践经验也少。
许多设计人员只能借鉴传统空调的理论知识或经验进行设计。
即使借鉴了经验数据,但究竟如何应用,准确性如何?也无法考究。
蒸发式冷凝器选型与设备布置及配管蒸发式冷凝器运行原理: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蒸发式冷凝器中的冷凝排管,使高温气态的制冷剂与排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
即气态制冷剂由上口进入排管后自上而下逐渐被冷凝为液态制冷剂。
配套引风机的超强风力使喷淋水完全均匀地覆盖在盘管表面,水借风势,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果。
温度升高的喷淋水由部分变为气态,利用水的汽化潜热由风势带走大量的热量,热气中的水滴被高效脱水器截住,与其余吸收了热量的水,散落到PVC淋水片热交换层中,被流过的空气冷却,温度降低,进入水箱,再经循环水泵继续循环。
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由水位调节器自动补充。
标准部件:热镀锌钢板;在钢板剪切及电焊处涂含锌;富锌漆;PVC,喷淋水系统;ABS,喷嘴;PVC,进风格栅;PVC,挡水板;不锈钢水泵入口滤网。
设备选型:例:制冷剂:NH3;制冷量:2000kW;轴功率:500kW;冷凝温度:36℃;湿球温度:28℃。
计算:热量:2000+600=2500kW排热系数:1.7修正排热量:2600×1.7=4420kW依据各厂商样本对应进行选型。
传统冷凝器的选用方式:蒸发式冷凝器的选用方式:按照系统的实际排热量,同时参照环境的湿球温度及系统的冷凝温度,通过实际工况与名义工况的换算系数折算到名义工况下的名义排热量,从而进行精确的选型。
设备布置:尽量防止空气回流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足够的维护保养空间1.防止回流:2.加高机组或排风口加高引风圈3.多台机组应保证出风口相同高度管和安装电动机的合理距离6.多台机组同时布置时应保证机组间距7.应考虑夏季的主导风向以保证机组运行正常8.当机组被置于井形围挡物中时,应保证井内风速低于1.5m/s9.配管说明:1.蒸发式冷凝器与传统设备的区别:2.压降的影响与合理解决3.出液口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阀门及变径接头:进气管(应尽量对称配置)阀、存液弯,并有高度限制平衡管(每台机组之间均需设置平衡管,并接至贮液器,注意:一般贮液器平衡管口径偏小)安全阀(每台机组的每组盘管应设置一个)压力表(每台机组应设置一个)放空气阀(每台机组的每组盘管均需设置一个,在系统运行时使用,如可能,应接至自动空气分离器)放空气阀(设置于系统进气管最高处,系统停机时使用)。
EATB25EATB55EATB85小10.620.1240.65 2.17162°蒸发10.70.220.75 2.5182°蒸发1.5 1.050.33 1.13 3.76222°蒸发2 1.40.43 1.505262°蒸发3 2.10.65 2.257.534182°蒸发4 2.80.86 3.001044222°蒸发5 3.5 1.1 3.7512.554262°蒸发6 4.2 1.29 4.5015302°蒸发75 1.5 5.2517.5322°蒸发8 5.7 1.7 6.0020362°蒸发9 6.4 1.9 6.7522.5402°蒸发107.1 2.17.5025462°蒸发117.9 2.48.2527.5502°蒸发128.5 2.69.003056362°蒸发139.4 2.89.7532.560402°蒸发1410310.503564422°蒸发1511 3.2611.2537.570462°蒸发1611.3 3.4412.004074482°蒸发1712.2 3.712.7542.578522°蒸发1812.7 3.8713.504584562°蒸发1913.6 4.1314.2547.5602°蒸发2014.2 4.315.0050642°蒸发2115 4.515.7552.5682°蒸发2215.6 4.716.5055742°蒸发2316.5517.2557.5802°蒸发2417 5.1618.0060842°蒸发2518 5.618.2562.5902°蒸发2620619.0065982°蒸发选型参数计算表选型参数计算表蒸发器片数(冷冻水进12°出7°)压缩机输入功率(Hp)RT 104kcal/h 输入功率(kW)备注蒸发器简易选型(仅供参考)制冷量KW (COP3.33)备注EATB25EATB55/50EATB85(COP3.33)小10.620.1240.652.708306251040°冷凝10.70.220.75 3.1251240°冷凝2 1.40.43 1.50 6.252040°冷凝3 