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436.89 KB
- 文档页数:5
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作者:李娜苏永新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需求介绍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首先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转子位置检测及换相方法,最后介绍了电机启动控制的实现。
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启动速度快、运行稳定、调速范围广、位置检测精确性高等优点,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比较三段式启动中图分类号:TM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017-03传统直流电机具有控制简单、调速范围广及运行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机械电刷及换向器的存在带来了火花、噪声、电磁干扰等弱点导致直流有刷电机运行可靠性差、维护麻烦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直流无刷电机(BLDCM)是在有刷直流电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消了传统有刷电机利用电刷和机械换向器,利用电子开关逆变线路通过检测转子位置进行换向,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控制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直流无刷电机的组成2 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3 转子位置检测4 电机的启动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启动是电机控制的难点,在电机空间气隙磁场确定的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感应反电动式幅值与转子转速成正比。
由于电机在静止及转速较低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幅值为零或幅值较低,不足以被位置检测电路捕获到反电动式过零点,无法进行自动换向操作。
为了保证无刷直流电机的正常启动需要在启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目前无刷直流电机最常用的启动方法为“三段式”启动,如图8所示。
由于电机转子位置预定位后转子相对定子绕组仍处于静止状态,在电机绕组中感应电动势为零。
为了使电机转子旋转,需要按一定顺序给各相绕组施加一个切换频率由低到高、绕组内流通电流强度不断增强的他控同步加速信号。
在机壳内部气隙间产生交变的旋转磁场,在该磁场牵引下带动转子跟随旋转。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摘要:采用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在高速反应阶段,由于电磁场效应产生的反电势信号过于强大,造成的检测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因为反电势而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坏。
相反在低速运转阶段低电势信号较弱,从而无法进行捕捉检测。
基于此,提出一种解决在极端速段问题的反电势过零检测新方法。
经过试验验证,采用三相采样等效电路,在该电路上并联一组晶体管来控制电阻分压器开关电路。
参照电机的特性,可以根据特性调整控制信号的信噪比和占空比,从而实现晶体管的通断进而调节电阻分压开关所形成的电阻值的变化,避免电势过高出现检测危险或者是电势过低检测不出来的问题。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引言无刷直流电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损耗小。
因为这些优点使得无刷直流电机得以广泛的应用,从而进入了航空、控天、机械、汽车等各个工业领域,同时也进入了空调、冰箱、电动汽车等日常生活领域。
按照常理来说,无刷直流电机一般是通过位置传感器来实现确定电机中转子部件的位置,但是这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安装位置传感器得不偿失、消耗巨大,使得系统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相对简单的系统变得复杂。
在遇见突发情况的时候,对于特殊情况的抗干扰能力会大大降低,可靠度变低。
基于以上的问题,在文章中提出一种适应低俗运转阶段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的反电势过零检测状况的新方法,它能够在高速运转阶段保护原有电路不受电势过高产生的损害。
一、反电势过零中运用到的基本原理采用的无位置传感器大多是运用了两两导通和三三导通两个工作方式。
这两种方式具有多种特点。
两两导通中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在随意的时刻都有亮相电源导通,梁歪一箱电源缠绕着出于半空中。
三三导通则是每一个逆变瞬间都使用三个功率相同的元部件来进行导电。
在文章中将使用前者方式,功率开关管着六个开关组合,每个六分之一的周期进行一次轮换,每次仅更换一个功率开关组合,每个功率开关导通的电度角为120度。
电机采用顺时针的态势时,将所使用的转子按照360度电度角进分布在六个区域中,不同区域会采用不同的功率组合。
无刷直流电机中霍尔传感器空间安放位置研究0 引言霍尔位置传感器在无刷直流电机中起着检测转子磁极位置的作用,为逻辑开关电路提供的换向信息,即将转子磁钢磁极的位置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去控制定子绕组的换向导通[1]。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电枢反应和位置传感器的改变对霍尔检测信号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了电机绕组的换流,引起电机力矩波动从而带来噪音。
