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环节,对医疗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就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技术水平不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医学检验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有些医院的技术人员在操作技术及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
2.设备使用不当检验设备的使用不当也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有些医院的检验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时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设备运转出现故障、误差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标本采集质量参差不齐标本采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一些医院中,标本采集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医务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导致标本的质量不佳,严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质控体系不完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质控体系不完善。
有些医院在质控体系的建立和执行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对医学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不到位,无法有效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人员素质不高二、对策分析1.加强技术培训和教育针对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医院可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检验技术水平和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于设备使用不当的问题,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程序,并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准确性。
3.加强标本采集规范化管理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医院可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标本采集规范化管理,重视对医务人员的操作培训和监督,确保标本采集质量的稳定性和规范化程度。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就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1. 人员素质不够高:部分医务人员技术能力较差,缺乏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深入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导致操作不规范、判读错误等问题。
2. 设备落后:部分医疗机构仍在使用老化设备,性能不稳定、准确度低,无法满足临床检验需求。
3. 质量控制不全面:部分医疗机构只依靠日常内部质量控制,忽视了外部质量评价。
且在内部质量控制方面,有的医务人员缺乏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认识,对异常值的处理不当。
4. 缺乏标准化操作:临床医学检验涉及多个环节,如标本采集、标本运输、试剂储存等,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但实际上有些环节缺乏统一规范,导致结果的误差。
5. 检验结果传递不及时:很多时候,检验结果需要多次传递给多个医务人员,存在传递不及时、漏传、传递错误等问题,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对策:1.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3. 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并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制定标准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减少人为误差。
5. 优化结果传递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结果传递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传递错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素质、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化操作和结果传递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更新设备,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操作规范,优化结果传递系统,以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医学检验工作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室设备不完善、测试方法不准确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缺乏标准化。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1.2 文章结构本文章包括引言、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不足、改进措施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我们将介绍医学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实验室设备不完善、测试方法不准确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缺乏标准化。
其次,我们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实验室设备和设施、改进测试方法与标准化流程以及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水平。
最后,我们将给出结论,并展望未来医学检验工作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医学检验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旨在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完善实验室设备和设施、改进测试方法与标准化流程以及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水平,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医学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不足:2.1 实验室设备不完善:医学检验工作需要依赖于各种实验室设备进行样本分析和测试。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或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设备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可能存在老化、损坏或过时的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检验的需求;同时,可能缺乏某些专业化的仪器或设施,限制了一些特殊项目的开展。
2.2 测试方法不准确:医学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测试方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目前的医学检验工作中,还存在着测试方法不够准确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使用过时或低质量的试剂、操作技术不规范以及人为操作误差等原因造成的。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缺乏标准化:在医学检验工作中产生大量复杂的数据,如何进行合理、准确地处理和分析是关键问题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往往缺乏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践中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素质、设备维护、检验流程标准化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其中,重点强调了人员培训、设备管理、质保体系建立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
对于未来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不断进一步完善,提高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更高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素质;设备管理;质保体系;信息化管理Abstract: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l treatment, but there are various problems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including personnel quali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standardization of inspection process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Among them,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nel train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emphasized. For the future quality managementof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it must adapt to changes and demands of the times, constantly further improve, improve the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and automation, so as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quality management.Keywords: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of personnel; equipment manage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一、问题分析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避免因技术和质量问题导致的误诊、漏诊、错诊和误治等不良后果。