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6分)字词积累。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票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qiáo cuì的脸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qiáo cuì( ) ②yāng qiú( )③絮.叨( )④仿膳.( )(3)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2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④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强烈爱国情怀的体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掩埋(yǎn)坚韧(rèn)一隅(yú)淳朴谦逊(xùn)B.汹涌(xiōng)什物(shén)事迹(jì)聚歼敌人(qiān)C.溜达(liū)胸脯(pú)惊讶(yà)永垂不朽(xiǔ)D.摁倒(èn)过瘾(yǐn)犁耙(bà)千载万世(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19世纪,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关系长期紧张。
B.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市民提高了安全意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5.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积存与运用(25 分)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出色人物而光辉cànlàn 。
他们中有c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贵重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抱负的憧.(A.tóng B.chōng)憬与追求。
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当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说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日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有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进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奉献。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B. 一狼洞其中(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C.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D. 亡处亡气(逃亡)【答案】D【解析】D项句意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同“无” 没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要排序的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的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应该衔接在一起③和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该衔接在一起①和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且⑤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应该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⑥④③②①⑤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D.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答案】D【解析】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B.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答案】C【解析】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六一居士D. 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晚年号六一居士”有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答案】B【解析】B项“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是“曾巩”7.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思君/不见/下渝州B. 未若/柳絮/因风起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解析】C项变诈巧变诡诈其间不断句“禽兽之变诈”结构完整其后断句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此未足为吾学也足 _______________②闭户读书户 _______________③日沃汤数次汤 _______________④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 _______________8.(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4处)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②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8.(4)阅读【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答案】(1)①值得, ②门, ③热水, ④起名命名【解析】(1)①句意为这些不值得我学习足值得②句意为闭门读书户门③句意为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洗几次汤热水④句意为后来他将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名起名命名【答案】(2)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解析】(2)“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意思是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句意完整后面应断开“不起草”“对客挥毫”是张溥的两种行为应各自断开故断句为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答案】(3)①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②家中长辈应当把这看做(作)忧虑的事不能把这看做(作)可喜的事【解析】(3)①又再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②当应当忧忧虑的事喜可喜的事【答案】(4)熟读经典做人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解析】(4)【丙】文从治学、品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来论述“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告诉我们治学要熟读经典锤炼品性要做到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人际交往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坚持长久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9.(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9.(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A. 国人道之(讲述)B. 闻之于宋君(知道)C. 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 及其家穿井(等到)【答案】B【解析】(1)B项句子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B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4)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对应答回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作者说“冬至是所有节气里过得最为像模像样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冬至过得如何的“像模像样”10.(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先一天是过小冬后一天是过大冬大冬是正日家家必庆之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10.(3)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示例①吃是最隆重的庆祝方式冬至那日家里会吃汤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②冬至那日一家人围桌而坐企盼团圆家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了相处起来客客气气亲亲密密【解析】(1)根据原文第⑧段“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吃是最隆重的庆贺方式”、原文第⑨段“这时候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连脾气火爆的我妈脸上也多了笑容……但在过冬那几天却看到她们见面客客气气的晕黄的灯光下她们亲密地坐在一起搓汤圆”来概括即可【答案】(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大冬前的过“小冬”比作戏剧开演前的“插科打诨” 把过“大冬”比作“主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解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在“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这个句子中把“小冬”比作“插科打诨的” 把“大冬”比作“主角”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答案】B【解析】(3)B项“而又茫然的心情”理解错误“我们进进出出的不知怎么快乐才好”写出了节日里的人们的忙碌和兴奋之情11.(1)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1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列数字打比方B. 举例子分类别C. 列数字举例子D. 