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8.85 MB
- 文档页数:136
幼儿园教室的通风面积及计算要点
幼儿园教室通风面积应根据幼儿园教室的坐标面积和教室内幼儿的数量而定。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幼儿园教室的通风面积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教室通风面积应不少于教室地面面积的1/10;
2.室内自然通风面积应不少于室内面积的4%;
3.教室的空气流通应符合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通风面积的计算要点有:
1. 教室坐标面积的计算:教室坐标面积=教室长度×教室宽度。
2. 教室内幼儿的数量:需要根据幼儿园的招生计划、班级设置和教学标准进行预估。
3. 室内自然通风面积计算:室内自然通风面积=(开启窗户面积×室内自然通风时间)÷教室使用时间。
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室通风面积的合理计算非常重要。
同时,幼儿园应按照规定,定期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
车库的自然排烟量计算公式车库是一个用来停放和维修汽车的地方,通常会有一定的排烟需求。
为了确保车库内空气的清新和员工的健康,车库需要设计合理的自然排烟系统。
自然排烟系统是指通过自然通风和烟气的热力对流来排除车库内部产生的废气和烟雾。
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自然排烟系统,需要首先计算车库的自然排烟量。
自然排烟量是指在车库内部产生烟雾和废气的情况下,通过自然通风和烟气的热力对流排出车库的空气量。
计算自然排烟量需要考虑车库的尺寸、烟气的产生速率和烟气的密度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车库自然排烟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车库的尺寸参数。
车库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车库内部的空气容积,从而影响自然排烟量的计算。
假设车库的长度为L,宽度为W,高度为H,则车库的空气容积V= LWH。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烟气的产生速率。
烟气的产生速率取决于车库内部的活动情况,例如汽车的启动和运行、机械设备的使用等。
假设车库内部的烟气产生速率为Q,单位为m³/s。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烟气的密度。
烟气的密度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可以假设烟气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³。
有了以上参数,我们可以计算车库的自然排烟量。
自然排烟量的计算公式如下:V = Q/ρ。
其中,V为车库的自然排烟量,单位为m³/s。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车库的自然排烟量是如何计算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车库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的烟气产生速率和密度来计算自然排烟量,从而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自然排烟系统。
在设计自然排烟系统时,除了考虑自然排烟量外,还需要考虑车库内部的通风情况、烟气的扩散路径、烟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一个能够有效排除车库内部烟雾和废气的自然排烟系统,确保车库内部的空气清新和员工的健康。
总之,车库的自然排烟量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它直接影响着车库内部的空气质量和员工的健康。
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地下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空气环境作为制约地下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原理及计算公式,重点就自然通风设计的步骤进行探讨,以改善地下建筑的空气环境,供类似研究借鉴。
关键词: 自然通风;设计步骤;温度分布;通风量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地下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但是,地下建筑由于受到环境密闭、通风性差和建筑功能复杂化等先天不足的影响,导致地下建筑内部的空气环境不容乐观,其中造成空气环境恶化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若不进行有效的通风,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传统的机械通排风由于耗电量大、噪音高,已无法满足目前城市节能发展的需要。
因此,自然通风方式应运而生。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改善地下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并且是一种耗能小、噪音低。
经济的通风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工程概况某车库层高3.6m,占地面积为1592m2,车库顶部为室外地坪,车库上部为一栋36m高的12层单体建筑。
2设计原理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方法为室外风压差和室内外温度差的热压实现通风换气。
但由于风压差对建筑本身位置、朝向、进深及室外风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故通常车库的自然通风做法是将其产生的动力作为安全值,而主要考虑热压差的作用。
风井因热压而产生的抽力即为自然通风的动力。
3计算公式风井热压sy(pa)的计算公式如下:(1)式(1)中:h-通风竖井高度(m);ρ0-标准状态空气密度(1.293kg/m3);tw-空气室外温度(℃);ti-车库内空气温度(℃);cp-大气压力修正系数,为便于计算取1.0。
空气流动的动压头及产生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为需克服的对象。
(1)由于风井的抽力作用,空气在竖井中流动时的一部分抽力将转化为空气流动的动压。
一.送排风和排烟的计算1.排风量的确定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确定。
根据文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表13.2-2地下汽车库平时排风量的确定中,出入频率较小的住宅建筑单层车库换气次数取4次/h,计算换气体积时,当层高≤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当层高>3m时,按3m计算。