文中针对引起霍尔传感器位置检测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样机电机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霍尔传感器检测漏磁场的分布,为霍尔传感器的安放位置提供了依据。
1 霍尔安放位置问题1.1 产生霍尔传感器位置检测误差的因素产生霍尔传感器位置检测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霍尔传感器的参数;②传感器安装位置处的磁场变化[2]。
①磁密滞环宽度开关型霍尔元件只有在检测到磁场到达某一数值时,霍尔开关接通;而磁感应强度降低到某一数值以下,霍尔开关断开,因此输出信号的过零点与磁密过零点并不重合。
而这些事件的触法点叫吸合点和释放点。
开关型产品一般都给出吸合点和释放点的最大和最小磁感应强度,保证在最大吸合点和最小释放点所有开关接通或断开,但某一开关可能在这两个极限值之内吸合或释放。
虽然某些产品不给出某一元件在两极限值之内的具体切换点,但保证有最小滞环,这一特性使得输出信号不会因为输入信号的微小波动而发生错误的跳变,以防抖动。
实际应用中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绕组反电势之间期望的相位关系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实现[3]。
在另一个方向上将出现位置检测误差,如位置误差值为磁密滞环宽度,等于二倍的磁密门槛值;式中s 是从0 到D 值之间磁密随转子转角的平均变化率。
如果传感器敏感的磁密按幅值为0.3T 的正弦函数变化,霍尔传感器的门槛值为0.01mT,则在一个电周期内位置误差为θ = arcsin(2*0.01/0.3)=3.85° 。
由式(1)可知,霍尔检测位置误差值可以通过选择滞环宽度小的霍尔传感器或者通过合理的计算安装位置处的磁密来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以获得高的磁密的变化率来进行抑制。
一、介绍BLDC电机(Brushless DC Motor)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它采用永磁体和电子元件来实现换向。
为了准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通常需要使用霍尔传感器来检测转子的位置。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霍尔传感器来计算BLDC电机的位置,以便实现精准的控制。
二、BLDC电机的工作原理1. 基本结构BLDC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其中定子上安装有绕组,用来产生磁场。
而转子上则安装有永磁体或者电子式永磁体。
转子上的永磁体通过控制器产生的交变磁场来进行换向,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2. 霍尔传感器为了确定转子的位置,通常在电机的定子上安装三个霍尔传感器,它们均匀分布在电机的周围,并与转子上的永磁体对准。
当转子旋转时,霍尔传感器可以检测永磁体的位置,并将此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三、霍尔传感器位置计算的原理1. 传统方法传统的霍尔传感器位置计算方法是通过检测霍尔信号的变化来确定转子的位置。
通过对霍尔信号进行脉冲计数,可以确定转子的位置,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的缺点。
2. 电子换向方法电子换向方法是一种新的转子位置计算方法,它通过对霍尔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转子的位置。
通过采集霍尔信号的变化,结合预先存储的转子位置信息,控制器可以实时计算出转子的位置,并相应地进行换向控制。
四、实际应用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换向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BLDC 电机控制系统中。
通过使用电子换向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电子换向方法还可以减少霍尔传感器的数量,降低系统成本。
五、总结BLDC电机的位置控制对于实现精密控制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而霍尔传感器位置计算方法则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关键。
通过使用电子换向方法,可以提高转子位置计算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电机控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电子换向方法将会在BLDC电机控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电子换向方法的优势1. 精度高相比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电子换向方法能够更精确地确定转子的位置。
无感无刷电机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无感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简称BLDC)是一种采用电子换相技术的直流电机,相对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本文将介绍无感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无感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无感无刷电机是通过电调驱动器控制,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借助霍尔传感器进行定位无感无刷电机通常内置了三个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的位置。
霍尔传感器会根据转子磁场的变化产生电信号,通过判断三个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组合来确定转子的位置。
2.2 电调驱动器进行换相控制根据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调驱动器会根据预定的换相顺序进行相应的控制,以驱动电机正常转动。
