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程意识
3、练习巩固,感悟新知----知识的运用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课本P40)
①a=4,b=1,焦点在x轴上
②a=4,c= 15 ,焦点在y轴上
如果该椭圆上一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于6,那么P到
另一个焦点F2距离是---------------
(2)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 (2,0),(2,0) ,并
图1
二、过程意识
现在请同学们将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 定在圆板的两点F1、F2处,移动笔尖一周,看看这时笔 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这时候动点P满足的几何条件又是什么?学生不难说 出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常数)。
这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结合
教具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假如 绳子的的长度(常数)小于或等于
36 16
36 16
D. x2 y2 1
64 4
二、过程意识
(4)如图:画出所给的椭圆的焦点的位 置,并说明理由。(补充练习)
y
x o
二、过程意识
说明:这个环节结合教学目标对教材例题、习 题进行了重组和加工,以学生的练习、感悟为 主,不预设例题,那个题目需要分析、讲解由 课堂实际而定,另外练习尽可能体现题形多样 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分析解答中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注意 不同思维、方法的碰撞。 设计意图:不同于以往,这个环节通过放手让 学生自己练习、感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 游泳”,以增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三、探究意识
y p
o
课外探究(2)
设计意图:通过创造性的使用 教材,一方面使针对教材内容所 开展的探究性活动成为一种真 x 实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样 的设计可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自我探索的良好习惯,并 最终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同时为对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性评价找到一种比较好 的形式和一个很好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