该地下车库的层高为3.5m,计算换气面积时取3m。
根据文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L=n*V式中L—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1/hV—通风房间体积,m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防烟分区的排风量:L=4*1485*3=17820m3/h2.送风量的确定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车库,如用汽车坡道进行自然补风,车道断面的风速不应大于0.5m/s,以保证进出车辆不受影响。
本车库采用自然补风时车道断面的风速:V=Q/A=17820/(3600*7.5*6.1)=0.1m/s<0.5m/s,符合要求所以排风时用汽车坡道自然补风。
3.排烟量的确定文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8.2.4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
根据文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L=n*V式中L—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1/hV—通风房间体积,m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防烟分区的排烟量:L=6*1485*6.1=54351m3/h4.补风量的确定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车库,如用汽车坡道进行自然补风,车道断面的风速不应大于0.5m/s,以保证进出车辆不受影响。
本车库采用自然补风时车道断面的风速:V=Q/A=54351/(3600*7.5*6.1)=0.33m/s<0.5m/s,符合要求所以排烟时用汽车坡道自然补风。
二.风口计算1.确定排风口数量以及具体尺寸排风口风速取不超过8m/s,这里取8m/s ,排风口类型:单层百叶风口假定排风口面积选取500mm×300mm,Q=F*v=0.15*8*3600=4320m3/h n=17820/4320=4.1 取5个排风口则每个排风口的实际流量为17820/5=3564m3/h风口的有效面积:η=0.7~0.9 3564/4320=0.825 符合要求2.确定排烟口数量以及具体尺寸排风口风速取不超过15m/s,这里取15m/s ,排风口类型:单层百叶风口假定排风口面积选取500mm×300mm,Q=F*v=0.15*15*3600=8100m3/h n=54351/8100=6.71 取8个排风口则每个排风口的实际流量为54351/8=6793m3/h风口的有效面积:η=0.7~0.9 6793/8100=0.84 符合要求三.风口及风管布置与计算1.排风工业通风空气调节(第二版)表8-3,民用及辅助建筑物机械排风时干管风速取5~8m/s,支管风速取2~5m/s。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2005年九月前言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常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因为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增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升工作效率;依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联合平时工作需要,参照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照,因为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不免,请各位给预责备指证。
2005年9月编者2目录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51、空气比重(密度) 52、井巷断面(S) 63、巷道周边长 64、巷道风量 65、动压 76、巷道风阻 77、通风阻力 78、自然风压 89、井巷通风阻力 8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91、矿井等积孔92、扇风机参数的计算 93、有效风量 104、有效风量率是指矿井有效风量与各台主要通风机风量总和之比( C)按下式进行计算105、外面漏率 116、巷道失修率11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121、矿井风量按下式计算,并取此中最大值122、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123、掘进工作面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144、硐室风量计算 15四、通风网路解算16五、抽放参数测算171、瓦斯压力测定计算。
172、沼气涌出量计算183、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计算194、瓦斯含量计算 215、矿井瓦斯储量计算 216、可抽瓦斯量227、矿井抽放率228、抽放量(标量)换算23四、瓦斯流量计算23六、抽放设计241、管径 242、管壁厚度 253、管路阻力计算:254、瓦期泵参数计算: 26八、瓦斯利用271、已知计划民用瓦斯总量,按顶峰用量依据灶俱额定耗瓦斯量来计算可以供给户数的方法。
2732、各样燃料和瓦斯用量的折算法 (28)3、一般状况下每户居民生活用气一天按 ............................ 1m3纯瓦斯计算,发电按....................................................... 1m3纯瓦斯发电............................................................... 3.3度电进行计算。
通风降温计算方法
通风去除余热及电机散热计算方法
一、通风去除余热的风量V计算
1)采用通风去除余热的风量计算公式为:V=3600Q/(t p-t j)cρ其中:V—通风量,m3/h
Q—设备散热量,kW
t p- 排风温度℃, (工艺专业限制温度,一般为40℃)
t j-进风温度℃,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大庆27℃)
c-空气比热( c=1.0kJ/kg℃)
ρ-空气密度(40℃时,干空气ρ=1.09kg/m3)
因此,V=254Q m3/h
2)排除余热可根据情况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自然补风进风口风速1m/s,百叶遮挡率按50%计,补风量80%-90%)或机械排风、机械补风方式。
二、电动设备散热量计算Q
Q=n1n2n3N(1-η)/η
Q-散热量,kW
n1-电机容量利用系数(实耗功率/安装功率),一般0.7~0.9 n2-负荷系数(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一般0.5~0.8
