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教具往往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这样的制作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思考实验原理,通过动手操作,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和知识点。
制作完成后,学生会更加珍惜这些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
这种学生参与感和自主性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实验效果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实验更加生动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实验效果。
很多抽象的科学现象,通过自制教具的展示,可以变得具体和真实。
学生可以通过自制磁铁和铁屑实验中,直观地观察到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更加深刻地理解磁铁的磁性原理。
再学习水的气化和液化实验时,通过自制的温度计和水壶,可以观察到水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水的气化和液化原理。
三、节约教学资源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有效节约教学资源,减轻学校和教师的经济压力。
很多实验器材和教具需要大量购买,而一些自制教具可以用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简单地取得所需的原材料,通过自己动手完成教具的制作,减轻学校实验室的负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物理实验1. 自制木质斜面:在学习斜面运动的物理实验时,学生可以自制斜面教具。
通过搭建斜面,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更加深刻地理解斜面运动的规律。
2. 自制简易电路板:在学习电路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原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电路板,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知识。
二、化学实验1. 自制酸碱中和装置: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原材料制作一个酸碱中和装置,观察酸碱溶液中和后的变化,深化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2. 自制水的分解装置:在学习水的分解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搭建一个水的电解装置,观察水的分解过程,更加具体地了解水的分解原理。
自制多功能粉笔燃烧匙一、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自制多功能粉笔燃烧匙(如图1所示)对化学实验常用的燃烧匙进行了创新性改进,用粉笔头做的反应器,就地取材,易于更换,避免了仪器的洗涤和损耗,节约了实验开支。
利用粉笔具有强吸附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避免了燃烧匙参与反应对实验的干扰。
粉笔头可根据实验需要刻上凹槽,或刮平,或抠一小坑,以便于盛放反应物。
反应物裸露在粉笔头上更便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反应物用量少,节约环保且现象更加明显。
夹持粉笔的燃烧匙可按实验需要改变夹持角度,使实验操作更加方便,它既具有传统燃烧匙的功能,又可将某些在石棉网、蒸发皿、坩埚进行的实验改进完成,在实验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用途本教具可完成课本的燃烧实验或加热实验,如铝、铁、硫、磷、钠在氧气、氯气或空气中燃烧,焰色反应,铝热反应,氯化铁水解反应等实验。
现象明显,成功率提高。
二、使用方法将粉笔头卡到本教具上,将反应物放置在粉笔头上,调节粉笔头的合适角度,使用的粉笔头可根据实验需要刻上凹槽或刮平,以便于反应物的盛放。
三、利用教具改进的实验1.铝在氧气中燃烧改进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先将粉笔浸泡在酒精中,然后再沾上铝粉末,用教具夹住粉笔点燃(如图2所示),即可观察到少量耀眼火星。
当放入氧气集气瓶时立刻观察到火星四溅,耀眼的白光,没有滤纸遮挡“光明磊落”,抖落粉笔上的白色粉末观察三氧化二铝固体,现象非常直观,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改进后优点操作简单,现象十分明显直观,白色粉末三氧化二铝没有纸灰的黑色干扰,便于学生观察。
该实验改进可推广到其他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现象都非常成功,操作简单、安全,且节省药品(是正常用量的1/8)。
2.焰色反应改进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先将粉笔浸泡在酒精中,再分别粘上待测固体粉末后点燃,用教具夹住粉笔,观察氯化钾、硝酸钾、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焰色反应。
改进后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学生观察。
一根2 cm的粉笔浸泡于酒精后,沾上固体粉末氯化钾点燃,可以绕教室一圈,使每位学生都能近距离观察到紫色火焰(也可不用透过蓝色钴玻璃),现象十分明显。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创新发表时间:2020-12-09T12:57:39.4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3期作者:吴晶晶[导读] 运用自制教具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化学实验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知识内化生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吴晶晶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摘要:运用自制教具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化学实验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知识内化生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要求下,高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教学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因此,有必要加强自制教具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不断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引言运用自制教具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师生通过就地取材、亲自动手制作完成的可以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具或学具,能够有效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是对化学实验器具与教学仪器的重要补充。
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是通过观看教师操作实验,或观看实验操作视频等方式进行实验学习,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较低。
而自制教具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具的自主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在这一过程有效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使化学实验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等均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高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实际需求,从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并亲自动手进行教具制作,然后进行实验。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选择教具制作材料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的理解与思考;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实验涉及知识的综合梳理与系统掌握;在动手实验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化学实验,有利于其完成化学知识的内化生成,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尽管在“普实”验收后,国家对实验室的器材都配备得较齐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器材数量不够或容易损坏。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1、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如在“小孔成像”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就可以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
