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拓浦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4
buck电路拓扑及其工作原理1. 引言在现代电子设备中,为了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经常需要使用直流电源转换电路。
Buck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可将高电压降低为所需的低电压。
本文将介绍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
2. Buck电路基本结构Buck电路采用开关元件控制电能的传递,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2.1 输入电源输入电源为Buck电路提供能量,可以是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
2.2 开关元件Buck电路中常用的开关元件有MOSFET和二极管。
其中,MOSFET可将电能从输入侧传递到输出侧,而二极管则起到反向导电的作用。
2.3 能量储存元件能量储存元件用于储存和传输能量,常用的元件包括电感和输出电容。
电感在Buck电路中起到储能的作用,而输出电容则用于平滑输出电压。
2.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监测输出电压,并根据需要调节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以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3. Buck电路工作原理Buck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状态下的工作原理。
3.1 导通状态在导通状态下,MOSFET导通,电流从输入电源经过电感流向输出电容和负载。
此时,电感储存能量,输出电流为正。
3.2 截止状态在截止状态下,MOSFET截止导通,电流无法通过,此时,电感释放储存的能量,输出电流为零。
二极管反向导电,维持输出电路的稳定。
3.3 工作周期Buck电路在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之间不断切换,形成工作周期。
每个工作周期可分为导通时间和截止时间。
4. Buck电路工作原理的优势及应用Buck电路具有以下优势:4.1 高效性Buck电路采用开关控制,通过调节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高效能量转换。
4.2 可变输出通过控制电路调节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电压。
4.3 稳定性控制电路监测输出电压,可以及时调整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Buck电路拓扑及其工作原理Buck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转换器,也被称为降压型开关电源。
它可以将一个较高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一个较低的直流电压,同时保持较高的效率。
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是基于一个电感元件和一个开关元件。
下面是Buck电路的基本拓扑图示:```Vin ─────┬───────┐││─┼─┬─────┴─┬──Vo││││││Cin│L││││││─┴─┴───────┼─GND││GND GND```在这个拓扑中,Vin代表输入电压,Vo代表输出电压,Cin代表输入电容,L代表电感,以及GND代表接地。
Buck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 开关状态:当开关元件(通常是MOSFET)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感L储存能量,并将其传递到输出负载。
2. 关断状态:当开关元件处于关断状态时,电感L通过其自感性产生电压,并将这个能量转移到输出负载。
Buck电路的工作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导通状态(开关打开):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时,输入电压Vin通过电感L传递到输出负载。
电感L储存能量,并将其传递到输出电容Cout。
2. 关断状态(开关关闭):开关元件关闭时,电感L的自感性会产生反向电压,将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Cout和负载上。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放电”阶段。
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通常使用PWM(脉宽调制)技术来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关断,以实现精确的输出电压调节。
总结起来,Buck电路通过周期性地切换开关元件的状态,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的输出电压。
这种转换过程利用电感和电容储存和传递能量,实现了高效的降压转换。
双边LCC拓扑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结构,其中LCC代表“Leading Common Collector”,即“先导共射”。
这种电路结构通常用于功率电子转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以及直流-直流转换器等应用中。
双边LCC拓扑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通过一个开关(如晶体管)与电源相连,另一个输入端则接地。
输出端则直接连接到负载。
在这种电路中,电流通过开关从电源流向负载,然后通过负载返回到电源,形成一个闭环。
由于采用了先导共射的结构,这种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同时还能够实现较小的体积和较低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在双边LCC拓扑电路中,开关的导通和关断对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这种电路时,需要考虑到开关的选择、驱动电路的设计以及电路的保护等方面。
总的来说,双边LCC拓扑电路是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电子电路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5种开关电源拓扑电路结构与连接原理与及特点选择与设计方法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装置,其常见的拓扑电路结构包括单端(Buck)、反相(Boost)和反相-反相(Buck-Boost)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拓扑电路的连接、原理与特点,并给出选择与设计方法。
1.单端拓扑电路结构与连接:单端拓扑电路主要由功率开关器件、电感元件和输出滤波电容组成。
它的连接方式为输入电压接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输出电压则输出到输出端。
