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7
植物病害的类型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病菌、病毒、真菌、细菌、线虫等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或是死亡。
根据病害的不同特点和症状,植物病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黑腐病、炭疽病等。
2.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霉菌病、锈菌病、腐霉病等。
3. 病毒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
4. 线虫性病害: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如根结线虫病、叶线虫病等。
5. 真菌病和细菌病复合病害:由真菌和细菌同时侵染引起的病害,如炭疽病和晚疫病、黑腐病和青枯病等。
6. 生物性病害:由昆虫、螨类、蜘蛛等动物或鸟类、啮齿类等哺乳动物引起的病害,如蚜虫、白粉虱、螨虫等。
以上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分类,不同类型病害的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病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1 -。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
园林植物病害是指在园林中生长的植物受到病菌、病毒、真菌、细菌、昆虫、螨虫等生物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昆虫害和螨虫害。
真菌病是园林植物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们通过孢子传播,侵入植物体内,破坏植物细胞,导致植物叶片、茎干、花朵等部位出现病斑、腐烂、枯萎等症状。
常见的真菌病有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细菌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它们通过伤口、气孔等途径侵入植物体内,破坏植物细胞,导致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枯萎、病斑等症状。
常见的细菌病有疮痂病、溃疡病、软腐病等。
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它们通过昆虫、蚜虫等传播途径侵入植物体内,破坏植物细胞,导致植物出现叶片变形、病斑、萎缩等症状。
常见的病毒病有花叶病毒、黄化病毒等。
昆虫害是由昆虫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它们通过咀嚼、吸食植物汁液等方式侵害植物,导致植物出现叶片损伤、枯黄、萎缩等症状。
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白蚁、蜘蛛等。
螨虫害是由螨虫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它们通过吸食植物汁液、破
坏植物细胞等方式侵害植物,导致植物出现叶片脱落、枯黄、萎缩等症状。
常见的螨虫害有红蜘蛛、粉螨等。
为了防治园林植物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加强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及时发现病害,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施用杀虫剂等。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植物病害是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或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
病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将围绕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展开讨论。
一、植物病害的症状1.叶片病害:在植物的叶片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斑或斑点,病斑的颜色和形状各异,有的为深色环绕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有的则呈现出黄、褐色或白色的斑点。
病斑扩大后,会导致叶片变黄、枯黄、枯死、掉落等症状。
2.根部病害:引起植株根部发生变异、湿软、腐烂、水肿等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果实生长异常、根系腐烂等情况。
3.茎部病害:植物茎部上出现坏死、裂口、蚀痕、瘤状增生物等症状,导致植株凋萎、生长孱弱、叶片干枯、枯死等情况。
4.花部病害:引起植物花萼、花瓣、花心、花柱、雄蕊等部位出现腐烂、枯黄、变形等异常症状,并影响花药释放花粉和授粉结果等过程。
5.果实病害:植物果实感染病害后会出现畸形、黑斑、糜烂、腐烂、褐变、硬化等症状,导致果实变质、减产或不良品质等情况。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往往比其他病害更为严重。
细菌病害可以感染植物的不同部位,如叶片、茎、根、果实等。
例如,普通黑枯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等。
