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知识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含三个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二、测量要素
(一)参照点
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
(二)单位
好的单位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一)命名量表
如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
(二)顺序量表
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
(三)等距量表
其数值可做加减运算,但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的零点是人定的,0摄
氏度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四)等比量表
数值可做加减乘除运算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其实就是测验化的标准问题。量具必须标准化,这是对一切测量的共同要求。心理测量标准化包括如下内容: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一)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分类
(三)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一)文字测验
(二)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一)客观测验
(二)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一)个别测验
(二)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一)最高行为测验
要求受测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这主要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均属最高行为测验。
(二)典型行为测验
要求受测者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没有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各种人格测验均属典型行为测验。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一)测验万能论
(二)测验无用论
(三)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二、正确的测验观
(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目前我过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3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比内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我国心理学家正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
样本。
确定常模群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最后确定样本。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一)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二)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三)样本的大小要合适
实际工作中,应从经济的或实用的可能性和减少误差这两方面来综合考虑样本
的大小。
样本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四)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三、取样的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例如随机号码表法。
(二)系统抽样
又称等距抽样。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等级结构存在和无序可排。
(三)分组抽样
(四)分层抽样
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是分层抽样的方法。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受测者,最后把各层的受测者组合
成常模样本。
四、常模与常模分数
(一)常模
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
分数标准。
(二)常模分数
又称导出分数。
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
一、发展常模:又称年龄量表
在年龄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
发展水平。
(一)发展顺序量表
最直观的发展常模是发展顺序量表。告诉人们儿童发育的正常、超前、滞后。
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婴儿感觉运动发展是4周控制眼睛运动,16周保持头平衡,28周用手抓握玩弄东西,40周控制躯干坐立或爬行,52
周控制腿脚运动站立行走。
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5岁理解质量
守恒,6岁掌握重量守恒,7岁才有容量守恒概念。
(二)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道测题,答对每题得智龄2个月。例如某儿童6岁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商为6(岁)+(4*2+3*2+2*2)=6岁18个月=7岁6个月。
(三)年级当量
二、百分位常模
(一)百分等级
是应用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8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8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