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空冷器标准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385.32 KB
- 文档页数:36
空冷器认证标准(一)空冷器认证标准引言空冷器是如今家庭、办公室和商业场所常见的空调设备之一。
为了保证空冷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认证标准。
本文将介绍空冷器认证标准的相关内容。
1. 为什么需要空冷器认证标准•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认证标准,确保空冷器在质量、功效和可靠性方面得到验证,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保障用户权益:认证标准能够防止低质量产品的流通,减少用户由于使用不合格产品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促使行业进步:通过确立认证标准,促使空冷器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 国际通用的认证标准•ISO 5151-1: 空冷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特性的测量-第1部分:总要求和符号标记,为全球空冷器制造商提供了通用的测试方法和性能评估标准。
•AHRI 210/240: 美国制冷学会(AHRI)制定的标准,涵盖了空冷器的功效测试、能效比、空气流动和制冷剂回收等方面的要求。
•EN 14511: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发布的标准,规定了空冷器的能效测量和性能评估的方法。
3. 中国的空冷器认证标准•GB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力器具的通用安全要求第一部分,对空冷器的电气安全进行了规定。
•GB/T :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第2部分13:试验M:温度变化试验,该标准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空冷器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GB/T :空气调节器性能评定方法,定义了空冷器的功效和能效测量方法。
4. 各国的地区性认证标准•ENERGY STAR: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设立的能源节约计划,认证符合其能效标准的空冷器,并通过“能耗指南”标注能耗等级。
•JIS C 9612: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了空冷器的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SASO 2663/2012:沙特阿拉伯市场的空冷器认证标准,覆盖了能效比、声音水平、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结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标准,空冷器生产企业可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空冷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等领域中的散热设备。
为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国内相关部门对空冷器的规格、技术指标、安全性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其中,空冷器国家标准主要是指GB/T 25119-2010《空气冷却设备基本术语、分类和结构》和GB/T 14294-2018《空气冷却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两个标准。
1. GB/T 25119-2010《空气冷却设备基本术语、分类和结构》
该标准规定了空冷器的定义、分类、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包括换热表面积、通风量、空气侧压降等指标。
该标准适用于一般工况下的空冷器、翅片式空冷器、管式空冷器、热交换器等空气冷却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 GB/T 14294-2018《空气冷却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空冷器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包括通风量、散热面积、压降、耐压、耐腐蚀等方面的指标,同时还规定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空气冷却设备,包括工业散热器、冷凝器、空调蒸发器等。
空调制冷设备标准精选(最新)G6165《GB/T 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G6167《GB/T 6167-2007 尘埃粒子计数器性能试验方法》G7190.1《GB/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7190.2《GB/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7725《GB/T7725-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G7778《GB/T 7778-2008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9237《GB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10870《GB/T 10870-2014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12021.3《GB 12021.3-2010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3554《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G14294《GB/T 14294-2008 组合式空调机组》G14295《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G14296《GB/T 14296-2008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G15912.1《GB/T 15912.1-2009 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16732《GB/T16732-1997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G16803《GB/T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G17758《GB/T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17790《GB 17790-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G17791《GB/T 17791-2007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G17981《GB/T 