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443.50 KB
- 文档页数:9
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查克·克洛斯油画作品赏析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查克·克洛斯油画作品赏析通常情况下,选择献身艺术的人,都曾自视与众不同。
然而他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艺术、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就扎根在所有人的相似中。
——加缪查克·克洛斯 Chuck Close(1940- ) ——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也就是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画家。
(稍后会向大家讲一下为什么会形成照相写实主义)他生于华盛顿,曾就学于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
他早先从事抽象表现主义创作时,发现他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同出一辙,缺少自己的特点。
为了追求自己的视像和观念,他于是转向了画人,且借助照片画人。
《教授》《苏珊》《克林顿》他的画幅大,远看逼真,近看局部却很抽象,不真实,他用逼真的画面揭示出一个真实的虚幻,是具象中的抽象。
琳达,克洛斯,1976年,274.3x213.4cm,布混合材料,佩斯美术馆尽管他的画画得十分细腻,但因为只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人物形象是缺乏生气的,只不过是自然主义的一种极端一种末流。
自画像克洛斯 1968年 263x213cm他从1964年起描绘人像,两年后专以照片为蓝本作画。
他调侃道,“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都画得很'帅’,我就采用最笨的。
他们的画用颜色涂得很厚,我就只用黑白,涂得极薄。
当然,后来我也用了色彩。
” ( 《访问查克·克洛斯》,《世界美术》1987年第1期,第34页。
)他终于找到自己,做到了与众不同。
《马克蜡笔》(Mark Pastel,1977)《辛迪》(Cindy,1988)保罗II(Paull II,1996)克洛斯描绘的对象都是他所熟悉的亲友,他了解他们的音容笑貌、个性心理,但在画面上,不仅人物毫无表情,不传达任何自己的特点,克洛斯也抹去自己的感情,不表露任何倾向。
他用喷笔和电动橡皮代替可能泄露个性的画笔,费时耗力地进行他的工作。
约翰,克洛斯作,1971—1972年,画布丙烯,254x228.6厘米,纽约威尔敦斯坦画廊藏。
超级写实主义观后感不久前,中国画家冷军的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以8000万元天价成交,使得关于超级写实主义(或称为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的话题再一次被提起。
人们对于超级写实主义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在艺术爱好者的圈子里,画得纤毫毕现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本事,值得仰慕;另一方面,许多专业人士又认为它缺乏意义,是一种极端的“匠气”。
毫无疑问,超写实的绘画仍然有其艺术价值,至今世界各国都有不少从业者。
要回答“是哪一种艺术价值”的问题,就得追溯当代艺术批评史中“照相写实主义”的命运起伏。
在粗率灵动的印象派彻底“战胜”学院派之后还不到一个世纪,比古典学院派还要写实的画法是如何回到了艺术史的殿堂?我们还要区分出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诉求:超级写实的传统油画、超写实绘画和照相写实主义,这几种类型看上去都像照片,但实质却完全不同。
一、“新前卫”的时代在画画这样一个从18、19世纪就已高度“内卷”的行业中,自从照相技术普及之后,画家们再也无法因“画得真像”而进入艺术殿堂了。
20世纪初的画家处于一种对峙塞尚和毕加索的绝望之中,就如我国醉心于挥洒书法的古人那样,西方的观众也终于领会了松弛有度的大笔触、大色块的魅力,从各种抽象绘画到抽象表现主义,热潮延续几十年,其风头曾彻底盖过同时代各种前卫艺术的萌芽——那些自诩革命性、实验性的,以改变社会现实为己任的前卫艺术——达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和至上主义等等,后者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算是夺回了主流阵地。
当照相写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时,它的产生和被接受的过程,都嵌在这个复杂的“新前卫”艺术生态之中。
这时的写实之作或者说具象(相对于抽象)艺术,已不可能单以其绘画技巧立足。
最终得以“出圈”的照相写实主义,只是单指那些与波普艺术、挪用艺术等门类彼此勾连重叠的新前卫艺术之作。
本文接下来的重点也是这个特殊时期的狭义照相写实主义,而不是广义的照相写实主义,后者常包括所有像照片的商业绘画。
解读超级写实主义徐江彭雪妮【摘要】本文研究了超级写实主义产生的原因,并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其价值进行了探讨,通过原因和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对超级写实主义进行了部分新的解读。
【关键词】超级写实;原因;价值在现代艺术发展的大局势上看,艺术经历了“完形—变形—打破形—无形”的具象到抽象的蜕变,尽管这期间具象写实的作品没有绝迹,但写实艺术的势力完全大不如前。
站在这个角度看70年代美国超级写实主义,我们或多或少会很惊奇:在强调形式结构、注重主观表现和观念过程的大的艺术走向之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画面精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艺术流派?同时,超级写实主义兴起于美国,主要的成长地亦是在美国,它的代表艺术家更是以美国人为主。
为何美国会成为超级写实主义的“福地”?到20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现代艺术,如果自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算起,也有百年的历史。