n3-同时使用系数(工艺定)0.5~1.0
N-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
η-电动机效率(电机样本)。
三、变压器发热量计算Q
Q=(1-η1) η 2 ΦN=(0.0126-0.0152)W η1-变压器效率,一般取0.98
η 2 –变压器负荷率,一般取0.7~0.8
Φ-变压器功率因数,一般取0.9~0.95 N-变压器功率,kVA。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1. 概述通风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有效地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与舒适。
本手册将介绍一些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通风系统。
2.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通风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排除室内的污染物。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通风设计原理:2.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度差异产生的气流来实现室内空气更新的一种方式。
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二者的结合。
2.2 气流路径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规划气流路径,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污染物的排出。
主要的气流路径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通道、管道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个路径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死角和交叉污染。
2.3 风速与风量的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量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通风风速一般控制在0.2-0.4m/s,通风风量根据人数和活动强度进行计算。
2.4 适当的换气率合理的换气率是通风设计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确定换气频率和时间。
例如,住宅的换气率可以较低,而厕所和厨房则需要更高的换气率。
3. 通风设计的方法通风设计的方法可以根据需求和环境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通风设计方法:3.1 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设计注重合理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如方向、朝向、窗户位置等。
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利用气流的对流和冷热空气的密度差异,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
3.2 机械通风设计机械通风设计主要通过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风机,如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风机的容量、位置和噪音控制等因素。
3.3 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是一种节能的通风设计方法。
通过在排风和新风之间设置换热器,将排出的热空气传递给进入的冷空气,在减少能量浪费的同时,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
算方法
船舶起居处所的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参数和计算方法:
1. 计算通风量:通风量的计算应根据舱内人员和设备的热负荷计算,以确保船舶内空气的正常流动和新鲜空气的循环。
通风量的计算公式为:通风量 = 舱内空气容积× 风量。
2. 设计送风口和排风口的数量和大小:通过计算通风量和舱内空气的流动情况,确定送风口和排风口的数量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送风口和排风口的数量应大致相等,并根据舱内安排合理分布。
3. 确定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送风口应该位于离人员活动区域近的位置,以便新鲜空气能够更有效地覆盖到人员活动地区。
排风口则应在离送风口远的位置,以确保舱内空气的循环和流动。
4. 确定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形式:通常有人工和自然两种通风方式。
人工通风包括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自然通风则包括天窗和通风口。
5. 确定送风口和排风口的风速:送风口和排风口的风速应该根据舱内活动人员的需求来设定,一般应控制在1m/s左右。
6. 设计送风口和排风口的面积:送风口和排风口的面积应根据通风量、风速、空气密度等参数计算得出。
7. 通风系统管路的设计和布局:通风系统的管路应安排合理布局,以确保空气的顺畅流动和通风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船舶起居处所的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和计算方法,以确保船员的舒适和安全。
第8章 通 风教学提示:建筑通风的任务是使新鲜空气连续不断地进入建筑物内,并及时排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可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法并结合工艺改革控制消除有害物,使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计算,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8.1 建筑通风概述8.1.1 建筑通风的任务建筑通风的任务是使新鲜空气连续不断地进入建筑物内,并及时排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气和有害气体。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门窗进行换气,利用穿堂风降温等手段满足建筑通风的要求。
当这些方法不能满足建筑通风时,可利用机械通风的方法有组织地向建筑物室内送入新鲜空气,并将污染的空气及时排出。
