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调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8.93 KB
- 文档页数:4
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调研报告第1篇:泗阳县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调研报告范文针对近年来生猪价格在低位运行这一现状,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近期,受生猪出栏价格在低位运行的影响,猪肉零售价格稳中有跌。
从短期看,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下跌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从长期看,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将会影响养殖户积极*,不利于生猪市场平稳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后期价格较快上涨。
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我们先后对泗阳县永茂生猪养殖场、泗阳县圣天生猪养殖场和泗阳县李口镇李前久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一、基本情况1、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自xx年以来生猪出栏价格总体表现为有升有降。
去年生猪出栏价格自1月份开始下滑,由750元/50公斤下滑至4月底580元/50公斤;生猪出栏价格从5月份开始回暖,最高出栏价格达到810元/50公斤。
但从12月份开始又呈周期*一路下行,xx年4月份生猪出栏价格为660元/50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18.5%。
2、生猪存栏变化情况。
xx年我县生猪出栏142.5万头,其中一季度出栏37万头;存栏51.4万头。
xx年一季度出栏36.85万头,存栏50.4万头,同比下降0.4%和2%;xx年1-4月能繁母猪存栏8万头,xx年1-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7.8万头,同比减少2.5%。
3、生猪养殖成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区养殖业调研报告样本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
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1养殖业现状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
生猪成本调研报告生猪成本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生猪养殖的成本构成,为生猪养殖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1. 网上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和报告,了解生猪养殖的一般成本。
2. 实地走访:与生猪养殖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实际生产成本的信息。
三、成本构成根据调研结果,生猪养殖的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成本:饲料是生猪饲养的主要成本之一,通常占到总成本的50%以上。
饲料成本包括饲料原料成本、添加剂成本、加工费用等。
2. 劳动力成本:生猪养殖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包括饲养员、兽医等。
劳动力成本通常占到总成本的10%-15%。
3. 养殖用具和设备成本:生猪养殖需要购买养殖用具和设备,例如猪圈、喂食斗、水槽等。
养殖用具和设备成本通常占到总成本的5%-10%。
4. 兽药和防疫成本:为了保证生猪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兽药和防疫是必不可少的。
兽药和防疫成本通常占到总成本的5%左右。
5. 土地租赁成本:部分生猪养殖户没有自有土地,需要支付土地租赁费用。
土地租赁费用通常占到总成本的5%左右。
6. 其他成本:其他成本主要包括水电费、运输成本、饮用水成本等。
这些成本因地区和规模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成本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饲料成本是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养殖户可以考虑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例如合理选择饲料原料、优化饲料配方等。
2. 劳动力成本也占到一定比重,提高劳动力效率可以降低成本。
养殖户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果,减轻劳动力负担。
3. 养殖用具和设备成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购买,可以考虑采用简化设计的产品,降低成本。
4. 防疫和兽药成本是确保生猪健康的重要环节,养殖户应充分重视,合理使用防疫和兽药产品,避免浪费和滥用。
5. 生猪养殖的土地租赁成本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养殖户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地租赁方式,降低成本开支。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养殖用具和设备成本、兽药和防疫成本、土地租赁成本等。
xx年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报告根据区价格成本调查局工作安排,为准确掌握xx年上半年规模生猪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我县价格监督检查所及时安排成本调查人员,对所属x个乡镇xx户农户生猪饲养调查点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较上年同期相比产量上升、产值减少、成本下降、亏损严重。
一、产量上升、产值减少xx年上半年,我县生猪养殖平均xx.xx天出栏,比去年同期减少x.xx天。
主产品产量平均每头为xx.xx公斤,比上年同期的平均每头xx.xx公斤增加了x.xx公斤,增长x.xx%。
其中:散养生猪产量平均每头为xx.xx公斤,比上年同期的xx.xx公斤,增长x.xx%;小规模生猪产量平均每头为xx.xx公斤,比上年同期的xx公斤,增长x.xx%;中规模生猪产量平均每头为xx.xx 公斤,比上年同期的xx公斤,增长x.xx%。
主产品产值平均每头xx.xx元,比上年同期的平均每头xx.xx元减少xx.xx元,降低xx.xx%。
其中:散养生猪主产品产值平均每头xx.xx元,比上年同期的平均每头xx.xx元减少xx.xx元,降低xx.xx%;小规模生猪主产品产值平均每头xx.xx元,比上年同期的平均每头xx.xx元减少xx.xx元,降低xx.xx%;中规模生猪主产品产值平均每头xx元,比上年同期的平均每头xx.xx元减少xx.xx元,降低xx.xx%。
主要原因:一是农户普遍购买的仔猪重量增加,导致生猪产量增加;二是生猪出栏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xx年上半年平均出栏价格xx.xx元/公斤,比上年同期xx.xx元/公斤降低x.xx元/公斤、下降为xx.xx%,导致产值减少。