2.10.65 2.259.3752840°冷凝4 2.80.86 3.0012.53640°冷凝5 3.5 1.1 3.7515.625462040°冷凝6 4.2 1.29 4.5018.75542240°冷凝75 1.5 5.2521.875622640°冷凝8 5.7 1.7 6.00253040°冷凝9 6.4 1.9 6.7528.1253240°冷凝107.1 2.17.5031.253640°冷凝117.9 2.48.2534.3754040°冷凝128.5 2.69.0037.54240°冷凝139.4 2.89.7540.6254640°冷凝1410310.5043.754840°冷凝1511 3.2611.2546.8755240°冷凝1611.3 3.4412.00505640°冷凝1712.2 3.712.7553.1255840°冷凝1812.7 3.8713.5056.256240°冷凝1913.6 4.1314.2559.375664040°冷凝2014.2 4.315.0062.5684240°冷凝2115 4.515.7565.625724440°冷凝2215.6 4.716.5068.75744640°冷凝2316.5517.2571.875784840°冷凝2417 5.1618.0075825040°冷凝2518 5.618.2578.125845240°冷凝2620619.0081.25885440°冷凝2720.2584.375905640°冷凝2821.0087.5945840°冷凝2921.7590.625966240°冷凝3022.5093.751006440°冷凝3526.25109.3757440°冷凝4029.981258640°冷凝5037.47156.2510840°冷凝6044.96187.513040°冷凝RT 104kcal/h输入功率(kW)制冷量KW×1.25冷凝器片数 (进30°出35°)冷凝器简易选型一(仅供参考)压缩机输入功率(Hp)选型参数计算表冷凝器简易选型二(仅供参考)。
EATB25EATB55EATB85小10.620.1240.65 2.17162°蒸发10.70.220.75 2.5182°蒸发1.5 1.050.33 1.13 3.76222°蒸发2 1.40.43 1.505262°蒸发3 2.10.65 2.257.534182°蒸发4 2.80.86 3.001044222°蒸发5 3.5 1.1 3.7512.554262°蒸发6 4.2 1.29 4.5015302°蒸发75 1.5 5.2517.5322°蒸发8 5.7 1.7 6.0020362°蒸发9 6.4 1.9 6.7522.5402°蒸发107.1 2.17.5025462°蒸发117.9 2.48.2527.5502°蒸发128.5 2.69.003056362°蒸发139.4 2.89.7532.560402°蒸发1410310.503564422°蒸发1511 3.2611.2537.570462°蒸发1611.3 3.4412.004074482°蒸发1712.2 3.712.7542.578522°蒸发1812.7 3.8713.504584562°蒸发1913.6 4.1314.2547.5602°蒸发2014.2 4.315.0050642°蒸发2115 4.515.7552.5682°蒸发2215.6 4.716.5055742°蒸发2316.5517.2557.5802°蒸发2417 5.1618.0060842°蒸发2518 5.618.2562.5902°蒸发2620619.0065982°蒸发选型参数计算表选型参数计算表蒸发器片数(冷冻水进12°出7°)压缩机输入功率(Hp)RT 104kcal/h 输入功率(kW)备注蒸发器简易选型(仅供参考)制冷量KW (COP3.33)备注EATB25EATB55/50EATB85(COP3.33)小10.620.1240.652.708306251040°冷凝10.70.220.75 3.1251240°冷凝2 1.40.43 1.50 6.252040°冷凝3 2.10.65 2.259.3752840°冷凝4 2.80.86 3.0012.53640°冷凝5 3.5 1.1 3.7515.625462040°冷凝6 4.2 1.29 4.5018.75542240°冷凝75 1.5 5.2521.875622640°冷凝8 5.7 1.7 6.00253040°冷凝9 6.4 1.9 6.7528.1253240°冷凝107.1 2.17.5031.253640°冷凝117.9 2.48.2534.3754040°冷凝128.5 2.69.0037.54240°冷凝139.4 2.89.7540.6254640°冷凝1410310.5043.754840°冷凝1511 3.2611.2546.8755240°冷凝1611.3 3.4412.00505640°冷凝1712.2 3.712.7553.1255840°冷凝1812.7 