工业生产厂房中,工艺过程可能散发大量热、湿、各种工业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和蒸汽,必然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工业通风的任务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并尽可能对污染物回收,化害为宝,防止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大气环境。
一般必须综合采取防止工业有害物的各种措施,才能达到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的要求。
8.1.2 空气的参数和卫生条件1. 空气的速度和温度湿度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是影响人体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舒适条件对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也有所要求。
气流流速过大会引起吹风感,气流流速过小会有闷气、呼吸不畅感。
气流流速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人体皮肤与外界环境的对流换热效果,流速加快对流换热速度也加快,气流流速减慢对流换热速度也减慢。
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热量传递,它与人体的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速度、人的衣着厚度、劳动强度及姿势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建筑通风设计计算中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的类型、服务对象等条件选取适宜的计算温度。
人体在气温较高时需要更多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的设计极限应该从人体生理需求和承受能力来确定。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2005年九月前言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2005年9月编者目录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五、抽放参数测定 (16)六、瓦斯抽放设计 (24)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八、瓦斯利用 (27)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十、其它 (30)通风计算公式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1、空气比重(密度) ρA : 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ρ =0. 461TP (kg/m 3)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465T P (1-0.378P P 饱ϕ) (kg/m 3)P~大气压力(mmHg)T~空气的绝对温度 (K)ϕ~空气相对湿度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 )B : 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ρ =0. 003484TP(kg/m 3)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ρ =0. 003484T P (1-0.378P P 饱ϕ) (kg/m 3)P~大气压力(pa)T~空气的绝对温度 (K)ϕ~空气相对湿度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 )2、井巷断面(S )A :梯形及矩形断面S=H ×b (m 2)B :三心拱S= b ×(h+0.26b) (m 2)C :半圆形S= b ×(h+0.39b) (m 2)式中H 巷道净高(m )b 梯形、矩形为巷道中宽,拱形为巷宽(m )h 拱基高(m )3、巷道周边长 u=c ss~ 巷道断面积(m 2)c~ 周边系数(梯形4.16,三心拱4.10,半圆形3.84,圆形3.54)u~巷道周边长(m)4、巷道风量Q=SV (km 3/s)Q~巷道风量 m 3 /minV~测风断面平均风速 (m/s )S~巷道断面,m 25、动压h 动=g V 22ρ (mmH 2O )ρ~ 空气密度 (kg/m 3)v~ 测点平均风速(m/s )g~ 重力加速度 (m/s 2)6、巷道风阻R 1~2=2121--Q h (千缪) 百米风阻R 100=2121--L R ×100(千缪) R 1-2~任意两点间的风阻 (千缪)R 100~百米风阻 (千缪)L 1-2~ 任意两点间间距 (m )Q 1-2~任意两点间的巷道风量,m 3/s7、通风阻力A :压差计法h 1~2=K ×h 读(g v 221ρ1—g v 222ρ2) B : 气压计法h 1~2=K (h 1-h 2)+(z 1-z 2) ρ+(g v 221ρ1—g v 222ρ2)8、自然风压h=z (ρ进—ρ回) A : ρ均=n n∑1ρ B :ρ均=∑∑i nZ Z 1ρ 9、井巷通风阻力(1)摩察风阻 R=3S LUαR~巷道风阻,kg/m 7L~ 巷道长度,mU~巷道周边长,mS~巷道断面积,m 2(2)摩察阻力h f =RQ 2=3S LU α Q 2h f ~摩察阻力, mmh 2oQ~巷道风量,m 3/sR~巷道风阻,kg/m 7L~ 巷道长度,mU~巷道周边长,mS~巷道断面积,m 2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1、矿井等积孔 A=1.19h QA~矿井等积孔,mQ~主扇风量,m 3/sH~主扇负压,Pa A=0.38h QA~矿井等积孔,mQ~主扇风量,m 3/sH~主扇负压,mmh 2o多台风机联合运转时h Rrm =∑∑==ni i n i i Ri QQ h11A=1.19Rm h Qh Rrm ~多台风机联合运转加权负压, Pah Ri ~单台风机的负压,mmh 2o (Pa )Q i ~单台风机的风量,m 3/s2、扇风机参数的计算(1)扇风机实际功率 Nc=1000h Q • Nc~扇风机的实际功率,KWh~通风机的负压, PaQ~通风机的风量,m 3/s(2)扇风机效率η=NNc ×100% Q~风机风量, m 3/sh~风机负压, Pa (可分为静压,全压计算)Nc~风机实际功率, KWN~风机轴功率, KWη风机实际效率3、有效风量矿井有效风量是指风流通过井下各工作地点(包括独立通风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实际风量总和,按下式计算Q 有效=i Q ∑采+i Q ∑掘+i Q ∑硐+i Q ∑其它4、有效风量率是指矿井有效风量与各台主要通风机风量总和之比(C )按下式进行计算 C=100⨯∑iQ Q 通有效%Q 通i~第I 台通风机实际风量5、外部漏率A :外部漏风量是指主要通风机装置及其风井附近地表漏失风量总和,可用各台主要通风机风量总和减去矿井总回风量求得,按下式计算Q 外漏=i Q ∑通-i Q ∑总回Q 