举例子分类别【答案】C【解析】(1)根据第②段中“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等内容可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早气候控制”等内容可总结出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D【解析】(3)A项原文表述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项原文表述为“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C项原文表述为“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故选D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综合性学习进入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多数家长都不赞成学生再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时机不好在有限的应考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名著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为此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共同发声老师请不要让我的孩子阅读名著对此你怎么办?请你代替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回复一下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答案】各位家长你们好!我能够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希望在中考中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名著这些也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而且多读名著还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味地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学会扩大视野走进名著世界领略民族风彩【解析】这里要针对家长不赞成学生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名著与中考成绩的关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回复即可注意是以班主任的名义来回复注意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段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13.(2)乙文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13.(3)这部作品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答案】(1)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可知这四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答案】(2)示例“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该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徒” 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对即可)【解析】(2)找到文中的拟人句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将蝉比作歌唱家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如乙文中“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意对即可)【解析】(3)《昆虫记》独特的魅力与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从“用它突出的嘴……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文中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生动有趣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答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即可。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比喻有多种形式如明喻、暗喻、借喻等“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话用了暗喻B. 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有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称为多义词C. 汉语中的词语按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属于褒义词D.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这句话中画线的词都是代词【答案】C【解析】C项“属于褒义词”有误“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属于贬义词2.下列关于名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A. 《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年少读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有特别喜欢的故事如“子路负米”“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之类B. 鲁迅对范爱农的看法是渐渐改变的因为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的事鲁迅对他的印象不好直至他死后鲁迅变得几乎是景仰了C. 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先后变成漂亮少女、八十岁的老婆婆、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D.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答案】A【解析】A项《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有特别喜欢的故事” 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是最使作者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两件事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桃花源记》一文中的“世外桃源”成为了理想社会的代名词B.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C.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D. 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答案】D【解析】D项有误其中“表”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谥号“昌黎先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答案】D【解析】D项韩愈谥号“文” “昌黎先生”是韩愈的自称5.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如长妈妈、藤野先生等B. 《狗·猫·鼠》中“我”仇猫的主要原因是它吃了“我”养的鸡被阿长抓住向“我”告状C. 《西游记》中孙悟空因打死六个强盗之事离开唐僧观音送唐僧一件衣帽和紧箍咒悟空回来后出于好奇戴上帽子帽子变成金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痛难忍从此他就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跟随唐僧取经D.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途经西梁女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腹中有胎气【答案】B【解析】B项《狗·猫·鼠》中“我”仇猫的主要原因是它吃了“我”养的隐鼠6.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昆虫记》运用大量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语言极具表现力是昆虫世界的“荷马史诗”B. 《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眷恋之情C. 《儒林外史》一书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反面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他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答案】C【解析】C项“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反面形象”有误《儒林外史》一书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7.(1)今天的天气预报bō sòng完了7.(2)人们载歌载舞huān dù新春佳节7.(3)汉字书法具有wú yǔ lún bǐ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7.(4)我们应该lì suǒ néng jí地帮妈妈做些家务如择菜、洗碗、擦地等【答案】(1)播送【解析】(1)“播送” 注意“播”的书写不要写作“博”【答案】(2)欢度【解析】(2)“欢度” 注意“度”的书写不要写作“渡”【答案】(3)无与伦比【解析】(3)“无与伦比” 注意“伦”的书写不要写作“沦”【答案】(4)力所能及【解析】(4)“力所能及” 注意“及”的书写不要写作“极”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8.(2)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①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_______________②遂以还之_______________③又尝教书_______________④闻其侄以他事南来_______________8.(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8.(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8.