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猪常用疫苗使用方法猪的科学免疫程序一、种公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种母猪免疫程序⑴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蔓猪肺疫两联苗;⑵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每年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疫苗;⑷每年在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每年4-5月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⑹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⑺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⑻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产前15-20天各注射一次仔猪下痢菌苗以预防仔猪黄痢;⑼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各注射一次红痢菌苗以预防仔猪红痢。
三、仔猪免疫程序⑴20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瘟猪肺疫两联苗或在初生未吃初乳前立即接种一次;⑵断乳时(30-35日龄)和70日龄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丹毒疫苗;⑶断乳时(30-35日龄)口服或肌肉注射一次仔猪副伤寒疫苗;⑷7-15日龄右侧胸腔注射一次猪喘气病疫苗;⑸6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⑹70日龄肌肉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四、后备猪免疫程序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瘟肺疫两联苗一次,选出做种猪时再接种一次。
⑵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猪细小病毒病疫苗;⑶后备母猪4-5月和配种前各肌肉注射一次猪乙型脑炎弱毒苗;⑷60日龄肌注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选做种猪时再肌注一次。
以上免疫程序,对于规模经营的猪场和养殖户必须接种的疫苗是猪瘟猪肺疫两联苗,猪丹毒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下痢菌苗、红痢菌苗、猪口蹄疫灭活疫苗、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猪喘气病疫苗;猪乙型肺炎弱毒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仅在该场或当地流行过此类疾病时才接种;仅少量养殖的农户只需接种猪瘟猪肺疫两联苗、仔猪副伤寒疫苗。
小猪的免疫程序并非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根据所在区域的猪病流行情况不同、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不同、猪群抗体水平不同等,猪场制定的小猪免疫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的小猪防疫程序,不少猪场使用,供网友们参考:
1、7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毫升。
2、14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3、21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4、28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头份。
5、35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6、35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7、63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2毫升。
8、70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小猪发育不成熟,比较脆弱,为了避免接种应激引发的健康和免疫效果问题,在小猪转圈、断奶、换料时最好不要接种疫苗。
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附猪瘟的症状1、猪瘟流行地区:新生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一次,35-40日龄进行二免,后备猪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接种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一次,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一次。
2、非猪瘟流行地区:仔猪出生后20-25天首免,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备猪在8月龄,配种前接种一次,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一次。
一、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1、猪瘟流行地区(1)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立即接种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1小时过后再吃奶。
35-40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左右,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4)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2、非猪瘟流行地区(1)仔猪在出生后20-25天左右进行首免,每头接种1头份。
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8月龄时,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种母猪一般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配种前10-14天左右)。
二、猪瘟的症状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升高2°C以上),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处发绀,身体表面出现多处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猪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5天)。