这一时间段内,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频率冲击着传统艺术,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此起彼伏,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等各个现代艺术流派轮番登场,用各自的行动和理论来阐释自己的思想主张。
纵观这百年历程,各流派艺术主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十分一致,即对传统的否定。
“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
”“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历史,还是必须写的”2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对世界艺术史的一大贡献,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尽管它的产生与因战争而来美国避难的欧洲艺术家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30年代以来,试验性的美国绘画首先涉及到了几何抽象”3,这个艺术倾向在蒙德里安等外来艺术家的影响,以及美国官方的赞助与扶持下,使得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发展并壮大起来,培养出诸如波洛克、玛瑟韦尔等一批杰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
抽象表现主义反过来,在提高美国文化品位、扩大美国文化影响力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超级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1]历史莫罗·大卫(Mauro David)创作的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水晶盘上的甜瓜》法语术语“Hyperréalisme”由Isy Brachot创建于1973年。
它是当年在他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画廊的一个主要的展览的标题。
该展览主要是由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组成,包括拉尔夫·戈因斯(Ralph Goings)、查克·克洛斯(Chuck些细节。
[7][8]他们经常省略人物的表情、政治价值和叙述元素。
照相写实主义风格演变自波普艺术,作品通常紧凑精致,线条分明,突出重点。
[9]超级写实主义则与之相反,虽然本质上参考照片,常常对描绘的主题处理得更柔软更复杂,使之表现成一个生动的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描绘得非常精致,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现实的幻想。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超现实主义,因为这种幻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描写现实。
纹理、表面、灯光效果和阴影画表现得清晰,比参考照片甚至实物还要鲜明。
[10]超级写实主义的哲学根源自让·鲍德里亚的理论,“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
( the simulation of something which never really existed.)[11]因此,超级写实主义创建了一个虚假的现实,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幻想,是基于现实的一个模拟。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是数码相机拍出并在计算机上显示的超级高分辨率的照片的副产品。
就如照相写实主义效仿模拟摄影,超级写实主义利用数码照片并扩展之来创造一个新的现实的感觉。
[12][2]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使观众得到高清晰度图像的幻觉,但是比图像更细致。
浅谈中国超级写实主义油画杨延帮林卫林/作者:杨延帮林卫林来源:《美术界》 2011年第2期TEXT /杨延帮林卫林当代中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上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写实绘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研究中国超级写实绘画也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从超级写实主义的传入,发展,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因素分析研究中国超级写实绘画。
㈠传入超级写实主义是20 世纪70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是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中的一个独特分支。
它的主要特征是借助现代化的照相技术,利用摄影成果作客观、逼真的描绘。
直观点说它是一种以照片为蓝本、对物体作极度清晰刻画的写实风格。
超级写实主义这种艺术形式从它的形成到发展,始终与摄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无论是西方人将照片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加以攀写,还是用照片作为资料从中提炼并加以描摹,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念和态度。
中国自文化大革命以后,美术界异彩纷呈吸收外来文化,其中超级写实主义以其震撼的真实性,深受中国人的喜欢,因为文革以来美术界基本处于死灰状态,“假、空、大”已经使人麻木不堪,深恶痛疾,欲诛之而后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以罗中立为首的画家开创了中国超级写实的新的起点。
加上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时刻,解放思想的时代潮流,中国人很快的接受超级写实绘画。
㈡发展超级写实主义画家通常都利用照片作为参照或者干脆对着照片临摹,甚至索性把照相底片用幻灯机投影到画布上,再用颜色去临摹。