17981-2007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18361《GB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18362《GB/T 18362-2008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18430.1《GB/T 18430.1-2007 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18430.2《GB/T 18430.2-2008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18431《GB/T 18431-2014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18517《GB/T 18517-2012 制冷术语》G18836《GB/T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18837《GB/T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19210《GB19210-2003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19409《GB/T 19409-2013 水(地)源热泵机组》G19411《GB/T19411-2003 除湿机》G19412《GB/T19412-2003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G19413《GB/T19413-2003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19569《GB/T19569-2004 洁净手术室用空气调节机组》G19576《GB19576-2004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19577《GB 19577-2004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19842《GB/T 19842-2005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G20107《GB/T 20107-2006 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吸收式冷(热)水机》G20108《GB/T 20108-2006 低温单元式空调机》G20109《GB/T 20109-2006 全新风除湿机》G20738《GB/T 20738-2006 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G21000.1《GB/T 21000.1-2007 商用冷藏柜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条件及温度试验》G21000.2《GB/T 21000.2-2007 商用冷藏柜试验方法第2部分:偶然机械性接触试验》G21001.1《GB/T 21001.1-2007 冷藏陈列柜第1部分:术语》G21001.2《GB/T 21001.2-2007 冷藏陈列柜第2部分: 分类、要求和试验条件》52.80G21087《GB/T 21087-2007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21145《GB/T 21145-2007 运输用制冷机组》G21278《GB/T 21278-2007 血液冷藏箱》G21360《GB/T 21360-2008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G21361《GB/T 21361-2008 汽车用空调器》G21362《GB/T 21362-2008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G21363《GB/T 21363-2008 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G21454《GB 21454-2008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5《GB 21455-2008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2069《GB/T 22069-2008 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G22070《GB/T 22070-200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G22257《GB/T 22257-2008 移动式空调器通用技术要求》G23332《GB/T 23332-2009 加湿器》G23333《GB/T 23333-2009 蒸发式冷风扇》G23680《GB/T 23680-2009 制冷剂用干燥剂的试验方法》G23681《GB/T 23681-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绘图与符号》G23682《GB/T 23682-2009 制冷系统和热泵软管件、隔震管和膨胀接头要求、设计与安装》G23683《GB/T 23683-2009 制冷剂毛细管流量的试验方法》G23684《GB/T 23684-2009 液管制冷剂干燥器的试验方法》G24985《GB/T 24985-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房间空气调节器可靠性试验方法》G25126《GB/T 25126-2010 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G25127.1《GB/T 25127.1-201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25127.2《GB/T 25127.2-201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25128《GB/T 25128-2010 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G25129《GB/T 25129-2010 制冷用空气冷却器》G25130《GB 25130-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G25131《GB 25131-2010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G25142《GB/T 25142-2010 风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G25857《GB/T 25857-2010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G25858《GB/T 25858-2010 精密空调机组性能测试方法》G25859《GB/T 25859-2010 蓄冷系统用蓄冰槽型式与基本参数》G25860《GB/T 25860-2010 蒸发式冷气机》G25861《GB/T 25861-2010 蒸气压缩循环水源高温热泵机组》G25862《GB/T 25862-2010 制冷与空调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G26024《GB/T 26024-2010 空调与制冷系统阀件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G26194《GB/T 26194-2010 