二、总成本下降xx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平均每头总成本xx.xx元,较去年同期的xx.xx元降低xx.xx元,下降xx.xx%。
其中:散养生猪平均每头总成本xx.xx元,较去年同期的xx.xx元降低xx.xx元,下降x.xx%;小规模生猪平均每头总成本xx.xx元,较去年同期的xx.xx元降低xx.xx元,下降xx.xx%;中规模平均每头总成本xx.xx元,较去年同期的xx.xx元降低xx.xx元,下降xx.xx%。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按照市局“关于开展生猪生产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养殖场、牧业小区、饲养户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今年以来,我县仔猪价格平稳,体重20斤左右的仔猪每头400—500元。
育肥猪由1月份8.2—8.5元/斤降到现在的7.5—7.9元/斤,近期还有下降的趋势,能繁母猪、二元母猪3000元/头,纯种猪4000元/头,价格平稳。
育肥猪价格下降的原因是育肥猪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生猪消费不高造成的,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高,最高达到每斤10元,使养殖户积极扩大养殖,加大了今年上半年的出栏量。
根据市场情况,我们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逐步回升,然后将维持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二、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1、专门育肥户的经济效益收入:230斤体重出栏,每斤7.9元,计1817元。
支出:仔猪400元;饲料650斤×1.5元/斤=975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8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30元。
支出合计为1615元。
纯利:1817元—1615元=202元盈亏平衡点:1615÷230=7.0元去年同期生猪价格14.20元/斤,基本在盈亏平衡点上。
2、自繁自育户的经济效益支出:每头母猪饲料2600×1.5元/斤=3900元;仔猪饲料16头×6斤×5元/斤=480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10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20元;购种猪分摊300元。
支出合计4930元。
每头能繁母猪按年产活仔猪18头计算,每头成本4930÷18=273.9元,按市场价400元/头,每头仔猪纯利126.1元。
按专门育肥每头纯利202元,加上仔猪126.1元,每头育肥猪纯利328.1元,自繁自育的育肥猪比专门育肥猪每头多盈利126.1元。
三、生猪补栏情况据对前岗乡前岗村116户养猪户的调查,今年2月份存栏生猪2059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29头,生猪补栏141头,比去年同期减少5头,能繁母猪存栏246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8头,出栏生猪10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28头,生猪补栏略显冷清,主要因素是生猪价格不稳,成本增加,养殖户效益减少,风险加大,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育肥户补栏的积极性。
有关生猪养殖的调研报告三篇关于生猪养殖调研报告平阴县物价局对平安养猪场和南坛养猪场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平阴县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生猪出售价格持续走低,生猪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亏损。
一、生猪出栏价格下降调查户出栏生猪均价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上季度13.1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1.13元,降幅8.61%。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x16年春节前后猪价不涨反跌,生猪价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部分养殖户又惜售压栏,继续熬着,导致生猪存栏偏高。
二是猪肉消费需求下降。
今年春节前后气温比往年高,消费者储藏肉减少,猪价下跌。
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猪肉的替代品选择不断增多,提倡少吃肉,多吃菜,合理膳食,猪肉消费比例有所降低,生猪供应和猪肉消费量此消彼长,致使猪价和肉价双双下滑,这也使生猪价格下降的原因。
四是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禁令出台,国家提倡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再加上公款消费的大幅减少,餐饮业受到很大影响,随之猪肉消费也受到影响,这样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也不同程度上加剧了生猪供大于求的矛盾,从而导致生猪价格的持续下降。
二、仔猪价格下跌仔猪均价12.5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16元/公斤下降了3.47元,降幅21.69%,环比下降了2.47元,降幅16.47%。
据调查户反映,受猪价的持续低迷,仔猪补栏进度比较缓慢,从而限制了仔猪价格上行,出售仔猪亏损依然较重。
三、生猪饲养总成本略降规模调查户生猪头均饲养总成本1199.6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0.48元,降幅为13.08%,环比下降了106.74元,降幅8.17%。
饲养成本下降的原因是仔畜费下降。
由于今年以来我县生猪市场行情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导致仔猪价格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养的猪,缩短养殖期,使其饲养成本低,这样养殖户减少亏损。
四、生猪养殖亏损规模调查户生猪头均净利润为69.02元,环比下降38.39元,降幅为35.74%。
养猪成本调研报告养猪成本调研报告一、引言养猪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养猪成本,本报告进行了一次养猪成本调研,以了解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情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养猪户进行,内容包括饲料成本、生产设备投入、劳务成本等。
实地走访则是对具体养猪场进行的,观察猪舍设施、管理方式等,并与养殖户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1.饲料成本:饲料成本是养猪业重要的成本之一。
根据调查显示,占总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其中饲料价格占比较高。
同时,养殖户普遍反映饲料价格的波动对其经营造成了一定困扰。