最擅长采用这种绘画手法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画家查顿、耶鲁大学、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
克洛克·克洛斯(Chuck Close,1940-),他曾就学于华盛斯曾因画过一副参照快像照片放大的巨型头像而受到赞扬,克洛斯的肖像画中有一些抽象的形象,但这些形象的主要部分是放在写实的外形之下的。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超级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或高度写实主义]画派鼻主克洛斯chuck close作品克洛斯chuck close(born 1940) 美国画家,将人头照片投射到画格子的画布上,用喷枪笔逐格作画,约3~6个月完成一幅画。
代表作是各时期的《自画像》、《Lyle》(1990,纽约PaceWildDenstein 画廊)。
早期如照片模样放大写实( 1967),後来变成黑白如印刷的网点(1977 ,旧金山美术馆,137.5×103.5cm),近期将网点改成彩色图格绘制他的照片写实技术让我痴迷很久了这是一位天才画家他创造了写实绘画的新篇章把超现实主义绘画推到了颠峰估计后人没有能超越他的了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是流行于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
正如克洛斯(Chuck Close)所说,“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摄影的信息翻译成绘画的信息。
”它所达到的惊人的逼真程度,比起照相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们并不直接写生。
他们往往先用照相机摄取所需的形象,再对着照片亦步亦趋地把形象复制到画布上。
有时他们使用幻灯机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获得比肉眼所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确得多的形象,再纤毫不差地照样描摹。
蓝本上一些不够清楚的细节,也被画家们予以修正,而具有同样的逼真性和清晰性。
如此巨细无遗的精确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反倒成了对人们常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不会细致到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细节。
通常由于职业、情感、性格以及实用主义等诸多影响,眼睛会有所选择地对形象作出反应,有些可能经仔细观察获得了清晰印象,有些可能只是一带而过,甚至很多时候,人们的看只是大致清楚而已。
照相写实主义的写实几可乱真,但它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清晰处理,则暗示了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真实之下的不真实。
此外,照相写实主义画家们有意隐藏了一切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不动声色地营造画面的平淡和漠然。
后现代艺术的分类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
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发现后现代主义几乎被当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杂货铺。
在许多中国年轻艺术家那里,后现代主义被演绎为泼皮无赖式的玩世不恭、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和崇高精神的消解。
体现在画面上往往是可口可乐商标和京剧戏装人像的简单拼凑。
尽管不同门类的艺术在其后现代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出某些一般的特征或趋势。
艺术分类有:
(1)超级写实主义
(2)观念艺术
(3)装置艺术
(4)大地艺术(生态/环保)
(5)新表现主义
(6)行为艺术。
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强调梦幻、超越现实的创作方式,后现代主义则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发展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超现实主义的特点与发展超现实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其代表人物为安德烈·布雷顿。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通过梦幻、幻想、意象等手法来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
超现实主义作品常常具有离奇的情节、荒诞的形象和不可思议的事件,以此来突破现实世界的束缚。
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超现实主义,以安德烈·布雷顿为代表,他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早期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充满了反叛和激情,对现实社会的束缚进行了强烈的抗争。
第二个阶段是后期超现实主义,以保罗·艾吕亚尔为代表,他在《超现实主义的复兴》中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新方向。
后期超现实主义更加注重内心的探索和个体的自由,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发展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托马斯·品钦、伊塔洛·卡尔维诺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揭示现代社会中的虚构和矛盾。
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多重视角的描写和模糊边界的人物形象为特点,通过这些手法来反映现代社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后现代主义,作品着重揭示现代社会的虚构和矛盾,对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第二个阶段是后期后现代主义,作品更加注重对语言和叙事的反思,强调语言的能动性和叙事的自由性。