3.8713.5056.256240°冷凝1913.6 4.1314.2559.375664040°冷凝2014.2 4.315.0062.5684240°冷凝2115 4.515.7565.625724440°冷凝2215.6 4.716.5068.75744640°冷凝2316.5517.2571.875784840°冷凝2417 5.1618.0075825040°冷凝2518 5.618.2578.125845240°冷凝2620619.0081.25885440°冷凝2720.2584.375905640°冷凝2821.0087.5945840°冷凝2921.7590.625966240°冷凝3022.5093.751006440°冷凝3526.25109.3757440°冷凝4029.981258640°冷凝5037.47156.2510840°冷凝6044.96187.513040°冷凝RT 104kcal/h输入功率(kW)制冷量KW×1.25冷凝器片数 (进30°出35°)冷凝器简易选型一(仅供参考)压缩机输入功率(Hp)选型参数计算表备注EATB25EATB55/50EATB85(COP4.5)小10.620.1240.65 3.656251860°冷凝10.70.220.75 4.218752260°冷凝1.5 1.050.33 1.13 6.35632660°冷凝2 1.40.43 1.508.43753060°冷凝3 2.10.65 2.2512.65625422060°冷凝4 2.80.86 3.0016.875542660°冷凝5 3.5 1.1 3.7521.0937*******°冷凝6 4.2 1.29 4.5025.3125743860°冷凝75 1.5 5.2529.53125844260°冷凝8 5.7 1.7 6.0033.75964860°冷凝9 6.4 1.9 6.7537.968755460°冷凝107.1 2.17.5042.18756060°冷凝117.9 2.48.2546.406256660°冷凝128.5 2.69.0050.625724260°冷凝139.4 2.89.7554.84375784460°冷凝1410310.5059.0625824860°冷凝1511 3.2611.2563.28125885260°冷凝1611.3 3.4412.0067.5945660°冷凝1712.2 3.712.7571.718751006260°冷凝1812.7 3.8713.5075.93756860°冷凝1913.6 4.1314.2580.156257260°冷凝2014.2 4.315.0084.3757660°冷凝2115 4.515.7588.593758260°冷凝2215.6 4.716.5092.81258660°冷凝2316.5517.2597.031259260°冷凝2417 5.1618.00101.259860°冷凝2518 5.618.25102.6562510460°冷凝2620619.00106.87511060°冷凝2720.25113.9062511660°冷凝2821.00118.12512260°冷凝2921.75122.3437513060°冷凝3022.50126.562514060°冷凝输入功率(kW ) × 能效比4.5×1.25冷凝器片数 (进50°出55°)冷凝器简易选型二(仅供参考)压缩机输入功率(Hp)RT 104kcal/h 输入功率(kW)。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一、蒸发器选择计算的方法蒸发器的选择计算首先选择蒸发器的形式,然后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被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流动阻力。
对于冷却液体的蒸发器,其计算方法与水冷式冷凝器相同。
1、蒸发器型式的选择开式冷水系统采用冷水箱式蒸发器(如制冰)。
冷藏库中根据各类冷间的要求不同,采用冷却排管和冷风机。
1.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蒸发器传热面积F 的计算式为F =Fq Qt K Q 00=∆⋅(m 2) (6-1) 式中 Q 0——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即蒸发器的负荷。