单端拓扑电路常用于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更低的应用场景。
2.反相拓扑电路结构与连接:反相拓扑电路也是由功率开关器件、电感元件和输出滤波电容组成。
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连接方式,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接到电感上,输出电压则从电感上接出。
反相拓扑电路适用于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更高的应用场景。
3.反相-反相拓扑电路结构与连接:反相-反相拓扑电路结构是将单端拓扑与反相拓扑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它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翻转。
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接到电感上,输出电压同样从电感上输出。
这种拓扑电路可以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差异实现升压或降压功能。
这些拓扑电路的原理与特点如下:1.单端拓扑电路原理与特点:单端拓扑电路使用开关器件以一定的频率开关电源输入,通过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将开关输出的方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简单、成本较低,但效率较低,适用于输出电压较低的场景。
2.反相拓扑电路原理与特点:反相拓扑电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截止来改变电感中的电流,从而改变输出电压。
与单端拓扑电路相比,它的效率较高,但成本较高。
反相拓扑电路适用于输出电压较高的场景。
3.反相-反相拓扑电路原理与特点:反相-反相拓扑电路通过将输入电压先升压或降压至一个中间电压,再通过反向变换输出所需的电压。
这种电路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升压和降压功能,但需要多个开关器件和电感,因此成本和复杂度较高。
在选择与设计开关电源的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要求,然后选择适合的拓扑电路结构。
开关电源三大基础拓扑开关电源三大基础拓扑为:Buck、Boost、Buck-Boost,大部分开关电源都是采用这几种基础拓扑或者其对应的隔离方式。
拓扑的分类取决于电感的连接方式。
当我们在电路中设置合适的参考地后,可以得到三个端子:输入端、输出端、地。
若电感一端与地相连,得到buck-boost电路;若与输入端相连,得到boost电路;若与输出端相连,得到buck电路。
三种电路拓扑的小结Buck电路:占空比D≈VO/VIN ,输出电流IO=电感电流IL,电感电流IL额定值≥1.2IL,正输入负输出/负输入正输出;Boost电路:占空比D≈(VO-VIN)/VO,输出电流IO=电感电流IL(1-D),电感电流IL额定值≥1.2IL,提高输入的值,不改变输入极性;Buck-boost电路:占空比D≈VO/(VO+VIN),输出电流IO=电感电流IL(1-D),电感电流IL额定值≥1.2IL,降低输入的值,不改变输入极性。
各类拓扑下的器件选用一、电感的设计对buck拓扑,一般在输入电压最大值Vimax(即占空比最小值Dmin)下设计电感。
将电流纹波率r设置为0.3~0.4。
对buck-boost、boost拓扑,一般在输入电压最小值Vimin(即占空比最大值Dmax)下设计电感。
将电流纹波率r设置为0.3~0.4。
二、二极管的选用1、所选二极管的额定电流至少等于最恶劣平均电流的两倍。
对buck拓扑,ID≥2I0(1-Dmin);对buck-boost、boost拓扑, ID≥2I0。
2、所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至少比最恶劣二极管电压大20%。
对buck拓扑,VD≥1.2Vimax;对boost拓扑,VD≥1.2Vo , Vo为输出电压;对buck-boost拓扑,VD≥1.2(Vimax+ Vo)。
三、开关管的选用1、由P=UI,得开关管有效电流值输入电压最小值Vimin(即占空比最大值Dmax)处最大。
2、所选开关管的额定电流至少等于开关管有效电流值的两倍。
三相不间断电源的电路拓扑与控制策略精解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的稳定供应是不可或缺的,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缩写为UPS)作为一种应急电源,在电网出现故障或电源无法供应时,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力。
三相不间断电源(Three-Phas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耐用性的UPS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三相不间断电源的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读者理解三相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
电路拓扑单向直流-交流桥式逆变器三相不间断电源的逆变器可以采用单向直流-交流桥式逆变器(One-way DC-AC Bridge Inverter)电路拓扑。
其电路图如下所示:+---+ Vdc +---+ +---+ Vo +---+| | | | | |+----+ | G1 | | +----+ | G2 | || Vs | | / \\ | Vdc | Vs | | / \\ | Vo| |-+-|---| |---+-|----| |-+-|---| |---+-|-| | | \\_/ | | | | \\_/ || | | Filter | | | | Filter || | +---+ | +----+ | | +---+ | +----++----+ G3| |G4 +----+ G5| |G6| |+--------------------------+其中,Vs是输入的三相交流电源,G1和G2、G3和G4、G5和G6分别为桥臂。
逆变器内的电容可以阻止不能被电网承受的高频噪声。
此外,由于逆变器输出频率的高度精准性,因此可以使UPS能够通过与电网的同步与发电机实现交互。
三电平桥式逆变器三电平桥式逆变器(Three-Level Bridge Inverter)可以将直流电压与直流到交流反转的转换结合起来,通过向输出线载荷提供跨度更大的电压而使能量转移效率更高。
三电平boost电路拓扑三电平boost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转换器拓扑结构,常用于直流电压调整和变换的应用中。
它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实现对输入电压的提升或降低。
本文将从三电平boost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三电平boost电路的原理三电平boost电路由两个开关管和一个电感组成,通过控制两个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整。
其原理是利用电感的储能和释能特性,实现对电压的转换。
在三电平boost电路中,开关管分为上管和下管。
当上管导通时,电感储能,此时输入电压通过电感流向电容,电容电压上升;当上管关断时,电感释能,此时电容通过电感,电容电压下降。
同样地,当下管导通时,电感储能,电容电压上升;当下管关断时,电感释能,电容电压下降。
