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烃类有机物专题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化学必修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mol甲烷和氯气光照下反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A.5mol B.2.5mol C.1 mol D.2mol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火焰明亮,冒黑烟B.物质的量1∶1的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C.0.5mol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为1molD.甲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不同的物理性质B.不带支链的烃,其分子都是直线型的C.甲烷是烷烃中碳的含量最低的,也是最简单的烃D.常温时烷烃的同系物,只有四种呈气态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H2O和D2O B.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 C.和D.和5.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烷属于烃类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③甲烷难溶于水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可推知一氯甲烷分子也呈正四面体形结构B.在乙烷(分子式为C2H6)分子中存在着H与H之间的非极性键C.由甲烷的氯代物有4种,可推知乙烷的氯代物有6种D.由于甲烷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7.下列分子的键角均是109°28′的是A.P4 B.CH2Cl2C.NH3D.CCl48.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不正确的是A.同位素:H、D、TB.同素异形体:C(石墨)、C60、C70C.同系物:分子组成满足C n H2n的一切物质D.同分异构体:[Cr(H2O)5C1]Cl2·H2O和[Cr(H2O)4C12]Cl·2H2O9.X、Y、Z、M为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为MB.Y、Z、M的氢化物中,M的氢化物沸点最高C.四种元素最多可形成两种盐D.由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0.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F的电子式:B.O的核外电子排布:C.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11.由H2、CH4、CO组成的混合物的混合气体a mL,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条件下O2的体积也为a mL,则原混合气中CH4的体积分数为A.1/3 B.2/3 C.1/2 D.3/51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代表一种以上物质的是:()A.C3H8B.C4H10C.CH3Cl D.CH2Br213.2-甲基丁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可得到一氯取代物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4.在光照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氯气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5.将漫射日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4:1)的装置上将发生:①试管内黄绿色逐渐消失②试管内黄绿色加深③无任何现象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液面上的试管内壁有油状物生成,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③B.①④⑤C.①⑤D.②⑤16.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点燃前都不需验纯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17.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甲烷燃烧的产物可导致酸雨C.甲烷可以做燃料电池的燃料D.等质量的不同烷烃充全燃烧,甲烷的耗氧最最少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四个共价键B.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二者具有相同的分子量C.苯中加入溴水后,发生了取代反应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温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19.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烷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熟练掌握甲烷的主要性质。
3.认识取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烷烃的性质1.烷烃的物理性质2.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烷烃与强酸、强碱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2)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
CH 4燃烧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C 3H 8燃烧方程式:C 3H 8+5O 2――→点燃3CO 2+4H 2O 。
链状烷烃燃烧通式: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3)高温分解:烷烃在较高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如CH 4隔绝空气加热至1 000 ℃时,可分解为炭黑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 4――→高温C +2H 2。
(4)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CH 4和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除CH 3Cl 和HCl 外,还有CH 2Cl 2、CHCl 3、CCl 4。
【微自测】1.下列有关烷烃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烷烃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B.烷烃都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C.烷烃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烷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烷烃为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属于饱和烃,性质稳定,常温下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A正确;烷烃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表现出还原性,B正确;烷烃为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烷烃为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属于饱和烃,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褪色,D错误。
3.有机物的性质特点(1)物理性质: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比较低,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大多数有机物容易燃烧,受热会发生分解;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很多反应需要在加热、光照或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7.1认识有机化合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和石墨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B.和互为同系物C.16O和18O是同素异形体D.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工业B.异丙苯主要通过苯与丙烯反应获得C.石油裂化的主要产物是乙烯等气态短链烃D.废纸、脲醛树脂、旧橡胶制品等均属于有机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最终生成CaSO3B.过量的Fe在干燥的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2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能制得纯净的CH3ClD.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的同时产生大量CO4.螃蟹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迅速分解为组胺,引起人体中毒,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O2A.组氨酸转化为组胺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B.组氨酸具有两性,固态时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熔点较高,不易挥发C.用茚三酮溶液可鉴别组氨酸和组胺D.组氨酸、组胺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12C和614C是同一种核素B.液氯和氯气互为同素异形体C.甲醇(CH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D.Fe与C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6.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A.熟石膏:CaSO4·2H2OB.原硅酸:H4SiO4C.氯仿:CCl4D.2-乙基-2-丁醇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暴露在空气中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焦油B.乙烯和裂化汽油均能使溴水色,其原理不相同C.使固态生物质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属于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D.可燃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含碳单质,两者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相似C.和互为同系物D.1735Cl和1737Cl为同位素,两种核素分别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9.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等,请将序号填入下表空格内。
