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美版)口语交际:劝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策略:1.双向交际策略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劝告”,内容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有交际需求。
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能力。
2.真实情境策略本课提供了一个交际情景,贴近生活,易于学生实践。
在情景模拟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其他不文明的现象。
设计角色换位表演环节,有得于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提高劝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2.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1.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方法劝告注意说话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2分钟)1.师:同学们,老师在值日过程中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播放学校一小男孩爬楼梯的视频)请看!你看到了什么?2. 评价:描述很准确。
假如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做?是的,我们要适时劝告制止。
(板书劝告)二、新授——学方法(5分钟)(一)请大家打开书到到93页,师:谁来读一读他们的劝告?你来读第一位同学的劝告。
你来读第二位。
(预设:请用指责的口吻读一读。
或我听到了一丝指责,但不够强烈。
再读!)请你读第三位。
师:你们看,三位同学都进行了劝告,但劝告的语气和角度不一样。
(二)你觉得谁的劝告更有可能被接受,为什么?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十分热烈。
谁来说一说哪个的劝告更有可能被接受,为什么?反馈:(1)你说:预设:是的我们在劝告的时候要注意有称呼。
(你看小同学,他就是一种)(2)你再说说,预设:劝告别人既要注意语气委婉,又要注意站在别人的角度。
(贴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点评:你是一个善于分析、善于表达的孩子。
我也觉得第三位同学:开头就有很友善的称呼。
(3)那为什么不太能接受第一和第二位同学的劝告?(还有不同的理由吗?)(预设: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所以劝告的时候要有礼貌、不指责、语气委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劝告》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
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讲道理使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也乐于就生活中的情景进行交际。
教材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进行交际。
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从生活攫取素材,以当前孩子们最重视的、与生活最接近的疫情中的校园生活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学习相关防疫知识。
教学重点: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引出交际话题1.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年伊始,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全球。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数抗疫英雄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你我驱散疫情阴霾。
如今,经过无数抗疫英雄的努力,疫情逐渐得到稳步控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作为一名学生,你们可以为抗击疫情做出哪些努力呢?2.是啊,作为一名学生,首先我们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人却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
(内容:不戴口罩、人员聚集等。
)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呢?3.揭示课题,了解劝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良的现象,需要我们站出来进行劝说,通过我们说的话帮助他人纠正错误的做法,改掉不良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讨论劝说的艺术1.播放音频,情境再现。
(出示)一位同学课间不戴口罩。
三位同学都对他进行了劝告,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播放音频)甲:“你赶紧把口罩戴上,要不我们就不和你玩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劝告的技巧,学会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劝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劝告,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劝告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理解劝告的含义,明确劝告的目的和作用,知道劝告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
2. 劝告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劝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 劝告的实践与应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将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劝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劝告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材料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劝告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劝告案例,使学生理解劝告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劝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劝告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劝告场景,将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2. 重点内容:劝告的含义和作用、劝告的方法和技巧、劝告的实践与应用3. 关键词:劝告、口语交际、表达、技巧、实践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劝告的小作文,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劝告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培养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学会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正确得体的劝告。
【教学重难点】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艺术和技巧,能进行正确得体的劝告。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导入劝告1.情境创设:同学们,刚才大课间的时候,老师看到几个男生在楼道里跑来跑去,还差点撞倒了其他同学,多危险啊,如果你看到了这种现象会怎么做?学生说。
2.看来大家都想劝劝他们,那怎样劝告才能打动对方,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呢?这节课,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劝告”的话题,争当“小小劝告家”。
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劝告)(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案例剖析,学会劝告1.可不能小看劝告,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正确得体的劝告,会很好地解决问题,不正确不得体的劝告,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咱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劝告的小故事。
案例:有一个同学叫王小明,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他总是喜欢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对他进行了劝告。
课件出示: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你觉得王小明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体会劝告的技巧。
(1)生1的劝告:指出了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告。
(2)生2的劝告: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3)生3的劝告: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对方的角度进行了劝告,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更能打动人!预设1:我选择第三位同学。
因为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预设2: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严厉,很委婉。
预设3: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告,因为她说话很委婉,而且是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告别人,做到语言温和、态度诚恳,理解别人的感受,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劝告的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劝告的含义及作用2. 劝告的技巧:用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语言温和、态度诚恳3. 劝告的实践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告别人,做到语言温和、态度诚恳。
2. 教学难点:理解别人的感受,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劝告过程中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情景模拟道具2. 学具:笔记本、文具、角色扮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劝告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劝告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劝告的含义、作用及技巧,让学生了解劝告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劝告的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劝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更好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劝告的技巧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见教学过程部分七、作业设计1. 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运用劝告的技巧,将劝告过程写下来。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劝告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并给予评价,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学会劝告别人。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劝告。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劝告,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材。