通过合理地控制上下管的开关状态,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增益或降低。
二、三电平boost电路的工作方式三电平boost电路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感储能、电感释能和电容充放电。
1. 电感储能阶段:当上管导通时,电感储能,此时输入电压通过电感流向电容,电容电压上升。
同时,下管关断,电容电压不会流向输出端,保持在低电平。
2. 电感释能阶段:当上管关断时,电感释能,此时电容通过电感,电容电压下降。
同时,下管导通,电容电压继续下降,将能量传递到输出端。
3. 电容充放电阶段:当下管导通时,电容充电,此时电容电压上升。
同时,上管关断,电容电压继续上升,并将能量传递到输出端。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三个阶段,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转换和调整。
三、三电平boost电路的应用三电平boost电路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广、输出电压可调、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电子转换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1. 直流电压调整:三电平boost电路可以实现对直流电压的提升或降低,常用于电力系统中对直流电压进行调整和变换。
2. 高压变换:三电平boost电路可以将低压直流电源转换为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力变换器和高压电源等领域。
三相ups电路拓扑三相UPS电路拓扑是一种常用的电力供应系统,它在保证电力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相UPS电路拓扑由三个相互独立的电源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以保障负载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相UPS电路拓扑可分为三个部分:输入变压器、整流器和逆变器。
输入变压器负责将外部电网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入电压,以供整流器和逆变器使用。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充电器将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负载设备使用。
三相UPS电路拓扑的优势在于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采用了多个电源模块,当其中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其他模块仍能够继续提供电力,确保负载设备的连续供电。
此外,如果负载需求增加,只需增加更多的电源模块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三相UPS电路拓扑还能提供较高的功率密度。
由于采用了多个电源模块,每个模块只需承担部分负载,使得每个模块的功率密度相对较低,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同时,采用了并联的方式,可实现模块之间的负载均衡,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相UPS电路拓扑还具有较好的电能质量。
由于输入变压器和整流器的存在,能够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定调节和滤波,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给逆变器使用。
逆变器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能够提供纯正弦波输出,减少对负载设备的干扰,保证负载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相UPS电路拓扑还具备快速切换能力。
当外部电网发生故障或电力中断时,逆变器能够迅速切换到电池供电,以保证负载设备的连续供电。
切换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内,对负载设备的影响非常小。
三相UPS电路拓扑是一种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电能质量的电力供应系统。
它能够保障负载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停电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三相UPS电路拓扑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能源环境的变化,三相UPS电路拓扑将继续得到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转换装置,可以在两个电源之间实现能量的双向转换。
它通常由一个全桥拓扑组成,包括四个开关管和两个电容。
在这个电路拓扑中,两个电源分别连接到全桥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而负载则连接到全桥电路的输出端。
通过控制四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实现能量从任意一个电源向另一个电源的方向流动。
工作原理如下:当S1和S4导通,S2和S3关断时,电源1的正极与电源2的负极相连,这时电流从电源1流向负载;当S1和S4关断,S2和S3导通时,电源2的正极与电源1的负极相连,电流从电源2流向负载。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可以实现电流的双向流动。
为了确保电路的稳定工作,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如PWM调制控制或者谐振控制,以实现电流和电压的稳定输出。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系统、电动车充电系统、太阳能逆变器等领域,具有高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7/10/200311Introduction to Push-Pull and Cascaded Power Converter Topologies
Bob BellPrincipal Applications Engineer
July 10, 2003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National Semiconductor’s continuing series of ON-Line Seminars
Today our topic is an introduction to a family of DC-DC power converters referred to as “Cascaded”7/10/2003
