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字画的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2
字画鉴赏的10大标准
字画鉴赏的10大标准如下:
1.作品的艺术水平:这是衡量其价值的最主要因素。
这涉及到书画的三个境界:景物境界、笔墨境界和人文境界。
一幅作品对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绘,是其景物境界的体现。
2.技法和章法布局:好的作品应该展现出精湛的技法和巧妙的章法布局,使画面富有美感和生动性。
3.笔墨境界:在景物的基础上,如果作品还能展现出“笔精墨妙”的笔墨境界,那就更好了。
中国的山水画以笔取气得其阳刚之美,以墨取晕得其阴柔之美。
4.气韵生动:书画作品的气韵生动是其高境界的体现,好的作品应该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和活力。
5.人文境界: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题材、画旨、画趣、诗词题跋等方面。
比如,李可染的《童趣》的题画诗“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一句题跋使整个画境因之鲜活,渗透出一股田园诗般的质朴深情。
6.作品的稀有性:一些存世量稀少或者难以得到的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7.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8.作品的保存状况:一幅保存完好的作品往往比破损严重的作品更有价值。
9.作品的历史背景:一些具有特定历史背景或故事的作品,如历史名人的题词、画家的代表作等,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
10.作品的风格和流派: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反映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一些具有独特风格或流派的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标准并非绝对,具体鉴赏时还需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字画的价值应从这7个方面来判定
影响字画价值的因素很多,一般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书画家的名气。
名气它在字画中的价值至关重要。
但出入市场的投资者不可过于迷信画家的职位、辈分、年龄;不宜只把眼光定位在成名的画家作品上,应该注意眼前的一些现代艺术家。
二、字画的内容和题材。
画的价格明显高于书法,因为画的创作要比书法来得复杂,难度也比书法大。
藏家一般对吉祥、高雅、稀有题材会有极大的兴趣。
吉祥题材大多集中在人物花鸟上,因为许多人物花卉动物的组合具有传统的比喻象征含义,如钟馗、寿星、牡丹、百合、杜鹃、荔枝、蟠桃等;高雅题材,大多集中于山水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为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通过山水之乐,摆脱世俗事务的烦恼,怡情养性,因而也颇受藏家的青睐;稀有题材主要指画家平时很少涉足的题材。
三、字画样式。
立轴、横幅、镜片、屏条、手卷、册页、对联、扇面等,出于各种原因,往往各有所好。
四、字画质地。
完整不破损、清洁如新,透光看没有粘贴、托衬的为上品。
五、题字多少。
题字越多越好,一行字称为一炷香,名人题跋称为帮手,著录、收藏、印鉴等都很重要。
六、作品的存世量。
物以稀为贵。
七、年代远近。
作品年代越远,价格越高。
古字画的价值显然要高于现代字画。
判断书画作品真正价值的几大因素要进行以投资为目的的书画收藏,收藏者除了要研究画家之外,还应该下工夫学一些收藏方面的基础知识,例如书画的品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书画的价值除按平尺论价外,还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标准;所谓书画精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等。
书画的品位主要应该表现在作品本身的意境、文化内涵、笔墨运用等很多方面。
过去人们总是把书画的意境说得玄之又玄,如果从专业角度做学术上的研究,那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是如果从大众化的角度上来说,也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解释。
从字义上说,“意”是主观的,“境”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到绘画作品,所谓“意境”,“境”是画面上有限的景象,“意”则是包含了作者在创作时无限的创意和观众看到作品时所产生的无限遐想。
简单地说,就是作品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而这些耐人寻味的遐想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有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味。
作品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这往往又和作品的立意、主题和寓意以及作品雅俗相关联。
