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英语教学法
- 格式:pdf
- 大小:104.42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英语教学方法的种类英语教学法包括:情境教学法,自然拼音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肢体反应教学法,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歌曲童谣教学法,课堂游戏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最大兴趣激发教学法。
各种英语教学方法介绍如下:英语教学方法有哪几种一、情境教学法1. 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教育学专家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概括:情境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
通俗点说,就是让所学语言在一个人为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出来。
2. 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及意义1)无须翻译,孩子自行理解2)实际应用,避免会说不会用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二、TPR教学法1.TPR的理论基础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发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尔)定义:指全身反映教学法。
它是外语教学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语和行为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主要通过body language让孩子们领悟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要求:老师要有爱心,善于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
2.TPR教学的优点1 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适合儿童心理,因为孩子的好动性。
3 增强记忆,学生根据动作记忆会更牢固。
3. TPR教学法的顺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4.TPR的局限性。
1 该方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动作及言语大多是简单的活动,不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目标怎样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新授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授新知时,我们应认识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
若一味地要他们读字母、单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一、新旧联系法现在大多数小学英语采用了循环式的编排方法,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早渗透,重积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比较教学法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抽象的形容词,如big, small,long,short, strong,weak等单词。
这时,可采用对比法,拿出 a big ball和a small ball,并说出big,small让学生知其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
例 What's that?What's this?也可采用该方法,手指远处东西问What's that?手指近处东西问What's this?不用多解释,学生很快就理解其意思。
三、情景表演法低年级小朋友不会书写母语,但能听懂。
而英语不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或是情景,小学生无法理解他们从未学过的英语句子,因此,在传达较难的句子时,教师可将其表演出来。
如句子: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可以这样假设,握起拳头的右手为egg,左手为egg cup,一边把右手放进左手中,一边说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让每个学生一边说一边做,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交流场所。
一、指导思想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学期英语循环教学工作将围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注重实践”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1.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歌曲、故事、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2. 强化听说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日常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注重读写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通过仿写、改写、续写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4.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通过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四、教学内容安排1. 听力: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 口语:每周安排两次口语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
3. 阅读理解:每周安排两篇阅读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每周安排一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语法: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理解、写作等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竞赛、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六、教学总结1. 每学期末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为下学期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2.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循环训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循环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反复练习同一技能或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循环训练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方面来探讨循环训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方面,循环训练法可以应用于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
在词汇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背诵、默写、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和用法。
在语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语法知识点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
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数学方面,循环训练法可以应用于数学公式、题型、解题方法等方面。
在数学公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在题型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熟悉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在解题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
英语方面,循环训练法可以应用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在听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听取英语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在口语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口语表达,如对话、演讲等,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
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英语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语法规则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循环训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反复练习同一技能或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循环训练法,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点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循环训练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浅谈循环式英语教学程序设计
耿莎莎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传统英语教学程序设计不能很好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英语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遵循科学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式英语教学程序.
【总页数】2页(P199-200)
【作者】耿莎莎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
【相关文献】
1.浅谈循环式英语教学法的心得 [J], 张鹤
2.从素质教育视角探寻新型英语教学法r——评《循环式素质英语教学法》 [J], 韩媛媛
3.浅谈“三段递进循环式”的“后续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 [J], 于环
4.“半开放式自助型英语教学软件开发平台”—“2+2循环式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J], 管红红;张哲
5.“半开放式自助型英语教学软件开发平台”——“2+2循环式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J], 管红红;张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环式英语教学法1.指导思想及目标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育严重地存在着两极分化问题,这必然制约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执行,必然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虽多,但具体到教学上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教育观念陈旧,二是教法落后。
外语教学中,旧的教育观念把语言课当作知识课,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外语教育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语言知识的人。
这个观念不转变,是无法改变我国外语教育落后局面的。
如何提高外语教育质量,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我国对于外语教学研究起步晚,主要是照搬外国的教学法。
我们照搬外国英语教学法的结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读写,轻视听说;另一种是强调听说,轻视读写。
因此结论是:在英语教学法上,跟在外国人后边走是永远也改变不了我国外语教育落后局面的。
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外语界的专家呼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应适应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实际,解决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应该适应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地解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问题;高效率地培养具有实际运用外语能力的四化建设人才,我们的探索就是以此为目的开始的。
河南省教委教研室陈留记、河南师范大学附中王宝印、刘振莹等老师设计总结的循环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目标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英语教学法,在新的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编写出具有自己特点的英语教材;把新教法、新教材用于教学实际,与传统教法、现行教材作比较实验,用具体数据证明两种教法、教材的优劣。
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英语教学法,必须从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原因,找出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剖析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创立适合我国实际的英语教学法。
(1)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
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
循环式英语教学的若干方面思考中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感到最大的困难是生词难记,容易遗忘,并由此导致部分学生推动学习兴趣,出现两极分化,目前,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总是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
客观原因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异较大,导致学习英语比较困难,但更主要的还是教学法不当所致。
多年来,许多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进教学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法,“循环式”教学法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谓循环式英语教学法,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循环进行的方式,使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进而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教学法[1]。
该教学法有配套教材,学生练习册及教师参考书。
教材的编排方式是,一课书分为独自成篇的听、说、读、写四部分,各用一课时完成。
生词,句型和语法知识分散其中,每部分侧重训练相应的技能。
四部分的边疆教学构成一个听、说、读、写的大循环。
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虽然侧重某项训练,但也兼顾其它,构成听,说读,写的多次循环,使语言材料得到多次形式不同的实践[2]。
该教学的课堂教学包括五个步骤:(1)复习旧课,常用表演或复述课文等形式。
(2)讲解新课,讲解词汇,句型,语法等新知识,讲练结合。
(3)听、说、读、写,语言实践。
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对课文进行形式多样的循环训练,且后一步的训练,以前一步的训练为基础。
(4)课文操练。
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已经比较熟悉的课文。
但该步训练,就体现该课型的特点,是什么样的课型就侧重采用什么样的训练。
(5)巩固听、说、读、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课堂教学体现了听、说、读、写四种循环训练,故叫“五步四循环式”。
根据我这几年的工作以及采用循环式教学的体会,认为这种教学法及教材有以下优势:(1)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存在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由于教学法不当造成。
“小循环”与“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摘要】The "small loop" and "big loop" English teaching models ar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s of small loop and big loop in English teaching,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classroom, methods for building these teaching models, case studies illustrating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a comparison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rticle will conclude with a summary of key poi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ls. By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mall loop and big loop teaching methods, educato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how to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for students.【关键词】小循环,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概念解析,应用,方法,案例分析,优缺点对比,总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learners.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eaching English has often focused on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rote memorization, which may not effectively promot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ficiency.1.2 问题提出The "small loop" and "big loop" teaching modes refer to the cycl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small loop mode, teachers focus on individual language skills and exercises, such as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big loop mode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skills in real-life contexts, such as conversations, writing tasks, and group activities.2. 正文2.1 小循环与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概念解析teaching refers to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that focu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2.2 小循环与大循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Small cycle and large cycle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small cycle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new vocabulary, grammar rules, or language structures in small chunks and then practicing them repeatedly until they are fully master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rge cycle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smaller chunks into larger language tasks or activities that simulate real-lif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2.3 构建小循环与大循环英语教学模式的方法1. 确定目标和任务: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