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RP实现费用预算的项目化管理——以中小型寿险公司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60.46 KB
- 文档页数:3
A集团基于ERP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分析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工具。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弊端也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ERP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在ERP环境下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意义,紧接着通过案例研究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A集团在ERP环境下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对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展开剖析,以期能够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一应用系统从而达到提升管理能力的目的,从而为其他集团公司能够成功应用ERP系统、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ERP系统 A集团分析ABSTRACT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and it is an effective tool of the enterprise to achieve strategic goal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in the new environment.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pattern also appeared constantl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egin to implement ERP system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skills.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in ERP environment and the practical meaning, followed by A case study using the methodof combining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in ERP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ERP系统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ERP系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推动ERP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两者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ERP系统的原型是一个应用软件,跟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成熟理论,是一个系统管理的思想,将与企业有关的管理制度或计划等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而进行决策的生成。
企业进行ERP系统管理是对各环节进行的综合性的管理,但处于新时代的电子商务,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都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企业不想被信息的浪潮埋没,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和管理计划,才能够跟随时代的变化,与时代接轨。
全面预算管理既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系统性的管理方法,与ERP系统相同,都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进行合理的资源规划,帮助企业制定目标。
关键词: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用研究引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资本的链条也在不断的增长,管理的跨越度也在不断的增宽。
人工的方式、表格软件、财务软件等工具,已经无法支撑企业进行运作。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适当的融入信息化的方式,是企业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也是企业迫切需要的要求。
信息技术以及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ERP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可以对企业的内部系统进行扩充,对企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ERP系统中计划与思想实现的重要手段。
一.ERP系统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大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预算方式并没有战略方面的指导,无法对企业长期目标进行规划,只是以短期的效益为重点,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进行保障。
仍然有不少的企业停留在手工记账的初始阶段,不注重预算管理和防御措施的制定,对于市场的考验无法进行应变,对于市场的变化缺乏弹性的要求,预算编制的方法的,可行性较差。
ERP环境下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ERP系统通过集成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ERP环境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对于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公司作为一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A公司逐步引入了ERP系统,以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A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A公司在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ERP系统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A公司及其他类似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将首先介绍ERP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深入剖析,揭示其在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ERP系统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建议,以期提升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A公司及其他企业在ERP环境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管理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日益凸显。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管理工具,已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经济效益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ERP环境下,研究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A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介绍了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解释了ERP系统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然后,分析了ERP系统对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
接下来,具体探讨了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
讨论了ERP系统的实施与管理,强调了管理者在引入ERP系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通过对ERP系统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ERP系统、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优势、实施、管理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软件已经成为各类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ERP系统作为其中的一种,以其全面、集成、协同等特点,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软件中的佼佼者。
ERP系统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
它具有集成性、全面性和协同性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目标。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数据的集成,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中小型生产企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其资金和资源相对有限,管理效率和效益较低。
而ERP系统的应用,为中小型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优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生产成本的控制、订单管理的优化等功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作用、优势和具体应用,以及实施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中小型生产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小型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其财务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中小型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来进行财务管理。
ERP系统可以提供全面的财务管理功能。
中小型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财务核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等。
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能够集中管理财务信息,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ERP系统还能够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这样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ERP系统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存在着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
而通过使用ERP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可以实时更新到系统中,这样就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ERP系统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这样不同部门之间就能够共享同一份财务信息,避免了信息重复录入和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ERP系统还可以提供风险管控功能。
在中小型生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可以对各个财务流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ERP系统还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财务风险。
ERP系统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往往需要财务人员手工录入和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这样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
而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管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和一体化,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现财务风险的管控,同时也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小型生产企业应积极采用ERP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ERP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以Y公司为例摘要:随着信息化数据共享时代加速到来,社会大众对企业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苛,ERP系统软件将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改革方法之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把企业的各个组织部门、各项经济业务紧密串联在一起,通过事前计划,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其过程十分繁琐。