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员素质不足、设备维护不及时、质量控制不到位、文件记录不规范以及检验流程不规范等五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文件管理流程以及制定严格的检验规范等五点对策。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可靠,为健康服务保障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人员素质、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文件记录、检验流程、培训机制、设备维护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文件管理流程、检验规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其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水平,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从人员素质、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文件记录和检验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文件管理流程和制定严格的检验规范等对策,以期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正文2.1 问题一:人员素质不足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人员素质不足是一个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和质量的问题。
人员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缺乏对临床检验技术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这会导致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些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比较淡薄,对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不够细心,容易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也变得至关重要。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然而,在实践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人员素质不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所涉及的人员种类繁多,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多个岗位。
其中,医生是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主要执业者。
技师和护士则是承担具体操作的重要工作人员。
但是,一些医生、技师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够完善,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人员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执业水平。
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提高医生、技师、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2.压实责任,加强管理。
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制。
加强对技师和护士队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素质。
问题二:仪器设备精度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是依靠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的,这些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存在着精度低、故障率高等问题。
对策:更新设备,加强维护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更新设备。
及时跟进新技术新设备,更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设备,使其保持业内先进水平。
2.加强维护。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问题三:内部管理不严一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严,导致检验样本混淆、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缺乏科学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对策:加强内部管理1.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2.加强标准化操作。
建立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避免样本混淆、记录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
3.加强人员培训。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检验科室的诸多工作当中,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检验工作经验,首先当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了处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主要问题的有关对策,以期能够推动检验工作的长足发展。
标签: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对策引言临床医学检验的结果关系着疾病的愈合程度,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通过发现医学检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是必要的。
检验者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院方面要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定期培训检验人员,拥有完善的各种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
在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下,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一、当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的主要问题(一)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观念不足在当前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当中,缺乏较强的检验质量控制观念。
由于质量控制的观念十分欠缺,因此平时在实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时候,并不注重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因此极易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出现。
在现今的诸多医院当中,普遍存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观念不强的情况。
首先,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员不具备此种观念。
领导人员主要是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规划安排的,倘若其本身便缺乏较强的观念,则在安排具体工作的时候,也并不会注重对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详细地安排。
其次,检验技术工作人员也不具备此种观念。
由于检验技术工作人员是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者,倘若其对检验质量不够注重,便会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懈怠的心理,以大大阻碍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进行。
(二)检验技术工作人员同临床医师的交流不够紧密检验科室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有些工作应该同临床医师保持密切的交流。
以检验科研技师为例,其既要对其使用的有关检验器械进行维护、操作以及保养等,还要对血液进行保存以及进行质量检验,同时还要从事血型鉴定、成分制备以及试验检测等工作。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体内的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技术标准不统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标准主要包括检验方法的精确性、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参考值的制定等。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制定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同一种检验结果不同的情况屡见不鲜。
2.人员素质不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中存在着检验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检验质量。
3.设备维护不及时临床检验所使用的设备,如生化分析仪、血常规仪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医疗机构对设备的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标本采集和保存不当采集的标本是检验的样本,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标本采集和保存不当,导致标本质量不合格,进而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5.规范管理不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检验技术质量。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的管理并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导致检验技术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标准的统一建立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统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技术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机构遵循技术标准的意识和执行力度。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的人员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