换相顺序通常为1-3-2-6-4-5,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2.3 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转速电调驱动器通过调整PWM(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占空比越大,电机转速越快,反之则转速越慢。
3. 无感无刷电机的应用3.1 电动工具无感无刷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动工具,例如电动钻、电动螺丝刀、电动锤等。
相比传统的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动力输出。
3.2 汽车和航空无感无刷电机在汽车和航空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今许多新能源汽车都采用了无刷电机作为驱动力源,其高效率和低噪音的特点使得电动汽车具备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当的性能。
3.3 家电产品无感无刷电机还被应用于家电产品中,例如洗衣机、冰箱、洗碗机等。
相较于传统的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在性能、噪音和能耗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3.4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无感无刷电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被使用在飞机中的辅助动力单元、电子推进系统和机载设备中。
由于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因此非常适合航空航天应用。
3.5 其他领域应用除了上述领域,无感无刷电机还在许多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机器人技术、医疗器械、电池动力工具等。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FFU用直流无刷风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摘要FFU其含义为“风机过滤单元”,它是由离心式风机、静音设备和过滤网组成的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精密电子等有着高洁净度要求的厂房中,以达到实时净化空气的目的。
但是当前的FFU普遍由单相异步风机驱动,存在着能耗大并且难以实时控制转速的问题,所以考虑采用直流无刷风机取代传统的驱动方式。
同时,又因为直流无刷风机中的位置检测转置存在故障风险,所以经综合思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风机控制技术方案。
论文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对FFU和无位置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三段式启动法与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法相结合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案。
其次,从直流无刷风机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两个方面,简述了风机的工作原理。
随后对直流无刷风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得到了包括电压、反电动势、转矩、电枢电流和转速等表达式。
而后,本文对系统使用的三段式启动法中转子预定位、加速、状态切换三个阶段进行了原理分析,同时针对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实现与数据提取进行了理论描述。
又由于系统的控制参数需经大量的实际调试方能得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上述理论知识,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控制系统模型的设计与测试,用以验证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最后利用TMS320F28335型DSP开发板与测试风机搭建硬件控制系统,经实验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完成正常的启动调速过程,进一步验证了本次提出的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风机过滤单元;直流无刷风机;无位置传感器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Research on Sensorless Control Technology of DC Brushless Fan for FFUAbstractFFU has the meaning of "fan filter unit", which is an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composed of a centrifugal fan, a silent device and a filter net. It is main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precision electronics and other factories with high cleanliness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al-time air purifi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FFU is generally driven by a single-phase asynchronous fan, which has the problem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speed in real time. Therefore, a DC brushless fan is consider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driv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position detection transposition in the DC brushless fan has the risk of failure, aft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trol scheme of brushless DC fan based on sensorless sensor.