后期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常常以游戏性和迷幻性为特点,通过打破传统的叙事规则来探索新的叙事方式。
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级写实主义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超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的现状和发展作者:薛媛摘要:超级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代表画家有克洛斯、莫利、丹尼斯·彼得森等。
关键词:超写实主义;查克·克洛斯;逼真。
照相写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一)超写实主义简介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1970年发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在西方流行,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
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
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
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
此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泉源,否定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观念。
超写实素描文章阐述了超写实绘画内涵、主要代表人物、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超写实素描的概念、价值,训练与创作超写实绘画的意义等。
在此基础上,对超写实素描创作的要点、环节的刻画、质感和肌理的表现、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超写实绘画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波普艺术,是该艺术流派中最为极端的一个派别,它的全称为“超级写实主义绘画”。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
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张艺术要大众化、通俗化。
超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
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美国艺坛出现了莱斯利、克洛斯、安德烈、汉森等人,其绘画或雕塑作品的逼真程度让人如面对照片或真人。
日益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材料为这种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这种风行一时的潮流不可避免地给美国的陶艺界带来了活力,并出现了像莱文、理查萧、道杰克、斯坦切克和日本的三岛喜美代这样超写实风格的高手。
莱文与查理萧都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这种风格的作品,除了上述的超写实绘画和雕塑对他们的影响之外,波普艺术和安纳森的怪怖艺术作品对他们的创作也产生过影响。
莱文一直是以逼真的手法创作了一批“旧皮货”作品。
后期作品中甚至采用实物作为“皮货”的配件。
理查萧直接利用物品翻制出软模然后注浆成型,烧造后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和釉上彩技法复原物品的色泽。
他们俩人的共同点都是作品几可乱真,并具有浓郁的怀旧情感。
道杰克和斯坦切克作为后起之秀,在人体雕塑的乱真方面具有令人称道的独特之处,他们并不仅仅以达到乱真的效果本身为目的,而是在作品寓意的深刻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岛喜美代是日本超写实主义的代表,她娴熟的制陶技术和丝网印刷的能力,使她在处理其作品时显得得心应手。
只有当这些作品以一个群体的方式在一个场域里向公众展示时,我们才能发现超写实主义风格所具有的真正魅力……超写实主义风格在世界其他国家的陶艺界虽有所涉及,但未流行。
超级写实主义油画作品欣赏[组图]【书画赏析】 2019-06-02 23:21:25 阅读32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导读:超级写实主义油画又称照像写实主义,是70 年代在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美术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借助照相机,先把要表现的对象拍摄下来,然后以照片为依据,以最细致笔触,表现出照片般甚至超越照片的细腻、逼真感的人物或风景和其它物体,这个画派自命为“超级写实主义”或“照相现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作为一场艺术运动,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
超级照相写实技法的特点:(1)作品多取材于现实摄影,纯客观真实地描绘物象,作者的情感受到压制,技法仅是技巧而已。
(2)在色调和情调上有别于照片。
“概括”和“提炼”只是对照片的切割剪裁。
(3)为充分展示物象细节,常把物象放大几倍或几十倍,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富有装饰性特色。
超级写实作品的制作程序如下:(1)将事先拍好的底片用幻灯机或将照片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到画布上。
(2)用油画颜料或丙烯颜料参照相片进行细致的摹写,力求形体结构准确、细节详尽丰富。
(3)使用喷枪将平整、干净、光亮的部位喷罩一层颜色,使画面色彩过渡自然,减弱笔触的痕迹。
现代超级写实作品多采用丙烯颜料,因为丙烯颜料溶于水和酒精,便于喷绘,干得快,要取得表层光亮效果,常在表面涂一层上光油。
画家石冲用油画颜料进行照相写实绘画。
他首先根据构思制作实物,然后拍成照片,再根据放大后的照片用小号圆头笔从局部开始点画,逐步画满整个画面,最后润色罩染,整理完成。
幻境画派是19世纪70至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百年后在法国再生,其中最为成功的当代画家克劳德·伊维尔曾来中国讲学。