例如齐白石创作的不倒翁,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泥玩具,表现出了一种对时代的感慨,在画上老人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他突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在幽默中淋漓尽致地讥讽了丑恶的社会现象。
又如明代画家沈周的《庐山高》,是他41岁时以庐山为题,为他的老师陈宽70大寿祝寿。
作品精心制作,创意高雅,从皴法的一笔一画中都能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情感和作者对老师的真心敬重,而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画中,人们还习惯于把葫芦比作藏宝,把山高水长比作情谊,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等。
这些又都是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作品中的文化元素之所在,只不过有的通俗些,有的高雅些。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俗气和通俗的关系,我们讲齐白石的作品好,我觉得他做到了大雅大俗。
这与选材和立意有关,也与笔墨和表现方法相关。
齐白石就是这方面的天才,他能把那些百姓生活中最通俗、最普通的元素作为创作题材搬上宣纸,用最雅的笔墨表现出来,使观者得到既通俗而又高雅的享受。
书画收藏如何评估价格书画的收藏价值是个重要因素,你知道书画收藏品的价格是怎样评估的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下啦小编为你推荐的书画收藏如何评估价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画收藏如何评估价格一、书画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水平。
例如艺术水平高的齐白石书画,要比王雪涛书画的价格贵得多,要高数倍至上百倍。
但王雪涛书画中的精品可能要比齐白石差的作品贵,齐白石自己书画中的艺术水平高的精品,又要比自己普通的作品贵数倍至几十倍。
二、书画的大小和品相。
同等艺术水平的书画作品,大的比小的贵。
品相指书画作品的相貌,书画作品底子上有残、缺。
破、脏、掉色、涂改、添、挖补的称为品相不好,当然品相好的比品相不好的要贵,但成扇、册页、手卷比同水平、同大小、同品相的挂轴书画要贵。
三、书画作品是否珍稀。
高水平书画艺术家的作品传世越少越贵,所谓“黄金有价艺无价”就是这个道理。
四、书画是否传承有绪,是否有名人上款和题跋。
同等艺术水平的书画中那些传承有绪、有名人上款、名人题跋比没有的贵。
五、书画是否得到收藏者的共识和需求。
得到收藏者共识和需求的书画比没有得到的要贵。
元朝吴镇的书画在没有得到收藏者共识和需求前很不值钱,在得到收藏家正确的共识和需求后就非常值钱。
像黄宾虹、陆俨少,钱松喦等都有这种情况。
有的人的书画被画商“炒”得很贵,但得到收藏者的正确的共识后就不值钱了。
有的书画价格其作者活着时贵,去世后更贵;有的书画价格其作者活着时不值钱,死了以后很值钱。
有的书画家作品常年不增值或增值很慢,甚至于贬值,这些都是前述道理造成的。
六、书画作品所处的社会状态和出售者的综合状态。
书画处在经济繁荣的社会状态时就高,反之就便宜。
现在中国人“百万之户”过百万了,傅抱石画的一幅《丽人行》卖了1078万元就是国内人买的。
收藏者综合状态好时就比不好时要价高得多。
溥心番卖给张伯驹《中复帖》,是在经济状态好时,绝对不会只卖同万白洋。
能正确评估书画的价格,就会正确对待那些贵得离谱的书画,也能正确对待那些便宜得离谱的书画,因为这类书画假的多。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一、字画买卖前的鉴定。
1. 看来源。
- 要是这字画是从某个私人收藏家手里来的,那得先打听打听这个收藏家的名声咋样。
比如说,这个收藏家是那种特别懂行的老行家,那这字画靠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要是来源是那种街边小摊贩,还说是从什么神秘渠道搞来的,这时候就得小心啦。
就像找对象,你得知道人家的出身背景嘛。
- 如果是从拍卖会或者正规画廊来的,一般来说会有一定的保障。
不过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毕竟也有不良商家混在里面呢。
2. 观察字画本身。
- 纸张和墨色很重要哦。
老字画的纸张有它独特的质感,摸起来和现代的纸张很不一样。
如果是宣纸,老的宣纸那种纹理和手感是很特别的。
墨色呢,古代的墨和现代的墨在颜色、光泽上也有差别。
比如说,古代的墨经过长时间的氧化,颜色会更沉稳,不会像新墨那么鲜艳刺目。
这就好比看一个人,从他的皮肤质感和气色能看出很多东西呢。
- 画风和笔法也得好好研究。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像齐白石的虾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笔法很简洁又很有韵味。
要是一幅号称是齐白石的画,虾画得歪歪扭扭,笔法也很生疏,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就像你熟悉一个朋友的签名,要是签得不一样,肯定就有猫腻啦。
3. 找专家或者懂行的朋友。
- 有个懂行的朋友在身边就像有个小参谋。
他们可能在这个字画圈里混了很久,见过很多真真假假的东西。
他们能一眼看出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某个画家特定时期的印章有什么特点。
专家就更厉害了,不过找专家可不容易,有的专家很忙,而且找专家鉴定可能还得花点钱呢。
但是为了确保字画的真假,这也是很值得的。
就像生病了要找医生,虽然麻烦点,但是能安心呀。
二、字画买卖时的注意事项。
1. 手续要齐全。
- 买卖字画得有个凭证。
如果是从画廊买的,要有正规的发票,上面写清楚字画的名称、作者、尺寸等信息。
要是从私人手里买的,最好也写个简单的协议。
