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优化问题的概念2. 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3. 优化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优化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优化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优化吗?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优化的情况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优化就是通过调整、改进,使事物达到更好的状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时间安排、路线选择等。
(二)探究新知1. 出示例题:小明要从家出发去学校,有两条路线可选,请问哪条路线更近?2.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路线1更近。
3. 提问:为什么路线1更近呢?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路线1是一条直线,而路线2是一条曲线,直线的距离比曲线短。
5.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优化的方法呢?6.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比如购物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出行时选择最短的路线等。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练习题:小华要从家出发去公园,有三条路线可选,请问哪条路线最短?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优化问题的概念,知道了优化就是通过调整、改进,使事物达到更好的状态。
我们还学习了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观察、分析、操作。
最后,我们还了解了优化问题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并尝试用优化的方法解决。
五、板书设计8 数学广角——优化1. 优化问题的概念2. 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3. 优化问题的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优化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出优化问题并尝试解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优化问题的意识。
(2)利用图形、表格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优解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优化问题并尝试解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2)如何帮助学生寻找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优化问题的相关案例和素材。
(2)教学课件、图形、表格等直观教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如烧菜的最佳时间、路线的最短路径等,引起学生对优化问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优化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自主探究(1)教师给出一个优化问题,如“如何使一条路线的长度最短?”(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其他同学给予评价、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最优解的方法和规律。
4. 实践应用(1)教师设计一个生活中的优化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相关的优化问题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优化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优化问题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2. 让学生了解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含“田忌赛马——最优化问题”、“烙饼问题——统筹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优化生活”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优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优化思想,并学会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 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烙饼问题的最优解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情境体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5.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感知数学。
2.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引导思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优化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优化问题,了解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2. 学会用列举法找出问题的所有解决办法。
3. 学会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学生用列举法找出问题的所有解决办法。
3. 培养学生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学生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2. 采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用列举法找出问题的所有解决办法,并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情境案例,如购物优化问题、路线规划优化问题等。
2. 准备列表纸、笔等学习工具,方便学生列举和记录解决办法。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优化问题。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购物优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购物优化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解决办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决办法,互相列举、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
4. 分析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解决办法的优缺点,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优化问题,加深对优化问题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优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强调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数学广角——优化》。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第三章第二节“数学广角——优化”。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图形的优化,二是路线的优化。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优化的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还有学生用的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优化的重要性。
比如,如果有一个箱子,要装尽可能多的苹果,怎么装才能装得最多?2. 讲解概念:我会通过PPT,详细讲解优化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优化是什么。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如何安排路线,使得走的路程最短。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优化的方法去解决,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板书,把重要的概念和步骤写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作业设计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画出路线图,计算出最短的路线。
答案: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配时间,计算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优化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加深对优化的理解。
同时,我也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自己找出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优化》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了解优化问题,掌握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如路线选择、购物优惠等。
2. 学生观察课件,思考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优化问题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优化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优化问题。
3.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践题目,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巩固题目,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案标题: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概念,掌握优化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优化的概念和意义2. 优化的方法3. 优化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我们学过哪些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我们学过很多数学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方法——优化。
二、讲解优化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优化的概念:优化就是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或者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2. 教师讲解优化的意义:优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三、讲解优化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优化的方法:优化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也可以通过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如何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进行优化,如:我们想要找到从学校到家的最短路线,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路线的条件,比如避开拥堵的路段,来找到最短的路线。
找到从学校到家的最短路线,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使用地图软件来找到最短的路线。
四、讲解优化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优化的应用:优化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购物、出行、学习等。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优化的应用,如:我们在购物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我们在出行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路线的时间和距离,来找到最合适的路线。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优化的概念和意义,学习了优化的方法,了解了优化的应用。
2. 教师强调优化的重要性:优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所以我们要学会优化。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去后,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优化?2. 教师提醒学生:优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优化。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优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掌握数学广角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广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2. 数学广角的应用3. 数学广角的拓展与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 教学难点:数学广角的拓展与优化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广角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学广角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数学广角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学广角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学广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广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与优化: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广角的拓展与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数学广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5. 拓展与优化:评估学生在拓展与优化中的表现,包括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广角的应用。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
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04页的例1、第105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烙饼的简单事例分析,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在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工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趣
师:叮——咚,小明家来客人了,(出示主题图)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这是沏茶的工序,我们来读一读吧。
2、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拿出你准备的工序卡
片来摆一摆,然后在本子上算出你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准备卡片的同学先在本子上先写出你沏茶的先后顺序,再算出所需要的时间。
3、谁能上来摆一摆?(学生汇报)1+1+8+2+1+1=14(分钟)还有其他方法吗?1+1+8+1=11(分钟)
4、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
5、这种方法在哪里节省了时间?同时做事。
合理利用等待时间。
6、我们在帮助小明安排沏茶这件事情时,首先清楚做事的顺序,又合理的利用了等待的时间这是数学中的一种优化思想。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广角—优化”。
(板书课题)
7、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
这样做好吗?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三、创设情境,学习烙饼
1、中午到了,妈妈开始烙饼招待李阿姨。
(出示例2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6分钟)为什么烙两张饼也是6分钟呢?(因为这两张饼是同时烙的)
有不同意见吗?(12分钟)你是怎样烙的?(一张一张烙的)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为合理?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合理利用锅的空间,不让锅有空。
以最短的时间烙好两张饼,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
3、现在要烙3张饼,三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4、请拿出你准备的圆片,请你试着摆一摆,在本子上记录下你烙饼的方法,算出烙三张饼所需的时间。
生汇报。
方法1:12分钟。
方法2:9分钟。
5、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节省时间?哪里节省的时间?
总结:我们合理的利用了锅的空间,保证每次锅里同时有两张饼,做到不让锅空着,用最短的时间烙好了3张饼,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6、我们找到了烙两张饼和三张饼的最节省时间的方法,现在不摆圆片,结合烙2张3张饼的方法怎样烙4张、5张、甚至更多呢?
四人小组任选一种讨论交流……说清楚、算明白然后写在本子上。
7、学生汇报烙4张、5张饼的方法,出示烙6张饼 (10)
张饼的最佳方法认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探究规律)
生汇报。
烙饼所需最短时间=烙饼的张数×烙饼一面的时间(1张饼除外)
四、知识反馈,应用拓展
1、第105页的做一做。
(1)在本子上写出安排时间的过程,计算出所用的时间。
(2)学生交流。
2、你知道吗(渗透数学文化)
五、全课小结,自主归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中的一种优化思想。
六、作业
1、送大家一句培根的名言。
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你们也能很好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能做到吗?
2、今天的作业:完成数学书第107页的第1、2题。
很高兴能和你们度过愉快的40分钟,谢谢同学们。
板书设计:
8 数学广角——优化
合理安排时间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课题: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
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
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教材104页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教材104页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1+1+8++2+1+1=14(分钟)
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 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
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
9. 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
10.师小结:我们在帮助小明安排沏茶这件事情时,首先清楚做事的顺序,又合
理的利用了等待的时间,这是数学中的一种优化思想。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广角—优化”。
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4.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出示课件(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
5.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