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26205《GB/T 26205-2010 制冷空调设备和系统减少卤代制冷剂排放规范》G26759《GB/T 26759-2011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G27940《GB/T 27940-2011 制冷用容积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并联机组》G27941《GB/T 27941-2011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G27942《GB/T 27942-2011 汽车空调用小排量涡旋压缩机》G27943《GB/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G28009《GB 28009-2011 冷库安全规程》G28636《GB/T 28636-2012 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29029《GB/T 29029-2012 大型盐水制冰机组》G29031《GB/T 29031-2012 空气源单元式空调(热泵)热水机组》G29033《GB/T 29033-2012 水-水热泵机组热力学完善度的计算方法》G29044《GB/T 29044-2012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29540《GB 29540-2013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9541《GB 29541-2013 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9580《GB/T 29580-2013 时间法集中空调分户计量装置》G29730《GB/T 29730-2013 冷热水用分集水器》G29735《GB/T 29735-2013 采暖空调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G29736《GB/T 29736-2013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G30103.1《GB/T 30103.1-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G30103.2《GB/T 30103.2-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风速检测》G30103.3《GB/T 30103.3-2013 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围护结构热流量检测》G30192《GB/T 30192-2013 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G30721《GB 30721-2014 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50019《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50072《GB 50072-2010 冷库设计规范》G50114《GB/T 50114-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50243《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74《GB 50274-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50366《GB/T 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50736《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共2册)G50738《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50787《GB 50787-2012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ZJQ00-SG-023《ZJQ00-SG-023-200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AQ7004《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J1913A《GJB1913A-2005 军用方舱空调设备通用规范》GJ5401《GJB 5401-2005 舰载雷达密闭式电子机柜专用空调机组规范》GJ5985K《GJB5985-2007 K 军用斯特林制冷机通用规范》GJ5997K《GJB5997-2007 K 装甲车辆空调设备通用规范》J3355《JB/T3355-1998 离心式冷水机组》J3356.1《JB/T3356.1-1999 低温液体容器性能试验方法》J3548《JB/T 3548-2013 制冷用热力膨胀阀》J4119《JB/T 4119-2013 制冷用电磁阀》J4329《JB/T4329-1997 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J4330《JB/T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6417《JB/T 6417-1992 空调用空气过滤器》J6420《JB/T 6420-1992 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J6527《JB/T 6527-2006 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J6918《JB/T 6918-2004 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镜和视镜》J7222《JB/T 7222-2006 大型氨制冰装置》J7230《JB/T 7230-2013 热泵用四通电磁换向阀》J7658.1《JB/T 7658.1-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部分:淋水式冷凝器》J7658.2《JB/T 7658.2-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2部分:油分离器》J7658.3《JB/T 7658.3-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3部分:立式蒸发器》J7658.4《JB/T 7658.4-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4部分:卧式蒸发器》J7658.5《JB/T 7658.5-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5部分:蒸发式冷凝器》J7658.6《JB/T 7658.