外漏~矿井外部漏风量i Q ∑通~各台主要通风机的风量总和iQ ∑总回~各台主要通风机总回风量之和 B :矿井外部漏风率是指矿井外部漏风量与各台主要通风机风量之和之比,按下式进行计算L=100⨯∑iQ Q 通外漏%L ~矿井外部漏风率6、巷道失修率A :一般失修率一般失修巷道长度除以矿井巷道总长度的百分数d 失=%100⨯总失L Ld 失 ~巷道失修率,%L 失 ~失修巷道长度,mL 总 ~矿井巷道总长度,mB :严重失修率严重失修巷道长度除以矿井巷道总长度的百分数d 严重=%100⨯总严重L Ld 严重 ~巷道失修率,%L 严重 ~失修巷道长度,mL 总 ~矿井巷道总长度,m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1、矿井风量按下式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所Q 矿井=4×N ×K 矿通 m 3/min N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K 矿通 矿井通风系数,1.2~1.25(2)按采煤、掘井、硐室和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总和计算Q 矿井=(∑采Q +∑掘Q +∑硐Q +∑其它Q )K 矿通∑采Q ~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 3/min∑掘Q~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 3/min ∑硐Q~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 3/min∑其它Q~ 除采煤、掘进、硐室外其它井巷掘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 3/min2、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计算:∑采Q=∑=n i i Q 1采+∑=ni i Q 1采备Q 采i ~第i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 3/min Q 采备i ~第i 采煤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 3/min 采煤工作面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100×q cH4采×K 采通Q 采—工作面需要风量,m 3/minq cH4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 3/minK采通—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 机采K采通=1.2~1.6,炮采K 采通=1.4~2(参考公司风量计算细则要求)(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 采i =60×N i m 3/min N i —第i 个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 采=60×V 采×S 采 V 采i ~第i 个工作面风速, m/sS 采i ~第i 个工作面平均断面,m 2(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平均值进行计算)(3)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 采i =4×N i m 3/minN i—第i个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其最低风量为:Q min≥15×S采i m3/min (V=0.25 m/s)Q min—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时需要风量,m3/minS采i~第i个工作面平均断面,m2量为Q max≤240×S采i m3/minQ max—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时需要风量,m3/min(V=4 m/s)S采i~第i个工作面平均断面,m23、掘进工作面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 cH4掘×K掘通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 cH4掘—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掘通—掘进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机掘K掘通=1.5~2(参考公司风量计算细则要求)(2)按炸药计算Q掘i=25×A i m3/minA i—第i个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用量,Kg(3)按局部通风机实际风量计算Q掘i=Q局机i×I i m3/minI i—第i个工作面同时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4)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掘i=4×N i m3/minN i—第i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5)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其最低风量为:各个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量Q min ≥9×S 岩掘i m 3/min (V=0.15 m/s ) 各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量 Q min ≥15×S 煤掘i m 3/min (V=0.25 m/s ) Q min —掘煤工作面最低风速时需要风量,m 3/min S 岩掘i ~第i 个岩巷工作面断面,m 2S 煤掘i ~第i 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断面,m 2 Q max ≤240×S 掘i m 3/min Q max —掘煤工作面最高风速时需要风量,m 3/min (V=4 m/s ) 350~矿井年工作日S 掘i ~第i 个工作面断面,m 2 4、硐室风量计算 Q 硐室=∑=ni i Q 1硐Q 硐i ~各个独立通风硐室实际需要风量,m 3/min (1) 发热量大的空气机房和水泵房 Q 机电硐室=tW ∆⨯⨯⨯⨯⨯∑60006.12.13600θ,m 3/minQ 机电硐室~机电硐室实际需要风量,m 3/min∑W ~ 机电硐室运转电机总功率,KWt ∆~ 机电硐室进、回风的气温差,℃θ ~机电硐室发热系数,根据实际考察或(空压机0.20~0.23,水泵房0.02~0.04) 1.2 ~空气密度,kg/m 3 1.005 ~空气定压比热容,kj/kg.k (2)爆破材料库按每小4次换气量计算 Q 爆破材料库=0.07×V , m 3/minV~包括联络在内的爆破材料库空间总体积, m 3(一般情况大型100~155 m 3/min,中小型60~100 m 3/min) (3)其它硐室按经验取值a: 采区绞车房及变电硐室为60~80 m 