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活动
- 格式:pdf
- 大小:22.13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班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师对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于近期开展了小班角色游戏分享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班角色游戏理论知识的掌握。
2. 促进教师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力的提升。
3. 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角色游戏指导水平。
三、活动内容1. 理论研讨:首先,我们邀请了资深学前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讲解小班角色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游戏的特点、类型、发展规律等。
通过理论的学习,教师们对小班角色游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组织教师们对一些典型的小班角色游戏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分析案例中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指导。
3. 现场观摩:为了使教师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小班角色游戏的开展情况,我们安排了现场观摩环节。
教师们观摩了不同班级的小班角色游戏,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记录游戏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
4. 互动交流: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观摩心得,交流各自在角色游戏指导中的经验和困惑。
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全体教师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培训:专家通过PPT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班角色游戏的理论知识。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对角色游戏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教师们选取了多个小班角色游戏案例,从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教师们发现了自己在角色游戏指导中的不足,并学习了有效的指导策略。
3. 现场观摩:教师们观摩了不同班级的小班角色游戏,记录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100篇小班角色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教育教学方式,它帮助儿童深入理解和学习各种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习惯。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角色游戏教学,在此,我总结了一份“小班角色游戏教案100篇”,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自然科学1.《小蚂蚁采食》目标: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学步骤:1)班级分成两组,每组5名学生,其中一组扮演蚂蚁,另一组扮演人类。
2)在桌上放上一些玉米饼干,让人类学生伸手拿。
3)让蚂蚁学生用竹签捏住饼干,把它们带回到巢里。
4)引导学生讨论蚂蚁的生活方式。
2.《小鸟飞行》目标:让孩子了解鸟儿的飞行习性。
教学步骤:1)每个学生都做一只纸鸟。
2)班级内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扮演鸟,另一组学生扮演飞机。
3)放一个环形的“目标”,让鸟飞向目标,飞机绕道而行。
4)让学生回答问题,解释为什么鸟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
3.《小鱼跳跃》目标:通过角色游戏了解鱼类生态系统。
教学步骤:1)班级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扮演鱼,另一组学生扮演食肉鱼。
2)设置一个模拟海底环境。
3)鱼儿们钻入洞穴中,避开食肉鱼的追击。
4)让学生回答问题,解释为什么鱼可以在水里生存。
二、社会科学4.《超市购物》目标:让孩子们学会购物理念。
教学步骤:1)准备一些小物品和货架,让孩子们扮演超市里的购物者和工作人员。
2)学生们用钱购买货物。
3)帮助学生们了解货物价格的概念和选择正确的商品的重要性。
5.《小病人看病》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看医生的过程。
教学步骤:1)孩子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扮演医生,另一组扮演病人。
2)学生们模拟看病过程。
3)让学生们学习正确分类疾病和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6.《小法官审案》目标:让孩子们理解法律和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班级分成三组,一组扮演警察,一组扮演律师,一组扮演犯罪嫌疑人。
2)警察抓住犯罪嫌疑人,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法官判决案件结果。
3)让学生们学习什么是“公正”,以及为什么违反规则会带来坏处。
角色游戏教案小班11篇《角色游戏教案小班11篇》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角色游戏教案小班第1篇活动目标1、能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扮演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尝试做一些爸爸妈妈的日常工作。
2、通过自己的亲身扮演,充分体验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产生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
材料准备1、爸爸妈妈逛街使用的小包包。
2、发动孩子收集自己家中的毛绒娃娃。
3、电脑歌曲《让爱住我家》。
活动流程回忆父母照顾自己的日常情节——谈一谈自己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幼儿自主扮演角色游戏——交流演示、评价——提升要求一、温馨谈话:我亲爱的爸爸妈妈1、教师: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你会这么爱爸爸妈妈呢?把你的原因告诉我们大家。
(幼儿1:我爱爸爸妈妈,因为爸爸会和我一起做游戏;妈妈会陪我去公园玩耍。
幼儿2:我爱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力气大,在家里要做很多的事情;妈妈长得漂亮,会帮我梳好看的发型。
……)2、教师小结:对呀,世界上的爸爸妈妈是最最爱护自己的'孩子的。
因为家里有了爸爸妈妈的爱,还有孩子的爱,才会充满笑声。
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曲《让爱住我家》,把快乐的歌声也带到每个人的家里,好吗?(好)(播放电脑歌曲,全体孩子一起跟唱。
)二、角色畅想: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1、教师:今天,我们需要自己要做一做娃娃的爸爸妈妈。
请你好好的思考一下,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呢?2、鼓励孩子与朋友一起轻声地交流,获知他人的感想。
3、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必要补充。
三、自主选择角色,开展角色游戏“迷你一条街。
