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7
《地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P4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P6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P6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P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P6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P8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P9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P9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P11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P14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P18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P37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第五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时期,规定了“7人养僧”的制度。
A.赤松德赞B.松赞干布C.赤祖德赞D.赤都松赞答案:C2.()年,代表苯教势力的朗达玛登上了赞普宝座。
A.836B.837C.838D.840答案:A3.朗达玛灭佛,不少佛徒逃离土蕃,使得()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心。
A.西藏B.青海C.甘肃D.宁夏答案:B4.()被我国史学界认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A.贞观十一年B.长安元年C.唐永徽二年D.载初二年答案:C5.()是伊斯兰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A.唐代C.明清两代D.元明两代答案:D6.根据现有资料,固土布.兰巴尼是来青海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答案:A7.()是青海最早修建的“拱北”。
A.七疙瘩拱北B.凤凰山拱北C.循化街子拱北D.鲜门黄花台拱北答案:B8.()在藏语中的意思即“古旧”,此派僧人习惯带红色僧帽,故称“红教”。
A.萨迦派B.噶举派C.格鲁派D.宁玛派答案:D9.()遍布青海各地,是青海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藏传佛教派别。
A.觉囊派B.噶举派C.格鲁派D.宁玛派10.()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
A.佑宁寺B.瞿坛寺C.塔尔寺D.隆务寺答案:C11.()是以土族为主要僧源的格鲁派大寺。
A.佑宁寺B.丹斗寺C.广惠寺D.隆务寺答案:A12.()是世界性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A.道教B.藏传佛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答案:D13.()恪守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项功课,严格遵守老教规,反对标新立异。
A.遵经派B.阁的穆C.苏菲派D.伊合瓦尼派答案:B14. 在青海汉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是天台宗僧人心道及其弟子广闻所创立的()。
A.南山寺B.法幢寺D.普济寺答案:B15.()主张“凭经立教”、“遵经革俗”,故称“遵经派”。
A.伊合瓦尼派B.阁的穆C.苏菲派D.尊古派答案:A16.伊斯兰教寺院教育,又叫经堂教育,于明朝晚期由()开创。
地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D2. 京剧起源于哪个地区?A. 北京B. 上海C. 广东D. 四川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技术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儒家思想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亚地区?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A. 尖顶B. 圆顶C. 飞檐翘角D. 拱门答案:C6. 丝绸之路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7.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少数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回族D. 满族答案:A9.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是?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10. 以下哪个节日与月亮有关?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CD2. 中国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哈姆雷特》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A. 京剧B. 油画D. 皮影戏答案:A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少数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答案: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2.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
答案:北京3.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长江4. 中国的四大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和________。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流动性D. 多样性答案:C2. 下列哪个地理区域的文化特色以京剧艺术最为著名?A. 黄河文化区B. 长江文化区C. 岭南文化区D. 燕赵文化区答案:D3.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福建的哪种茶叶最为出名?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碧螺春答案:B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它起源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5. 以下哪个节日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域文化区,以下哪些特色属于东北文化?A. 冰雪文化B. 热炕文化C. 京剧文化D. 满族文化答案:A, B, D2. 中国的四大菜系包括以下哪些?A. 川菜B. 粤菜C. 苏菜D. 鲁菜E. 闽菜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A. 地理环境B. 气候条件C. 历史传统D. 宗教信仰E. 经济发展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错)2.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3.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形式之一,它的表演艺术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元素。
(对)4.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以家庭团聚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错)5. 黄河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文化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对)四、简答题1. 简述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地域性。
多样性体现在中国广阔的疆域内,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历史传承性则表现在地域文化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相传;地域性则是指文化现象与特定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如山水文化、农业文化等。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地域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A. 传统手工艺B. 民间艺术C. 现代流行音乐D. 传统节日答案:C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经济发展C. 阻碍文化交流D. 丰富社会生活答案:C5.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B.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A6.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对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A. 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障碍B. 方言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 方言会导致文化同质化D. 方言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B7. 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社会和谐B. 引发社会冲突C. 与社会无关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A. 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B. 完全由历史传统决定C. 由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共同影响D. 由个人偏好决定答案:C9.