这就像两个人结婚要有结婚证一样,是一种保障。
要是以后有什么纠纷,这些东西就是证据呢。
- 对于字画的传承记录也要关注。
衡量书画作品价值和价格的标尺随着书画收藏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收藏的圈子。
在需求增长的同时,大量良莠不齐的书画作品也从四面八方涌向了市场。
由于一系列的炒作,导致了书画价值和价格的不一致,评价标准出现混乱。
未曾入门的藏家在面对一些书画家的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
其实,对一些成熟的书画家而言,其创作各方面都已相对稳定,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角度来对其作品水平做一个界定。
一、画者境界境界原本是佛家用语,指的是一个人、一件作品的意志、情感、胸襟、怀抱、心灵、灵性。
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境界包括生命灵性、观察思考、创造成品、回味无穷四个方面。
境界和意境、气韵,都是中国独特审美思想中的三个范畴。
离开了它们,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的书画艺术。
境界和意境比较,前者更多指内在精神、意气达到的程度,意境则偏于艺术成品的特征。
一个艺术家境界的高低,取决于艺术家多方面的修养,如人格修养、与人为善的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感召力。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艺术家的境界不高,其作品的境界也不会高。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给人的感觉就犹如清风拂面,神清气爽。
细品之下,还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联想和进一步思考,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艺术家的境界可以通过笔墨表现出来。
文徵明在一则画跋中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
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
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妆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
”由此联想到倪云林画的太湖,那境界就是高:渺远处一片小岛,近处两株枯木,三五树丛如君子玉立。
艺术家境界的高低,是会落实于笔墨的。
他们经历多年的笔墨训练和造化感悟,把个人的思想境界表现为笔墨精神,继而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
观之,各种心灵上的重负被清风吹散,被流水消溶,能感到重获自由的无限喜悦。
字画艺术品作为一种非凡商品,其价格特性表现出难以确定性、潜伏价值性和双重矛盾性,故其价格的确定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字画艺术品的交易价格和其艺术价值往往不一致,有时甚至十分矛盾,并显示出自己固有的特性和规律。
确定字画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摘要:(1)字画作品本身的质量,(2)字画家的着名度,(3)内容和题材,(4)字画作品存世量的多少,(5)欣赏时尚,(6)年代远近,(7)字画样式,(8)收躲者的多少和市场承受能力,(9)字画家本身的状况。
俗话说摘要:“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这是人们对艺术作品价值的一种熟悉。
不过,自艺术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后,人们却又必须用价格来衡量艺术。
对艺术的评价除了通常所谓的“学术性”标准之外,还有艺术品市场订立的“价格标准”。
早在唐代,艺术品市场就被作为衡量艺术家价值和影响度的依据。
如今,中国正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美术在现代化进程中,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字画作为一种非凡商品,其价格定位越来越受到艺术市场和收躲者的广泛关注。
一、字画艺术品的价格特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当商品的价值在流通中用货币来表现时,便是商品的价格。
没有固定不变的价值。
价值是随着人对它的需要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价值变了,商品的价格也应发生变化。
任何一件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都反映了它的价值变动,从而形成了价格运动变化的规律。
反映出作为相对价值的商品本身价值量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发展变化的内在关系。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同一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确当下现实的真实反映。
没有价格,商品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既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市场的流通价格是商品价值的真实反映,那么字画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就是其艺术价值的真实反映。