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FFU and positionless sensor detection techn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poses a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scheme using a three-stage start-up method and a back-EMF zero-crossing detection method.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DC brushless fan,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fan is briefly described. Then mathematical model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brushless DC fan, and expressions including voltage, back-EMF, torque, armature current, and speed were obtained.Th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hree stages of rotor pre-positioning, acceleration, and state switching in the three-stage starting method used in the system.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and data extraction of the back-EMF zero-crossing detection method are described theoretically. Because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can only be obtained after a lot of actual debugging,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nd test the control system model on the MATLAB / Simulink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tection algorithm. Finally, use the TMS320F28335 DSP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development board and the test fan to build a hardware control system. After experimental debugging, the hardware system can complete the normal startup and speed regulation process, which further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Keywords Fan filter unit, Brushless DC fan, Sensorless detection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FFU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2 无位置传感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3)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直流无刷风机的数学模型 (6)2.1 引言 (6)2.2 外转子直流无刷风机的工作原理 (7)2.2.1 外转子直流无刷风机的基本结构 (7)2.2.2 外转子直流无刷风机的运行原理 (8)2.3 直流无刷风机的数学模型 (10)2.3.1 电压方程 (10)2.3.2 反电动势方程 (11)2.3.3 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3)2.3.4 电枢电流和转速方程 (14)2.4 本章小结 (14)第3章直流无刷风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15)3.1 风机启动阶段 (15)3.1.1 转子预先定位 (15)3.1.2 转子加速 (16)3.1.3 状态切换 (17)3.2 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法 (17)3.2.1 基本原理 (17)3.2.2 算法实现 (19)3.2.3 信号提取 (22)3.3 本章小结 (31)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直流无刷风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 (32)4.1 引言 (32)4.2 基于无位置传感器检测的直流无刷风机仿真模型设计 (32)4.2.1 直流无刷风机的本体系统设计 (33)4.2.2 PID控制子系统设计 (33)4.2.3 控制电压子系统设计 (34)4.2.4 转子启动子系统设计 (35)4.2.5 PWM子系统设计 (36)4.2.6 位置检测子系统设计 (37)4.2.7 电流检测子系统设计 (39)4.3 仿真结果分析 (40)4.4 本章小结 (44)第5章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风机控制系统设计 (45)5.1 硬件设计 (45)5.2 软件设计 (46)5.2.1 主程序设计 (47)5.2.2 启动子程序 (47)5.2.3 位置检测子程序 (48)5.2.4 转速计算子程序 (49)5.2.5 PID控制子程序 (49)5.2.6 PWM子程序 (50)5.3 实验结果分析 (51)5.4 本章小结 (53)结论 (54)参考文献 (5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59)致谢 (60)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空气质量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空气质量不佳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电机刀枚剑盛用200又34(7)综述EMcA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技术 周艳青,,尹华杰,,叶长青2(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广东惠州516006)