(5)选文中何岳做了哪两件事请分别用两个短语进行概括【答案】(1)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解析】(1)“拾金而人不知”承前省略主语句子结构完整应独立成句“何”引领一个反问句应在其前断开故断句为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答案】(2)①全都, ②于是, ③曾经, ④听说【解析】(2)①句意为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皆全都②句意为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遂于是③句意为(他)曾经教书尝曾经④句意为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闻听说【答案】C【解析】(3)A项曾经/同“增” 增加B项因为/凭借C项两个都是“在”的意思D项副词完全/动词消失故选C【答案】(4)金子存放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解析】(4)寄存放过超过【答案】(5)①拾金不昧②不贪图别人存放的财物【解析】(5)短文写了何岳的两件事第一件事赞颂了何岳拾金不昧的品德第二件事写他不贪图别人存放的财物赞颂何岳受人之托尽人之忠的品德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答案】(1)诗中两次出现“期”字把亲人盼归、诗人思归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出来表达了诗人抑郁的心情【解析】(1)结合语境分析第一个“期“字是来信中的问话第二个“期“字是自己的回话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答案】(2)“涨”既写出巴山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解析】(2)炼字题采取“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的格式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涨”是涨满的意思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不得归的愁思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0.(2)第②⑥⑦自然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 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第三次 _______________10.(3)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10.(4)第⑨自然段言简义丰独具匠心请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10.(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答案】(1)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描写了凌木匠进门的动作和衣着表现了他的虚弱无力、穷困落魄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的情节作铺垫【解析】(1)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本文中“破衣旧絮”“单布鞋”“破布条”是外貌描写写出了凌木匠衣着破烂、穷困落魄的样子“挂”“趿拉”“缠”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凌木匠的虚弱无力以上对大先生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的情节作了铺垫【答案】(2)对三叔三婶的感激, 对家乡的思念, 对国家给他补上退休待遇的感动、激动【解析】(2)第一次“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是在三叔三婶帮助凌木匠之后凌木匠因感动而热泪盈眶所以眼睛变得浑浊了第二次“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是因为讲李白的诗引起了大先生的思乡之情他因思念家乡而眼睛变得浑浊了第三次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这是在国家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后大先生因国家的好政策而感动、激动所以眼睛又浑浊起来【答案】(3)大先生是一个手艺精湛、学识渊博、知恩图报、善良(乐于助人)、纯朴、不善表达的人【解析】(3)从第②段“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可以看出大先生手艺精湛从第④段“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可以看出大先生是一个学识渊博却不善言辞的教书先生第②段中大先生穷困潦倒之时受到过三叔三婶的帮助而第⑧段中大先生又用退休工资设立助学金赞助村里考大学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大先生是一个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纯朴的人【答案】(4)写大先生去世后“我”查明“床”的含义印证了他的博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与怀念之情照应前文大先生讲课的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解析】(4)内容上文章结尾《辞海》中对“床”的解释与前文大先生讲李白诗时对“床”的解释是一致的证明大先生之前的解释是对的从侧面印证了他的博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与怀念之情结构上巧妙地照应了前文大先生讲课的内容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答案】C【解析】(5)C项“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错误文章写“我”的篇幅较少主要是以“我”的所见所感来刻画主要人物“大先生” 虽然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但“我”只是一个次要人物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活动一诵读我参与】女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瞧花红了柳绿了()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花()都绽放出生命的色彩男夏天是一个火热奔腾的季节一切都充满了活力连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火热的氛围中连最柔弱的知了都鼓足了力气高声吟唱着生命之歌女秋天是一个喜获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谷穗低垂硕果累累一处处饱满鼓胀的景象描绘出一张巨幅的生命画卷男冬天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季节白雪漫天飞舞万物在静穆中安宁地收敛精气准备为来年谱写一首壮丽盎然的生命诗篇合春夏秋冬构成了缤纷多彩的四季而在四季交替中生命之树又多了一道深深的年轮让我们歌咏四季珍惜光阴珍视生命吧!(1)第一小组朗诵了《美丽的四季》(节选)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1.【活动二经典我推荐】语段一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语段二“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 ”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2)“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第二小组找到《朝花夕拾》中与父亲有关的两段文字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_______________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在父亲弥留之际听从_______________的指使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对父亲强烈的爱11.【活动三感受我来谈】时间老人给每人一个名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特别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会越长一天时间老人来到人间看到一个16岁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而一个60岁的老人却笑容可掬、生气勃勃时间老人觉得非常奇怪好奇地先打开了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爱心、乐观、自信、勇敢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3)迈进“青春的门槛” 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读第三小组推荐的材料简要写出自己的感想A. 括号中可以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即便”“也”C. 画线的“季节”“描绘”“画卷”这三个词语词性相同都是名词D. “冬天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季节” 缩写后应为“冬天是季节”【答案】C【解析】(1)C项“描绘”是动词【答案】(2)五猖会, 非常严厉重视教育但不懂儿童心理, 衍太太【解析】(2)根据平日的名著积累可知语段一选自《五猖会》语段二选自《父亲的病》语段一中从“就不准去看会”可以知道是去看五猖会从“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以知道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从“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可以知道父亲重视教育但从父亲阻止“我”去看戏可以知道父亲不懂儿童心理语段二中在父亲弥留之际是衍太太不安好心撺掇“我”在重病的父亲床前大喊大叫【答案】(3)示例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自信与勇敢迈入青春的门槛活出人生的精彩【解析】(3)根据材料中“一个16岁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而一个60岁的老人却笑容可掬、生气勃勃”“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爱心、乐观、自信、勇敢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等内容可知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年龄几何都能保持青春活力而消极悲观的人即使生理年龄很年轻但生活中却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由此可知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自信、勇敢地迈入青春的门槛据此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想即可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请你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情节内容及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12.(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答案】(1)①鲁智深(花和尚), ②崇尚正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③智取生辰纲、智劝阮三杰、智取大名府【解析】(1)①处根据“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可知该人物是鲁智深绰号“花和尚”②处填入的内容为武松的性格特点根据原著中“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情节可知武松是一个崇尚正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人③处此处应是关于吴用的情节结合对名著的内容了解写出与之有关的两个情节即可如“智取生辰纲”“智劝阮三杰”“智取大名府”等【答案】A, B【解析】(2)A项“哪吒从旁相助”“皈依玉皇大帝”属于无中生有原书没有这样的情节B项作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这一评价的是金圣叹不是胡适。