2.立枯病害:立枯病害是由立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会导致植株叶片干枯、穗部蓄积不良,导致大量减产。
3.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稻瘟病、葡萄根腐病、黄曲叶枯病等。
4.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指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那些感染植物的病毒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和花果质量等方面。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黄瓜花叶病毒、香蕉花叶病毒等。
5.昆虫病害:昆虫病害一般是由各种危害植物的昆虫引起的,比如蚜虫、螟蛉、蚜虫等。
昆虫病害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也会导致传染植物病毒等病害。
中国植物病害病级划分
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侵染性病害又根据病原物类别细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
真菌病害又可再进一步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炭疽病等。
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林木病害等。
蔬菜病害又可细分为葫芦科蔬菜病害、茄科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豆科蔬菜病害等。
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气传病害、士传病害、水传病害、虫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
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摘害、根部病害等。
此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性等进行划分。
如苗期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
植保基础知识(第一章、农业植物病害概况)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分类
一、什么是植物病害:
植物的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或有其它生物的侵染,致使植物的生理机能、组织结构以及外部形态遭到干扰、破坏和改变,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这种违背人们栽培目的现象(变化)--即为植物发生了病害。
植物发病其实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病原生命周期
敲黑板:病害是违背人们栽培目的现象(变化)
辣椒灰霉病是病害
郁金香碎色病不是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及分类:
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叫病原。
病原有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病原,这类病原所引起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其特点是有传染性;能找到病原物;在田间发病的症状表现是有发病中心的、呈点或片表现;消除病原后植物很难恢复原状。
另一类是非生物性病原,这类病原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其特点是没有传染性;找不到病原物;在田间发病是成片表现的,在受害的一定范围内如果消除病因可恢复原状。
1、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2、非生物性病原主要是植株缺肥(缺素)病、痨害、冻害、旱灾、盐碱、干热风等因素。
作者简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形象大使,金草帽基层农技百强专家,多次荣获植保产品推广贡献奖,致力于传播农业基础知识,关注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为粮、果、蔬增产提质奉献微薄之力。
欢迎互关互赞,交流分享。
作物病害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病害的分类1. 按病原体分类(1)病毒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花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等。
(3)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烟草白粉病等。
(4)其他病害:还有一些由真菌类似生物、线虫和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土壤李斑病等。
2. 按发病部位分类(1)叶部病害:如水稻纹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等。
(2)茎部病害:如水稻稻瘟病、棉花褐根病等。
(3)根部病害:如玉米褐斑病、小麦白粉病等。
(4)果实病害:如柑桔黑斑病、苹果黑星病等。
3. 按发病特点分类(1)普遍性病害:无论天气和环境如何都会发生的病害,如小麦条锈病、棉花褐根病等。