摘要: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是近30年来无刷直流电机(BLDCM)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论述了国内外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几种常规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应用场合以及优缺点等,并对它们作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位置检测 中图分类号:TM301.2:TM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一540(2007)07.朋01一5
PositionDeteCti0nforP0SitionSenS0rleSSBrushIeSsDCM0t0r ZH口UYan一娜ng,刀刃Hua协。,YEChang一娜ng(1.TheElectricPowerCollege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群,Guangzhousl0640,China;2.HuizhouInspectionandQuarantineComprehensiveTechnolo群Center,Huizhou516006,China)
Abstract:Inthelastthreedecades,positionsensorlesscontroltechniquesofBLDCmotorisageneraltendency・ ThepresentstatusoftheresearchonbrushlessDCmotorsensorlesscontrolathomeandabroadhasbeendescribed.Severalmethodsnowoftenin叩plicationanddiscussionwereemphaticallyanalyzedstrategieswerereviewedandcompared・andallthosesensorlesscontrol
Keywords:busblessDCmotor(BLDCM);P械Uonsensoriesscontrel;positiondetection0引言 无刷直流电机(BushlessDCMotor,BLDcM)具有无换向火花、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因而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BLDCM需要一个附加的位置传感器来控制转子位置,这给其应用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BLDC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在近30年中一直是国内外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目前,对于BLD-C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针对不同的性能要求和应用场合,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控制理论和实现方法,例如定子电感法、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反电势法、基波电势换向法、状态观测器法等。本文在简要论述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几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应用场合及优缺点。
1研究现状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就是在没有机械式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进行的控制。此时,作为逆变器开关换向导通时序信号的转子位置信号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不再由位置传感器来提供,而应该由新的位置信号检测措施来代替,即以提高电路和控制的复杂性来降低电机结构的复杂性。 目前,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的核心是构架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电路,从软硬件两方面间接获得可靠的转子位置信号,从而触发导通相应的功率器件,驱动电机运转。到目前为止,在众多的位置信号检测方法中,应用和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定子电感法、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反电势法、基波电势换向法和状态观测器法等。1.1定子电感法 定子电感法基于定子铁心的非线性磁化特性,即靠近转子永磁极的定子铁心能被强烈磁化〔’41。由于定子存在铁心磁饱和现象,所以靠近转子永磁极的定子绕组,顺磁方向时的电流变化率大于逆磁方向时的变化率。转子不同位置时,采用PWM变换技术,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定子绕 —1—