2、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多种能力。
在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要体现着教具使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教学的需要。
同时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实验试飞手掷纸模型飞机,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水平掷出纸的模型飞机后,飞机斜向上飞,这是机头轻的缘故。
可在机头夹个回形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下弯曲(见下图)。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头向下栽到地上,这是机头重的缘故。
可去掉机头加的回形针、大头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上弯曲。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水平飞行,沿弧线下滑,这时飞行正常。
问题飞机模型的飞行调试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学会调试对以后制作飞机模型有重要意义。
.原理介绍:1、介绍关于纸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为什么飞机能飞行,为什么有时坠毁,可以参阅《世界记录纸飞机》和《孩童纸飞机》中的任何一本书。
了解纸飞机和真正的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很重要。
它们同样产生升力和拖力,并且同样会因此而稳定或不稳定。
但纸飞机不但外形看上去和真飞机不同,它的空气动力原理也和真飞机有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点虽然不明显,但确实影响纸飞机的飞行。
2.为什么纸飞机很真飞机外形不同大多数真飞机有机翼、尾翼和机身(来承载飞行员和乘客)。
大多数纸飞机只是将纸折出一对翅膀和一个手可以握住、投掷的部分。
自制教具,让化学实验重焕生机作者:徐宇科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2年第11期在初中化学中,实验教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现行的教材中也包含了众多化学实验相关的内容,重视化学实验,积极落实教材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器材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的开展无法真正符合教学要求,实验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因此,要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自制教具活动。
什么是自制教具?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通过较为简单的方法,自己制作来的教学用具。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不仅能够弥补实验器材缺乏的问题,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简化和改进实验步骤,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案例,简要阐述在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利用自制教具,提高实驗可行性在初中化学教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有一个探究环节,就是“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所出现的白烟,探究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依据实际教学经验,这个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很难成功,首先,白烟本身很难被点燃,再加上受到各类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白烟容易被风吹散,稍一拖延就可能错失点燃白烟的时机,火柴的火焰若离烛芯太远则不易点燃白烟,若离烛芯太近又会产生“点燃的是烛芯”的质疑,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必须采用自制教具的方式,将实验装置进行简化,以此来提高实验的可行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自制教具时,引导学生选取一根长约20cm的细铁丝,并利用铅笔将大约10cm长的部分铁丝缠绕成直径5cm、高2cm的一个线圈。
这样制作教具就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验中却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制作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首先,要将蜡烛点燃,然后使用制作的线圈从上而下地轻轻罩住蜡烛的火焰,大约5S后,轻轻将蜡烛吹灭,与此同时,立刻将点燃的火柴放置在线圈的上方,接触产生的白烟,如此一来,就能迅速点燃白烟,蜡烛就会被重新点燃并燃烧。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不同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科学实验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视觉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地呈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中的原理和过程。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模型或装置,演示反应的过程和结局,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往往需要一些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有时候学生可能觉得实验过于乏味或难以理解。
而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小车、小球等装置,让学生进行碰撞实验,观察和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自制教具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构造的设计等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等操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显微镜,让学生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和提高实验技能。
自制教具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在一些实验中,特殊的材料和设备可能不容易获得或太昂贵,学校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提供。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材料,结合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教具。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用塑料瓶和小木棍制作一个简易的气球实验装置,用于演示气体的膨胀性质。
这样的自制教具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同时节省了成本。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
通过亲自制作教具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