字画艺术品的价格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以价值为基础。
但是,商品的价格有时不一定能反映商品的价值,两者时常处于某种程度的分离、违拗状态。
如何投资字画判断收藏价值“先比车,后比房,再比墙(挂着的字画)”,一批拥有财富的人正在经历这一转变过程。
然而,对于这批新晋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字画投资的魅力究竟何在,又该如何选购投资字画并判断其收藏价值?这些问题让比墙变得不那么容易。
名人字画市场逐渐走俏,不管是名人字画收藏、名人字画投资、名人字画拍卖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场面十分火爆。
但是随着名人字画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导致了更多的伪作流窜市场。
要想投资收藏名人字画有个好的回报,学会如何判断名人字画的价值很重要。
一、要看是否有历史文献价值。
字画作品可以反映出了作家所处时代的面貌,所以历史文献价值不应被忽略。
二、要看是否为名人字画作品。
但凡是名人字画,由于其作者是书画界的名人,创作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都不会低,因其名气,价格都比较高。
三、看是否有名家为其题跋。
有些作家名气可能不高,只在小范围比较有名气,或者画作精美。
但是如果有被名人(包括字画名家,著名人物)题跋落印,其价值也会有所提升。
四、要看书画创作的年代。
年代越久远,字画保存比较困难,存世藏品也较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肯定不低。
名人字画的市场价值不单一依赖于画的美丑,真实性亦或是稀缺性。
书画画面的美感有助于提升市场价值,但是需要通过更基础的文化影响性来传递。
在书画这个投资和投机成风的时代,规避风险的首要一条就是要防范赝品。
俗话说“不怕买贵,就怕买假”,意思就是说买贵了并不可怕,但如果买错了,钱就打水漂了。
因为只是要一件名家大师真迹,多花一点钱买下来其实没有什么,因为将来还会慢慢升值。
但如果买到的是赝品假画,那就分文不值,因为赝品永远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收藏书画除追求一些热门的画家作品外,一些相对冷门的画家作品也应该加以关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越是热门的画家,其假画往往也越多,所以如果书画投资者不是研究某个大师名家的专家,最好不要投资过于热门的书画作品,这时可去选择那些二三线名家的作品。
原因在于“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怎样鉴别国画以及判断其收藏价值判断一幅国画是否有收藏的价值,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作者的知名度,国画的市场价值,与该书画作品作者的知名度密切相关。
书画作品的作者的名声越大、越响亮,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也就相对越高,所谓的买名头,即指此。
书画作品质量,国画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说作者的知名度是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那么书画作品的质量则是市场价格的决定条件。
书画的尺寸大小,书画的尺寸对价格也有影响,通常幅式越大价格也越高,因为大幅式的书画都是给特定对象的,一般创作数量不会太多。
当然有时一些比较小型的珍品,如手卷、成扇册页类,也会出现极高的价格。
书画题材与风格,一个画家除了画一些常见题材外,因某种环境或某一特别事件而画的有别于他一般题材的作品,有时也会出现相当高的价格。
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以收藏作者盛年创作的作品为好,因为盛年期的作品无论是技法、风格及人的精力均为最佳时期,作品档次一般都比较高。
相对而言,过早或过晚的作品稍嫌逊色,除非是收藏一个画家的系列所需,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考虑,还是以少收藏为宜。
书画鉴定,除了看作品本身的风格特征外,一般有年份的字画鉴别,还应包括纸色、墨色、颜色的成分以及款识、印章等的分析。
(1)风格,分析一件作品,首先研究作品与作者的一贯艺术风格是否相通,笔墨特征是否具备。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独有面貌,要品味其中的异同,作伪者虽在外形上能得形似,但各人功力、学养不同,精神物质就会出现差异,从而作判别的依据。
从笔墨韵味上去把握,要多看原作,多比较。
艺术风格是鉴定古今书画的主要依据,它是由章法和结构,笔性和墨法等要素组成。
虽然它不如笔墨、造型那么具体,但通过这些特征确立的风格则是一望可知。
这种风格既指个人的风格,也指时代的风格。
在总体上,把握具有普遍特征的作品,对那个时代的艺术活动的总面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八九不离十地分清每个时代的独有风格,进一步去考证那些不太出名的或流传作品较少的作者和作品。
字画鉴定方法字画鉴定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
在字画鉴定中,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一幅字画的真伪和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字画鉴定的方法。