3/minb:充电硐室按H2浓度小于0.5%,但不得小于100 m 3/min,或按经验值取100~200 m 3/min. 5其它巷道风量计算其它巷道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和风速进行验算,并取其中大值 Q 其它=∑=ni i Q 1其它(1)Q 掘=133×q cH4其它×K 其它Q 其它i —第i 个其它巷道需要风量,m 3/min q cH4其它—第i 个其它巷道瓦斯绝对涌出量,m 3/minK 其它—第i 个巷道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 机掘K 掘通=1.2~1.3 (2)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其最低风量为: 各个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量 Q min ≥9×S 岩掘i m 3/minQ min —掘煤工作面最低风速时需要风量,m 3/min (V=0.15 m/s ) S 其它i ~第i 个其它巷道断面,m 2 四、通风网路解算 1、风流流动的基本定律(1)风量平衡定律:网路中流入节点的风量之和等于流出节点风量之和。
通风设计规范在建筑领域中,通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计元素。
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促进员工和居民的健康,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
因此,在考虑一个空间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通风系统、空气质量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下面将讨论几种通风设计规范。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基于建筑物布局的有效通风技术。
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通过使用温度差异、风力和空气浮力来产生空气流动。
这种方法最适合于中小型建筑,其布局应该有适当的开放区域,可以让空气从一个区域流向另一个区域。
在执行自然通风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a)开口面积建筑物中通风口的设计应该足够大,以便有足够的空气流动。
进出口的面积必须是建筑物总面积的5%至10%。
(b)通风模式通风模式是自然通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室内建筑要根据周围环境采取不同的通风模式,例如交叉通风和单一通风。
这些通风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如风向和周围建筑物的高度等。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装置、风扇和空气调节设备来促进和调节室内气流的设计方法。
机械通风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工业场所,方便并且效率高。
但是,在考虑机械通风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a)计算空气换气次数在考虑机械通风时,应考虑空气交换的次数。
这样可以确保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减少室内空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定期的检查空气换气次数有助于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b)排气位置在设计机械通风系统时,必须确定最佳的排气位置,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作。
排气口应该位于不会污染室内空气的位置,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混合通风混合通风是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一种组合系统。
这种通风方式通常被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公共场所。
在考虑混合通风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风道设计风道设计能够通过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优化混合通风的效果。
这些风道必须足够大以适应大型建筑和大型室内空间。
(b)引入新鲜空气混合通风系统必须能够引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达到最优。
关于自然通风、排烟开窗面积的设计规定在公司的设计中,对自然通风、排烟开窗面积相关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未预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所设计的建筑在竣工验收时经常发现违反规范的情况,经技术委员会研距究,作出以下规定:
1、自然通风、排烟开窗面积与使用功能和节能相关的部分,由建筑专业负责落实,并在各层
平面图中,以附注的形式明确标出图中各类使用空间所涉自然通风开窗面积的规范和项目设计情况,并反映在外窗设计中,与节能计算一致。
2、自然通风、排烟开窗面积与排烟相关的部分,由暖通专业施工图提条件时提出具体要求,
建筑专业负责落实,反映在外窗设计中。
暖通专业在施工图平面中,标注所需开窗面积,建筑专业在自校、校核过程中进行复核。
3、向幕墙设计公司提交的设计图纸,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并明确向建设方发函,要求将幕墙
设计图提交我公司,我公司设计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暖通专业负责人对其设计进行审核,将审核文件交公司规档。
以上规定在本文件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四川众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委员会
2017.8.15。
屋面气楼通风量的计算通常依据建筑的具体需求和设计规范来确定。
以下是计算屋面气楼通风量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设计通风量: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人员密度、设备热负荷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最小通风量。
这通常基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2. 考虑室内外温差:气楼的通风量受室内外温差的影响。
温差越大,自然通风的潜力越大。
可以使用热压原理来估算因温差产生的通风量。
