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徐悲鸿前进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徐悲鸿前进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2. 分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前进》;3.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徐悲鸿的画作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徐悲鸿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徐悲鸿是否有了解,是否听说过他的作品。
知识讲解:1. 介绍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成长经历、艺术学习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 分析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包括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作品赏析:1. 分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前进》的主题和寓意;2. 通过放映《前进》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作品;3.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等要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4.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扩展活动: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徐悲鸿作品进行赏析和介绍;2.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徐悲鸿的画风,创作自己的作品;3.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总结:1. 总结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评估:1.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徐悲鸿和《前进》的理解;2. 观察学生在赏析和讨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徐悲鸿的画作或相关图片、视频;2. 《前进》的图片或视频;3. 徐悲鸿的传记或相关资料。
教案特点:1. 结合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理念;2.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3. 提供扩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艺术和进行创作。
教科版语文《徐悲鸿画马》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及其画马的艺术成就。
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展示徐悲鸿画马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展示徐悲鸿画马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第二章: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掌握徐悲鸿画马的特点和风格。
2.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分析徐悲鸿画马的特点和风格。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分析徐悲鸿画马的特点和风格,展示相关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徐悲鸿画马的风格。
第三章:欣赏徐悲鸿画马的作品3.1 教学目标欣赏徐悲鸿画马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展示徐悲鸿画马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展示徐悲鸿画马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第四章:徐悲鸿画马的艺术特点4.1 教学目标分析徐悲鸿画马的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徐悲鸿画马的艺术特点。
采用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画马的艺术特点。
展示相关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徐悲鸿画马艺术特点的理解。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徐悲鸿其他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其他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5.4 教学步骤展示徐悲鸿其他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徐悲鸿其他作品的看法和兴趣。
初中美术徐悲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历程,认识徐悲鸿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2.学习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1.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历程2.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3.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欣赏4.课堂实践:尝试绘制徐悲鸿风格的作品三、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历程,引发学生对徐悲鸿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3.欣赏:组织学生观看徐悲鸿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4.实践:指导学生尝试绘制徐悲鸿风格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历程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徐悲鸿作品的欣赏能力及绘画实践成果。
五、教学资源1.徐悲鸿的生平介绍资料。
2.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图片。
3.绘画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建议1.在讲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历程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
2.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3.在课堂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绘制出具有徐悲鸿风格的作品。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5.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徐悲鸿的展览、拍摄相关纪录片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勤勉、经费、慰藉”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徐悲鸿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
2.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学习徐悲鸿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感受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展示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2 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理解内容2.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2 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2.3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理解。
3. 深入探讨,体会精神3.1 学生分析徐悲鸿学画的过程,体会他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3.2 学生通过课文的描写,分析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
4. 实践拓展,提升素养4.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习中发扬徐悲鸿的精神。
4.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馈,布置作业5.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5.2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相关图片。
徐悲鸿学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历,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分析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历。
2.分析徐悲鸿的绘画作品。
3.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内涵。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徐悲鸿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相关资料。
2.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图片。
3.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历。
2.展示徐悲鸿的部分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二)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特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历,引导学生理解徐悲鸿的艺术追求。
2.教师分析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如构图、用笔、用色等。
(四)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所学,尝试运用徐悲鸿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教师讲解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
4.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客观评价他人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5.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徐悲鸿的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建议在课后组织作品展览,让更多学生参与。
徐悲鸿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徐悲鸿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学习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徐悲鸿简介:介绍徐悲鸿的生平、成就和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2. 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分析徐悲鸿作品中的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形象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3.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欣赏:选择徐悲鸿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对其艺术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徐悲鸿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让学生对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分析:通过展示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
4. 代表作品欣赏:选择几幅徐悲鸿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 创作活动:给学生提供绘画材料和主题,引导他们运用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进行创作。
可以提供一些技巧和指导,但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展示。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创作经验,鼓励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资源:1. 徐悲鸿的作品图片或视频。
2. 绘画材料:纸张、颜料、画笔等。
3. 学生创作作品展示区域。
评估方法:1. 学生对徐悲鸿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和表现能力。
初中徐悲鸿马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的艺术生平,欣赏其骏马图作品,感受徐悲鸿画马的特色。
2. 引导学生学习徐悲鸿画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徐悲鸿的艺术生平介绍2. 徐悲鸿骏马图作品欣赏3. 徐悲鸿画马的方法学习4. 学生绘画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欣赏徐悲鸿的骏马图作品,学习徐悲鸿画马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徐悲鸿画马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徐悲鸿的骏马图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徐悲鸿画马的兴趣。
2. 介绍徐悲鸿的艺术生平:教师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
3. 欣赏徐悲鸿的骏马图作品:教师展示徐悲鸿的骏马图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徐悲鸿画马的特色。
4. 学习徐悲鸿画马的方法:教师讲解徐悲鸿画马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马的结构、动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
5. 学生绘画实践: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骏马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徐悲鸿的骏马图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徐悲鸿的艺术生平,学习了徐悲鸿画马的方法。
在绘画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在讲解徐悲鸿画马的方法时,部分学生对于马的结构和动态表现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绘画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师应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徐悲鸿画马》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老师想请大家先欣赏几幅画。
2、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觉?
3、这栩栩如生的骏马正是我国著名大画家徐悲鸿的作品,他为什么能画出这样活灵活现的骏马图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徐悲鸿画马》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和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分段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朗读。
3、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谁能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位画家?
生:举世闻名
师生共同理解“举世闻名”。
师:徐悲鸿是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一位大画家,最擅长画马。
那么徐悲鸿为了画马他付出了哪些辛苦和艰苦呢?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课文中描写徐悲鸿专心学习画马的句子。
学生默读,进行自学。
师生共同交流、汇报学习结果。
师:从第2、3自然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徐悲鸿?
生:专注、刻苦、勤奋、认真……
师:是啊,徐悲鸿经过勤学苦练、下足功夫最后获得成功,谁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徐悲鸿的成功。
指名读第4自然段
学生尝试读文。
教师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读”)
有感情朗读,体会“功到自然成”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匹马是什么样的?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你又有怎样的感叹呢?
教师课件出示《奔马图》
学生进行想象,谈感受。
师:正因为徐悲鸿这样认真的画马,之后“徐悲鸿的骏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此刻的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16 徐悲鸿画马
仔细观察——刻苦练习——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