单元测试(四)(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单元测试(五)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伫立(zhù)迸溅(bìng) 怆.然(chuàng) 忍俊不禁.(jīn)B.决眦.(zì) 颤.抖(zhàn) 岱.宗(dài) 火灼.灼(zhuó)C.凝望(níng) 孱.头(chàn) 忏.悔(chàn) 盘虬卧龙(qiú)D.伶仃(dīng) 猥.琐(wěi)萋.萋(qī) 仙露琼浆(qióng)(解析:A项“迸溅”应读bèng;B项中“颤.抖”应读chàn;C项中“孱.头”应读cà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枯愧淅沥幽寂赤裸B.遗憾花苞苦涩嫩黄C.笼罩涉足缈小恍然D.花辫懊丧魂魄萋萋(解析:A项中“枯愧”应写为“枯槐”;C项中“缈小”应写为“渺小”;D项中“花辫”应写为“花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B.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解析:B项“追溯”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与语境不符;C项“轰轰烈烈”应改为“生生不息”;D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发笑,与语境不符。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六单元·C培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qìng)溯.流(sù)白雪皑.皑(ǎi)忧心忡.忡(chōnɡ)B.羸.弱(yíng)啮.齿(niè)五脏.六腑(zàng)毛骨悚.然(sǒng)C.销蚀.(shí)轮廓.(kuò)怏.怏不乐(yànɡ)屏.息凝神(bǐnɡ)D.迟钝.(dùn)步履.(lǚ)语无伦.次(lùn)心有灵犀.(xī)2.(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紧张之下,她显得语无伦次....,准备好的发言内容也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
B.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C.丢失了这本心爱的书,他一整天心事重重,若无其事....的样子。
D.这部电影的情节惊心动魄....,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
3.(本题3分)依照文意,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北京,很少能够听得到惊蛰时打雷的。
惊蛰的雷声,应该出现在南方。
但是,没有雷声的惊蛰,还能够叫惊蛰吗?________________惊蛰的雷声,应该像是起床的铃声,上课的钟声一样,准点准时出现才对。
那时候,惊蛰的雷声,只出现我的想象里。
想象着雷声响了——小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这样一幕戏的三部曲,有声有色,次第出场,动画片一样。
A.那些小虫子能被惊醒呢。
B.世间万物能被惊醒么?C.那些小虫子怎么能被惊醒呢?D.当然不能!4.(本题3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第一单元测试一、积累和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 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 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 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 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A. 然而B. ……的样子C. 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 炫耀B. 展示C. 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
()A. 声音很大B. 非常晴朗C. 亮光很强D. 宏大明亮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我生日那天, 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 他终于忍无可忍, 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 这个贼得手非常快, 动手干净利落, 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 不一会儿, 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 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 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 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 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 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姓名得分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2分)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师.每休舍() 4.飞妻问.劳其家()
5.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6.使匠石斫.之()
7.臣之质.死久矣() 8.志.在登高山()
9.卒.逢暴雨() 10.乃援.琴而鼓之()
11.山门圮.于河( ) 12.尔辈不能究.物理( )
二、默写(27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脉脉不得语。
(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
(4),清风半夜鸣蝉。
(5),雪上空留马行处。
(6)旧时茅店社林边,。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
是,。
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3)《春望》的颔联是,。
3、岳飞墓前的对联是:,。
这副对联运用了、修辞表达了对忠臣的爱,对奸臣的恨。
4、《河中石兽》一文阐明的道理是:
5、《郢人》一文的寓意是:
6《伯牙善鼓琴》表达了知音难觅,应珍惜友情的主题。
鲁迅赠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表达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7列举史上2位有名的“清官”(名字及朝代):
①;②。
8.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阅读训练(一)《强项令》【40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1)给下面加粗字写拼音。
(6分)
枹()鼓数斛()而以奴骖乘()欲箠杀之()(2)文学常识填空:
《强项令》选自,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
(6分)
①宣悉以班()诸吏②使宣叩头谢()主
③臧()亡匿死④欲箠()杀之
⑤流血被面()⑥敝()车一乘
3.古今异义词:(6分)
妻子:[古义][今义](2分)
特征:[古义][今义](2分)
白衣:[古义][今义](2分)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
(6分)
数①大言数主之失()②有大麦数斛()
以①以到画地()②葬以大夫礼()
善①伯牙善鼓琴()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翻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翻译:
6.文中两个语段:(4分)
第一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采用的是描写;第二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采用的是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
(4分)
()即以头击楹()强使顿之
()赐钱三十万()将何以理天下乎?
8、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
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2分)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2分)
(二)《河中石兽》【31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1、本文选自,作者。
(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棹小舟()曳铁钯()湮()
啮()溯流()臆断()
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6分)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曳()
⑶湮于沙上湮()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 )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3分):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三)【10分】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 一人蛇先成,引(拿)酒且(将)饮之,乃(却)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给它添上脚)!”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本)无足,子安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答案写在括号内。
(4分)
者.()其.()之.()为.()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2分)
蛇固无足,子安为之足?
3.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2分)
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