3. 计算风压:根据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平均风速和气象数据,利用相关公式计算气楼所在位置的风压。
4. 应用公式:将上述参数代入通风量计算公式中。
一个常用的简化公式是:Q = AV(2/ρ),其中:
- Q 是通风量(立方米每小时),
- A 是气楼开口面积(平方米),
- V 是风速(米每秒),
-ρ是空气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5. 考虑安全系数:在计算出理论通风量后,通常会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以确保在不同条件下都能满足通风需求。
6. 验证和调整:最后,需要通过模拟或实际测量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工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建筑物的朝向、周围建筑物的遮挡、内部热源分布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气楼的通风效果。
因此,在进行通风量计算时,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暖通基础知识:自然通风方式的设计要求[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大于大于大于1.放散热量的工业建筑,其自然通风量应根据热压作用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附录F的规定进行计算;2.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60度~90度角,且不应小于45度角;3.夏季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易于操作和维修的进、排风口或窗扇;4.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1.2m;冬季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5.当热源靠近工业建筑的一侧外墙布置,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地点时,该侧外墙上的进风口,宜布置在热源的间断处;6.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避风天窗:(1)夏热冬冷或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3W/m3时;(2)其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m3时;(3)不允许气流倒灌时;注:多跨厂房的相邻天窗或天窗两侧与建筑物邻接,且大于负压区时,无挡风板的天窗,可视为避风天窗7.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设避风天窗:(1)利用天窗能稳定排风时;(2)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m/s时;8.挡风板与天窗之间,以及作为避风天窗的多跨工业建筑相邻天窗之间,其端部均应封闭。
当天窗较长时,应设置横向挡板,其间距不应大于挡风板上缘至地坪高度的3倍,且不应大于50m。
在挡风板或封闭物上,应设置检查门。
挡风板下缘至屋面的距离,宜采用0.1~0.3m;9.不需调节天窗窗扇开启角度的高温工业建筑,宜采用不带窗扇的避风天窗,但应采取防雨措施。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设置要求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是建筑火灾烟气控制中防烟排烟的方式,是经济适用且有效的防烟排烟方式。
系统设计时,应根据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及平面布置等因素,优先来用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方式。
一、自然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是以热压和风压作用的、不消耗机械动力的、经济的通风方式。
如果室内外空气存在温度差或者窗户开口之间存在高度差,则会产生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当室外气流遇到建筑物时,会产生绕流流动,在气流的冲击下,将在建筑迎风面形成正压区,在建筑屋顶上部和建筑背风面形成负压区,这种建筑物表面所形成的空气静压变化即为风压。
当建筑物受到热压、风压同时作用时,外围护结构上的各窗孔就会产生因内外压差引起的自然通风。
由于室外风的风向和风速经常变化,因此导致风压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二)自然通风方式的选择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疏散楼梯是建筑物内部人员疏散的唯一通道。
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救援队员进行火灾扑救的起始场所,也是人员疏散必经的通道。
因此,发生火灾时无论采用何种防烟方法,都必须保证它的安全性,防烟就是控制烟气不进入上述安全区域。
对于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受外界风压作用影响较小,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通风设施也可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入安全区域的作用,因此,其防烟楼梯的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当采用全敞开的凹廊、阳台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或者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具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窗面积符合规定时,可以认为前室或合用前室自然通风,能及时排出从建筑内漏人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烟气,并可防止烟气进入防烟楼梯间。
当加压送风口设置在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顶部或正对前室人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三)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1)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m'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宜每隔2~3层布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