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信息?A. 仅反映了当地的技术水平B. 仅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条件C. 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D. 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制度答案:C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形式?A. 绘画和雕塑B. 音乐和舞蹈C. 戏剧和曲艺D. 所有以上形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特定的日期B. 特定的仪式C. 特定的食物D. 特定的服饰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口头传播B. 具有教育意义C. 反映当地生活D. 具有娱乐性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通常具有哪些价值?A. 经济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历史价值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民间歌曲B. 民间器乐C. 民间舞蹈音乐D. 民间戏剧音乐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交功能B. 娱乐功能C. 宗教仪式功能D. 教育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政治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A. 单一因素B. 多种因素C. 偶然因素D. 人为因素3. 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A. 阻碍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无关紧要D. 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作用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3. 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分析这种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2. 某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
六、综合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 假设你是一名文化研究者,你将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七、思考题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发展和创新?八、附加题1. 请列举你所在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特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C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内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括该地区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2. 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变迁性。
地域性指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区的产物,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多样性指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传承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变迁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3. 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域文化是人们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
其次,地域文化能够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最后,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 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哪些方法?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其次,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负责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庆等形式,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论述题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地域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独特之处,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
这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点?A. 历史性B. 多样性B. 独特性D. 统一性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体现?A. 语言交流B. 饮食习惯C. 建筑风格D. 所有选项答案:D3. 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旅游业发展B. 增强地方品牌影响力C. 导致地区经济差异D. 推动文化产品创新答案:C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习俗2.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________的支持和________的参与。
答案:政府、民众3.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文化多样性、社会认同、经济发展三、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能够吸引游客,增加旅游吸引力;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可以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地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地方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
2. 论述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现代社会中,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可能对地域文化造成冲击,如文化同质化、传统技艺失传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文化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传播和创新,以及培养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实例,论述地域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本,能够增强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包容性。
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促进家庭团聚、社会交流的重要时刻。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可以加强社区凝聚力,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所有答案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年。
选择一项:1921192219271930答案是:正确答案是:1922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选择一项:凤凰山墓三星堆昌邑战国墓仙水岩崖墓答案是:正确答案是:仙水岩崖墓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选择一项:湖湘文化闽粤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答案是:正确答案是:荆楚文化成化时期获明宪宗宠信的江西术士是()选择一项:邵元节李日芳李自然李孜省被乾隆皇帝称为“江右两名士”的是()选择一项:魏禧、蒋士铨魏际瑞、魏礼蒋士铨、彭元瑞魏禧、彭元瑞答案是:正确答案是:蒋士铨、彭元瑞()是明清时期江西造纸业的中心。
选择一项:铅山吉安府饶州府广信府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广信府仙人洞下层与()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选择一项:吊桶环下层吊桶环上层吊桶环中层仙人洞上层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吊桶环中层被民众奉为“江西福主”的是()选择一项:许逊张道陵萧公张天师答案是:正确答案是:许逊选择一项:杨万里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答案是:正确答案是:欧阳修“傩”最早起源于()选择一项: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原始社会“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选择一项: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答案是:正确答案是:黄庭坚“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选择一项:《还魂记》《南柯梦》《紫钗记》《邯郸梦》答案是:正确答案是:《还魂记》八一广场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塔名题写者是()朱德周恩来叶剑英毛泽东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叶剑英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选择一项:沈璟汤显祖蒋士铨朱权答案是:正确答案是:朱权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是在()选择一项:明清宋元答案是:正确答案是:明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为主选择一项:种植狩猎采集打渔答案是:正确答案是:狩猎“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选择一项:制药业建筑业制瓷业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建筑业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选择一项:《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岛夷志略》答案是:正确答案是:《天工开物》()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地域文化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A. 