2、急性型(1)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厌食等情况。
(2)高热稽留,白细胞数量下降,病猪眼部的分泌物增加,同时伴发结膜炎导致病猪流泪。
严重时,病猪眼睑完全被黏住。
(3)在高温初期的时候,病猪往往会出现便秘,随后出现严重的黄褐色水样腹泻及呕吐,呕吐物为黄色含胆汁液体。
(4)病猪聚堆保暖,身体颤抖,嗜睡,被毛蓬松粗乱,身形迅速消瘦,走路摇晃或弯扭,后肢麻痹,呈犬坐姿势。
(5)腹部皮肤、耳鼻镜和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点,并且逐渐扩大,连结成出血斑。
投稿信箱y@63年第期P IG S TO DAY▲!饲养户在种猪选购时,很多人把母猪的后臀发育大小作为选购种猪的条件与标准。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后臀特别发达的种猪,不易发情,配种困难,容易发生难产,往往背部下凹、变形,淘汰率高。
所以,饲养户不能按商品猪的要求和标准选择种猪。
背膘薄的母猪通常泌乳力差,仔猪的成活率低(背膘厚和泌乳力是呈正相关的)。
很多客户在购买种猪时,总是希望选择到“双肌臀”或“双肌背”体型的种猪,这种做法也是不太明智的。
双肌猪的泌乳力要比正常体型猪的泌乳力差10%,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重。
同时这一表现体型也不是固定的,父母表现双肌性状其后代不一定表现出双肌性状,随着猪饲养技术的发展,这一基因肯定会发生漂移,而更多地是杂种优势表现。
在生产中,很多种猪场为了抓住饲养户的心理,把母猪的后臀发育大小作为猪场的选育目标,通过饲养技术过分发育。
购买这些种猪的饲养户回到自己猪场饲养后,饲养条件发生变化,猪的后臀变小了,不能正常发情配种,其淘汰率一般在40%~50%左右,很多养猪户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教训。
因此,饲养户在购买种猪时,不要光注重体形,更要侧重于母性特征,要特别关心与繁殖性能有关的体型外貌,如四肢粗壮结实,第二性征,如奶头、外阴部、体躯结构的匀称等,仅仅后躯发育特别优秀的母猪不适宜作为种用。
如果挑选种公猪,应该侧重瘦肉率、胴体品质、四肢粗壮、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性状和体型外貌,这是提高后代瘦肉率和体型的最好措施。
(摘自中国养殖网)铁元素是生猪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原料。
如果猪体中缺乏铁元素,仔猪就会出现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并伴有下痢、生长发育不良等缺铁性贫血症状。
养殖场(户)给仔猪补铁,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喂服补铁。
常用的铁制剂有硫酸亚铁、焦磷酸铁、乳酸铁、还原铁等。
为促进仔猪喂服铁制剂后能很好地吸收,一般给仔猪喂服铁制剂常与喂服铜制剂同时进行,其方法是:用硫酸铁2.5g 、硫酸铜1g 、用清水1kg 混合,按仔猪每千克体重0.25ml 喂服,每日1次,连服2周。
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及注射事项猪瘟一直是困扰着养猪业的一大问题。
本病以散发和非典型症状为主,10-20日龄和40-60日龄的仔猪易感,造成猪瘟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疫源的广泛存在,猪的隐性带毒,疫苗选择、运输和保存不当,免疫程序不当。
因此,进行有效的猪瘟疫苗的免疫是预防猪瘟最好的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一些专家的研究结果,凡格猪瘟疫苗小编饭饭针对目前普遍猪瘟疫苗推荐几种免疫程序。
(1)猪瘟洁净区。
种公、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各2头份/头。
(2)猪瘟污染区。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经产母猪:产后20天和产前30天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新生仔猪超前免疫(零时免疫),即出生后接种1头份/头,隔1-2小时后才可让其吃初乳,35-4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猪瘟暴发区。
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和猪瘟暴发区,采用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蔓延。
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紧急接种,5-8头份/头,虽在注苗后3-5天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只死亡,但7-10后猪瘟可平息。
对已确诊的病猪采取扑杀的方法,如有条件在疫情控制后进行普查,淘汰隐性带毒猪,控制传染源。
猪瘟疫苗的注射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下面凡格猪疫苗网上商城小编饭饭就为大家整理了去点注射猪瘟疫苗注意事项。
1.不要过早注射有些养猪户给刚出生几天的子猪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不妥。
因为初生子猪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可预防猪瘟。
如在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将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的作用。
据试验,在子猪40日龄--45日龄、母源抗体开2.不要重复注射。
有些养猪户饲养的猪已由兽医注射了猪瘟疫苗,又自行重复注射,以为效果会更好,结果适得其反。
猪瘟疫苗是一种弱毒疫苗,适量注射后,通过引发抗体产生而获得免疫力,具有1年以上的免疫期。
我县常用疫苗的使用方法一、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1、剂量:三联活疫苗每瓶免疫头数为10头份,稀释液为氯化钠注射液,每瓶100毫升。
2、稀释方法: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氯化钠稀释液混入1瓶三联苗内,用力摇匀备用。
3、用法用量:健康猪只(指55日龄后,55日龄前一般只接种单联猪瘟苗)不分体重、月龄每头颈部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怀孕母猪和宰杀前(21日)生猪不得接种。
4、注意事项:稀释后的三联苗应在4小时内完成注射,超过时间不得使用。
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1、剂量:每瓶为100亳升;2、用法用量:注射前摇匀,肌肉注射。
体重100公斤以下的牛,注射4亳升;100公斤以上的牛,注射6毫升。
免疫期为9个月。