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3.加强设备维护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检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并确保维护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探讨
一、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医学检验教学中,学生们缺乏实践性的学习,把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得有些抽象,实践性较差,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设备更新慢:医学检验教学的设备更新比较慢,学校里的仪器设备都是老旧的,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很难让学生掌握新技术。
3.教学资料匮乏:医学检验教学资料较为匮乏,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需求。
二、改进办法:
1.增加实践性:增加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2.更新设备:学校要多投入资金,更新医学检验的设备,以便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
3. 增加教学资料:学校要增加医学检验教学的资料,包括教学指导手册、视频等,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实践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维护不及时、标本处理不规范、质量控制不严格等等。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改进对策,旨在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前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检验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在医疗过程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标本处理不规范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标本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环节。
标本处理不规范可能包括标本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运输等方面。
在实践中,有些医院或检验中心对标本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运输等环节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在血液检验中,如果采集的血液标本受到污染,就会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判;在尿液检验中,如果尿液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温度不当,就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
1.2设备维护不及时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然而现实中,有些医院或检验中心对设备的维护不够及时和周密,可能存在一些原因,比如人员不足、设备使用频繁、维护经费不足等。
如果设备维护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误差,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血液分析仪的血清钾离子测定,如果设备的电极没有及时更换或清洗,就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从而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1.3质量控制不严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践中,有些医院或检验中心对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可能由于缺乏质量控制意识、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维护不及时等原因。
浅议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涉及医学检验的专业范围广,并直接影响临床诊断。
室内质量控制系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关键词】检验;临床诊断;质量控制
如何搞好医学检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它包括有:制作评细的操作卡片;仪器使用及维护条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化验结果的检查核对制度;试剂配置、标化及定期更换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并明确专项负责人。
任何一个实验有了制度及认真操作和精密的仪器外,还必须有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只有全面掌握了检验的“三基”知识的工作人员,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要注意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同事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发挥质量控制工作中技术骨干力量的传、帮、带,逐步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技术队伍。
1用X图法来指导常规检查工作
1.1具体条件下的变异(OCV)测定
按照本室该方法目前的最佳条件,对该批号血清反复测定至少20份。
(每个数据均应来自独立的一瓶血清,并代表独立的一个测定批次),求出X、SD和CV,如果有一个数据超出X±3SD范围,应重新测定OCV。
1.2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测定
取测过OCV的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测定一瓶,20天后计算X、SD和CV,如有一个数据超出X±3SD范围则应重新测定RCV、OCV和RCV应十分接近,否则应查找原因。
1.3绘制X图
使用全国统一印发的质控图纸,在纵座标上标出X、X2SD、XSD的标志,具体数值标在侧标尺上,用红笔画出X±2SD的警告线,蓝色画出X±3SD的失控线,再填齐图纸上、下方的各项,根据每天检测数据在图中试画出对应的图点,用线把各点联结起来即为本月的X图,月底计算出当月的X、SD和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存档保存。
2质控血清检测的注意点
用严格校正过的吸管(最好用奥式吸管),加量要准确,瓶塞上粘附的冻干粉要全部溶解混匀,每天复溶后放置时间,混匀次数及力度要尽量一致,质控血清与病人标本完全相同对待。
另外,每天的标准管、空白管读数亦要作为一种质控看待,只有这样全面地细心工作,才能保证检验质量物提高、结果的可靠。
3X应用
检验工作中误差有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误差在实际工作中绝不能以单一的、典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总是同时存在的,所以通过X可以看出随机误差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非随机误差,以利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随机误差。
4失控后的处理
检测结果超出X±3SD范围时,即为失控。
发生失控后应立即报告分管组长、主任,并尽快查找原因,纠正失控。
首先检查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读数,滴定中消耗的滴定液的毫升数,其次看电压有无变化,仪器不稳,试剂加量是否准确,复溶过程异常,标准品批号改变或失效,波长是否准确等。
5检验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5.1样本来源方面
5.1.1检验当需采集血样时,血管常不易找到,而有些护士由于缺乏了解采样的基本要求或图省事,从输液管中直接抽血,造成血液稀释或某些成份异常增高,此种现象屡有发生。
5.1.2由于抽血困难,致使血样本量不足,给复查带来困难。
5.1.3挤压等操作不当易造成溶血。
5.1.4药物干扰,急诊病人用药较多、较乱,许多药物对实现有直接或间接的干扰,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5.2实验仪器,检测方面。
目前不少医院采用日常检验与急诊检验两套仪器的做法,甚至日常检验采用自动化的仪器,而在急诊方面都采用手工操作,仪器不同,方法上也有差异,这种由于仪器、试剂、方法的不统一导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差。
5.3质量控制方面。
日常检验通过每天的室内质控,以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因而批量样品之间较易发生问题,而急诊检验多以单价样品操作出现,可变因素多,无有效的质控手段和措施来加以控制,质量较难得到保证。
5.4人员方面。
日常检验人员从事的专业比较固定,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及方法了解较深,操作较熟练,当出现问题时,通常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工作得到保证,而急诊检验人员多数医院仍是采取轮流值班,由于责任心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易出现质量上的波动。
6检验中质量控制的措施:
6.1加强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培训。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杜绝一味求快而简化操作,缩短操作时间等错误方法。
例如:强化离心造成溶血,血清尚未自然析出即加样,由于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致使标本量不足,而引起结果偏低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违反操作常规所致,应引起高度重视。
6.2平行测定求均值。
在值班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如果每份标本做两次测定,费时费力,不大使用,因此最好采用一份标本进行平行测定的方法,如两化结果相差不大,求均值,如结果相差大,应立即重做,并查找原因,这样可以避免部分操作误差。
6.3同时带质控物进行操作,急诊检验虽以单个标本出现,应该同批量检测一样,在检测时带质控物同时测定。
如果质控在要求的范围内,报告可以发出,否则应重新检查,这样方能较好的杜绝仪器、试剂等引起的系统误差和一些人为误差。
6.4对异常或有怀疑的检验结果,要求检验人员及时主动地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了解抽血过程,临床用药,病人情况等,并与临床医护人员一起讨论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及解决方法,并做好讨论记录。
重要的检验结果应经上级人员复审后方可发出报告。
参考文献
[1]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6;31(8).
[2]李景学.再谈颈椎病.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3;23(4).
[3]尹青山,李瑞云.医学检验.当代临床医学,20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