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中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之一,而且已逐步实现了从蔬菜大国向蔬菜强国的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本文选取中国蔬菜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中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蔬菜生产结构、蔬菜品种、生产技术、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分析,同时探讨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蔬菜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及竞争格局,探讨蔬菜出口市场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国外蔬菜生产、市场等情况,寻找中国蔬菜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互动。
3. 国际竞争力分析:在考察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蔬菜产业与国际上蔬菜产业的差异、优劣势、对比关系,重点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挑战和优势。
4.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如何提高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质量与品牌、拓展营销渠道等方面的措施和路径。
5. 实证与验证:在研究的最后将通过实证调查验证研究结果,从而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三、拟达到的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为中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其中具体目标包括:1. 对中国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分析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了解蔬菜出口市场的优势和不足。
3. 详细比较国内蔬菜产业与国际上蔬菜产业的差异和优劣势。
4. 研究具体提高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和路径。
5. 通过实证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四、预期成果和贡献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1. 深入分析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准确评估其优势和不足,为提高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实践报告内容摘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江西,在农业生产和贸易上拥有优越的地理交通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应该是发展江西农业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选择。
但近十年江西的农产品经历了一个较大的波动起伏,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立足于对江西农产品对外贸易所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有所助益。
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梳理,本文总结出江西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口贸易总量偏小,增速缓慢;出口产品结构失调,利润率低;主要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等。
通过对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狠抓产品在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推进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江西;农产品贸易;问题对策前言作者主要从事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检验公司所收购及公司生产基地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等级、所用农药化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其残留程度等。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虽然公司用于对外出口的多数农产品均达到甚至超出国家相关标准,但公司近十年的外贸业务仍存在持续下滑的状况。
对此,作者通过工作实践中的观察和对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归纳出公司乃至整个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产品缺乏质量竞争优势、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贸易体制落后、贸易主体缺乏竞争力以及国外贸易壁垒和绿色技术壁垒等。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应当从狠抓产品在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推进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简述本人于2001年12月任职于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担任集团办公室科员职务。
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主要负责学校的膳食保障与供应、水电保障与供应、园林绿化与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住宿接待服务与车辆运行保障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续)
黄志刚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2(021)006
【摘要】@@ 3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及江西农产品的影响rn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加入WTO后,一种受国际市场冲击的中国农产品,如果江西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比重,则江西因该产品而受其冲击也大,相反,所受冲击就小;一种受益于WTO的中国农产品,如果江西该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的比重越大,则江西因该产品而受益于加入WTO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总页数】6页(P429-434)
【作者】黄志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56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展望 [J], 刘缉川;高云
2.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J], 曹光四;张琳
3.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 [J], 黄志刚
4.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研究——一、加入WTO之前我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状况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5.江西省一九八四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比较表(续) [J], 吴慕林;闵凯波;杨小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及应对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农产品国际贸易愈加频繁,但与之相应的,各国之间保护主义、技术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日渐增多,从而使得农产品贸易受到较大的制约。
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中的重要部分。
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探讨如何加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情况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具体思路如下:1. 研究背景及目的2. 相关论文和研究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概念和分类4. 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5.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6.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7. 应对策略建议8. 经验总结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状况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预期成果包括:1. 对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2. 清晰了解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类和本质。
3. 发现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4. 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策略建议,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提升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一问题,更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今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
黄志刚
【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2(021)005
【摘要】以江西为例,从分析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关系入手,探求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为此,笔者采用Delphi法和专门化系数法确定了江西的重要及潜在重要
农产品;讨论了江西农产品在全国的进出口地位并将之与江西农产品在全国的生产
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逐一地从每一个具体的农产品出发,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
农业(农产品)和江西农业(农产品)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西农产品的出口在全国的
地位远低于其生产地位;(2)入世后中国大多数农产品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但粮食、油料、牛肉及牛奶等产品会受到较大冲击,对江西来说,仅油料市场冲击较大;(3)入世后江西同全国一样,中低档农产品有较强竞争力,高档优质产品将面临严峻挑战.