三、牛五号病灭活疫苗1、剂量:每瓶100毫升;2、用法用量:注射前摇匀肌肉注射,牛每头2毫升,羊每只1毫升,5个月以下犊牛和羔羊不注射。
免疫期为6个月。
四、猪五号病灭活疫苗1、剂量:每瓶100毫升;2、用法用量:注射前摇匀,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
10-25公斤每头1毫升,25公斤以上每头2亳升。
免疫期为6个月。
五、高致病性禽流感苗1、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每瓶250毫升,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
2-5周龄鸡,每只0.3毫升;5周龄以上鸡,每只0.5毫升。
免疫期为6个月。
2、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每瓶100毫升,鸡用法同上。
鸭、鹅2-5周龄每羽0.5毫升,5周龄以上鸭1毫升,鹅1.5毫升。
免疫期为6个月。
六、高致病性猪蓝耳苗。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猪场的猪群健康和经济状况造成了重大影响。
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猪瘟疫苗正确使用的一些建议。
1.疫苗的选择和储存:在使用猪瘟疫苗之前,要先选择合适的疫苗。
疫苗应来自可靠的生产商,具有有效期和存储要求。
在购买疫苗之前应查看其有效期,并确认该疫苗是否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标准。
疫苗的储存十分重要,因为存储条件的不良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疫苗应储存在2至8摄氏度的冰箱内,避免冰冻或暴露于高温中。
另外,疫苗容器应密封良好,以防霉菌和细菌污染。
2.疫苗接种计划:在确定使用疫苗之前,兽医应通过猪群的健康状况、病原存在的程度和免疫目标等因素来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疫苗接种计划需根据疫苗类型和其推荐的接种方案来制定。
疫苗接种计划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猪的年龄:不同年龄的猪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和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因此接种时间应根据猪的年龄来确定。
-免疫状态:检查猪群的免疫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增强免疫。
增强免疫通常在青年阶段进行。
-疫苗剂量:根据猪的体重和病原体水平,确定每头猪需要接种的剂量。
3.疫苗接种的适当方法:兽医或经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应使用适当的实施技术来进行疫苗接种。
下面是常见的疫苗接种方法:-注射法:疫苗通常通过肌肉注射或亚切皮注射的方式接种。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并在每次使用之前进行消毒。
-皮内注射法:疫苗可以通过皮肤的最上层注射进入皮下组织。
此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疫苗。
-水接种法:疫苗可以通过饮水或饲料接种的方式投放到猪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疫苗接种,但需要确保每头猪接种了正确剂量的疫苗。
4.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疫苗不过期,查看是否已经在储存期间超过了推荐的温度范围。
-仔细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检查注射器、针头和其他设备是否干净无菌。
-在接种之前,检查猪的健康状况。
2021年第11期猪瘟作为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有较高死亡率,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生猪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促进了该产业的快速升级与养殖技术的更新迭代。
由于部分规模化养猪场防疫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猪瘟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和食品安全。
所以,我们要好猪瘟疫苗的使用工作,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
1合理选择猪瘟疫苗在选择猪瘟疫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养猪场的客观环境条件,同时综合考量当地瘟疫流行情况。
如果养猪场规模较大且生猪数量众多,本身并无传染源且干净卫生,不管是选用猪瘟疫苗或是开展常规免疫,均能有良好效果。
但如果养猪场内基础设施不足且环境差,在选择猪瘟疫苗时必须保证生猪抗体性能较强,避免有生猪携带感染源。
倘若养猪场无瘟疫或是只有极个别猪瘟病例,则可选用猪瘟细胞苗;倘若猪瘟蔓延,则要选用猪瘟淋脾苗。
此外,还需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如果一直以来都使用猪瘟细胞苗和猪瘟组织苗中的一种,且效果不错,则只需要保持养猪环境良好即可;否则建议两种疫苗混合使用,不过单次仅能用一种,不得混用。
2保证猪瘟疫苗质量了解清楚猪瘟疫苗的有效期,由于不宜久放,所以不能一次性购买太多,否则造成浪费。
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操作,避免阳光直射,做好消毒,配完即用,没用完也不能留到下次使用,坚决杜绝使用过期疫苗。
3科学确定猪瘟疫苗用量与免疫时间我们以猪淋脾组织苗为例,该疫苗的使用剂量不能少于150RID ,其中猪瘟细胞苗的剂量不能少于75RID 。
在使用过程中切忌盲目加大剂量,否则会抬高生猪养殖的成本,也会对猪瘟免疫防控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在免疫实施前要先对生猪重量、年龄有所了解,确定标准剂量,再进行注射。
免疫时间需要结合生猪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确定,对猪瘟疫苗注射时间合理安排。
以仔猪为例,一般在22~25日龄首次免疫,60~8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
种猪断奶后立即进行配种免疫,其中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