历史性B. 地域性C. 民族性D. 动态性答案:D2.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自然环境B. 社会经济C. 政治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哪个因素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发展D. 历史传承答案:A4.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文化交流C. 推动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A.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B. 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基础C. 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独立D. 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答案:D6.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A. 文化同质化B. 文化冲突C. 文化保护D. 文化创新答案:A7. 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A. 历史唯物主义B. 文化相对主义C. 结构主义D. 后现代主义答案:A8. 地域文化研究中,如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A. 完全保留传统B. 完全摒弃传统C.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D. 传统与现代相互排斥答案:C9.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发展B. 社会稳定C. 民族认同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地域文化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文化保护B. 文化传承C. 文化创新D. 文化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域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A. 语言文字B. 风俗习惯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答案:ABCD12. 地域文化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A. 文献研究B. 田野调查C. 实验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BD13. 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升地区形象B. 促进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答案:ABCD14. 地域文化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社会和谐C. 维护社会秩序D. 推动社会进步答案:ABC15. 地域文化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传承民族文化B. 强化民族特色C. 促进民族交流D. 维护民族团结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时期,规定了“7人养僧”的制度。
A.赤松德赞
B.松赞干布
C.赤祖德赞
D.赤都松赞
答案:C
2.()年,代表苯教势力的朗达玛登上了赞普宝座。
A.836
B.837
C.838
D.840
答案:A
3.朗达玛灭佛,不少佛徒逃离土蕃,使得()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心。
A.西藏
B.青海
C.甘肃
D.宁夏
答案:B
4.()被我国史学界认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A.贞观十一年
B.长安元年
C.唐永徽二年
D.载初二年
答案:C
5.()是伊斯兰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A.唐代
B.宋代
C.明清两代
D.元明两代
答案:D
6.根据现有资料,固土布.兰巴尼是来青海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答案:A
7.()是青海最早修建的“拱北”。
A.七疙瘩拱北
B.凤凰山拱北
C.循化街子拱北
D.鲜门黄花台拱北
答案:B
8.()在藏语中的意思即“古旧”,此派僧人习惯带红色僧帽,故称“红教”。
A.萨迦派
B.噶举派
C.格鲁派
D.宁玛派
答案:D
9.()遍布青海各地,是青海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藏传佛教派别。
A.觉囊派
B.噶举派
C.格鲁派
D.宁玛派
答案:C
10.()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
A.佑宁寺
B.瞿坛寺
C.塔尔寺
D.隆务寺
答案:C
11.()是以土族为主要僧源的格鲁派大寺。
A.佑宁寺
B.丹斗寺
C.广惠寺
D.隆务寺
答案:A
12.()是世界性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A.道教
B.藏传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13.()恪守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项功课,严格遵守老
教规,反对标新立异。
A.遵经派
B.阁的穆
C.苏菲派
D.伊合瓦尼派
答案:B
14. 在青海汉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是天台宗僧人心道及其弟子广闻所创立的()。
A.南山寺
B.法幢寺
C.普宁寺
D.普济寺
答案:B
15.()主张“凭经立教”、“遵经革俗”,故称“遵经派”。
A.伊合瓦尼派
B.阁的穆
C.苏菲派
D.尊古派
答案:A
16.伊斯兰教寺院教育,又叫经堂教育,于明朝晚期由()开创。
A.马万福
B.王岱舆
C.胡登洲
D.刘智
答案:C
17.()撒拉语称“阿勒提欧里”,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A.西宁东关清真寺
B.平安洪水泉清真寺
C.马营清真寺
D.循化街子清真寺
答案:D
18.()是青海地区影深远的宗教之一,对青海回族、撒拉族的形成、发展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A.道教
B.藏传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19.()所注重的密法修习,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的。
A.格鲁派
B.噶举派
C.宁玛派
D.萨迦派
答案:B
20.()作为“后弘期”佛教的发祥地,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A. 丹斗寺
B.佑宁寺
C.广惠寺
D.隆务寺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朗达玛灭佛后,史称“三贤哲”的僧人(),逃到青海东部边缘地区继续从事佛教的传播活动。
A.贝吉多杰
B.藏饶赛
C.约格迥
D.玛尔释迦牟尼
答案:BCD
2.在青海,()信仰藏传佛教。
A.藏族
B.蒙古族
C.土族
D.部分汉族
答案:ABCD
3.青海的道教胜地有()。
A.北禅寺
B.南佛山
C.法幢寺
D.南山寺
答案:AB
4.青海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归纳为()。
A.多教并存,和谐共融
B.呈现出浓郁的本土特色
C.宗教文化总体不兼容
D.宗教文化的丰富多彩性
答案:ABD
5.()的传教方式,主要是利用开办医院、诊所,为给人们看病的机会,宣传教义。
A.佛教
B.天主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BC
6.在青海,伊斯兰教苏菲派的门宦有()。
A.虎夫耶
B.库布林耶
C.戛地林耶
D.哲合林耶
答案:ACD
7.青海的萨迦派寺院现在只保留在玉树地区,著名的寺院有()。
A.结古寺
B.尕藏寺
C.宗达寺
D.佑宁寺
答案:ABC
8.青海历史上曾先后传入的汉传佛教教派有()。
A.天台宗
B.禅宗
C.净土宗
D.法幢宗
答案:ABCD
9.()是格鲁派的著名教主,也是藏传佛教最高宗教领袖,是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A.呼图克图
B.却西活佛
C.达赖
D.班禅
答案:CD
10.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BD
三、判断题
1.佛教在吐蕃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传统苯教的抵制,最终掀起了一场兴苯灭佛的运动。
()
答案: √
2.1040年印度高僧阿底峡来到阿里,整顿西藏佛教,传法于卫藏,史称“下路弘法”。
()
答案: ×
3.我国史学界一般以宋朝时期的阿拉伯使者朝贡,作为伊斯兰教传入的标志。
()
答案: ×
4.远在汉代,道教已逐渐传入河湟一带,在青海以西宁为中心写下了它的历史。
()
答案: √
5.中国佛教有三大系统,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
答案: √
6.宁玛派所注重的密法修习,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的。
()
答案: ×
7.格鲁派遍布青海各地,是青海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藏传佛教派别。
()
答案: √
9.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分为“六大信仰”和“五功”。
()
答案: √
10.循化街子清真寺,是青海省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