”1、(出示毛绒娃娃)教师:看!我们班来了这么多没有爸爸妈妈的娃娃,等会儿请你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好好把你的爱送给娃娃,好吗?(好)2、扮演顾客群的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成为娃娃的爸爸妈妈,开始进入角色游戏。
3、重点进行游戏进程中的有效指导。
小班角色游戏什么教案有4篇这是小班角色游戏什么教案有4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角色游戏什么教案有4篇第1部分一.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快乐街》(三)二.活动目标:1.尝试在游戏中渗透有关庆"新年"的情节内容。
2.乐意与同伴有礼貌地交往,体验交往与分享"庆'新年'"游戏的快乐。
三、游戏准备:1.划分好各角色区,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
2.丰富幼儿有关庆"新年"的生活经验。
3.幼儿已按意愿选择好游戏角色。
四、游戏过程:(一)谈话,引出游戏主题。
1.师:前几天天我们一起过了一个什么节日?是怎样过的?我们快乐街上也要为宝宝和小朋友们过"新年"节。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师:娃娃家怎么为宝宝过"新年"节呢?客人可以买什么礼物送给宝宝?送的时候对宝宝说些什么话?超市、幼儿园等部门又可以怎样来为小朋友过节日?谁来介绍一下。
2.师:过"新年"节大家都会很开心,除了说祝福的话和送礼物,还要有礼貌,等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来说说你们的开心事,好吗?(三)幼儿游戏,老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并以顾客的身份去买礼物送礼、坐客等,帮助幼儿发展游戏情节。
(四)游戏评价。
1.师: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把开心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交流、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开心的原因)。
2.师:有没有遇到困难呢?是怎样解决的?(幼儿交流,视情况加以讨论)3.教师小结:今天我也很开心,我们快乐街上的小市民都很有礼貌,还为宝宝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过了"新年"节,现在老师也祝福大家: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五)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游戏反思: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幼儿能按意愿选择角色,主动热情地与同伴交往,并相互赠送节日礼物,幼儿的兴趣很好,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大多数幼儿的角色意识较强,能很好的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游戏中教师能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
第1篇一、活动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具代表性的游戏形式,它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小班幼儿正处于角色游戏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角色、情境、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简单。
为了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质量,我们特开展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特点的认识。
2. 帮助教师掌握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角色游戏指导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角色游戏理论探讨2.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现状分析3.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分享4. 角色游戏实践案例分析5. 教师互动交流与反思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下午14:00-17:00五、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六、活动流程1. 14:00-14:10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
2. 14:10-15:00 角色游戏理论探讨- 邀请专家讲解角色游戏的基本理论,包括角色游戏的发展阶段、特点、功能等。
3. 15:00-15:10 休息,茶歇。
4. 15:10-16:10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现状分析- 各教师分享所在班级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5. 16:10-16:50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分享- 教师们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和分享:a. 如何创设丰富的角色游戏环境?b.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c. 如何帮助幼儿解决角色游戏中的冲突?d. 如何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6. 16:50-17:00 角色游戏实践案例分析- 教师们分享各自班级中成功的角色游戏案例,互相学习借鉴。
7. 17:00-17:10 总结发言,强调角色游戏指导的重要性。
七、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师掌握了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共同提高角色游戏指导能力。
八、活动准备1. 准备相关角色游戏理论资料,供教师参考。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方案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增强幼儿对不同角色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对象:小班幼儿,年龄范围为3-4岁。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每周二和周四上午9:00-10:00。
活动地点:幼儿园小班活动室。
活动准备:1. 角色服装和道具:准备医生、警察、厨师、老师等角色的服装和相关道具。
2. 角色卡片:制作角色卡片,上面写有角色名称和简短的介绍。
3. 活动背景音乐:准备适合角色游戏的背景音乐。
4. 活动指导手册:为教师准备活动指导手册,明确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活动流程:1. 导入阶段(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扮演的情景。
2. 分角色阶段(10分钟):幼儿通过抽签或选择的方式,确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3. 角色准备阶段(10分钟):幼儿穿上角色服装,熟悉角色的基本动作和语言。
4. 角色互动阶段(20分钟):幼儿根据角色卡片上的介绍,进行角色间的互动和交流。
5. 角色展示阶段(10分钟):每个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角色,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和表演。
6. 活动总结阶段(5分钟):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道具安全无害,避免幼儿受伤。
2. 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绪和行为,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尊重每个幼儿的选择和表现。