幻境画所创作的目的在于使我们承认被画物体的真实存在,终极之点是让观赏者忘却画布和油彩的存在,而“神思入境”,错把再现的真实当成客观的真实。
其代表人物有恰克·克洛斯,他的作品《苏珊像》,为了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每一个细节、脸上的肌理、汗毛和毛线囊,画家使用比真人大十倍的画幅作画。
什么是超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
此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泉源,否定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观念。
表现在艺术上则是把潜意识中的矛盾:生与死、过去和未来、真实和幻觉等在所谓“绝对的现实”的探索中统一起来,完全违反正常的思维规律。
60年代末至7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美国艺坛出现了莱斯利、克洛斯(绘画)、安德烈、汉森(雕塑)等人,其作品的逼真程度让人如面对照片或真人。
日益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材料为这种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这种风行一时的潮流不可避免地给美国的陶艺界带来了活力,并出现了像莱文、理查·萧、杰克、斯坦切克和日本的三岛喜美代这样超写实风格的高手。
莱文与查理·萧都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这种风格的作品,除了上述的超写实绘画和雕塑对他们的影响之外,波普艺术和安纳森的怪怖艺术作品对他们的创作也产生过影响。
莱文一直是以逼真的手法创作了一批“旧皮货”作品。
后期作品中甚至采用实物作为“皮货”的配件。
理查·萧直接利用物品翻制出软模然后注浆成型,烧造后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和釉上彩技法复原物品的色泽。
他们俩人的共同点都是作品几可乱真,并具有浓郁的怀旧情感。
道·杰克和斯坦切克作为后起之秀,在人体雕塑的乱真方面具有专人称道的独特之处,他们并不仅仅以乱真的效果本身为目的,而是在作品寓意的深刻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岛喜美代是曰本超写实主义的代表,她嫻熟的制陶技术和丝网印刷的能力,使她在处理其作品时显得得心应手。
只有当这些作品以一个群体的方式在一个场域里向公众展示时,我们才能发现超写实主义风格所具有的真正魅力……超写实主义风格在世界其他国家的陶艺界虽有所涉及,但未流行。
超级写实主义油画是70 年代在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美术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借助照相机,先把要表现的对象拍摄下来,然后以照片为依据,以最细致笔触,表现出照片般甚至超越照片的细腻、逼真感的人物或风景和其它物体,这个画派自命为“超级写实主义”或“照相现实主义”。
中外美术史(双语)(普通高等教育)学院材料学院专业名称环境艺术设计班级艺设12-1学号120544114姓名吴迪靖指导教师李昌菊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摘要正文一、超写实主义的意义级写实主义(Super-Realism ),又称“新写实主义”(New Realism ),暂不论哪一个名称最贴切,至少它始终戴着“写实主义”的帽子,但是它和传统的写实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对自然对象的描绘,具有叙事性,观者可以从画面中解读出某种情节。
而超级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
超 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 ,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 )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二、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及创作的观点1、手法超写实主义广泛影响到油画,雕塑,水彩,丙烯等多种艺术形式,绘画上多以照片为蓝本,以客观与中立为特点,崇尚没有风格的风格以及其的眼睛——摄像机来观察事物画面平整光洁,不见丝毫笔触,模仿照片的效果排除任何的政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要求画家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去再现事物。
更有画家通过微妙的灯光和阴影效果,创造出有形固态和实际存在感觉。
这种绘画作品往往是原始参考照片的10倍或者20倍,但保留了极高的色彩分辨率,精确度和细节。
许多作品通过喷笔实现,用丙烯酸树脂、油或两者兼而有之。
另外在雕塑方面,更有例如Ron Mueck的生动的雕塑作品一样,比实际对象大很多,通过对聚酯树脂和多种模具的细致使用,使作品细节非常有说服力。
正如R.马丁在1974年的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的目录中写道:“超级写实主义把人臵于照相机的视线下,很客观地把物体的影像呈现出来。
写实和超写实的区别有很多同学问我什么叫做超写实,和写实有什么区别吗?今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所谓超写实,意思就是超越写实的意思,它不仅仅是要求画家画的像,还要加入画家自己的想法和对光等因素的理解,这也就是此公众号所讲解的心法。
超级写实主义(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一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
相反,它们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
此外,它们可能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与照相写实主义有所不同。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对象包括画像、具象艺术、景物、风景、城市风景和叙事场面。
近期由于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社会、文化或者政治主题重视,超级写实主义风格比照相写实主义更加文学性。