它等于制冷量与制冷装置的冷量损失之和(kW );K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W /m 2·℃); t ∆——平均传热温差(℃);F q ——蒸发器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即热流密度(W /m 2); 平均传热温差:t ∆=)()(ln ln 020121min max min max t t t t t t t t t t ---=∆∆∆-∆ (6-2)t 1——被冷却介质进入蒸发器的温度(℃); t 2——被冷却介质出蒸发器的温度(℃); t 0——蒸发温度(℃);蒸发器选型计算时,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 按经验选取,对排管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对于冷却液体的蒸发器,蒸发温度一般比被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低3~5℃。
被冷却液体的进出口温差取5℃左右,这样,平均传热温差为5~6℃。
对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由于空气侧的放热系数很低而使传热系数很低,为了设备的初投资,选取较大的平均传热温差,一般蒸发温度比空气的出口温度低10℃左右,平均传热温差为15℃左右。
各种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 值等参数见表6-7。
3、 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流量的计算与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流量的计算方法相同,不再重复。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和单位面积热负荷 表6-7二、冷风机选型计算(一)根据冷间冷却设备负荷,按公式(6-1)计算所需冷风机的冷却面积; 注意△t 取冷间温度与制冷剂温度差。
传热系数K 见表6-8。
蒸发式冷却器技术规格书一、安装位置及环境条件:1、安装位置:高炉软水循环系统用7台蒸发式冷却器露天布置在循环泵房屋顶上,屋顶相对高度10m左右。
高炉循环水泵房屋面大小为12m×75m,蒸发式空冷器布置在此范围内,并应考虑总管及检修位置。
连铸软水循环水系统用3台蒸发式冷却器露天布置在泵房吸水井上。
2、机组环境多尘、含多种轻腐蚀气体(如SO2、H2S等)3、蒸发式空冷器的选型要保证夏季最热月频率为10%气象条件下蒸发式冷却器出水水温。
4、当地主要气象条件阿拉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属温带极干旱荒漠气候区。
根据阿拉尔气象站多年观测的气象资料表明,阿拉尔全年盛行东北风,夏季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0℃~11℃左右,年最高气温在39。
2℃,年平均降水量42。
4mm,年平均相对湿度55。
2%,最大积雪厚度3。
0cm,最大冻土深度78cm。
气温:年平均气温: 10.8°C最热月平均气温: 24.8°C最冷月平均气温: -7.8 °C极端最高气温: 40.6 °C极端最低气温: -28.4°C历年平均最多风向: NE(东北);历年最大风力: 9~10级(25m/s)历年平均降雪量: 3.2mm雨量:年最大降雨量: 91.9mm年最平均降雨量: 48.6mm年蒸发量: 2010.6 mm月最大降水量: 32.0 mm日最大降水量: 31.8 mm风:冬季平均风速: 1.2 m/s夏季平均风速: 2.1 m/s瞬时最大风速: 25 m/s风向:年主导风向:东北最大积雪深度: 8 cm最大冻土深度: 78cm标准冻土深度: 55cm年雷暴天气: 33天大气压:冬季大气压力: 907.8 hPa夏季大气压力: 893.5 hPa基本风压: 0.45KN/m2基本雪压: 0.25KN/m2地震设防烈度: 6度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26℃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 21℃湿度: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51%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66%二、设备规格、主要技术参数及数量1、设备名称:蒸发式冷却器2、设备型号:ZP9×33、设备数量:10台(高炉系统7台、连铸系统3台)4、主要技术参数1)单台冷却水量:Q=500m3/h2)单台喷淋水量:160 m3/h3)总的喷淋水量:高炉系统1120m3/h、连铸系统480m3/h4)进水温度:高炉系统T1=55℃、连铸系统T1=48℃5)出水温度:高炉系统T2≤45℃、连铸系统T2≤38℃6)工作压力:高炉系统1.0Mpa、连铸系统1.6 Mpa7)管程压降:≤0.05Mpa8)风机要求:电压:380V,电机防护等级:IP54,绝缘等级F级。