2.生产设备投入:养猪场进行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根据调研结果,养猪场普遍有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猪舍建设、喂养设备等。
这些投入可以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但也增加了经营成本。
3.劳务成本:养猪业需要加大劳力投入,例如猪舍清理、饲料喂养等工作。
据调查发现,劳务成本占比为10%左右。
在一些养猪场中,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采用了自动化喂养设备等措施。
4.其他成本:除了饲料、生产设备和劳务成本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本需要考虑。
例如动物兽医保健费用、疫苗和药品等。
这些费用对于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1.在发展养猪业时,需要重视饲料成本的控制和稳定。
可以通过稳定与可靠的饲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减少价格波动对经营的影响。
2.养猪场可以适当投入一定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自动化喂养设备等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投入。
3.加强猪的养殖管理和消防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兽医费用。
4.养殖户应加强技术学习和人员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养猪技术。
五、结论本次养猪成本调研报告主要从饲料成本、生产设备投入、劳务成本等方面对养猪业的成本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饲料成本是养猪业的主要成本之一,劳务成本和设备投入也不可忽视。
XXXX年上半年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报告(可编辑)上半年生猪成本收入调查报告* *根据区价格成本调查局的工作安排,我县价格监督检验所及时安排成本调查员对各乡镇家庭生猪养殖调查点的生产成本和收入进行调查,以准确掌握上半年大型生猪的生产成本和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加、产值下降、成本下降、损失严重。
我、产量增加、产量减少* *今年上半年,我县生猪养殖平均日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天。
主要产品的平均产量为每人100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公斤.其中,散养保健猪的平均产量为100公斤,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小型猪的平均产量为100公斤,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中等规模猪的平均产量为100公斤,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产品的人均产值下降了人民币元。
其中,散装保健猪人均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小型猪人均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型猪的平均产值下降了100元/头。
主要原因是:第一,农民普遍购买的仔猪体重增加导致生猪产量增加;第二,市场生猪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上半年市场生猪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人民币kg 、导致产值下降。
第二、总成本下降* *今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人均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
其中,散养保健猪人均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头小型猪的平均单位成本下降了人民币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头小型猪的平均单位成本下降了人民币元。
降低成本的主要原因是仔猪购买价格的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县仔猪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公斤。
三、收入减少、严重亏损* *上半年每头猪平均净利润为人民币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
其中,散养生猪人均净利润为人民币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元。
小肥猪人均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元。
中等规模生猪人均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人民币元。
主要产品每公斤净利润同比下降1.5元。
主要原因是:一是生猪收购价格疲软乏力;第二,饲料价格稳定上涨;第三,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在农民总体可支配收入上升的同时,每天的劳动力价格从去年的人民币上升到了人民币,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生猪养殖是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社会肉食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生猪养殖所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投资回报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生猪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地区的20个生猪养殖场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与养殖场的负责人进行面谈和访问,了解他们的养殖环境、生猪养殖规模、投入成本以及销售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生猪养殖场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1.养殖环境:调查发现,大部分生猪养殖场采用封闭式养殖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然而,在初期建设时,养殖场的投资较大,增加了成本压力。
2.养殖规模:调查显示,养殖场的规模大小对成本和收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规模养殖场可以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单位生猪的养殖成本;而小规模养殖场则存在着单位养殖成本高、规模经济较差等问题。
3.投入成本:生猪养殖的主要投入成本包括饲料、饮水、疫苗、场地租赁及设施等。
调查发现,饲料成本是投入中最大的一项,占总投入成本的60%左右。
而饮水、疫苗和场地租赁及设施成本相对较低。