新的照相写实主义延续避免照片异常,因此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超级写实主义画家模拟并提高精确的摄影照片,在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使之产生有光学说服力的现实幻象。
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希望模仿照片,为了符合照片整体设计,常常省略或者抽象一些细节。
他们经常省略人物的表情、政治价值和叙述元素。
照相写实主义风格演变自波普艺术,作品通常紧凑精致,线条分明,突出重点。
超级写实主义则与之相反,虽然本质上参考照片,常常对描绘的主题处理得更柔软更复杂,使之表现成一个生动的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描绘得非常精致,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现实的幻想。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超现实主义,因为这种幻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描写现实。
纹理、表面、灯光效果和阴影画表现得清晰,比参考照片甚至实物还要鲜明。
超级写实主义的哲学根源自让.鲍德里亚的理论,“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
中外美术史(双语)(普通高等教育)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名称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艺设12-1
学号120544114
姓名吴迪靖
指导教师李昌菊
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超级写实主义
摘要
正文
一、超写实主义的意义
级写实主义(Super-Realism ),又称“新写实主义”(New Realism ),
暂不论哪一个名称最贴切,至少它始终戴着“写实主义”的帽子,但是它和传统的写实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对自然对象的描绘,具有叙事性,观者可以从画面中解读出某种情节。
而超级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
超 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 ,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
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 )的发展。
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
二、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及创作的观点
1、手法
超写实主义广泛影响到油画,雕塑,水彩,丙烯等多种艺术形式,绘画上多以照片为蓝本,以客观与中立为特点,崇尚没有风格的风格以及其的眼睛——摄像机来观察事物画面平整光洁,不见丝毫笔触,模仿照片的效果排除任何的政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要求画家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去再现事物。
更有画家通过微妙的灯光和阴影效果,创造出有形固态和实际存在感觉。
这种绘画作品往往是原始参考照片的10倍或者20倍,但保留了极高的色彩分辨率,精确度和细节。
许多作品通过喷笔实现,用丙烯酸树脂、油或两者兼而有之。
另外在雕塑方面,更有例如Ron Mueck的生动的雕塑作品一样,比实际对象大很多,通过对聚酯树脂和多种模具的细致使用,使作品细节非常有说服力。
正如R.马丁在1974年的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的目录中写道:“超级写实主义把人臵于照相机的视线下,很客观地把物体的影像呈现出来。
”照相机的发明和运用,更好地记录了现实生活。
超级写实主义就充分利用这点,艺术家们先将照片形象放大5-10倍,再原原本本地移植到画布上。
如果认为超级写实主义只是简单地复制照片,就大错特错了。
2、创作观点
在此在创作观点上要特别的区分超写实主义于照相写实主义的区别,超级写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对象。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一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
相反,它们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
此外,它们可能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与照
相写实主义有所不同。
正因如此,写实只是一种创作手法,是对对象的真实摹写,与抽象相对。
这种精细的写实,绝非是画家的炫技。
他们是通过写实的方式,来传达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添加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忠于原型,是它的原则。
超级写实主义是对20世纪初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它倡导艺术应该回到真实的生活中,表现人在真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因此它所刻画的对象多为都市生活,在改变了正常尺寸之后,形成一种异常的效果。
那是一种冷漠的形象,反映出了在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人情味的冷淡关系。
三、超写实主义画家及其代作品
超级现实主义大师莱文作品——《旧皮货》
超写实主义代表人物有很多,莱文、理查〃萧、杰克、斯坦切克和日本的三岛喜美代都是其中的一员,更有中国新一代的画家冷军等人也被超写实主义吸引至其中。
这些代表画家用其精良的绘画手法及超细微的描摹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可以欺骗人双眼的视觉盛宴。
而欺骗眼睛正是这些大师倾其精力所追逐的。
在19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越战时期政府隐瞒真相, 奸商
以廉价的化工产品假冒昂贵的大理石。
种种现象引起社会普遍的疑惑, 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而莱文的欺骗眼睛的作品正是出现在那个似是而非的时代。