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6部分:空气冷却器》J7658.7《JB/T 7658.7-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7部分:搅拌机》J7658.8《JB/T 7658.8-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8部分:贮液器》J7658.9《JB/T 7658.9-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9部分:低压循环桶》J7658.10《JB/T 7658.10-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0部分:集油器》J7658.11《JB/T 7658.11-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1部分:中间冷却器》J7658.12《JB/T 7658.12-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2部分:紧急泄氨器》J7658.13《JB/T 7658.13-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3部分:空气分离器》J7658.14《JB/T 7658.14-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4部分:氨液分离器》J7658.15《JB/T 7658.15-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5部分:氨气过滤器》J7658.16《JB/T 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J7658.17《JB/T 7658.17-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7部分:立式冷凝器》J7658.18《JB/T 7658.18-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8部分:卧式冷凝器》J7666《JB/T7666-1995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J7676《JB/T77676-1995 能量回收透平膨胀机》J7769《JB/T7769-1995 除湿机》J7952《JB/T7952-1995 空气净化器》J8053《JB/T8053-1996 制冷系统用直动型双稳态电磁阀》J8055《JB/T8055-1996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J8544《JB/T8544-1997 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8654《JB/T8654-1997 容积式和冷水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J8655《JB/T8655-1997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J8656《JB/T8656-1997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要求》J8702《JB/T8702-1998 屋顶式风冷空调机组》J9058《JB/T9058-1999 制冷设备清洁度测试方法》J9061《JB/T9061-1999 组合冷库》J9062《JB/T 9062-20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涂装要求》J9063《JB/T9063-1999 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安全要求》J9064《JB/T9064-1999 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10212《JB/T10212-2000 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J10359《JB/T10359-2002 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J10477《JB/T 10477-2004 制冷空调净化设备的箱体器件》J10503《JB/T 10503-2005 空调与制冷用高效换热管》J10504《JB/T 10504-2005 空调风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混响室法》J10537《JB/T 10537-2005 冷冻空调设备用复合密封垫片》J10538《JB/T 10538-2005 防爆除湿机及空调机》J10648《JB/T 10648-2006 空调与冷冻设备用制冷剂截止阀》J10649《JB/T 10649-2006 桥式起重机用空气调节机》J10718《JB/T 10718-2007 空调用机织空气过滤网》J10768《JB/T 10768-2007 空调水系统用电动阀门》J10916《JB/T 10916-2008 户用和类似用途采暖空调热水机组》J11132《JB/T 11132-2011 制冷与空调用套管换热器》J11133《JB/T 11133-2011 水冷冷水机组管壳式冷凝器胶球自动在线清洗装置》J11210《JB/T 11210-2011 制冷空调系统用气液分离器》J11211《JB/T 11211-2011 小型制冷系统用电动切换阀》J11212《JB/T 11212-2011 制冷空调系统用吸气管过滤器及吸气管干燥过滤器》J11213《JB/T 11213-2011 标准规定了制冷空调系统用液管过滤器和液管干燥过滤器》J11530《JB/T 11530-2013 制冷用闭式冷却塔》J11964《JB/T 11964-2014 蒸发冷却用填料》J11965《JB/T 11965-2014 高环温车用空调机》J11966《JB/T 11966-2014 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热水机组》J11967《JB/T 11967-2014 冷冻空调设备冷凝器用微通道热交换器》J11968《JB/T 11968-2014 通讯基站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J11969《JB/T 11969-2014 游泳池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J11970《JB/T 11970-2014 制冷与空调用壳盘管式换热器》CE358《CECS 358-2013 电壁炉应用技术规程》CE362《CECS 362-2014 热源塔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2《JG2-2007 钢制板型散热器》JG4《JG4-2002 采暖散热器灰铸铁翼型散热器》JG143《JG/T143-2002 采暖散热器:铝制柱翼形散热器》JG148《JG/T148-2002 钢管换热器》JG195《JG/T 195-2007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220《JG 220-2007 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JG221《JG/T 221-2007 铜管对流散热器》JG236《JG/T 236-2008 电采暖散热器》JG292《JG/T 292-2010 洁净工作台》JG293《JG 293-2010 压铸铝合金散热器》JG294《JG/T 294-2010 空气净化器污染物净化性能测定》JG295《JG/T 295-2010 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JG296《JG/T 296-2010 空气吹淋室》JG299《JG/T 299-2010 供冷供热用蓄能设备技术条件》JG332《JG/T 332-2011 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JG361《JG/T 361-2012 中央空调在线物理清洗设备》JG383《JG/T 383-2012 采暖空调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JG390《JG/T 390-2012 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JG400《JG/T 