4. 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整理服装和道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次小班角色游戏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不同角色的特点和行为,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期待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小小超市大冒险【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排队等候的习惯。
4.激发幼儿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和兴趣。
【活动时长】:1课时【活动准备】:1.小超市场景布置:货架、商品、收银台、购物车等。
2.角色分配:小老板、收银员、顾客、保安等。
3.道具:货币、购物清单、商品标签等。
4.音乐: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讲解活动规则,引导幼儿了解角色游戏的意义。
2.介绍各个角色的职责,让幼儿熟悉角色特点。
二、角色分配1.根据幼儿的意愿和特点,分配角色。
2.指导幼儿穿戴角色服装,增强角色意识。
三、角色游戏1.小老板:负责管理超市,维持秩序,解答顾客疑问。
2.收银员:负责结账,收取货币,找零。
3.顾客: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礼貌交流。
4.保安:维持超市秩序,协助小老板处理突发事件。
1.小老板开场:“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我们的小小超市!我是小老板,我会在这里照顾大家,你们要遵守规则哦!”2.收银员准备:“我是收银员,我要准备好收银台,检查货币和找零,还要学会礼貌地对待顾客。
”3.顾客挑选商品:“大家好,我是顾客,我要去货架挑选喜欢的商品,记得要排队结账哦!”4.保安维持秩序:“我是保安,我要确保超市秩序井然,如果有小朋友需要帮助,我会及时出现。
”四、游戏进行1.小老板组织游戏,引导幼儿进入角色。
2.各角色按照职责进行游戏,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活动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家庭小超市,进行角色扮演。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反馈】:通过本次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遵守规则,提高了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商店角色游戏小班游戏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商店角色游戏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商店的基本知识,如商品分类、买卖流程等。
3. 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和交流。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学会整理商品、保持商店卫生。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商店模型、商品模型、货币模型、购物清单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模拟商店环境,包括货架、收银台、购物区等。
3. 材料:纸、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模拟商店,引导幼儿观察商店的布局、商品的分类等。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商店的基本知识,如商品分类、买卖流程等。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学会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4.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购物心得,引导幼儿总结商店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实体商店,加深对商店的认识。
2. 区域活动:设置商店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商店角色游戏。
3. 创作展示:组织幼儿绘制自己设计的商店海报,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商店角色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商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评价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商店角色游戏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定期召开教师会议,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案内容。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商品分类: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商品,如食品、玩具、衣物等,并讲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学习货币知识: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面值的货币,如人民币、硬币等,并教授幼儿如何进行找零。
3. 购物模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学会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商品和货币知识。
2.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商店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商品分类和货币使用。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教案100篇《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教案10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游戏优秀教案《三只羊》含反思一.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2.初步进行表演,熟练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能大胆地用动作进行表演。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三只羊(大羊、中羊、小羊)的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1.师出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及主要内容。
师:这是谁?我们在哪个故事里见过它?里面还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2.师小结:三只羊上山去吃草,碰到了大灰狼,小羊用角顶,中羊和大羊一起用头撞,一起把大灰狼撞下悬崖摔死了。
3.师幼一同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进行表演。