(2)季节性病害:仅在特定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才发生的病害,如柳蓝麻蚜病、番茄黄曲叶病等。
(3)疫病:以感病植物大片死亡和全株坏死为特征的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葡萄褐斑病等。
二、病害的危害1. 产量损失:病害会导致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造成经济损失。
2. 质量下降:受病害影响的作物往往质量下降,影响销售和价格。
3. 土壤退化:病害会导致土壤中病原体的增加,从而引起土壤的退化。
4. 生态平衡破坏:病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三、病害的防治1. 合理选择作物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作物品种。
2. 地膜覆盖和轮作栽培: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轮作栽培可以调整作物的种植周期和减少病害的传播。
3. 合理施肥和灌溉: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合理灌溉,避免因土壤过湿或过干而引发病害。
4. 农药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以及高发期,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5.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对病原体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等进行生物防治。
6.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和草本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传播。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1、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广泛影响植物的真菌病害,常见于果树、蔬菜和花卉等植物。
病原菌通过风、水、工具和昆虫传播,主要在潮湿环境下生长繁殖。
症状包括叶片和果实上出现灰白色模糊物,导致叶片枯萎、果实腐烂。
2、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蔬菜、水果和观赏植物。
感染植物的叶片和茎部表面会出现白色粉状菌丝,严重时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干燥和脱落。
3、花叶:花叶是一类通过昆虫传播的,感染范围广泛,如蔬菜、水果和花卉等。
植物发生感染后,叶片会出现花斑、黄化和畸形,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4、花叶枯病:花叶枯病是由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花卉和庭园植物。
感染植物后,叶片会出现黄化、枯萎和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5、霉斑病:霉斑病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蔬菜和庭园植物。
感染植物后,叶片和茎部会出现黑色或棕色斑点,严重时导致植株衰弱和死亡。
6、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广泛影响果树、蔬菜和农作物。
感染植物后,出现黑色疫斑和溃烂,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7、火焰病:火焰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蔬菜和瓜果类作物的影响较大。
感染植物后,叶片会呈现红色、黄色或紫色斑点,叶边会逐渐枯死。
8、银蝶病:银蝶病是一种由昆虫传播的病害,主要影响花卉和庭园植物。
受感染的植物叶片上会长出白色细丝,并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和植株。
9、苍蝇病:苍蝇病是一种由苍蝇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对家庭菜园的蔬菜影响较大。
感染植物后,叶片会出现大量小黑点,严重时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10、棉红蜘蛛病:棉红蜘蛛病是一种由棉红蜘蛛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蔬菜、水果和庭园植物。
受感染的植物叶片会出现黄化、脱落和网状叶斑。
11、叶螨病:叶螨病是由叶螨引起的植物病害,广泛影响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感染植物后,叶片会出现黄化、脱落和细小针孔状叶斑。
12、果蝇病:果蝇病是一种由果蝇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水果和果树。
植物病虫害分类植物病虫害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它们会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需要对植物病虫害进行分类。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病原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植物而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如稻瘟病、锈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如营养失调、气候异常等引起的病害,如缺锌症、寒害等。