22© 20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bout the PresenterThe author, Bob Bell,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power conversion industry for 20 years, currently a Principal Applications Engineer for the National Semiconductor Phoenix Design Center. The Phoenix Design Center is developing next generation power conversion solutions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Education: BSEE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Teaneck, NJ
My name is Bob Bell. I have been employed with National Semiconductor for 2 years.
I am an application engineer at the National Semiconductor Phoenix Arizona Design Center
Here at the design center we have a team developing next generation power conversion solutions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7/10/2003
33Outline:Buck Regulator Family LinesPush-Pull Topology IntroductionPush-Pull Controller Cascaded Push-Pull TopologiesCascaded ControllerCascaded Half-Bridge Topology Introduction
Today we will start off with a brief review of common DC to DC power converter topologies.
Our main interest will be several topologies which apply to isolated DC to DC converters.
The topologies which we will initially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will be the Buck and the Push-Pull topology.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we will introduce benef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scading” two topologies together.7/10/2003
44© 20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mmon One-Switch Power Converter Topologies
NsLVoVinNauxNpForward ConverterLVoVinBuck ConverterVoVinBoost ConverterNpVoVinNsFlyback Converter
Shown on this chart is the power stage arrangements for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power converter topologies which use a single primary switching element. The Buck and Boost are the simplest and applyto non-isolated power converters.
The Forwards and Flyback topology are used in isolated converters where it is desirable to electrically isola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grounds. 7/10/2003
55© 20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mmon Two-Switch Power Converter Topologies
LVoVinNsNpNsNp
Push-Pull ConverterNpNs
Ns
LVo
Vin
Half Bridge ConverterNpNsNs
LVo
Vin
Full Bridge ConverterShown on this chart are several popular isolated power converters which use two or more primary switches. The Push-Pull and Half-Bridge require two switches while the Full-Bridge requires four switches. Generally the power capability increases from Push-Pull to Half-Bridge to Full-Bridge. 7/10/2003
66© 20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uck Regulator Basics VOUT= D * VIN
D*Ts
Ts
I(Q1)
I(D1)
IL
Q1
D1L1C1
VIN
VOUT
A more detailed look at the anatomy of a Buck regulator shows a switching section, comprised of Q1 and D1, and an output filter comprised of L1 and C1.
The Buck regulator is used to efficiently step down voltages.The output voltage is given as Vin * D, where D is the duty cycle of the main switch Q.
All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s we will show assume the inductor current does not return to zero during the switching cycle, this is saidto be “Continuous” operation.
The Inductor current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switch currentfrom Q1 and the rectifier current D1 7/10/2003
77© 20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uck Converter Characteristics
•Non-Isolated Grounds•Voltage Step-down Only•Single Output Only•Very High Efficiency•Low Output Ripple Current•High Input Ripple Current•High Side (Isolated) Gate Drive Required•Large Achievable Duty Cycle Range•Wide Regulation Range (due to above)
{Read 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