【总页数】5页(P363-367)
【作者】黄志刚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56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展望 [J], 刘缉川;高云
2.加入WTO后江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J], 曹光四;张琳
3.WTO与江西重要农产品(续) [J], 黄志刚
4.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研究——一、加入WTO之前我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状况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5.不顺畅的双重管制——加入WTO后我国重要农产品进口管理评价 [J], 蓝海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虽然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各个地区之间,在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会影响到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全国的农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对于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为制定更优化的农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中国各个省份为单位,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VIVE模型 ( Vertically Integrated System of Economic ) 分析法和熵权法来计算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ython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计算。
三、预期目标和成果:本研究旨在:1、深入了解中国各个省份之间的农业发展现状,发掘各个省份的农业发展潜力。
2、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各个省份的农业竞争力的差异性和相关因素。
3、提出各个省份的农业改进措施和策略,以推动整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本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1、各个省份的农业指标和评价结果表格。
2、各个省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报告,包括分析各个省份的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3、针对各个省份的农业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四、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个省份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易于获取和证实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都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因此也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并不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品种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于各个省份的具体农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价值的影响并没有直接考虑。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浅析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发展策略摘要: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认真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的状况,从农业、农民与政府角度研究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并且持续扩大。
从2005 年起,我国农业在加入WTO 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日益加大。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于稳定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一)相对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
农产品的生长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依赖性程度高,我国疆域广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多种气候特征,有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形,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多样化的物种资源,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是无可替代的,这种因丰富的资源带来的产品差异化优势是我国农产品具有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较低的生产成本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是我国部分农产品所具有的优势。
在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水果产品、园艺产品、畜牧产品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差。
(二)相对劣势价格差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长远来看,劣势远大于所带来的优势。
第一,成本的不稳定性。
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农产品成本可能上升,国外农产品价格也有可能下降。
第二,过低的价格容易导致反倾销,近几年来,反倾销事件不断出现,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国际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第一大国。
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比例却不断下降,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关税逐步下调、非关税壁垒进行关税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大量学者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农产品在外贸中的竞争优势正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在整体上已经缺乏国际竞争力。
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其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力,对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将最终取决于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支持的力度,以及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部分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较快。
同时,作为一个世界农业生产大国,我们仍需要继续艰苦努力,进一步将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1 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财政支农以及保护政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较大差距,这些都可以在粮食价格上表现出来,因此我国粮食的价格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今后仍然面临着粮食进口的压力。
2 我国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继续增长。
在蔬菜方面:2000 ~ 2005年,这6年中,我国蔬菜出口量从315万t提高到680万t,在占世界蔬菜出口总额约47%的新鲜蔬菜中,中国出口所占的金额比重增长到2004年的8.81%。
水果方面:中国2000年水果出口量为135万t,到2005年已经增长到364.6万t,增长幅度为170%。
3 2005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高达78.9亿美元,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为37.7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近30%。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日趋明显,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这种形势下,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这不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帮助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目前国内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但大多局限于文字上的定性描述和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的简单比较,由此得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优劣结论。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通过对当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一定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剖析形成农产品国际竞争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生产者价格X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ABSTRACTAs China Joined the WTO and the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districts will be gradually turn to deeply and freely,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lso will be drastic,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oreover,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income that the farmer but also benefit to the solution of the " three agricultures" problem, further can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s then into middle-class.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expert are research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but many of which are just based on the trade data, then result in the wrong conclusion.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xpounded the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Used the index sig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China, then analyzed the result and founded the reason, further expounded the suggestion to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RCA index,producer pric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绪论 (1)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发展和内涵 (2)(一)经典国际竞争力理论 (2)(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3)1、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3)2、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4)二、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6)(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6)1、国际市场占有率 (6)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7)3、生产者价格 (7)(二)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7)1、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8)2、中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1)3、中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分析 (13)4、总结 (14)三、农产品国际竞争结果分析 (16)(一)直接因素方面 (16)1、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问题 (16)2、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 (16)3、生产成本方面问题 (17)(二)间接因素方面 (17)1、农业生产及贸易市场软硬件设施差 (17)2、农业生产及其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17)四、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X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绪论绪论(一)论文的选题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WTO体制下的中国粮食贸易地位与粮食安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由于粮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粮食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粮食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消费和生产国之一,在粮食贸易和安全问题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其在WTO体制下的粮食贸易地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分析WTO体制下中国粮食贸易地位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对于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WTO体制下的中国粮食贸易地位及粮食安全问题:(1)WTO体制下的中国粮食贸易地位与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在WTO体制下的粮食贸易政策及其变化,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粮食贸易地位和优劣势。
(2)WTO体制下的中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分析WTO体制下中国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探讨如何平衡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
(3)未来中国粮食贸易和粮食安全的前景和挑战:分析未来中国粮食贸易和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分析相关文献,综合了解WTO体制下中国粮食贸易的现状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其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其与中国的差异和优劣势。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中国粮食贸易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计划取得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WTO体制下中国粮食贸易地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分析WTO体制下中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平衡二者。
(3)了解未来中国粮食贸易和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精心整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1引言1.1选题背景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也缺乏一个严密的理论框架,对2.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国际竞争力由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率先倡导进行研究。
基于此,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是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或创造的,所谓过程是指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然后通过国际化所生产出来的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概念,广义上讲,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在复杂多变国际环境中成功地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销售经受国内外市场检验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狭义上讲,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如同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的生产能力等。
简而言之,国际竞争力是该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国际竞争力根据其依附的主体可以分为产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等等。
就国家竞争力而言,大多数经济学家通常表现为对政府实现某类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的关注,而这些都是政府的本职职能所在,因此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必须在产业、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层面进行才显得更有意义;产业国际竞争力强调的是价格”。
在此买方价值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两个方面,可以从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由此路径出发探索竞争力形成原因及提升策略。
(2)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是分析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由于贸易壁垒存在,国家支持力度不等,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不能作出公正的评判。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竞争所发生的特定市场相关,同一农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竞争力水平。
编号X X X X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思考学生姓名:学号: 03040130624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 2003级10班指导教师:2007年5 月学生姓名学号03040130624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贸本10班指导教师职称助教论文题目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思考课题来源教师教研、科研课题类别应用性课题选做本题目的原因及条件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了今后农业发展的主题。
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又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加入WTO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所以,在当前研究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就凸现出其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选定这个选题之前就已经搜集和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论文和期刊杂志,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具备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
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己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一直非常关注关于农村发展的一些相关课题,也非常希望能为当前火热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一份能量,以期为我国未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而这无疑是针对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的最大动力和最好导师。
另外,指导老师的尽心尽责及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和丰硕成果也必定会对本课题的实践价值的提升,实现研究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发挥其十分关键的作用。
指导教师意见:(签章)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03040130624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贸本10班指导教师职称助教论文题目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思考课题来源教师教研、科研课题类别应用性课题预计完成时间2007年5月31日研究的现状、意义:金碚认为,“凡是说产业竞争力,总是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是同一概念,研究产业竞争力实际上就是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明确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势与劣势,对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最后在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了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优势、劣势、比较、影响因素、对策、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农业人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大,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稳定农产品出口市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其优势与劣势,比较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最终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势与劣势,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探讨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