果病:病原在果实上,如稻粒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等。
空气传播病害:如稻瘟病、锈病等,通过空气中的气流传播。
土壤传播病害:如猝倒病、疫病等,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和菌体传播。
昆虫传播病害:如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等,通过昆虫或其他动物传播。
通过对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桥梁扶手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为了维护和提升桥梁扶手的外观和耐用性,定期进行刷漆施工是必要的。
以下是我们为此制定的施工方案。
增强桥梁扶手的防腐蚀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施工前的准备:对桥梁扶手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尘埃。
然后,根据施工需求,准备适量的漆料和工具。
刷漆施工:按照先刷底漆,再刷面漆的顺序进行施工。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防腐蚀效果,面漆则能提供色彩和保护。
应确保刷漆均匀,不遗漏任何部分。
刷漆后的保养:刷漆完成后,应等待漆料干燥。
在此期间,避免对桥梁扶手造成任何压力或摩擦,以免破坏新刷的漆面。
质量检测:检查刷漆的效果,包括颜色、光滑度、防腐蚀效果等。
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补刷或重新施工。
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高质量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防止可能的伤害。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避免非工作人员的进入。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桥梁扶手刷漆施工方案是为了维护和提升桥梁扶手的外观和耐用性。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一、病毒性病害(1)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发病部位会出现褪绿,并逐渐呈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线叶),植株长势变弱,例如菊花花叶病。
(2)发病规律由病毒汁液或是蚜虫等昆虫传毒,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病害易发生。
(3)防治措施①要加强检疫,采用无病繁殖材料或是无病苗。
②要及时防治传毒昆虫,主要是防治刺吸式害虫,可用八方尚猛、冠呀、快彪、三彪等。
③要及时清除病株,发生时可用光合素+绿展喷雾,间隔5天,连续2-3次。
二、真菌性病害(1)炭疽病类病害①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其主要危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也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会呈暗绿色,好似开水烫伤状,后期会呈褐色至黑褐色,然后病部会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则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颗粒。
②发病规律。
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是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
在通风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也有差异。
③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光合素+炭科800倍液。
(2)叶斑病类病害①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中最为庞杂的一个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以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就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和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是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黑色小点,例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都属于此类。
②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是土中越冬,会随风雨传播,多数会在高温条件下发病。