7.2.2 烃有机高分子材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含有一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C.用木材等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的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3.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
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它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
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高分子材料B.链节为—CH2—CH—C.单体为CH2CH—COORD.n为聚合度4.下列反应属于加聚反应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B.+3HNO3+3H2OC.D.CH3CH2Cl+NaOH CH3CH2OH+NaCl5.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A.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C—C链连接而成的B.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聚丙烯能使溴水褪色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石油为原料制得的纤维是再生纤维B.天然纤维是不能再被加工处理的C.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和天然纤维统称化学纤维D.煤化工产品也可经过处理制得合成纤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B.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C.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8.CH2=CH2与CH2=CHCH2CH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聚合时生成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9.下列合成高分子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A.+(n-1)H2OB.n HCHO+n+(n-1)H2OC.n CH2CHClD.n HOOCCOOH+n HO—CH2—CH2—OH+(2n-1)H2O10.有机化合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按烃分子中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分:饱和烃、不饱和烃②按烃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烃、环状烃③根据不饱和烃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分:烯烃、炔烃、芳香烃等④可划分为烃、环状烃、烯烃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1.下列有关聚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B.聚乙烯具有固定的元素组成,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C.聚乙烯塑料袋有毒,故不能包装食品D.聚乙烯性质稳定,故不易造成污染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纤维就是纤维素B.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气、煤C.化学纤维的原料不可以是天然纤维D.生产合成纤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13.下列有关乙炔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A.存在不饱和键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C.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非选择题14.下列有12种有机化合物,将它们所属的类别填入下表。
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课后篇巩固提升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列物品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景德镇瓷器是陶瓷,钢化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硅酸盐材料,涤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塑料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B.聚乙烯塑料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C.天然纤维是不能被再加工的,易造成“白色污染”,A正确;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其发生老化并不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是由于长链断裂的原因,B错误;天然纤维可以被再加工,塑料、橡胶和纤维制品所含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C、D错误。
3.橡胶属于重要的工业原料。
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
为了增强某些橡胶的强度,加工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硫化处理,即将橡胶原料与硫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橡胶制品的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弹性越差。
下列橡胶制品中,加工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A.橡皮筋B.汽车外胎D.医用乳胶手套,但强度较差,而橡胶制品的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但弹性越差,这些都是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再从生活经验可知,橡皮筋、普通气球、乳胶手套都需要有较大的弹性,汽车外胎需要很高的强度,所以硫化强度最高的应是汽车外胎。
4.聚异丁烯是生产汽油清洁剂的中间产物,下列对聚异丁烯的描述错误的是()A.聚异丁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结构简式为B.聚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nC.聚异丁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某烃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由于末端甲基是立体结构,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因为甲苯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A项错误;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B项错误;二氯甲烷分子为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C项错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D项正确。
烷烃烯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道题有1~2个正确答案)1.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 2CHCl3 +O2−→−光2HCl+2COCl2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质。
