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6.66 MB
- 文档页数:49
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体会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体会【摘要】目的提高微创穿刺的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102例血肿进行微创穿刺。
结果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结论不需进手术室,局麻即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
患者痛苦小,且容易接受,费用低,疗效好,术后无手术痕迹。
【关键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技巧改进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
我科自2004年1月2009年7月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颅内血肿102例,现就血肿类型、手术时机及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男72例,女3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8岁。
均行头颅CT检查,脑内血肿97例,其中高血压脑溢血92例,外伤性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
血肿量20~120ml,其中脑内血肿破入脑室23例。
单用硬通道穿刺89例,单用软通道穿刺8例,硬通道与软通道结合穿刺5例。
穿刺后血肿较大,固态不易抽出,改手术开颅血肿清除2例。
死亡3例。
超早期手术(3h内)20例,再出血6例;早期(7h~24h)78例,再出血2例;超过24h 4例,无再出血。
1.2 方法处理血肿时,应注意保持颅内压平稳过渡,忌颅内压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控制和降低血压应缓和适度,让血压平稳过渡,忌大起大落,影响脑血流灌注。
努力维持体内环境恒定,忌血钾、血钠、血糖过高或过低;忌过度脱水而出现脱水热;忌血红蛋白、红细胞过高,血液浓缩;忌短期内输入液体过多;根据24h尿量、颅内压情况,合理使用脱水剂和调整每日补液量。
维持正常血压,血压过高,原出血不易停止,并可再次脑出血;血压过低,脑血流灌注不足,加重脑损害。
所谓正常血压,通常以发病前患者基础血压为标准(一般血压可调控在120~170/80~100mmHg)。
值得一提的是术前由于颅内压较高,因此血压也很高,微创术成功后,颅内压得到缓解,血压也将随之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考虑这一因素,因此术前不宜静注过强的降压药,使血压下降到正常或偏低,否则一旦血肿清除成功后,患者血压在原有基础上将进一步下降,可出现血压太低或测不到血压的危象发生,从而使病情加重。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方法:分析、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
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无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发生。
结论:护士掌握正确的引流方法和要求,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和愈后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03-01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发病突然、病程发展快,症状大多较重,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其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了其症状和体征,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
近年来,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已逐渐被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取代。
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02例。
经过精心护理,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患者102例,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1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出血会议修订的标准,出血量均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20~80ml。
1.2手术方法:行头颅ct定位,确定血肿中心在体表的具体定位,选择型号适宜的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达血肿中心后退出针芯,连接引流管。
如遇液状血肿时轻轻抽出,尽量吸尽;如血肿为凝血块时先将血肿粉碎并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按血肿量清除2/3左右即停,然后使用尿激酶液化引流每日1~3次。
于术后1天、5天、7天分别复查ct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粉碎液化引流,通常情况下引流4~7日待大部分血肿清除后即可拔针。
1.3结果。
术后5~7日血肿清除量>90%者占61例,清除量80%~90%者28例,清除量70%~80%者8例,死亡5例,存活97例,存活率95.1%。
2护理2.1术前准备。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
黎簷娟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护理》
【年(卷),期】2005(004)003
【摘要】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8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观察的护理经验.结果 28例患者,其中18例血肿完全消除,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死亡2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不用开颅,手术死亡和致残率低的优点.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主要措施.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黎簷娟
【作者单位】吴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吴川,52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 张家盆;张晓龙
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 邱斌;肖展翅;范小莲;邢小珍;李钢
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90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的护理体会 [J], 刘克芳;李静;
刘娟;孙倩;沈巧萍
4.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J], 陈林杰
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J], 李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经验。
方法:总结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1月以来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患者平均年龄60岁,病史1~20年不等。
介绍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术中处理。
结果:对38例患者均进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其中34例成活, 2例死亡,术后放弃治疗2例。
出院时效果良好率为6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疗效确切,值得推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21-02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在脑血管疾病中约占1/3,但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却占脑血管患者的首位。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剧,病情凶险,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正确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极为重要[1]。
近2年来,我院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7例,女,11例,最大年龄45~76岁,平均60岁,高血压病史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12年。
1.2 临床表现:清醒13例,浅昏迷10例,中度以上昏迷25例,失语28例,偏瘫34例,一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
1.3 ct情况:内囊出血18例,外囊出血9例,皮层下出血11例,出血量最多达110ml,最少50ml,平均65ml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72小时。
1.4 手术方法:入院后行头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
在ct定位下,准确定位血肿最大层面,血肿中心与颅表最近点,避开头皮,脑膜及侧裂血管和大脑主要功能区来确定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