在多雨、多雾、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长势弱等条件下也均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a.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b.加强栽植管理,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以采用滴灌,要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浇;并需要保持通风透光。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病症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病症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病症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强化培植治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病症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但凡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病症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去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强化培植治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良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止对植株直接喷灌。
植物病害简介1.枣疯病,枣疯病俗称“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
严重时能造成枣树大量死亡甚至毁园。
症状:(1)初始症状出现在开花后,表现为花器退化和芽不正常萌发,长出的叶片狭小,形成枝叶丛生,嫩叶表现明脉、黄化和卷曲呈匙状。
(2)病树叶片于花后有明显病变,先是叶肉变黄,逐渐整个叶片黄化,边缘上卷,后期变硬且脆,暗淡无光。
(3)病株1年生发育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大部分萌发生成发育枝,病花一般不能结果;即使结果也无经济价值。
病根后期皮层变褐色并腐烂,病树果实无收,直至全株枯2.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
植物病害分类一、致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真菌是一种没有叶绿素的低等植物,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要用显微镜观察。
真菌是多细胞体,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真菌不能自已制造养分。
真菌的繁殖和高等植物近似,每种孢子折生成和形态均具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
在条件适合时,产生的孢子,借风、雨、虫等扩大再传染,往往造成病害的流行。
鞭毛菌亚门1.卵菌纲1.1水霉目绵霉属稻绵霉稻苗绵腐病水霉属腐生水霉、寄生水霉水稻烂秧丝囊霉属萝卜丝囊霉萝卜根腐1.2霜霉目1.2.1腐霉科腐霉属能引起各种针、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猝倒、茎基腐、根腐和果腐等病害:猝倒病、根腐、瓜果腐、果蔬软腐、茄瓜绵腐等疫霉属为害植物的根、茎基部,少数为害地上部分,引起芽腐、叶枯等病害。
如山楂根腐病、牡丹疫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菠萝心腐病、番茄晚疫病、柑桔褐腐疫病、辣椒疫病、草莓红心病、瓜类疫病等指疫霉属1.2.2霜疫霉科霜疫霉属芽腐、叶枯、山楂根腐病、百合基腐病、荔枝霜疫(霉)病、马铃薯疫病等1.2.3白锈科白锈属如:苋菜、白菜等的白锈病1.2.4霜霉科霜霉属葡萄、菊花、月季霜霉病、十字花科植物、瓜类、烟草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假霜霉属瓜类霜霉病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盘梗霉属莴苣霜霉病、菊科霜霉病指梗霉属谷子白发病2.根肿菌纲根肿菌属十字花科根肿病、白菜类根肿病粉痂菌属马铃薯粉痂病、疮痂病多粘霉属无明显症状,但传播病毒病3.壶菌纲节壶属玉蜀黍节壶菌玉米褐斑病4.丝壶菌纲担子菌亚门1.锈菌目柄锈菌属麦秆锈病、草坪草锈病等胶锈菌属梨锈病多孢锈菌属玫瑰锈病单孢锈菌属菜豆锈病层锈菌属枣树锈病栅锈菌属亚麻锈病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小麦散黑粉病条黑粉菌属小麦秆黑粉病叶黑粉菌属水稻叶黑粉病腥黑粉菌属小麦腥黑粉病轴黑粉菌属高梁散黑粉穗病尾孢黑粉菌属水稻粒黑粉病实球黑粉菌属慈菇黑粉病3.隔断菌目隔断菌属(大多是介壳虫的共生物)果树膏药病4.银耳目银耳属木耳属卷担子菌属花生紫纹羽病5.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引起茶科、杜鹃科植物的叶果幼梢变形、肿胀,如杜鹃和山茶的饼病子囊菌亚门1.半子囊菌纲畸形外囊菌桃树缩叶病梅外囊菌梅、可缩叶病、膨叶病李囊菌李囊果病(李袋果病)樱桃外囊菌樱桃丛枝病酵母属2、不整囊菌纲曲霉属青霉属指状/意大利青霉:柑橘腐烂病3.盘菌纲羊肚菌属4.腔菌纲4.1多腔菌目囊腔菌属葡萄黑痘病4.2座囊菌目球腔菌属引起山茶、月季等多种花木叶斑病伯克利球腔菌:花生黑斑病落花生球腔菌:花生褐斑病球座菌属浆果球座菌葡萄房枯病葡萄球座菌葡萄黑腐病4.3格孢腔菌目梨黑星菌梨黑星病果黑星菌苹果黑星病5.核菌纲5.