水蒸发式环保空调的一般设计选型方法判断是否适用水蒸发式空调一、水蒸发式环保空调以其低造价、极低耗电、全新风故空气非常清新这三大特点,使得能够适用的场合将极其合算,而且空气品质极好有利健康。
二、该环保空调的缺点是只能满足基本舒适度,而且湿度会增加。
所以客户在判断自已的场所能否适用时一般参照以下标准:1、新疆等西北干燥地区基本上可适用于任何场所。
2、南方地区对湿度有严格要求的场所如膨化食品、精密电子、制药等工厂不可设计采用环保空调整体降温。
3、南方地区凡享受型场所如高档写字楼、宾馆、高档营业场所等对温湿度要求很高,不推荐使用水蒸发式环保空调整体降温。
4、以上不适宜整体降温的场所使用环保空调有二种形式,第一为岗位送风方式,即风口对准工作人员降温,整体湿度不会受太大影响;第二为新风系统,环保空调作为新风系统结合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使用具有极大优势,其不仅增加了分体空调、中央空调的能效,而且能略增加湿度,降低温度,从而使整个系统更节能,空气品质更好。
另外对于大型场所如超市、百货等,环保空调作为新风系统后,在过渡季节室外温度32℃以下时,一般可停开分体或中央空调,采用该新风系统的高速档大量换气及降温,从而非常节能,空气品质此时极佳。
这样的结合使用设计详见普泽公司网站中文章《关于水蒸发式环保空调与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结合使用的设计方案》。
三、其他一些场所应判断当春夏湿度较大的季节,未装空调时该气候是否对场所内人员、设备、工艺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如果有,则此原理空调不适合于此类场所。
实际使用中,绝大多数场所不存在此类问题,从而可以适用。
四、对于担心湿度造成较大影响的场所,选择普泽公司湿度控制开关也常能解决此类问题,但此时,湿降效果会略有影响,客户应自行权衡利弊选择。
台数选择一、台数是根据换气次数来计算的,而换气次数决定了整个空间经降温后能达到的平均温度。
例如,网吧内换气次数如果设计45次/小时(即每80秒室内空气被更换一次),则空调的出风口与空气排出室外时的温差一般为2℃。
关于传统丝堵式蒸发空冷与盘管式蒸发空冷的比较首先说明一下蒸发式空冷的原理:空气从下部百叶窗进入装置,在水平布置的传热管束之间通过,另一方面循环水从上面喷淋到传热管束上,并在管外呈液膜状态流动。
热量从管内经管壁传给管外的水膜,再从水传给空气,并由空气将热量排出。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应尽可能的平稳流畅,以确保水膜的形成。
1.两种蒸发空冷的结构合理性比较1.1丝堵式蒸发空冷,两端为管箱,管箱之间用直管相连(即换热管),其管外风道比较顺畅连续有利于空气流动、减小风阻提高风机效率。
1.2盘管式蒸发空冷,由于其盘管的弯头部分较多,因此产生大量的漏风点(包括分组式之间的间隙),为了减少空气流失厂家只有增加档风板,这样就会使空气产生很多的蜗流点,不仅破坏了管外水膜的形成,从而也增加了风的阻力,同时给工艺计算带来很大的误差。
由于它是从闭式冷却塔发展而来的,而闭式冷却塔所用的工况要求一般不会很高,所以不需要准确的工艺计算。
这也是我们石化系统在86年开发蒸发式空冷时没有采用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的主要原因,而是通过测绘荆门炼厂引进的一台美国的蒸发式空冷器,后我们和xxx设计院经过小样试验对比最终确定采用现在的丝堵式蒸发空冷(其外形基本与国外的一样,均为丝堵式)。
2.两种蒸发空冷的耐蚀性的比较2.1盘管式蒸发空冷,由于它的结构形式必然会有很多的180度弯管,而这些弯管在加工时会产生较大应力并存在于设备中,而弯管时产生的应力是焊接热应力的数倍,从而对于一些本来没有太大腐蚀的介质也变为剧的腐蚀性的介质,如一些硫含量较低的介质由于弯管部分的高应力值极易产生应力腐蚀。
而弯管部分的外部由于为防止漏风一般都设计有档风板,而这些板即档了风也同时把喷淋水档住了,从而使弯管部分始终暴露在湿空气中,这也就增加了管外的腐蚀。
这些在我们的集合管空冷中得到了验证(即弯头部分比直管容易被腐蚀。
2.2丝堵式蒸发空冷,由于其结构简单换热管都是直管,两端的管箱均经过热处理所以具备较强的抗应力腐蚀的能力,管外由于它没有任何的遮档,因此换热管外可以产生很好水膜,使其与空气隔开,从而减少管外的锈蚀3.两种蒸发空冷运行的稳定性3.1盘管式蒸发空冷其弯管部分均需要采用支撑架支撑,因此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风机运转和介质的流动(介质是在喘流状态下流动国),因此必然会产生震动,这样就需要在弯管部分施加较大的固定力,而这将加大换热管与支撑架之间的磨擦,从面导致换热管外磨损。