在当前饲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饲料成本已成为养殖场主要的负担。
4.销售情况:调查发现,生猪养殖场的销售主要通过集贸市场、超市和餐饮行业等渠道进行。
然而,龙头企业的垄断地位和价格压力给生猪养殖场带来了一定的销售困扰。
此外,猪肉价格波动也对销售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5.成本收益状况: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生猪养殖场的成本收益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规模养殖场由于规模效益,具备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小规模养殖场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和较低的回报率。
尤其是在近年来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生猪养殖的投资回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对生猪成本收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养殖场管理:通过控制疾病、提供高质量饲料以及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生猪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作为我国居民餐桌上的主要肉类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养猪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养猪场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为养猪场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二、养猪场基本情况某养猪场位于我国XX省XX市,成立于2010年,占地面积200亩,现有员工50人。
养猪场主要从事商品猪的养殖、销售,以及饲料加工和销售。
养殖品种以杜长大、杜洛克为主,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
三、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2019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0%,较2018年有所下降,说明养猪场流动性较好,资金周转较快。
-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019年,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0%,较2018年有所上升,说明养猪场固定资产投资加大。
2. 负债结构分析-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2019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0%,较2018年有所上升,说明养猪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2019年,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为30%,较2018年有所下降,说明养猪场长期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二)利润表分析1. 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8年增长10%,主要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和养殖规模的扩大。
- 其他业务收入:2019年,其他业务收入较2018年增长5%,主要来源于饲料加工和销售。
2. 成本费用分析- 主营业务成本:2019年,主营业务成本较2018年增长8%,主要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
- 期间费用:2019年,期间费用较2018年增长5%,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上升。
3.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2019年,毛利率为20%,较2018年下降2个百分点,说明养猪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养猪成本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对养猪成本的调研报告,我做出以下总结:
首先,养猪业务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疫苗和药物成本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
其中,饲料成本占据了最大的比例,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
因此,如何降低饲料成本
是降低养猪成本的关键。
其次,劳动力成本是养猪业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养猪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养猪工人,他们需要进行日常的喂养、清洁和疫苗接种等工作。
因此,招聘合适的员工,提高其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力成本。
此外,疫苗和药物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保持猪群的健康状态是确保生产的关键,因此,适时地进行疫苗接种,并及时治疗疾病,可以有效地降低疫病带来的损失。
然而,疫苗和药物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选择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降低养猪成本。
最后,设备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成本。
养猪设备的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能够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在总结中,可以强调以下几点:养猪成本的关键是降低饲料成本,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以及设备的维护,提高劳动力效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养猪成本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因此,
在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调整。
最后,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创新,也是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猪成本调研报告总结
养猪成本调研报告总结
本次养猪成本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养猪业的各项成本情况,为农户提供合理的经营建议。
通过对多个猪场的采访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饲料成本是养猪业最大的开支之一。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