例如莱文以怀旧的题材结合了写实主义的手法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世界雕塑史上一位超级现实主义大师。
1970年代,当她的一件用肉眼无法辨认真假的陶瓷“皮夹克”在纽约第一次展出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震惊。
这种艺术在法国被称为Trompe L’Oeil (意为:欺骗眼睛)。
四、社会对于超写实主义艺术出现的影响
19世纪初期,美国涌起了西进大潮, 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并延伸到了西海岸的加里福尼亚。
人们怀着积极进取, 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来到荒野, 放牛开荒, 安家立业。
因而, 这种开拓精神也成了美国的文化的一部分。
当美国纽约到旧金山的东西两岸铁路贯通以后,许多商人和产品推销员正是穿着这种皮夹克,提着皮箱,坐火车穿越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沿岸。
莱文的作品正式记载了美国最重要的一段历史, 具有深刻的怀旧内容。
莱文的出现或许并非巧合,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19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越战时期政府隐瞒真相, 奸商以廉价的化工产品假冒昂贵的大理石。
种种现象引起社会普遍的疑惑, 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而莱文的欺骗眼睛的作品正是出现在那个似是而非的时代
五、超写实主义艺术对于商业化社会的影响
超级写实主义,于波普艺术之后,再一次给这个商品化的社会重大的冲击。
波普艺术家们对大量的消费文化图像进行复制,是对消费文化写实式的反映,而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们则采用更为极端的写实方式再现当代城市中的景观和人物。
如果前者是对即有的大众文化和消费观念来一个彻底的夸大,既有一种歌颂性,又带有讽刺性。
那么后者便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再现形象,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不注入个人感情因素,达到漠然的感观。
实际上,这分感受很大程度上便是由城市生活所带来的。
那漠然的表情烙印也许代表着更多深邃的意义,仅仅通过画面依然无法解读,或许是人们已沉迷于都市环境,全然不知地接受着它所带来的一切,有益的和有害的。
那无法解读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留下的谜题,它所引起的一番思考已是价值的体现。
六、中国超写实主义
说到中国超写实画家不得不提到冷军。
油画家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
冷军以其超级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臶。
冷军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臶,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
观者在其画前无不被其画面那丝毫毕现,精致入微的形象与技巧所折服。
不仅如此,由于对当代题材与内容的切入给观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张力,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冷军的"写生"被作为是保证画面信息来源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发行动的表现方式,在作画时他往往要逼近对象,扫描式的寻找、体会每个所需要的细节,局部深入,整体观照,加求画面充分,细节与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
而画面中"图式"的运用,冷军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在文章《自圆其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图式中'简化'原则的使用则有意回避了古典写实绘画因炫耀技巧而大量堆砌物象的矫饰主义手法。
使用'减少'了内容
的画面因单纯而更显强烈,并且'极少'的方法所传达出的古典至善的理念更能有效的表现出对事物'存在'的虔诚意向和古典主义中'至尊至上'的美学理想,不仅如此,因'减少'还剔除了大量与美学无关的内容,使画面更加纯洁,更加神圣…
冷军——《自画像》
冷军——《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在中国超写实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超写实油画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成为那个时期的标志。
后来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国写实画派”,这标志着中国写实油画以群体的实力形式亮相给世界和中国绘画界。
艾轩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国来对我们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
”
后记:
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质,如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从对工业、机械
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超写实主义艺术无一不将其包括在其中,在我看来,超写实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对于艺术的一种更直白的表达,用最接近真实的表现手法,打破艺术能品所谓的个性与主观,从客观的角度冷静的探寻事物的真谛。
超写实主义在后现代主艺术中所占的地位绝对不容小视。
引用:超级现实主义大师莱文作品——《旧皮货》
冷军——《自画像》《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R.马丁——《超级写实主义展览》
冷军——《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