全⾯讲解蒸发器的的结构、性能特点及选型技巧(图⽂并茂) 蒸发的概念 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从⽽将溶液浓缩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操作⼴泛应⽤于化⼯、轻⼯、制药、⾷品等许多⼯业中。
1.蒸发操作的⽬的 ⼯业蒸发操作的主要⽬的是: (1)稀溶液的增浓直接制取液体产品,或者将浓缩的溶液再经进⼀步处理(如冷却结晶)制取固体产品,例如稀烧碱溶液(电解液)的浓缩、蔗糖⽔溶液的浓缩以及各种果汁、⽜奶的浓缩等等; (2)纯净溶剂的制取,此时蒸出的溶剂是产品,例如海⽔蒸发脱盐制取淡⽔。
(3)同时制备浓溶液和回收溶剂,例如中药⽣产中酒精浸出液的蒸发。
⼯业上被蒸发的溶液多为⽔溶液,故本章的讨论仅限于⽔溶液的蒸发。
原则上,⽔溶液蒸发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对其它液体的蒸发也是适⽤的。
2.蒸发流程 按照分⼦运动学说,当液体受热时,靠近加热⾯的分⼦不断地获得动能。
当⼀些分⼦的动能⼤于液体分⼦之间的引⼒时,这些分⼦便会从液体表⾯逸出⽽成为⾃由分⼦,此即分⼦的汽化。
因此溶液的蒸发需要不断地向溶液提供热能,以维持分⼦的连续汽化;另⼀⽅⾯,液⾯上⽅的蒸汽必须及时移除,否则蒸汽与溶液将逐渐趋于平衡,汽化将不能连续进⾏。
液体蒸发过程 液体蒸发的简化流程如图⽚所⽰,其主体设备—蒸发器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其中加热室为⼀垂直排列的加热管束,在管外⽤加热介质(通常为饱和⽔蒸汽)加热管内的溶液,使之沸腾汽化。
浓缩了的溶液(称为完成液)由蒸发器的底部排出。
⽽溶液汽化产⽣的蒸汽经上部的分离室与溶液分离后由顶部引⾄冷凝器。
为便于区别,将蒸出的蒸汽称为⼆次蒸汽,⽽将加热蒸汽称为⽣蒸汽或新鲜蒸汽。
对于沸点较⾼的溶液的蒸发,可采⽤⾼温载热体如导热油、融盐等作为加热介质,也可以采⽤烟道⽓直接加热。
3.蒸发过程的分类 (1)常压蒸发、加压蒸发和减压蒸发 按蒸发操作压⼒的不同,可将蒸发过程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真空)蒸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设计(二)默认分类2007-07-20 14:30:43 阅读303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二章蒸发器工艺计算(请尊重版权,谢绝转载)第一节流程图及对设计流程图的说明1.1 蒸发操作流程的确定蒸发装置流程是指多效蒸发器中蒸发器的数目及其组合排列方式,物料和蒸汽的流向,以及附属设备的安排等.多效蒸发器的流程根据加热蒸汽与料液的流向不同可以分为并流、逆流、平流及混流四种。
1.1.1 一般情况下,生产中通常用并流。
如图2-1所示。
并流操作,料液在效间的传输可以利用各效间的压差进行,而不用另外用泵来传输。
同时由于效间沸点依次降低,前一效的料液进入后一效时,会因过热而自动发生蒸发。
但是并流操作也有自己的缺点。
各效的压力差依次减小,温度也依次减小,而料液的浓度依次升高,黏度依次增大,这对料液的传输不利。
特别是对于高黏度的料液不宜采用并流方式进料。
1.1.2 逆流流程料液由末效加入,依次用泵送入前一效,随着料液浓度升高温度也越高。
依次各效间黏度相差不是太大,传热系数变化也不是很大。
逆流加料适合于黏度随浓度变化较大的料液,而不适宜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1.1.3 平流操作适合于有结晶析出的物料,或用于同时浓缩两种以上的水溶液体系.如图2-2所示。
1.1.4混流操作是在各效间兼用并流和逆流的加料方法,其具有并流和逆流的有点,同时克服了他们的缺点,但是操作比较复杂。
鉴于糖汁是热敏性料液,不宜采用逆流;其出效黏度变化也比较小,在并流能满足的情况下,为了操作简便和经济,设计管路比较繁琐,其操作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也不采用混流。
从以上又知道,平流不合适于糖汁的蒸发。
所以选择并流比较经济。
1.2. 蒸发效数的确定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热能。
通过二次蒸汽的再利用,减少蒸汽的消耗量,提高蒸汽的经济性。
但是并不代表效数越多越好,其还受到经济和计算因素的限制,因此在确定效数时,应该综合考虑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总和最小来确定最合适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