万方数据综述IEM以电机方摧制盛闭2007,34(7)组施加恒定的电压矢量,则流过定子绕组的电流值不同。通过比较其大小可以确定转子磁极的位置。定子绕组电感法检测转子位置分为两步:一是位置的初步估计;二是位置的精确估计。 将主电路中的3对桥臂分别看成开关函数,并利用矢量的概念把主电路对应的8种通断状态用矢量表示,如图1所示。建立d一q坐标平面,其中d轴是转子的N极。图1是d轴与定子a相绕组轴线一致时刻的情况,此时定子a相绕组电感值最小。电机起动时,在双的采样时间里,先后将一对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压矢量施加在定子绕组上,并通过对主电路直流环的电流值进行采样、保存、比较,然后输出结果。玛(0,1脸(0,1,1)0,0)d抢(0,0,1)子转动影响位置检测。确定Ts的原则是:在确保转子停转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电压矢量对电流的差值。 定子电感法由国外最先提出,并在空调压缩机控制上有所应用,调速范围大概能达到500-7500r/min。这种检测方法的精度高、误差小,但实现难度也较大,需要对绕组电感进行不断的实时检测。1.2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 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是从一个全新的物理概念提出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4巧」。这个物理概念是基于速度独立位置函数形成的。它能在转子转速近似为零一直到高速时都能对转子位置进行检测,并给出换相时刻。 为了便于说明,对电机作如下假设: (1)电机运行于额定条件,因而可以忽略绕组电流的磁饱和现象; (2)因为漏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忽略铁耗。 BLDCM的电压方程如下:
图ld一q坐标轴以及开关函数矢量图 在位置估计的第二阶段,在双内,把d轴所在的右半坐标平面的一对电压矢量依次施加在定子绕组上;然后对直流环的电流值进行采样、保存,并与前面获得的电流采样比较,根据电流值的大小不同,可以进一步确定转子的位置。以图1为例,就是将电压矢量矶与凡在Ts内依次加在定子绕组上,并在导通时期的最后时刻对直流环电流人与几采样。把1,和几的值同几和几进行比较,假设11值是最大的,由此可以判断转子d轴位于图1中1或Vl区域内。这样可以把转子的位置确定在120“的范围区域内,然后再利用位于q轴处的定子绕组电感值最大的事实,进一步确定转子位置。如果12大于16,则说明转子位置在图1的1区域内,否则在vi区域内。这样就可以把转子位置确定在60“范围内。从而就可以确定换向时刻,并驱动相应的相绕组。定子电感法确定转子位置时,电压矢量加在对应相绕组上的最优导通时间Ts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一方面影响定子绕组电流值,另一方面它可能使转 一2一
录(乙二‘a景(乙b・‘’景(‘二‘a
+L二1、+La。ic)+
+Lb、ib+LbCic)++L。hib+Lcci。)+
录*。r(。)景入br(。)景人cr(。)
十
++
RRR
--
-一
一一
va认Uc
尹十
、十
几1
1
1
式中,:。、ia压、相电流\R。、La二、Lah、0、人。r分别表示a
、电阻、自感、互感、转子位置相的相电
,以及转子磁通在a相产生的磁链。在稳定系统下有R:=Rb二R。=R:,La。二瓦。=Lc。=Ls,可得:
・:奈・录*ar(。)=
・:奈十少斋四・:鲁・录人、r(。)=・:杂沙斋四・:奈・景人。r(。)=・:瓮沙令业
万方数据奄机刀枚制应用20()7,34(7)综述食EMCA
实际中表示为BLDCM的中性点不引出,所以用线电压
U、=R;(1。一ih _d(1_一1二))+L一+
ke田d「fa*(0)」 d0式中,令L=L,一L。,Aar(0)表示反电势常数k。与位置关联的磁链函数fat(0)的乘积。 定义一个新的位置函数
万(0)。、=旦丛!1‘(旦翅 d口则H(0玩可表示为:
H(“,一六〔(Va一矶,一R・(‘一‘b,
di。dibdtdt此时,H(0)。b中还是含有与速度有关的。。为了消除H(0)。b中的。,将两个H(0)相除,可得到一个新的函数:
G(0)。、bcH(0)曲H(0)、c _di_di二、_L(f一Fb)一R‘(‘一‘b)一乙(丽一苗)」
[(玖一Vc)一R・(ih一1。)一L(dihdi。d七dt利用此新函数,可得到最佳的位置信号,该信号在每个换向点具有高灵敏性,且与转速无关。在每个换向间隔中,对函数H(0)。b和H(0)、进行连续合并,就可以产生函数C(0)。、b。。它与速度无关且包含连续的位置信号。由于在任何转速下该函数的表达式形式都是一样的,且与速度无关,所以在稳态或暂态下都能得到换向脉冲。 从转子转速近似为零一直到高速时,该方法都可以对转子位置进行检测。但其理论推导是基于对电机所做的三个假设,而实际情况同假设有很大出人,因此误差在所难免;另外,该方法需要大量计算,对微处理的要求也特别高。1.3反电势法
反电势法是迄今为止最成熟、最有效,也是最常见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转子位置信号检测方法[e]。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忽略BLDCM电枢反应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检测断开相的反电势过零点,依次得到转子的6个关键位置信号;并以
此作为参考依据,轮流触发导通6个功率管,驱动电机运转。在应用上反电势法又可分为4种具体的方法:直接反电势过零法,反电势积分及参考电压比较法,反电势积分及锁相环法,以及续流二极管法。1.3.1直接反电势过零法 直接反电势过零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任意时刻,电机三相绕组只有二相导通,每相绕组正反向分别导通120“电角度;通过测量三相绕组端子及中比点相对于直流母线负端或正端的电位,当某端电位与中性点电位相等时,则此时刻该相绕组反电势过零;再过30“电角度就必须对功率器件进行换相;据此可以设计一过零检测及移相电路,从而得到全桥驱动6个功率器件的开关顺序。 此方法非常简单,但缺点是:电机在转速较低或者静止时不适用;滤波器的实际延时角度随电机转速而变,在低速时超前换流,高速时反而接近正常换流,这与实际要求恰恰相反。1.3.2反电势积分及参考电压比较法 反电势积分及参考电压比较法〔‘〕是在相电势过零点处开始对其进行积分,然后将积分结果与参考电压Uref进行比较,以此确定换流时刻。具体原理是:假定单位电角度下相电势关于转子位置。的波形系数可用函数f(0)表示,且在电势过零点时0=0,则积分结果可表示为::=丁;。。・f(o)d。=j言’0f(0)do=丁:0f(0)do
所以,积分结果与反电势波形有关,但与电机速度无关。假定需要在00位置换流,那么只要将Uref设定为:丁e0f(“)d0即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必要的超前换流,但超前角必须在30“以内;缺点是电压比较器对毛刺、干扰很敏感。由于比较器的输出用于触发一个环形分配器,因此一旦干扰信号造成一次误触发,随后的触发顺序就都是错误的且不可恢复。1.3.3反电势积分及锁相环法 反电势积分及锁相环法首先也是对反电势积分,但不是将积分结果和参考电压比较,而是采用锁相环技术仁’一10)。其基本原理是:积分器对非导通相的相电势积分,积分时间对应600电角度。—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