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禾谷类白粉病,白菜类白粉病,大麦、苹果、葡萄白粉病单丝壳属瓜类、豆类白粉病、凤仙花布氏白粉菌属禾本科植物白粉病叉丝单囊壳属海棠、李、苹果白粉菌球针壳属木瓜、梧桐、梨、柿、核桃等白粉病叉丝壳属板栗钩丝壳属桑白粉病5.2球壳目长喙壳属甘薯长喙壳甘薯黑斑病奇异长喙壳甘蔗凤梨病榆长喙壳榆枯萎病赤霉属玉蜀黍赤霉菌麦类赤霉病藤仓赤霉水稻恶苗病黑腐皮壳属苹果黑腐皮壳菌小虫壳属果树炭疽病间座壳属柑桔枝杆流胶病、桃流胶病痴囊腔菌属葡萄黑痘病球座菌属葡萄黑腐病球腔菌属禾本科的黑霉病黑星菌属苹果梨黑星病核腔菌属麦条纹病旋孢腔菌属小麦根腐病核盘菌属植物菌核病,菜豆茎腐病、油菜菌核病、黄瓜菌核病束孢壳轮纹病(梨树、苹果、桃、李、杏多种果树)5.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山楂、柑橘等烟煤病5.4冠囊菌目6.虫囊菌纲昆虫体表寄生菌半知菌亚门1.丝孢目丛梗孢属苹果果实褐腐病葡萄孢属倒苗、落叶、花腐、烂果、烂窖。
灰霉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葡萄灰霉病、苹果灰霉病聚端孢属果实红腐病柱隔孢属棉花白斑病粉孢属如瓜叶菊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橡胶树白粉病梨孢属稻瘟病青霉属柑桔绿霉病轮枝孢属棉花黄萎病、茄子黄萎病尾孢属如:樱花褐斑病、丁香褐斑病、桂花叶斑病、杜鹃叶斑病菌、花生褐斑病、花生叶斑病、甜菜褐斑病等链格孢属如香石竹叶斑病、圆柏叶枯病菌等,棉花轮纹斑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褐纹病)、苹果褐斑病、阿月浑子晚疫病、扁桃根腐烂病;番茄早疫病、烟草赤星病、萝卜黑斑、梨黑癍枝孢属小麦水稻黑霉病黑星孢属梨黑星病、黄瓜黑星病内脐蠕孢属大麦条斑病平脐蠕孢属胡麻叶斑病突脐蠕孢属玉米大斑病弯孢属水稻相关的病2.无孢目丝核菌属引起立枯、根腐、茎腐和果腐等症状,引起多种园林植物猝倒病、立枯病,甜菜根腐病、稻纹枯病、黄瓜立枯病小核菌属引起兰花等多种花木白绢病,白绢病3.瘤座孢目镰孢属根腐病、枯萎病;麦类赤霉病、柚子蒂腐病、芒果蒂腐病、柑橘(黑色、黄色)蒂腐病、黄瓜枯萎病绿核菌属稻曲病4.黑盘孢目炭疽病属炭疽病痂圆孢属如:葡萄黑痘病、柑橘疮痂病、茄科蔬菜疮痂病、柚疮痂病、花生疮痂病、辣椒疮痂病等,但马铃薯疮痂病、番茄疮痂病不属于此类,它是由细菌引起的刺盘孢属如兰花、梅花、茉莉花、米兰、山茶、樟树炭疽病菌等盘二孢属苹果褐斑病柱盘孢属桃樱桃叶斑穿孔病射线孢属如月季黑斑病菌等盘圆孢属如橡皮树、仙人掌炭疽病菌等盘多毛孢属枇杷大斑病、如山楂灰斑病菌等5.球壳孢目茎点霉属蛇眼病、甘蓝类黑胫病叶点霉属棉花褐斑病、斑点病大茎点菌属苹果、梨等的轮纹病拟茎点霉属茄褐纹病、茎枯病壳针孢属小麦颖枯病、斑枯病壳囊孢属梨树腐烂病色二孢属棉铃黑果病壳二孢属高粱粗斑病、瓜类蔓枯病、黄瓜蔓枯病接合菌亚门1.接合菌纲根霉属瓜果蔬菜等在运输和贮藏中的腐烂,甘薯和果蔬软腐病犁头霉属笄霉属瓜类花腐或幼果腐烂毛霉目储藏期种实、球根器官腐烂;如花卉的肉质器官软腐(唐菖蒲球茎、紫金香根茎)花木种子霉烂、草莓软腐、甘薯软腐、瓜类软腐毛菌纲二、致病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115 个种,17个亚种,217个致病变种。
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细菌属有7个,包括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氏菌属、布克氏菌属、棒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1黄单胞菌属水稻黄单胞菌(两个变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油菜黑腐病、棉花角斑病、柑橘溃疡病、大豆细菌斑疹病(大豆细菌性叶烧病)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白条黄单胞菌甘蔗叶灼病(白条病)、还可侵染玉米、白茅等葡萄黄单胞菌土毯黄单胞菌草莓黄单胞菌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2.假单胞杆菌属青枯假单胞杆菌为害44个科中300多种植物,引起植物青枯病,如番茄、马铃薯、花生、甘薯、烟草、辣椒、茄子、生姜、草莓、香蕉及一些贵重药材和花卉植物,花生青枯病、芝麻青枯病、烟草青枯病、甘薯瘟病、桑细菌性青枯病、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丁香假单胞菌叶斑坏死及茎秆溃疡等、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芝麻细菌性角斑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桑细菌性疫病(细菌性黑枯病、缩叶细菌病、烂头病)荧光假单胞杆菌3.欧氏菌属(17个种)梨火疫病菌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梨、苹果、山楂、木旬子、李等40多个属220多种植物,大部分属蔷薇科Pomoideae亚科,梨火疫病、胡萝卜软腐细菌(大白菜软腐病菌、泛菌属)引起植物块根、块茎和根茎的软腐病,部分病菌还可以引起萎蔫症状,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油菜软腐病、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茄科蔬菜软腐病(番茄、茄子、辣椒)菊欧文氏菌水稻基腐病、玉米茎腐病西瓜萎蔫病菌西瓜细菌性枯萎病、还可为害黄瓜、南瓜、甜瓜、冬瓜等葫芦科植物玉米枯萎病菌4.土壤杆菌属(4个种)根癌土壤杆菌(冠瘿病菌)侵害300多种双子叶植物,尤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的根癌病,梨根癌病、苹果根癌病、还可为害杏、李等多种果树发根土壤杆菌5.棒形杆菌属(5个种,7个亚种)密执棒形杆菌种马铃薯环腐亚种侵染为害五种茄属植物,马铃薯环腐病诡谲亚种花叶亚种内布拉斯加亚种密执安亚种6.韧皮部杆菌属(2个种)柑橘黄龙病菌柑橘黄龙病(类菌质体引起)柑橘青果病菌柑橘青果病(黄枯病、黄少病)7.链霉菌属马铃薯接产疥疮病菌马铃薯疥疮病、马铃薯疮痂病8.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劳尔氏菌可危害30余科100多种植物,特备是茄科植物,能引起多种作物青枯病9.泛生菌属Pantoea stewartii 玉米枯萎病三、致病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主要成分组成的极微小颗粒,比细菌还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高度放大后才能看到。