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操作流程猪瘟是一种严重影响猪群健康的疾病,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猪瘟疫苗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瘟疫苗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疫苗注射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疫苗、注射器、针头等工具。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确保注射器和针头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最后,熟悉猪瘟疫苗的储存和使用要求,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选择注射部位猪瘟疫苗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有颈部、肩部和臀部。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注意选择肌肉发达、易于操作的部位。
通常情况下,选择颈部或肩部比较方便,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较为明显。
三、操作流程1. 将猪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确保注射时猪不会乱动,以免造成伤害或注射不准确。
2. 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注射部位,保持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取出疫苗,并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摇匀。
4. 拧开疫苗瓶盖,将注射器接上针头。
5. 抓住猪的注射部位,用一只手托住猪的身体,以稳定猪的姿势。
6. 用另一只手将注射器插入肌肉组织中,注射角度约为45度,缓慢注射疫苗。
7. 注射完成后,保持注射器在肌肉中的位置,以免疫苗回流。
8. 缓慢地将注射器拔出,用棉球或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9. 将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射器和针头必须保持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2. 注射部位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皮肤破损或感染。
3. 注射时要轻柔、稳定,避免造成猪的伤害。
4. 注射器的容量应根据猪的体重和疫苗剂量来选择,确保注射剂量准确。
5. 在注射过程中,要观察猪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咨询兽医。
6. 注射后,要及时清理注射工具,避免交叉感染和疫苗的变质。
猪瘟疫苗肌肉注射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
猪瘟活疫苗使用说明
猪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猪病,会使疫区内瘟疫肆虐,导致大量猪只死亡。
为了预防和遏制猪瘟,猪瘟活疫苗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猪瘟活疫苗的使用说明:
1.猪瘟活疫苗应在专业兽医指导下使用。
使用前,要检查疫苗包装是否完好,疫苗颜色是否正常等。
2.疫苗用前应充分摇匀,并立即使用。
3.疫苗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口服和注射。
口服疫苗应按照猪只年龄和体重进行给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注射疫苗应选择颈部肌肉注射,避免疫苗渗漏。
4.接种猪瘟活疫苗后,应密切观察接种猪只的体温变化和症状表现,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兽医。
总之,正确使用猪瘟活疫苗是预防猪瘟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说明书,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猪场免疫程序猪场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季节、疾病的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等原因综合制定,此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一、猪瘟的免疫方案1、母猪的猪瘟免疫方案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猪瘟细胞疫苗5-6头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天-15天注射猪瘟细胞苗5-6头份。
2、公猪的猪瘟免疫方案种用公猪每年需进行两次猪瘟免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每年的3-9月份各进行一次,每次注射细胞苗5-6头份。
3、仔猪的猪瘟免疫方案仔猪的猪瘟免疫方案十分复杂,需根据猪场以前是否发生过猪瘟及母源抗体的高低而定。
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对于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应采取超前免疫的方法,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细胞苗两头份,待1.5小时以后在吃初乳;仔猪在断奶前2-3天进行二免,注射4头份猪瘟细胞苗;三免在二免后一个月进行,每头猪注射4-5头份。
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对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仔猪断奶前2-3天进行首免,注射3-4头份,二免在4周后进行,注射4-5头份细胞苗。
二、蓝耳免疫方案1、后备母猪在参与配种前30天左右,经产母猪需要每年普免三次。
2、仔猪出生12---14日龄注射。
三、圆环免疫方案1、后备母猪在参与配种前40天左右,经产母猪需要每年普免三次。
(可以和支原体苗同时使用)2、仔猪出生12---14日龄注射。
可以和支原体苗同时使用。
四、副猪嗜血杆菌母猪产前45天免疫一次,产前20天加强免疫一次。
五、口蹄疫的免疫方案公猪每四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注3毫升高效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备猪于配种前一个月肌注3毫升;母猪与产前45天后海穴猪2毫升产后15-25天肌肉注射3毫升;商品猪45日龄时猪舍高效口蹄疫疫苗1毫升60-70日龄在免疫一次每头猪两毫升六、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方案伪狂犬目前在猪场内流行日益严重,必须做好预防中小规模猪场,养猪户在对伪狂犬预防时最好选用基因缺失浓缩灭活苗,因为其具有免疫原性好保护率高,便于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有利于猪场净化伪狂犬病等特点。
猪瘟活疫苗使用说明
猪瘟活疫苗是一种针对猪瘟病毒的活性疫苗,通常用于预防和控
制猪瘟的传播。