2. 学具:口语交际练习本、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劝告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劝告的基本原则。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模拟不同的情境,练习劝告的技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劝告场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劝告》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行为,尝试用劝告的方法进行沟通,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劝告的小作文,下次课进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批改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步骤。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劝告相关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如何成功劝告他人,引发学生对劝告技巧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告别人,做到语言温和、态度诚恳,把握劝告的方法和要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交流中学会劝告,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尊重别人,培养真诚、友好的人际交往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劝告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劝告方法的讲解与示范:讲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示范。
3. 小组讨论与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劝告,并进行实践演练。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劝告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劝告过程中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告别人,做到语言温和、态度诚恳。
2. 教学难点:把握劝告的方法和要点,尊重别人的感受,达到劝告的目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故事素材、劝告案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纸笔,用于记录劝告的方法和要点。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入劝告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劝告方法的讲解与示范:讲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示范。
3. 小组讨论与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劝告,并进行实践演练。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劝告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劝告过程中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2. 重点内容: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尊重别人、达到劝告目的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劝告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劝告的案例,分析其中的劝告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劝告(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劝告的技巧,学会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劝告别人。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使学生明白劝告别人是一种关爱,懂得在生活中关心他人。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劝告。
3. 评价和讨论劝告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劝告别人。
2.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劝告技巧,达到关心他人的目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口语交际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劝告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劝告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劝告别人。
3.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劝告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劝告2. 重点内容:劝告的方法和技巧3. 难点内容: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劝告技巧4. 关键词:诚恳、恰当、关心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劝告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汇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尝试劝告家长改正一个不良习惯。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劝告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情景模拟的目的情景模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劝告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模拟不同的生活场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劝告的时机、场合和对象,学会如何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去劝告别人。
二、情景模拟的设计1. 设计原则:情景模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情景选择:可以选择学生在学校、家庭或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误解、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等。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的1.能根据详细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辞别人。
2.能采用适宜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辞别人。
教学重点能采用适宜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辞别人。
教学难点能采用适宜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辞别人。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录音、视频等)。
2.老师、学生情境表演用的道具:眼镜、帽子、执勤卡牌等。
3.安排学生分组坐,每组6-8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
我们开场上课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劝告过别人?我们先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经历。
生1:爸爸开车打,我劝告他:爸爸你不要打了,开车打容易出交通事故。
爸爸听完我的话就把手机收了起来。
生2: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看见两个同学在楼道里推来推去。
我劝告他们:不要玩推人的游戏,这样不仅会伤到自己也会伤到别人。
这两位同学听了我的话就不在楼道里推来推去了。
生3:爷爷喜欢吸烟。
我劝了他好几次,爷爷您不要再吸烟了!吸烟很伤身体到可是爷爷总是不听劝,一直没有战胜烟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守规那么的言行或者不利于别人和自己的做法。
我们拿道理说服别人让他听从,这就叫劝告。
有的同学劝告成功了,有的同学的劝告暂时没有到达效果,那么怎样的劝告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承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劝告?。
【板书课题:劝告】二、新授师:这是学校的楼梯扶手。
〔出示图片〕下课了,有个同学坐到了扶手上从滑的楼梯扶手上滑下来,玩得可带劲了。
这时候有几个高年级的同学看到了,〔播放音频〕第1位同学说:“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第2位同学这样来说:“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太不应该了!〞第3位同学非常诚恳的说:“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
假如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三位同学不一样的劝告,假如扶梯上的同学是你,你更愿意听哪个同学的劝告,为什么呢?〔放音乐〕我们来听听这些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1:我更愿意听第三位同学的劝告。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第1篇】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从儿童的校园生活(从楼梯上滑下)的常见事件引入,通过展示三位同学不同的劝说,让学生进行比较和选择。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违反交通规则)、家庭生活(玩电脑游戏)中遇到其他事件时又该怎样展开劝说。
从而懂得劝说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一味指责,不顾他人感受。
本话题来自儿童生活,贴近现实生活,容易激发交际兴趣。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劝说的技巧性知识)中的第一点“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的要求,与以往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的“有礼貌”方面的教学,如“有礼貌地提问”(二年级上册)“有礼貌地回应”(三年级上册)有相近之处,但亦有所不同,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更多强调说话的语气,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学目标:1.懂得劝说时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让劝说更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遇到不良现象时要善于分辨选取适当方法勇于劝说,善于劝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教学难点:能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技巧从对方的角度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劝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妙招锦囊。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明确劝说的含义1. 老师讲述故事《螳螂捕蝉》。
2.学生听讲,说说这个侍从劝说吴王的方法妙在哪里。
3.揭示课题,了解劝说就是要用言语打动对方,让对方接受意见,改正错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良现象需要我们站出来进行劝告。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比较劝说的效果1.播放视频,情境再现。
早读课下课,我走出教室,经过楼梯口,看见一个同学从楼梯扶手上“咻一一下就滑下来了。
几个高年级同学看见了,连忙走过去劝阻他。
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劝说的。
(视频内容:小同学下课后,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三位同学进行不同的劝说)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紀律呢太不应该了!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