ERP系统的诞生,为企业实现精益管理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本文以Y公司为例,对Y公司在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得出了ERP系统对Y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ERP;全面预算管理;Y公司一、全面预算管理与 ERP系统融合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它是对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的计划、控制、反映与考察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由Gartner Group公司在1990年提出的。
它是一个含盖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于一体的服务于企业的综合管理系统。
在ERP环境下,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流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般管理内容,在ERP环境下这三个系统本身是独立的信息集成体,但它们之间存在的接口能够使企业的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无疑这会大大有利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
与传统环境下全面预算的编制借助于电子表格、大量收集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相比。
ERP 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在企业的系统里面可以轻松获得,既全面又精准;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及有适当权限的管理者可以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
可见在 ERP 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更能发挥出辅助决策,调控业务运营,把握企业单位的运营方向的作用。
二、Y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一)Y公司简介Y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X集团旗下的一家中型国有矿山企业。
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能够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包括制造、采购、库存、销售和财务等方面。
对于中小型生产企业而言,ERP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要。
一、预算管理ERP系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预算管理方案,该方案通常包括以下模块: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
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模块来实现财务预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通过预算执行模块来跟踪实际财务状况与预算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二、资金管理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ERP系统提供了一种集中的资金管理方案,包括银行账户管理、现金管理、支票管理和信用卡管理等方面。
通过这些模块,企业可以实现资金监管和预算控制,并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三、应付账款管理ERP系统提供了应付账款管理模块,能够整合采购、仓库管理和财务等部门的功能,并实现应付账款的全面管理。
该模块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订单管理、财务结算、应付账款查询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ERP系统中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块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订单管理、销售管理、货物出库管理和发票管理等功能。
合理利用该模块,企业可以及时跟踪应收账款的状态,提高现金流的顺畅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损失,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务收益。
五、成本管理ERP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提供了成本核算和分析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成本管理模块通常包括生产成本管理、销售成本管理、库存成本管理等功能,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使用其中的模块,也可以全面使用,以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真正效益。
综上所述,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和稳健。
138一、前言自1990年提出ERP 概念后,ERP 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理论,也成为众多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企业和ERP 技术的发展,ERP 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复杂,从原来的单一项目逐渐变成了包含多业务、有多个子目标的项目群。
另一方面,和单纯由企业内部人员组成的项目群相比,ERP 项目群通常由业主方和实施方双方人员共同组成,这时的管理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因为除了“项目线”和“职能线”这两条命令线的纠缠问题,还有“业主方”和“实施方”这两条线的人员身份问题、绩效考核问题、权责分配问题、项目协调问题等等。
因此,采用何种组织方式有效管理这类应用广泛又成分复杂的项目群,是一个值得系统研究的问题。
二、ERP 项目群管理面临的组织结构问题由于项目群内会同时运行多个项目,同时又需要按专业归集人才形成资源池,使这些资源池能同时支持多个项目,因此在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这三种传统的组织形式中,矩阵式组织结构成为ERP 项目群管理的一个广泛选择。
如果说职能式和项目式像是直线的两个端点,那么矩阵式则处于二者之间,是两种方式的结合。
它是一个二维结构,纵向是职能线,横向是项目线,二者交错构成一个矩阵。
通过结合双方的优点,矩阵式能打破职能壁垒,按不同的项目、产品、地域等为依据归拢所需的专业人才,形成一个个扁平的项目组,项目经理直接管理项目成员,不需要跨部门就能快速完成项目内的沟通与行动。
同时项目成员在行政上仍归口于职能部门,同类人才仍能集中管理,便于统一调度和指挥。
较之职能式与项目式的刚性结构,矩阵式是一种较灵活的柔性结构,但在管理项目群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项目间协调问题矩阵式结合了项目式的优点,在每条横向的项目线上结构扁平,人才汇集沟通顺畅,且目标一致,执行效率高。
但项目群内不同项目组间因为项目目标不同,容易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很难进行人才、知识、经验、工具、方法等资源的共享。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跨项目协调,这时项目经理经常就会感到四处碰壁,无能为力,因为项目外的资源并不是他能掌控的。
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生产企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规模较小,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受到许多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为企业的全面管理而设计的一套综合性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财务管理方面,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1.优化管理流程ERP系统可以通过优化数据的传输和整合,使财务数据自动化处理,避免了人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财务部门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时获取财务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且,ERP系统可以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的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增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ERP系统可以使企业各部门的信息更加协同,财务数据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得到全面的整合。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ERP系统进行准确性检验,只有符合规定的数据才能够通过系统的审核。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错误出现的频率,使企业更加稳健地发展。
3.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ERP系统通过自动化的财务流程,让企业的财务部门更加高效地工作。
企业只需要对系统进行设置,并通过几次点击就可以完成复杂的财务工作。
此外,ERP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减轻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4.实现财务数据的分析和监控ERP系统可以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整合,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控,使企业的财务部门更容易管理业务。
ERP系统还可以通过财务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发现企业内部的潜在风险和机会,提供实时信息支持,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财务策略。
总的来说,在中小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系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注意,ERP系统应该满足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定制化,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ERP环境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作者:周亦馨来源:《商场现代化》2019年第14期摘要: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成本预算方法由于其数据收集时效性差、无法完成信息集成能力等缺陷,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资源与成本的关系,已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求。
基于ERP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将ERP运用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块中,通过细化预算编制流程并强调执行控制和分析,优化整体预算管理流程,弥补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缺陷,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内控能力的作用,继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优化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ERP系统;预算编制传统的财务预算,收集信息费时费力,编制时间长,控制时效性差,不能准确、及时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要的参考信息,无法实现对企业资源和成本预算的有效管理。
而全面预算管理与 ERP的集成,将综合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融入基于ERP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思路中,可以控制企业成本和整合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扩展,但是由于实施经验不足、部分企业弊病积重难返、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全面预算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
(1)预算编制难度大,准确性较低。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实现业务与预算的统一,集团公司业务项目较为复杂,企业经营计划与资金预算、资金预算与财务预算难以达到统一,导致各项业务管理口径不同,预算管理难以覆盖企业全业务、全流程,不能实现企业财务周期的全程化管理;(2)预算数据统计难度大,质量不高。
由于一些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单项业务、单项系统开发的阶段,预算执行数据需从费控系统、合同系统、Oracle等多个系统进行统计,工作量庞大,且系统自动回归统计数据存在错误;(3)预算分析难度大,无法深入业务管理层面。
一方面由于预算数据统计问题导致,另一方面预算控制与业务层面缺乏接口与联动,预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发现业务深层风险;(4)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未建立,只是将企业原有的财务部门作为管理活动组织者,导致非财务资源管理流程效率低下、管控范围局限;(5)预算执行结果偏差大,预算调整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