400-2012 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JG401《JG/T 401-2013 空气源三联供机组》JG431《JG/T 431-2014 圆形新风空调机组》JG447《JG/T 447-2014 模块式空调机房设备》JGJ158《JGJ 158-2008 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74《JGJ174-2010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260《JGJ/T 260-20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DL359《DL/T 359-2010 电蓄冷(热)和热泵系统现场测试规范》DL1027《DL/T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Q2098《QB/T2098-1995 房间空气调节器用热交换器》Q2533《QB/T2533-2001 空调用管路件》SB10345.1《SB/T 10345.1-2012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和分类》SB10345.2《SB/T 10345.2-2012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2部分:设计、建造、试验、标记与文件编制》SB10345.3《SB/T 10345.3-2012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SB10430《SB/T 10430-2007 食品冷冻真空干燥设备间歇式》SBJ11《SBJ11-2000 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6《SBJ 16-2009 气调冷藏库设计规范》SBJ17《SBJ 17-2009 室外装配冷库设计规范》SJ11145《SJ/T11145-1996 空调器红外遥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SJ11259《SJ/T11259-2001 制冷机低温泵总规范》SJ20720《SJ20720-1998 分置式斯特式制冷器总规范》SJ20763《SJ20763-1999 整体式斯特林制冷总规范》HG2822《HG/T 2822-2005 制冷机用溴化锂溶液》HG3132《HG/T 3132-2007 L型冷却塔风机》HG20656《HG/T20656-1998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详细设计内容和深度》HG20697《HG/T20697-2007 化工暖通空调设备采购规定》HG20698《HG/T 20698-2009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0698《SH/T0698-2000 在制冷剂系统中冷冻机油的化学稳定性试验方法》SH0699《SH/T0699-2000 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溶性试验法》SH3004《SH/T 3004-2011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31《SH3031-1997 石油化工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结构设计规范》SH3080《SH3080-1997 石油化工企业横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结构设计规范》TB1804《TB/T 1804-2003 铁道客车空调机组》TB2991《TB/T 2991-2000 机车空调装置试验方法》TB3141《TB/T 3141-2006 机车空调电源》YS670《YS/T 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WS395《WS/T 395-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396《WS/T 396-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石油化工钢制空冷器技术标准
首先,在设计方面,石油化工钢制空冷器技术标准会涉及到对
设备的工作参数、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热力计算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需要充分考虑设备在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恶劣工况下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制造和安装方面,技术标准会规定钢制空冷器的制造
工艺、焊接要求、无损检测标准、安装验收标准等内容,以确保设
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
耐久性。
此外,在运行和维护方面,技术标准也会包括设备的操作规程、定期检修标准、安全防护要求等内容,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
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操作人员
和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石油化工钢制空冷器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设
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
也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标准的
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空冷器基本知识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工艺介质的冷却通常用水冷器,用得最多的冷却器是空冷器。
现将空冷器的基本知识简介如下:一、空冷器型号的意义1.管束型号的解释管程数及法兰密封面型式:S光洁面;b凹凸面;c榫槽面;d梯形槽翅化比/翅片管型式设计压力(MPa)及管箱型式S丝堵型;L法兰型;Q全焊型;J集合管型光管换热面积(㎡)翅片管排数管束公称尺寸:长×宽(m)管束放置方式:P水平式;X斜式;SL湿立失;SLX湿立斜式;XT斜顶式例:P9*3-4-13-1.575-23。
4/GJ-Ⅱa表示:水平式管束长9m,宽3m,4排翅片管,光管面积为130m2,设计压力为1.57 Mpa,丝堵型管箱,翅化比23.4GJ型翅片管,二管程,光滑面密封。
2.构架型号的解释风机直径×102mm/数量A :构架开式;B:闭式构架公称尺寸:长×宽(m)构架型式:JP水平式;JXT斜顶式;JS湿立式;JSL干、湿联合式;JSLX湿立斜失例:JP9*6B-36/2表示:水平式构架,公称尺寸为9m,宽6m,闭式,风机直径3600mm,风机2台。
3.风机型号的解释电机功率(kw)风机转动方式:a~k风机叶片数叶片型式:B标准型;C加宽型;W宽型叶片直径:×102mm风量调节方式:SF停机手调式;BF半自调式;ZF自动调节式通风方式G鼓风式;Y引风式例:G-SF36B4-K22鼓风式,停机手调式风机,叶轮直径3600mm,B型时片,4叶,K式行动,电机功率22KW。
4.百叶窗型号的解释公称尺寸(长×宽)(m)百叶窗C调节型式:S手调;Z自调例:SC6*3手动调节百叶窗,公称尺寸长6m,宽3m。