能通过昆虫、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进行传染。
得病后,叶子或花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斑驳、皱缩、黄化、局部坏死、叶子皱缩、节间变短、植物矮小、丛生、生长畸形等。
植物病毒共分为9个科(或亚科),47个病毒属,729个种或可能种。
其中DNA病毒只有1个科,5个属;RNA病毒有8个科,42个属,624种,占病毒总数的85.60%。
根据核酸的类型和链数,可将植物病毒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是双链DNA病毒,有2个病毒属,31个种;第二类群为单链DNA病毒,1个科,3个病毒亚组,74个种;第三类群为双链RNA病毒,2个科,5个病毒属,41个种;第四类群为负单链RNA病毒,包括2个科,4个病毒属,25个种。
第五类群为正单链RNA病毒,涉达5个科,33个病毒属,558种。
1.单链DNA病毒1.1环状DNA病毒科香蕉束顶病毒(香蕉蚜虫传播)香蕉束顶病:造成香蕉植株小,产量低并产生畸形香蕉,当病害严重后植物不再结果1.2连体病毒科11种病毒绿豆黄化嵌纹病、木瓜卷叶、辣椒曲叶、辣椒黄化曲叶、南瓜黄化嵌纹病、南瓜卷叶病、番茄黄化卷叶病、番茄卷叶病、小麦黄矮病1.3双生病毒科玉米线条病毒属主要侵染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烟草黄矮病、菜豆黄矮病、小麦矮缩病、干着线条病曲顶病毒属侵染双子叶植物,番茄卷叶病、甜菜曲顶病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番茄、烟草曲叶病、南瓜曲叶病、番茄黄化曲叶病2.双链DNA病毒2.1杆菌状DNA病毒属(粉虱传播)鸭跖草黄色斑驳病毒2.2花椰菜花叶病毒属(蚜虫传播)花椰菜花叶病毒可可肿枝病毒3.双链RNA病毒3.1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5种病毒,均引起韧皮部徒长导致脉肿和耳突)植物呼肠孤病毒属(叶蝉传播,侵染禾本科和双子叶植物)玉米粗缩病毒玉米粗缩病伤瘤病毒水稻瘤矮病毒稻簇矮病水稻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矮缩病水稻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水稻条纹病水稻黄叶病毒水稻黄叶病(哲黄病黄矮病)3.2双分体病毒科A潜隐病毒属、B潜隐病毒属葡萄栓皮病苹果衰退病4.负单链RNA病毒4.1弹状病毒科细胞质弹状病毒属莴苣坏死黄脉病毒细胞核弹状病毒属马铃薯黄矮病毒4.2布尼安病毒科番茄斑萎病毒属番茄斑萎病毒(蓟马传播)5.正单链RNA病毒5.1伴生病毒科伴生病毒属(蚜虫半持久传播)东格鲁球状病毒属(叶蝉半持久传播)玉米褪绿矮缩病毒水稻东格鲁病毒病5.2豇豆花叶病毒科豇豆花叶病毒属(甲虫传播)豇豆花叶病毒侵染豆科植物、大豆花叶病蚕豆萎蔫病毒属(蚜虫非持久性传播)蚕豆萎蔫病毒斑驳、斑驳和花叶、叶片扭曲、植物萎蔫5.3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蚜虫非持久巡回传播)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花叶病黑麦草花叶病毒属黑麦草花叶病毒禾本科植物内寄主很广泛大麦黄花叶病毒属(5种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汁液传播)禾本科寄主范围较窄、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大麦黄花叶病5.4番茄丛矮病毒科番茄丛矮病毒属番茄丛矮病毒被子植物中易于机械传播黄瓜坏死病毒油壶菌传播香石竹斑驳病毒属香石竹斑驳病毒寄主范围较宽,易机械传播5.5雀麦花叶病毒科雀麦花叶病毒属雀麦花叶病毒(汁液、蚜虫传播)寄主范围窄,国内主要分布在陕西,苹果花叶病苜蓿花叶病毒属苜蓿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包括很多豆科植物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烟草线条病毒(花粉、汁液传播)侵染木本植物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蚜虫、汁液传播)寄主范围广,番茄花叶病、黄瓜花叶病5.6长线形病毒科长线形病毒属甜菜黄化病毒甜菜黄化病毒病柑橘速衰病毒毛形病毒属小麦黄叶病毒甜菜黄矮病毒香石竹潜隐病毒属花叶病毒花叶病,黄瓜花叶病、桃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百合无症病毒百合坏死斑病、百合环斑病,酒花花叶病毒线形病毒属黄化线条病毒苹果茎痘病、葡萄茎痘病四、类菌质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植原体是一种界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体小于细菌大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