对于农户而言,降低饲料成
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饲料采购上,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行集中采购和谈判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其次,人工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养猪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包括饲养员、兽医和管理人员等。
在调研中发现,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成本。
此外,疫病防控成本也是养猪业的重要开支。
疫病对养猪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加强养猪场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定期做好疫苗接种,都是降低疫病发生的关键。
调研数据显示,疫病防控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
最后,设备和设施的投入也是养猪成本的一部分。
调研中发现,农户在养猪设备和设施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很多农户仍在使用传统的设备和设施,这限制了养猪产业的发展。
合理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可以提高养猪效率,减少成本。
综上所述,养猪成本调研报告显示,饲料、人工、疫病防控和设备设施是影响养猪业成本的主要因素。
通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疫病防控和合理配置设备设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养猪户在经营中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调查报告(精选3篇)2021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调查报告第1篇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服务职能,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分析农业经济效益、掌握市场信息、合理制定农产品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为了及时准确的反映我县生猪饲养成本及收益情况,我所成本调查人员对三个小规模生猪调查户的生猪生产、销售等情况通过查看养殖成本登记本与养殖户交谈、市场调查等方式,对今年上半我县生猪养殖成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户的生猪饲养成本及收益情况简要分析如下:一、生猪饲养价格变动情况根据调查户生猪成本调查登记本、生猪价格监测点监测信息和市场价格信息;近期市场猪肉价格为28元/公斤,生猪收购价格为17.4元/公斤,今年元月份生猪收购价格为15元/公斤,2月份13.40元/公斤,3-4月14.50元/公斤,5月份迅速上升,上升为17元/公斤,目前已上升为17.40元/公斤,市场猪肉价格、生猪收购价格波动变动较大。
受市场生猪收购价格、市场猪肉价格上升的影响,仔猪价格也随着上涨,12公斤左右的仔猪,元月份为400元/头,3月份为500元/头,目前13公斤左右的仔猪为750元/头。
我县三个小规模生猪饲养户的生猪平均饲养天数为163.37天,较上年的166.43天,减少了3.06天,减幅为1.84%。
主产品产量为116.60公斤,较上年的119.10公斤,减少2.50公斤,减幅为2.10%。
养殖天数减少,主产品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逐月上升,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到了出栏期的生猪,养殖户预计后期生猪收购价格会下降,提前对育肥猪进行出售,使生猪主产品产量减少,养殖天数减少。
2019年上半年生猪调查点平均每头生猪主产品产值为1891.07元,较上年的1536.65元增加354.42元,增幅为23.06%。
主产品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
二、生猪养殖成本减少2019年上半年生猪调查点平均每头生猪总饲养成本为1551.92元,比上年饲养成本1793.19元减少241.27元,减幅为13.45%;每头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1545.83元,比上年的1787.41元减少249.09元,减幅为16.73%。
关于某某县生猪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某某县是传统生猪养殖和产出大县,每年可为广东、广西、香港等地提供某某万头左右的商品猪。
然而自某某年下半年起特别是某某年某某月份以来,我县生猪产量急剧下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和群众的普遍关注。
一、基本情况某某年下半年,特别是某某年某某月份以来,全县生猪生产总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生猪基础产能下降严重。
据统计,某某年全县生猪存栏某某万头,出栏某某万头,能繁母猪存栏某某万头;某某年生猪存栏某某万头,出栏某某万头,能繁母猪存栏某某万头;某某年某某月以来持续下降,到某某月底全县生猪存栏某某万头,能繁母猪某某头,同比分别减少某某%、某某%。
受生猪生产影响,县中心城区和某某周边主要屠宰企业猪源大幅减少,只有去年同期一半。
造成我县生猪生产急剧下降、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三大因素叠加造成的。
一是某某流行病影响。
受某某流行疫情影响,我县某某、某某等地不同程度有生猪大批病死情况,包括能繁母猪、商品猪、仔猪,其中能繁母猪死亡最多。
二是环境保护政策制约。
生猪养殖是高污染行业,畜禽粪污治理是主要整治对象,环保压力大。
某某年某某月全县完成了畜禽养殖“三区”划定规划和地理标注工作,全县禁养区某某个,面积达某某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某某%,有超范围划定现象。
随着各地生态环境保护、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推进,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新建养殖场申报审批难度加大,无形中提升了养殖行业准入“门槛”,增加了养殖成本。
三是生猪养殖周期性因素。
猪肉价格历来有“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周期性。
自某某年下半年起至某某年某某月,全县生猪肥猪价格持续低迷,县场条肉每公斤只有某某元左右,不少养殖和屠宰企业亏损严重。
二、工作建议生猪养殖、猪肉价格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牵涉千家万户,维系社会稳定。
恢复生猪生产、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维稳工作。
为了确保我县生猪产业地位,让广大县民“有肉吃、吃得起、吃得放心”,维护社会稳定,应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泗阳县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调研报告