下列那种试剂用于检验效果最好A.烧碱溶液 B.溴水 C.KI淀粉溶液 D.AgNO3溶液2.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A、2-甲基-2-丁烯B、3-甲基-1-丁烯C、2,3-二甲基-1-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3.在20℃时,某气态烃与适量氧气混和,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CH4B、C2H6C、C3H8D、C2H44.下列物质一定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3H6 B.C2H4 C.[ CH2—CH2 ]n D.CHCl35.下列四种化合物经过催化加氢反应后,得不到2-甲基戊烷的是A.CH3CH=C—CH2—CH3 B.CH3C=CHCH2CH3││CH3 CH3C.CH2=CCH2CH2CH3 D.CH3CH=CHCHCH3││CH3 CH36.工业上制取一氯乙烷(CH3CH2Cl)应采用A.由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B.由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由乙烷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由乙烷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7.1828年,填平无机物与有机物间鸿沟的科学巨匠乌勒,他将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
乌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 (B)NH4NO3 (C)CH3COONH4(D)NH4CNO8.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重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g。
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12.5g (B)13.2g (C)19.7g (D)24.4g9.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 (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在导管中处点燃 (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10.. 某烃1 mol完全燃烧生成4 mol二氧化碳,相同物质的量的该烃能与2 mol氢气加成,该烃是下列烃中的()A.B.C.D.11.某气态烃和一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此混合气体4.48L,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2.8g,此两种烃是()A、甲烷和1-丁烯B、乙烯和1-丁烯C、甲烷和丙烯D、乙烯和丙烯12.线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的结构简式如下:其单体可能是正确的组合是()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13、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修二化学烃类练习题烃类是我们在化学学习中常常接触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它们由碳和氢元素构成,可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三大类。
烃类化合物具有多样化的性质和用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必修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烃类的练习题,下面我将结合实例,为大家解析一些常见的练习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题目:1.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双键的是()。
A. CH4B. C2H2C. C3H6D. C4H10这是一个关于烯烃的题目。
烯烃是指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通过观察选项,我们可以发现只有选项C满足条件,因为C3H6是丙烯,只含有一个双键。
所以答案是C。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2. 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丙炔按照分子式从小到大排列时,排列顺序是()。
A. 甲烷 < 乙烷 < 乙烯 < 丙烷 < 丙炔B. 丙炔 < 甲烷 < 乙烷 < 乙烯 < 丙烷C. 甲烷 < 丙炔 < 乙烯 < 乙烷 < 丙烷D. 甲烷 < 丙炔 < 丙烷 < 乙烯 < 乙烷这个题目考查了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的关系。
根据分子式可以计算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丙炔的分子式为C3H4。
计算得到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30、28、44、40。
所以,排列顺序应该是甲烷 < 乙烷 < 乙烯 < 丙烷 < 丙炔。
所以答案是A。
最后,让我们来解答一个稍微有些复杂的题目:3. 已知乙烯和溴在光照下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它的结构式是()。
A. CH2Br─CH2BrB. CH3─CH(Br)─CH2BrC. CH2═CHBrD. CH3─CHBr─CH3这个题目考查了烯烃和卤素化反应生成卤代烃的规律。
1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三、基本营养物质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OH B.CH3CHCH3COOH羧酸–CHOC.醛类–CHO D. CH3-O-CH3醚类C O C2、甲基、羟基、羧基和苯基四种听子团,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小于7的有()A.5种 B.4种 C.3种 D.2种3、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与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其中n为正数)不可能为()A.8n B.18n C. 14n D.44n4、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分液5、下列有机物名称正确的是()A.2-乙基戊烷 B.1,2-二氯丁烷C.2,2-二甲基-4-己醇 D.3,4-二甲基戊烷6、在密闭容器中某气态烃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和,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温度(20℃),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若加NaOH的溶液则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此烃为()A.C3H8 B.C2H4 C.C2H6 D.C6H67.下列说法全不正确...的是()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8.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2)卤代烃:;(3)醇:;(4)酚:;(5)醛:;(6)酮:;(7)羧酸:;(8)酯:。
9.5.8g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气其体积比为1:1(同压同温),若把它们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在增加18.6g,同量的有机物与0.1mol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又知该有机物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化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
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丙烷完全燃烧需4 mol 氧气B.与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分子式为C 3H 8 [答案] D[解析] 1 mol C 3H 8完全燃烧消耗O 2为3+84=5 mol,A 项不正确;C 3H 8与丁烷(C 4H 10)互为同系物,B 项不正确;C 3H 8为饱和烃,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即C 3H 8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项不正确。
2、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答案] D[解析] A 项,氯气与氢气在加热或光照下进行反应,光照有影响,错误;B 项,次氯酸在光照下发生分解反应,错误;C 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错误;D 项,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时发生氧化反应,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正确。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 3Cl +Cl 2――→光照CH 2Cl 2+HCl B.CH 4+2O 2――→点燃CO 2+2H 2OC.CH 3CH 2Br +H 2O ―→CH 3CH 2OH +HBrD.C 2H 6+Cl 2――→光照C 2H 5Cl +HCl [答案] B4、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 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 4B.C 3H 8C.C 4H 10D.C 2H 6 [答案] C[解析] 设此气态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则1 mol 该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为⎝⎛⎭⎫x +y4 mol,将上述选项分别代入,比较可知C 4H 10耗氧量最多。