5.喷水装置型号的解释喷水装置代号及公称尺寸(m )例:PS6*3表示:喷水装置公称尺寸:长6m,宽3m. 6. 全套“空气冷却器”型号喷水装置型号/台数(干空冷无此单元)百叶窗型号/台数 构架型号/台数 风机型号/台数 管束型号/台数通风方式:引风Y ;鼓风G例:2939592/4362939⨯⨯-⨯--⨯⨯-SC SC JP B SF P P G表示:a . 鼓风式。
空冷器认证标准摘要:1.空冷器认证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2.认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3.我国空冷器认证标准的发展现状4.空冷器认证标准对行业的影响5.企业如何应对空冷器认证标准的挑战正文:空冷器认证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空冷器认证标准在各国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
为了确保空冷器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认证标准。
其中,最为权威的是欧洲的EN 300 和美国的UL 1995。
这些认证标准涵盖了空冷器的分类、要求、测试方法等方面,为全球空冷器产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我国在空冷器认证标准方面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制冷行业参照国际先进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为我国空冷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空冷器认证标准的实施对整个制冷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认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故障率,保障用户安全。
其次,认证标准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最后,认证标准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面对空冷器认证标准的挑战,企业应积极应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2.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认证标准的最新变化。
3.提升技术研发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
4.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认证标准的完善和实施。
总之,空冷器认证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和维护用户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高压空冷团体标准一、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1. 高压空冷器:能够承受高压、耐腐蚀、高效可靠的空冷器。
2. 高压空冷系统:由高压空冷器、水泵、风机、管道等组成的冷却系统。
3. 泄漏率:在一定时间内,空冷器泄漏的液体量与总液体量的比值。
二、设计规范1. 高压空冷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 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承受高压和腐蚀介质的作用;b) 选用材料合适,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c) 制造工艺简单,易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2. 高压空冷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a) 系统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匹配;b) 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流量和温度的分布;c) 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三、制造和装配1. 高压空冷器的制造和装配应符合以下要求:a) 零部件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滑,无损伤;b) 组装前应对零部件进行清洗和检验,确保无缺陷;c) 组装后应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性和耐压性能。
2. 高压空冷系统的制造和装配应符合以下要求:a) 系统管道连接牢固,无泄漏;b) 系统部件之间的间隙和配合精度符合设计要求;c) 系统应进行整体压力试验,确保密封性和耐压性能。
四、性能测试1. 高压空冷器在出厂前应进行性能测试,包括以下方面:a) 冷却效率;b) 压力损失;c) 耐压性能;d) 泄漏率。
2. 高压空冷系统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性能测试,包括以下方面:a) 冷却效果;b) 系统流量和温度分布;c) 压力损失;d) 安全性。
五、试验方法1. 高压空冷器的试验方法应包括以下方面:a) 压力试验:将空冷器充满液体,通过加压测试其密封性能和耐压性能;b) 气密性试验:将空冷器充满气体,检测其泄漏情况;c) 冷却效率测试:在规定条件下,测试空冷器的冷却效果。
空气冷却器往复式压缩机标准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空气冷却器往复式压缩机标准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空气冷却器和往复式压缩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两种设备,它们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标准化方面的内容。
空气冷却器。
空气冷却器是一种用于冷却流体(通常是水或油)的设备,利用周围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将流体中的热量传递给空气,从而使流体温度降低。
空气冷却器通常由散热管(通常是金属管)、散热片和风扇等组成。
双栏排GB/T《制冷用空气冷却器》报批稿编制说明1概述1.1目前国内外空气冷却器发展情况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响亮的招牌,以制冷机组,辅机加工为主,其主导产品几乎统治了行业领域,并且在装配组装式冷库和冷风机辅助产品等方面,知名度很高,竞争力很强。
在空气冷却器生产方面也处于第一集团的地位。
在上海、江苏常州、大连、山东、广东东莞、北京等地近几年新兴发展的股份制企业及民营类企业在空气冷却器生产中是一只不可小视的中坚力量。
此外来自国外一些空气冷却器品牌以及到中国进行投资的一些合资和独资企业也为中国空气冷却器的生产销售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目前中国空气冷却器的生产销售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但是由于空气冷却器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和引导空气冷却器的市场和技术。