针对近年来生猪价格在低位运行这一现状,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近期,受生猪出栏价格在低位运行的影响,猪肉零售价格稳中有跌。
从短期看,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下跌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从长期看,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将会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不利于生猪市场平稳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后期价格较快上涨。
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我们先后对泗阳县永茂生猪养殖场、泗阳县圣天生猪养殖场和泗阳县李口镇李前久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一、基本情况
1、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自XX年以来生猪出栏价格总体
表现为有升有降。
去年生猪出栏价格自1月份开始下滑,由
750元/50公斤下滑至4月底580元/50公斤;生猪出栏价格
从5月份开始回暧,最高出栏价格达到810元/50公斤。
但从12月份开始又呈周期性一路下行,XX年4月份生猪出栏价格为660
元/50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
2、生猪存栏变化情况。
XX年我县生猪出栏万头,其中
一季度岀栏37万头;存栏万头。
XX年一季度出栏万头,存栏万头,同比下降%和2%; XX年1 -4月能繁母猪存栏8万头,
XX年1 -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万头,同比减少%。
3、生猪养殖成本情况。
以一头猪200斤计算,XX年度
每头养殖成本在1420元左右,平均成本为元/斤;XX年1-4 月份每头养殖成本在1430元左右,平均成本为元/斤;而目前生猪出栏价
格为元/斤,意味着每出栏一头生猪,养殖企业就亏损170元左右。
养殖成本亏损主要表现在人工成本、兽药保健成本和部分饲料成本的增加及生猪出栏价格处在低谷徘徊等因素所致。
4、中间环节差价情况。
XX年1-4月份猪肉零售价格与
口条肉批发价格平均差价为2元/斤,较XX年同期平均差价为元/斤增加了%。
XX年1-4月份生猪岀栏均价630元/50公斤,较XX 年同期上涨%。
XX年1-4月份猪肉(后座统货)零售均价元/斤,较去年同期下降%。
二、原因分析
1、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
由于XX年左右生猪价格高
位运行,养殖业较高的盈利水平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致使生猪产能大幅度拉高,造成市场整体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是当前生猪猪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2、消费疲软需求动力不足。
由于消费理念、饮食结构
变化等原因,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相对减少,对牛羊肉等替代品的消费相对增加,同时,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严禁公款消费势头得到遏制,餐饮行业等终端消费需求不旺。
3、外来猪肉低价冲击市场。
XX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大幅
增加,价格低于国内毛猪价,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内生猪市场, 导致国内养殖户不得不低价岀售,以增加市场竞争力。
我县屠宰场部分生猪于外省市,由于外地生猪经过长途运输后, 体重下降,出肉率高,成本较低,本地经营户更倾向从外地进货;加上我县生猪大规模养殖较少,价格受到外地市场影响大,外地生猪价格下跌,拉动我县生猪价格也随之下跌。
三、政策建议
1、提高生产规模化水平。
一是要重视加大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力度,对生猪规模养殖在政
策和资金方而给予一定优惠和扶持。
部分养殖企业反映,在主要过程中只有大规模养殖企业每年享受到政府补贴,而中小型养殖企业一直未能享受。
对养殖企业的补贴要以点带而,让生猪养殖企业均能享受到该有的补贴,以稳定生猪生产主体。
二是发展与屠宰加工企业对等谈判的经济平台,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规模集成、技术传递、信息集合等优势,提高生产者的市场地位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整合生猪产业链功能。
一是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
销售一体化经营。
二是大力倡导冷链系统改造,增强冷鲜肉流通能力,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
三是鼓励在生猪主产区建立屠宰企业,扩大猪肉及猪肉制品跨区域流通的比例和降低生猪活体跨区域流通的比例。
3、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一是运用政府手段对生猪市场加以调控,生猪市场价格仅靠市场自主调节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要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生猪养殖企业加以扶持,才能使生猪养殖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为生猪市场的稳定提供保障,充分调动生猪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要充分发挥商务、农委、财政、物价等部门职能作用,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
三是要进一步减少生猪流通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生猪产销等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降低生猪流通成本。
四是冃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防病防疫药品是通过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些药品经招投标方式集中采购,中间环节较多,且各生猪养
殖企业防病防疫的种类不尽相同。
建议以资金补贴的方式发放给生猪养殖企业,使生猪养殖企业均能
五是要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做好成本分析和政
策引导工作,避免“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发生。
六是针对人们消费理念和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建议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大力培育一批对生态生猪的养殖企业,虽然其养殖成本较高、养殖周期较长,但从保健的角度看,起到绿色环保作用,其价格比普通生猪要高出许多,但其食用性较大,消费市场较好,这样也就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促进生猪养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