一、字画的材质字画的材质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材质包括纸张、墨汁、颜料、笔触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材质,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宣纸,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普通纸张。
古代的墨汁多为天然植物染料,而现代的墨汁则多为化学合成染料。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材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二、字画的风格字画的风格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风格包括笔法、构图、色彩等方面。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风格,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工笔画法,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写意画法。
古代的字画多注重构图和色彩的和谐,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风格,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三、字画的印章字画的印章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印章包括作者印、收藏印、鉴定印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印章,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方印或圆印,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方章或圆章。
古代的字画多有收藏家的印章,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有鉴定机构的印章。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印章,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四、字画的题跋字画的题跋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题跋包括作者的题诗、题字、题画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字画的题跋,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有作者的题诗或题字,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有收藏家或鉴定机构的题跋。
古代的字画多注重文学和艺术的结合,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
因此,通过阅读字画的题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如何确定字画的价值
“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艺术乃无价之宝”————这是过去人们对艺术价值的认识。
不过,自艺术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后,市场却用价格衡量艺术。
从市场上看,影响名家字画价值的因素很多,但从字画自身来讲,决定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书画家的名望。
从某种角度讲,书画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地位集中地表现在社会名望。
所谓名望,指的是名气,它在字画中的价值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名人字画,名人在先,字画在后,名头越大,地位越高,市场价格也高。
在艺术市场上,像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大家,由于他们名气大、影响大,即使一平方尺画或是并不代表他们水平的应酬之作也动辄数万元,而一些小名头的精品,尽管艺术创作有相当的水准,也难同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的一般作品价格相比。
为此,笔者常常听到一些人为这些画家鸣不平。
笔者认为,古往今来确有一批在艺术上有造诣、有风格的画家,他们生前甘居寂寞,不善应酬、交际,在社会上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人们对他们也不太熟悉,像谢之光、张大壮、沈子丞就属此类。
平心而论,他们的艺术水平确实很高,可惜,只因名气太小,从而导致其价位偏低。
还需指出的是,有的名人尽管不是书画家,但作品照样在拍卖场上有不俗的表现,如孙中山、蒋介石、梅兰芳、汪精卫等名人。
从中可以看出名头大小对作品价值的影响。
二、内容与题材。
字画的内容和题材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
从拍卖场上看,画的价格要明显高于书法,这主要是画的创作要比书法来得复杂,难度也比书法大。