以下是猪瘟活疫苗的使用说明:
1.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应在2-8℃的温度下进行;
2. 在使用前应先检查瓶盖和瓶身有无破损,以及疫苗有无变质、凝聚
或沉淀等异常;
3. 使用前应将疫苗均匀搅匀,避免出现不均匀情况;
4. 手术前需要进行消毒,取出适量的疫苗,并注射到猪的肌肉组织中;
5. 建议在注射后将猪放置在安静的、温暖的环境中,并给予充足的饮
水和饲料;
6. 注射后,应注意观察猪的状况,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7. 注意卫生和个人防护,避免皮肤接触或误吸疫苗。
以上是猪瘟活疫苗的基本使用说明,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
专业兽医或相关部门。
畜禽强制免疫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猪瘟疫苗:猪瘟疫苗是猪瘟的重组型疫苗,是当前用于猪瘟预防的最有效疫苗。
使用方法:采用竖针肌肉注射,断面小,效果好,第一针将物理量稀释至2×104.5TCID50,并在2-4周后重施一次,称为二稀法,注射部位分别为头颈部、肩部、前腹部(相隔5厘米)。
注意事项:注射前必须将疫苗仔细搅拌均匀,使疫苗处于悬浊状态,注射时一定要清洁、灵活,避免把疫苗不彻底清洗导致得到细菌感染。
2.禽流感疫苗:禽流感疫苗是用来预防禽流感的重组型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禽流感。
使用方法:采用竖针肌肉注射,第一次注射量为
2×106.0EID50,第二次注射量为2×105.0EID50,断面小,效果好,注射部位分别为头颈部、肩部、前腹部(相隔5厘米)。
注意事项:注射前必须将疫苗仔细搅拌均匀,使疫苗处于悬浊状态,注射时一定要清洁、灵活,避免把疫苗不彻底清洗而感染到病毒。
Practice|实践|防控正确选择和使用猪瘟疫苗应注意的事项本文对选择猪瘟疫苗的正规性方法、猪瘟疫苗含毒量的检测方法、猪瘟母源抗体测定方法及注射猪瘟疫苗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养猪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文。
魏凤李峰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张文通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瘟(CSF)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猪瘟的暴发会给养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防治猪瘟是养猪场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当前养猪生物安全现状下,免疫接种仍是防治猪瘟的最佳措施。
笔者在从事猪场技术服务工作中,仍能碰见猪场因猪瘟免疫失败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究其原因是不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猪瘟疫苗。
本文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猪瘟疫苗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综述。
1猪瘟疫苗的选择商品化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活疫苗(兔源),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兔源),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及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
购买猪瘟疫苗,应查看是否具有兽药二维码追溯标识,能否通过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查到相关产品批签发信息,并且扫描二维码获得的信息能否与兽药批签发对应起来。
正规的猪瘟疫苗都有兽药二维码追溯标识,并且扫描二维码获得的信息与兽药批签发能够一一对应。
2猪瘟疫苗病毒含量的测定猪瘟疫苗病毒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在实际生产中运用较多的是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R测定。
2.1兔体交叉免疫雌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一定倍数(通常猪瘟脾淋源稀释150倍,而猪瘟细胞源稀释7500倍)后,每个样品接种2只试验兔,每只经耳缘静脉注射ImL。
接种 后,上、下午各测定体温1次,48h后,每隔6h测定体温1次,根据体温反应和接种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根据 疫苗稀释倍数高低及有无出现兔体定型热反应来判定猪瘟活疫苗中的病毒含量。
猪瘟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
最近,笔者做技术推广工作,与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进行了交流,不仅学到了一些新东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他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子猪的基础免疫(即首次免疫)多使用猪瘟脾淋苗,普通苗很少使用,甚至个别养殖户还用联苗(三联或二联)作首免。
分析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
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联苗一般指“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或“猪瘟-丹毒二联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但联苗禁止用于首次免疫或子猪断奶前免疫。
(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
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
(1)子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
乳兔苗),禁止使用猪瘟三联苗或二联苗。
猪瘟联苗常用于二免或断奶子猪首免。
(2)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分析: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猪体长时间带毒、排毒,猪场很难净化猪瘟,甚至猪场一旦发病,猪瘟都会起到主要作用。
所以,对于猪瘟苗的使用,应当科学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定量免疫猪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