他们需要思考和理解如何将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以及它们如何与实验相互作用。
这样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池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电流的产生和流动原理。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如测量、切割、拼装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学生可以提高这些实验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自制教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设备创造一个满足实验需求的教具,这需要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创新和改良。
这样的创造和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
自制教具是教师、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用
于学科教学的教具或学具,是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的必要补充,也是新成品教具
的雏形,在整个实验教学仪器和学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分析、记忆、探究新知识,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真实体验,并有针
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一些疑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倾向于自己动手做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而不是观
看实验视频,并且更喜欢一些用到自制教具的实验,这体现出自制教具对学生的
吸引力。与时俱进的优秀自制教具展现出的亮点与创意,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促进自主探究。
在长期的基层实验教学工作中,笔者将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归
纳为以下几点,并举例说明。
一、自制教具既是已有教具的必要补充,又是推陈出新的产物
一方面,在现有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有现成教具来辅助教学,为
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自制的教具,往往能起到事半
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材上的某些实验装置还有待完善、改进,需要在
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才能推动教学改革向前发展。因此,自制教具是
已有教具的必要补充。
例如在介绍燃料电池的原理时,教材中只有图示,没有实验演示。教师自制
的“简易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就非常好用,它由U型管、碳棒、电解质溶液组装
而成,装置简单,实验效果好,学生更容易理解。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实验,
原有的一些教具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这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改进或
研制更加符合要求的各种自制教具。同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
也促使自制教具不断推陈出新,为新的成品教具提供了雏形。
再如自制教具“光反应条件探究仪”,它是用来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饱和烃
卤代反应的影响。还有自制教具“简易臭氧发生器”,它是在特种陶瓷片的放电环
境中,使氧气迅速转化为臭氧。
传统教具多用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较
少,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就能发挥作用。例如,利用一张浸有稀硫酸的滤纸代替一
杯稀硫酸,在滤纸上放置各种不同的金属片,用这种简易装置来探究原电池性质,
可以节省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思考,更利于实验探究。
二、自制教具更有教学针对性
成品教具可以起到普遍性的教学作用,但在教学实际中,有时还需自制教具
来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
措施。
在演示氨气的喷泉实验时,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挤入少量水后,玻璃
烧瓶中的尖嘴会有喷泉喷出?教师解释了半天也无法让学生明白“负压”的形成,
于是教师自制教具,用透明塑料瓶代替玻璃烧瓶做实验:当挤入少量水后,塑料
瓶立即瘪了,打开止水夹,喷泉产生了。不用解释,学生即刻明白了。
在引入原电池原理时,教材的实验装置多由不同的两极组成,容易使学生误
认为只有不同的两极才能形成原电池。教师自制的“简易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其
两极由相同的碳棒组成,同样使负载运动起来,打破了这种认识局限,帮助学生
形成了更科学的认知。
在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时,用自制实验装置,利用微电流传感器,描述了冰
醋酸的稀释过程;在学习水的电离有关知识时,用自制实验装置,利用微电流传
感器、温度传感器,详细描述了水的电离以及随温度变化的过程。这些生动、形
象的实验结果真实展现了弱电解质电离的微观过程和规律,相比单纯的口头讲
解,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三、自制教具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促进自主探究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验与动手、动脑有着最紧密
的联系,好的自制教具就是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有形成果,它通常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一是设计构
思方面;二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面;三是传统实验与信息技术整合
方面;四是新的实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方面。自制教具的展示通常让学生有耳目一
新的感受:原来实验还可以这样做!自制教具还能体现出知识学习和运用过程中
的灵活性、多样性,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学生
的自主探究。
在介绍化学电源的知识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制的简易“碱性锌锰电池”
教具,它能驱动一辆小电动车围着教室跑上一圈,学生看后兴奋不已。这种有趣
的自制教具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探
究活动。
在学习双液原电池有关知识时,使用了盐桥,按照教材中的原装置,该电池
由于盐桥的内阻较大,不能带动音乐卡片响起来。教师将该装置简化,在U型
管中分别填装了两种电解质与盐溶胶后,电池的电流大增。该教具在设计构思上
的灵活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启迪,激发学生去探求更优化的实验装置及实验
方案。
总之,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积极研制,善用自制教具,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
丰富多样,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加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更加生动,更有实效,使得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晓红.简易氢氧燃料电池[A].第六届全国自制教具获奖项目汇编
[C].2009.
[2] 蔡逢春,谷永起,林福英.简易臭氧发生器[A]. 第六届全国自制教具获
奖项目汇编[C].2009.
[3] 陶金姣.光化反应条件探究仪[J].中国科技教育,2011,7:30-31.
[4] 张红英.利用微电流传感器探索冰醋酸稀释过程中的电离规律[J].中
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8,6.
[5] 张红英.利用微电流传感器探索水的电离[J].中国多媒体教学学
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