有机化合物第三章1、碳、CO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2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饱和烃→烷烃(如:甲烷)链状)脂肪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烃)(如:苯)芳香烃(含有苯环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苯及其同系物烷烃烯烃有机物——通式CHCH2nnn2n+2)苯(CH乙烯(CH)代表物甲烷(CH)64462或=CH结构简CH CH224式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C双键,C单键,C=(官能团)C-间的独特的键,环状链状,不饱和烃构特链状,饱和烃结点平面正六边形结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空间构液味的特殊气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物理性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有体,比水轻,难溶于水比空气轻,难溶于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质水溶剂,化工原料优良燃料,化工原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用途长调节剂,催熟剂料质化学性主有机物要①氧化反应(燃烧)(淡蓝色火焰,无黑烟)O――→烷烃:CO+2H+2OCH2242甲烷种)(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②取代反应Cl+HClCl+HClCHCHCl +Cl―→CH―→CH+Cl2334222CCl+HCl―→+Cl+HCl CHClCHCl―→+ClClCH4232223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1 / 13三、基本营养物质5 / 13)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CHCHCH33CHOOH B–.A .酚类羧酸–COOHCCO醚类D.CH-O-CHC.醛类–CHO 337pH小于2、甲基、羟基、羧基和苯基四种听子团,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的有(种3种C.种D.2 A.5种B.4完B2种或3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与、3、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的为正数)n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其中不可能为()44n8n B.18n C.14n D.A.4、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C.重结晶D.分液A.蒸馏B.萃取)5、下列有机物名称正确的是(二氯丁烷1,2- A.2-乙基戊烷B.-二甲基戊烷4,2-二甲基-4-己醇D.3,C.2、在密闭容器中某气态烃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和,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温度6的溶液则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此烃,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若加NaOH(20℃))为(H.CCH D.C BA.CH.CH66382462的是()7.下列说法全不正确...含碳量相CH的最简式相同CH=CH和CH=CH ②、CH≡CH和—①、CH622236同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0.5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AA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⑤、④⑥③、②④③、②⑥②、①A B C D ⑥8.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有机物专题练习及答案
1.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石油产量 B.乙烯产量 C.天然气产量 D.汽油产量
2. 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2 B.NH3 C.C2H4 D.CH4
3. 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烯和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反应
4. 某气态烷烃与烯烃的混合气9 g,其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倍,将混合气体
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 g,则原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甲烷与乙烯 B.乙烷与乙烯 C.甲烷与丙烯 D.甲烷与丁烯
5. 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
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6. 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浓硝酸久置后变黄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
7.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
液褪色的是( B )
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8. 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9. 现有分子式为CnHmO2的某有机物,1 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生等物质的
量的CO2和H2O,并消耗 L(标准状况)氧气,该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n是( )
A. 2 B. 3 C. 4 D. 5
10. 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11.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HBr)发生加成反应
12. 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 )
A.CH2Br—CH2—CH2Br B.CH3—CBr2—CH3
C.CH3—CH2—CHBr2 D.CH3—CHBr—CH2Br
13. 对尼古丁和苯并[a]芘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A.尼古丁为芳香族化合物
B.苯并[a]芘的分子式为C20H18
C.苯并[a]芘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单元,是苯的同系物
D.尼古丁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苯并[a]芘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可 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4. 为探索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将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称量得到数值m1 g ; (2)取一支试管,加入3 mL 乙醇; (3)把上述已称量过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稍冷,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称量得到数值m2 g,并且m2_____ m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将冷却后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5)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6)反复多次后,可闻到试管里溶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将从酒精溶液中取出的铜丝烘干后称量,得到数值m3 ,则m3________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步骤(3)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5)中的化学方 程式为 ,总的反应方程 式为 15. 某学生用右图所示装置证明溴和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主要实验步骤如 下: (1)检查气密性,然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2)向锥形瓶中加入某溶液适量,小试管中加入CCl4,
并将右边的长导管口浸入CCl4液面下。
(3)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 装置B的锥形瓶中小试管内CCl4的作用是 _;小试管外的
液体是(填名称 ,其作用是 。
② 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填化学式)___________溶液,现象是 ,
其作用是 ;装置(Ⅱ)还可起到的作用是 。
16.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H2O和5%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H2O洗涤。
⑤将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可采用的方法是
;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具有苦杏仁气味 的 。 年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答案 1-13 bcccd cbdcc ddd 14.(3)由红色变成黑色;大于 (4)无明显现象;(5)又恢复红色; (6)刺激性的气味n (7)等于; (8)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Cu+H2O; 15.① 吸收挥发出的Br2蒸气;水,吸收反应生成的HBr气体。 ② AgNO3,生成淡黄色沉淀,检验Br-;防倒吸。 16.⑴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⑵将反应器放在盛有50~60℃(或回答60℃)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⑶分液漏斗;⑷除去粗产品中残留
的酸(或回答除去残留的硝酸、硫酸)⑸大,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