因此制订空气冷却器国家标准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1.2 国内外标准现状国外标准概况如何评价和测试空气冷却器。
国际上已有诸多相关标准,如:美国标准:制冷用冷风机(ARI 420-2000)美国标准:制冷用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试验方法(ASHRAE25-2001)欧洲标准:热交换器-制冷用强制对流装置空气冷却器性能确定试验程序(EN328-1999)日本标准:冷库用冷风机制冷能力实验方法(JIS 8626-1993)中国行业标准: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冷却器(JB/T7658.6-1995)中国行业标准:氟里利昂制冷装置用吊顶式空气冷却器(JB/T7659.3-1995)2本标准的编制过程及编制时依据的主要原则2.1.1编制过程本标准是根据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制定的,计划编号:20078057-T-604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冷标委)提出并归口。
负责此次标准修改的主要起草单位有: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高翔工贸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组成。
干湿联合式空冷器标准
干湿联合式空冷器是一种用于工业和商业空调系统的设备,其标准通常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方面的要求。
在国际上,干湿联合式空冷器的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和管理。
在美国,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也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干湿联合式空冷器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包括空冷器的整体设计原则、材料选用、结构强度、外形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空冷器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2. 制造要求,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艺要求、检测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出的空冷器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3. 安装和维护要求,包括空冷器安装的位置、连接方式、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空冷器在安装后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方便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4. 运行要求,涉及到空冷器的运行参数、能效要求、安全性能
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空冷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可能会针对干湿联合式空冷器制定特
定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干湿联合式空冷器时,需要遵循当地的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性能。
空冷器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参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空冷器管束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1.管内介质、温度、压力均应符合设计条件,严禁超压,超温操作.2.管内升压、升温时,应缓慢逐级递升,以免因冲击驟热而损坏设备.3.空冷器正常操作时,应先开启风机,再向管束内通入介质.停止操作时,应先停止向管束内通入介质,后停风机.4.易凝介质于冬季操作时,其程序与3条相反.5.负压操作的空冷器开机时,应先开启抽气器,管内达到规定的真空度时再启动风机,然后通入管内介质,停机时,按相反程序操作.冬季操作时,开启抽气器达到规定真空度后,先通入管内介质,再启动风机,以免管内冻结无法运行.6.停车时,应用低压蒸汽吹扫并排净凝液,以免冻结和腐蚀.7.开车前应将浮动管箱两端的紧定螺钉卸掉,保证浮动管箱在运行过程中可自由移动,以补偿翅片管热胀冷说的变形量.空冷风机系统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注意事项1、日常巡检运行中有无异常性声音和振动.回转部件有无过热、松动.2、定期维护保养每三个月通过注油嘴加注锂基润滑油.定期调整三角带的松紧度,并检查三角带胶带的磨损程度,磨损严重的应及时予以更换.全面检查各零、部件的紧固状态一年一次.风筒与叶轮的径向间隙检查一年一次.叶片角度及叶片沿风机轴向跳动应每年检查、调整一次.清除风机叶片表面油污,检查叶片损坏,半年一次.3、使用注意事项风机使用角度不得超过规定的调角范围以防电机过载.加注黄油不应超过油腔的2/3,以免轴承过热.每次检修和更换电机时,必须注意接线相应,应保证风机叶轮俯视顺时针方向旋转.皮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应保持一定的张紧力。
如过于松弛,则电机的动力无法有效的传递至风机,风机效率下降,甚至造成皮带飞出的事故。
如皮带过紧,摩擦阻力增大,容易造成电机超负荷,长时间运行还会造成电机,风机轴弯曲,轴承松动,致使振动,噪音增大,影响设备运行。
定期检查更换风机的皮带,确保风机使用正常。
api661空冷器标准解读
API 661是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制定
的标准,用于空冷器的设计和制造。
根据API 661标准的要求,空冷器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 空冷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满足特定的热负荷和流体流量要求。
2. 空冷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密封材料和附件材料,需要符合特定的要求,例如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3. 空冷器的气流设计需要满足特定的风速和气流分布要求,以确保有效的散热效果。
4. 空冷器的结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抵抗外部负荷和风荷载的影响。
5. 空冷器的防腐蚀措施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6. 空冷器的安装和维护需要符合特定的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最佳的热交换效率。
综上所述,API 661标准解读了空冷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
要遵守的各项规定,以保证空冷器能够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并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