师: (1)小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小羊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小羊"的笃的笃"跑的动作,并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和动作)2)中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中羊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中羊"踢托踢托"跑的动作)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它们是怎么说的?大羊怎么说?模仿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及大羊"笛度笛度"跑的动作)4)三只羊一起上山,大灰狼怎么问?它们是怎么回答的?5)与大灰狼打斗,小羊怎么做?中羊和大羊怎么做?"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最后结果怎么样了?4.分组进行表演,师将头饰事先放中间,幼儿自由取放。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幼儿小班角色游戏教案第一章:认识角色游戏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角色游戏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解释角色游戏的含义。
探讨角色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角色游戏。
1.3 教学活动:观察幼儿自由玩耍,引导幼儿发现角色游戏的存在。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
第二章:建立游戏环境2.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布置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游戏环境对角色游戏的影响。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
2.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如摆放玩具、布置场景等。
第三章:引入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让幼儿理解角色扮演的概念。
培养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
3.2 教学内容:解释角色扮演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3.3 教学活动:观察幼儿的自然扮演,引导幼儿发现角色扮演的存在。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如扮演家庭成员、商店员工等。
第四章:发展情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情节发展能力。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情节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3 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节发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考。
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如角色间的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第五章:总结和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的总结和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讨论总结和反思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
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和反思。
5.3 教学活动: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体验。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六章:家庭角色扮演游戏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角色扮演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培养幼儿在家庭角色扮演游戏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6.2 教学内容:讨论家庭角色扮演游戏的常见类型,如扮演父母、兄弟姐妹等。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
《我来做“爸爸和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扮演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尝试做一些爸
爸妈妈的日常工作。
2、通过自己的亲身扮演,充分体验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产生爱爸爸妈妈的美
好情感。
材料准备
1、爸爸妈妈逛街使用的小包包。
2、发动孩子收集自己家中的毛绒娃娃。
3、电脑歌曲《让爱住我家》。
活动过程
回忆父母照顾自己的日常情节——谈一谈自己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幼儿自主扮演角色游戏——交流演示、评价——提升要求
一、温馨谈话: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1、教师: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你会这么爱爸爸妈妈呢?
把你的原因告诉我们大家。
(幼儿1:我爱爸爸妈妈,因为爸爸会和我一起做游戏;妈妈会陪我去公园玩耍。
幼儿2:我爱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力气大,在家里要做很多的事情;妈妈长得漂亮,会帮我梳好看的发型。
,,)
2、教师小结:对呀,世界上的爸爸妈妈是最最爱护自己的孩子的。
因为家里
有了爸爸妈妈的爱,还有孩子的爱,才会充满笑声。
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
曲《让爱住我家》,把快乐的歌声也带到每个人的家里,好吗?(好)
(播放电脑歌曲,全体孩子一起跟唱。
)
二、角色畅想: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
1、教师:今天,我们需要自己要做一做娃娃的爸爸妈妈。
请你好好的思考一下,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呢?
2、鼓励孩子与朋友一起轻声地交流,获知他人的感想。
3、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必要补充。
三、自主选择角色,开展角色游戏“迷你一条街。
”
1、(出示毛绒娃娃)教师:看!我们班来了这么多没有爸爸妈妈的娃娃,
等会儿请你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好好把你的爱送给娃娃,好吗?(好)
2、扮演顾客群的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成为娃娃的爸爸妈妈,开始进入角色游戏。
3、重点进行游戏进程中的有效指导。
具体方法:教师也以“妈妈”的身份抱着娃娃去用餐、看病、拍照、购物、
理发,并随机观察其他爸爸妈妈的一些表现。
还可以采用“攀谈”的方式,与爸爸、妈妈们成为搭档,一起去逛街。
把教师自身丰富的游戏语言、动作、内容,
在平行、互动的氛围中让孩子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孩子的游戏水平。
同时,教师
也要随机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亮点展示,并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爸爸妈妈的经验。
四、爸爸妈妈们的经验交流展示,评选出最优秀的爸爸妈妈。
1、教师:现在的娃娃们好开心,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陪着他们度过了快乐的
一天。
那,哪个娃娃的爸爸妈妈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带着娃娃度过这一天的?
2、个别孩子抱着娃娃来用动作、语言与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玩法,并进行颁奖。
五、提升再次游戏的要求。
教师肯定所有爸爸妈妈的做法,并提出下次游戏的提升要求:娃娃有了爸爸,还想有一个妈妈。
有妈妈的娃娃还想有一个爸爸,娃娃的愿望你们可以怎么来帮助他实现呢?(男孩子与女孩子进行家庭组合,进行合作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