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路径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路径

◎沈德明

(桐乡市高桥新区中心学校,浙江嘉兴314506)

◆教法研讨

摘要: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思维活动,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进行课堂提问。从问题设计、问题提出、答问处理三个方面优化课堂提问,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的提高,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设计 问题提出 答问处理

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一。区培民老师说:“提问是教师活动中的常规行为,是‘问题教学法’‘发现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运作的主要手段。”①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就是一堂好的问题导学课。

一、优化问题设计

1.问题要逻辑严密、指向明确。

教学《杨修之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提问意图是想让学生从杨修的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世等方面分析杨修这一人物形象。但学生回答时几乎都是从曹操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事后反思,我发现是问题本身的指向性出了偏差——所提问题极易让学生从曹操的角度思考杨修之死的原因。

2.问题必须“有语文意义”。

我在开展“语文课堂微格分析”教研活动中发现,很多老师一堂课会提六七十个问题,但真正属于“语文问题”的只有七八个。比如,“你有没有发现”“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好不好”这类问题,其实属于课堂引导行为,或是课堂管理行为,是没有“语文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有语文意义”呢?“有语文意义”的问题应同时具备两个要点: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提问,二是能够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或提高语文能力。比如,有的问题看似简单,如“《社戏》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但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也是“有语文意义”的问题,因为很多同学都把《社戏》当作散文来理解——把文中的“我”看作是鲁迅本人,而要让学生认识到《社戏》是小说,教师就有必要通过讲解和点拨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扩展。

3.问题必须有“语文味”。

普通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很随意,因为阅读目的是消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则不行,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上的问题设计必须牢牢把握语文课的本质,体现“语文味”。比如,教学《社戏》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可以有多种问法,如“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显然,第二种问法更有“语文味”,因为它不仅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句,还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了体味。

4.必须注意问题的数量。

研究表明,一堂45分钟的语文课,大小问题不宜超过12个。因为,问题过多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会造成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或是导致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当然,一堂课所提问题的多寡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问题难数量就要少点,问题简单数量就可以多些。

5.要让学生成为提出问题的主体。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成为提出问题的主体。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善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自己解决。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备学生”,就是上课前教师找两三个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后互相提出问题,并在备课中将提炼出的问题作为课堂上的主问题;另一种是备课时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学生会有什么问题,然

课 堂

本版编辑/张志刚

29

2019.1 •初中

后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际选择符合学生阅读感受的问题,调整预设的问题和流程。

二、优化问题提出

1.问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最常见的问题呈现方式是口头提问,但口头提问往往转瞬即逝。为此,为了强化学生对问题信息的接收,问题可以通过课件来呈现,或在黑板上板书呈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反复咀嚼问题。还有一种问题呈现方式也很值得推广应用,那就是学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事先将问题按教学顺序设计在学案上,引导学生依次进行讨论,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笔思考问题;而且学生在学案上写下的内容能呈现学生原始的思考结果,以及经过讨论提炼出的结果,有利于学生课外进行温习,或对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老师进一步探讨。

2.问题的提出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一条重要标准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原有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接收并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接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会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而“跳一跳”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例如,要引导学生理解《安塞腰鼓》中“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运用的“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教师就可以先问学生:“夜深人静时,你有没有听到过闹钟的嘀哒声?你听到的闹钟的嘀哒声体现了环境的热闹还是安静?”然后结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例子,加深学生对“以动衬静”的印象,再让学生阅读体会“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的艺术表现力和作用。这样,因为有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得多。另外,问题的提出顺序也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伟大的悲剧》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两个问题:“作者所说的‘伟大的悲剧’,‘悲’在何处?‘伟大’又是指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就符合学生的思考逻辑。因为“悲在何处”相对容易,“伟大之处”则要复杂得多——接受为他人作证的任务、诚实守信的品质、坦然面对失败的精神境界等,都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三、优化答问处理

1.要让学生充分思考。

提问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而思维活动是要有过程和时间的。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不等大部分学生思考成熟,就马上请学生回答,这样做不会达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学生的思维是不是活跃,不仅要看表面是否活跃,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难度,学生很长时间陷入“冷场”,教师也要“冷处理”,让课堂教学在沉思默想中进行,因为学生“冷场”的背后其实是思维的深度活跃,正孕育着高质量的回答。还有两种情况也需要特别注意,一种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可以在学生“口答”之前先让他们“笔答”,然后再交流;另一种是较难的问题已经有一两个学生的回答很接近预设答案,教师也不要马上作出正误评判,或是对学生进行表扬,而是要问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就让其他同学继续答问,直到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被摆出来,再请大家思考哪种意见更合理。如果没有,也要问问其他同学是否同意这种意见,然后教师再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充分思考,激活思维。

2.要合理选择答问对象。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些学生一贯反应积极,经常举手,而有一些学生则总是态度冷漠,不想参与课堂对话。久而久之,后者就成了课堂上的看客和听众,有时甚至只是一具躯壳,“神”已经到外面游荡去了。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等多位同学举手之后再选择提问对象,包括选择那些不举手的同学,简单的问题选择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回答,比较难的问题选择学习成绩中上的同学回答,以便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文化:课堂上人人都要积极思考,人人都有可能被提问。除此之外,为了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教师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以便对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对学生的回答应灵活采用多种处理方式。

(1)重复或概括

这是一种比较中性且通用的办法。有时,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比较轻,其他同学听不清楚,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充当“扩音器”,复述或概括其要点。有时,学生的回答比较口语化,没有相对严密的逻辑,其他同学听不明白,教师也有必要对其回答进行概括,或请该生再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强调一下。这样处理,虽然没有教师的评价,但也不是置之不理,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尊重,可以营造比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本版编辑/张志刚课 堂

30•初中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