那么在传统中国画中,又以山水最高、人物次之,花鸟第三,拿张大千和齐白石来讲,张大千是一位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在历年成交的作品中,他的山水画价格屡创佳绩,名列前茅,人物画次之,花鸟画第三,其市场作品价格层次相当清楚;齐白石作为一个花鸟大家,其花鸟成就可谓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在市场中仍然是以山水画最高,且行情普遍看好,他的《山水》册页曾在’95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创下517万元的纪录,为齐氏作品的最高价,而他的人物画价格又比他的花鸟来得高。
此外,在拍卖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幅作品尽管内容相同、尺寸大小相近、品相一样,但是成交的价格却相当悬殊,这主要是作品受题材的影响,藏家一般对吉祥、高雅、稀有题材会有极大的兴趣。
吉祥题材大多集中在人物花鸟上,因为许多人物花卉动物的组合具有传统的比喻象征含义,如钟馗、佛像、寿星、牡丹、百合、杜鹃、荔枝、蟠桃等;高雅题材,大多集中于山水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为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通过山水之乐,摆脱世俗事务的烦恼,怡情养性,因而也颇受藏家的青睐;稀有题材主要指画家平时很少涉足的题材,如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推出了齐白石的一幅《苍蝇》(尺寸9.7×7cm),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齐白石唯一一幅苍蝇题材的作品,也是最小的一幅画。
众所周知,苍蝇作为害虫人人痛恨,但齐白石把苍蝇画得人见人爱,特别是画上齐白石的题跋妙趣横生,他说“庚申冬十月正思还家时也,四出都门道经保定客室有此蝇,三日不去,将欲此矣。
老萍不能无情,为存其真……此蝇比苍蝇少大,善偷食,人至辄飞去,余好杀苍蝇,而不害此蝇,感其不犹人也”。
此幅作品经过激烈竞争,最后以19.8万元成交,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只苍蝇了,所以稀有题材也往往成为拍卖场上热点。
三、字画样式。
字画样式也会影响作品的价值。
中国字画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立轴、横幅、镜片、屏条、手卷、册页、对联、扇面等,其中立轴、横幅、镜片、屏条、对联主要适用于室内的装饰,手卷、册页、扇面则适用于案头展玩,而投资者和收藏者出于各种原因,往往各有所好。
从市场上看,一般立
轴高于横幅,纸本优于绢本,绫本为最下,立轴要在五尺以内,横披要在五尺以外,手卷以长一丈为合格,越长价值越高,册页、屏条为双数,册页以八开才算足数,越多越好,屏条以四面为起码数,十六面为最终数。
在市场上,有时同一画家的两幅作品如果一样精到,那么就要看它们尺寸大小和作品的样式,尺寸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字画一般以册页、手卷的价格为最高,屏条次之。
四、作品的存世量。
画家作品存世量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其价值。
俗话讲“物以稀为贵”,像黄宾虹、陆俨少、谢稚柳等画家作品价格之所以还未到应有价格与作品存世量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等作品之所以能高价位成交是与其作品少分不开的,特别像李可染有“废画三千”之称,有人统计李可染作品存世量在千幅作品以内。
不过也有例外的,如张大千、齐白石一生创作了难以计数的作品,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最高层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画得太出色;另一方面他们成名早、影响大,三十年代张大千、齐白石已享誉全国,并有“南张北齐”之称,晚年又都具有国际影响。
五、欣赏时尚。
大家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崇尚不同技法和风格,在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的喜好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时尚,同时,文人雅士在社会上也有较大影响,他们的喜好也有众多的人追随迎合。
就绘画而言,有的喜欢山水画,有的崇尚人物画,有的偏好写意绘画,有的欣赏工细绘画。
比如,自九十年代初大陆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市场一度对吴昌硕、朱屺瞻等写意画家作品颇为看好,而近几年来,写意画家作品明显开始走软。
相反,投资者和典藏家开始崇尚工细类的作品,特别是设色、工细而饱满的作品价位普遍高于水墨粗放而简略的作品,原因是创作工细类作品所花的时间要大于简略类的作品。
六、年代远近。
一般讲,同等的名头,兴起后,其作品年代越远,价格越高;年代越近,价格越低。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画不易保存,俗话讲
“纸保一千,绢保八百”,也就是说,现在纸上作品能
保存一千年,在绢上的作品能保存八百年。
尤需指出
的是,中国古字画的价值显然要高于现代字画。
如元
代大名头赵子昂,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动辄数百万、上
千万,1999年他的《归去来辞卷》在苏富比拍卖会上
以442万港元成交,为中国书法第二高价;2000年苏
富比又一次推出了赵的《兰蕙图》手卷,尽管该幅作
品并不是赵的代表作,但仍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最
后以1379.47万港元拍出。
相反,现代大名头张大千作
品的最高价为829万港元的《荷花》通景屏。
同样,古
代一些小名头的精品也常常在市场上拍出现代大名头的价位。
(朱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