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的隐喻现象
- 格式:pdf
- 大小:178.70 KB
- 文档页数:3
●To mention the wolf’s name is to see the name .谈虎色变●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 引狼入室●汉英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意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们常常借用动物词汇来寄托和表达情感。
但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1、同一动物词语,其内涵在汉语中含有褒义,在英语中却具有贬义。
1.1崇高的龙与罪恶的dragon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国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是吉祥的、尊严的化身,这种传说中的动物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
龙在封建社会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古代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
① 中文中与龙有关的成语非常多,且都含有褒义,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飞凤舞”等。
然而西方神话中的龙形似巨大的蜥蜴,长有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蛇尾,能够喷烟吐火,故西方人视为凶恶的象征。
Dragon在中世纪象征罪恶或异教,这一词义来自《圣经》中把恶魔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 多用在贬义词中,如:“sow dragon’s teeth”意思是“播下不和的种子”。
它源于希腊神话:dragons teeth 为底比斯国王Cadmus播种,后长成勇士而相互厮杀。
1.2吉祥的蝙蝠与恐怖的bat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吉祥、财富、和幸福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蝙蝠的“蝠”在汉语发音上与幸福的“福”相同。
在我国南方,旧式住宅的门上多雕刻着蝙蝠,逢年过节在农村的集市上还可以看到蝙蝠和鹿在一起的年画,“蝠”和“鹿”读起来音同“福禄”,喻指财富、地位和健康。
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
蝙蝠令人讨厌,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crazy as a bat(极度疯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词语是语言中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个生物,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差异。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主要体现在动物的象征意义、典故、成语以及民间传说中。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狗象征着忠诚和忠实,因此在英语中常常用“dog”来表示一种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忠诚与信任。
而在中国文化中,狗则有着吉祥的寓意,被视为祥瑞之兽,常被用来表示幸福和吉祥。
同样的例子还有猫,在英语中,猫往往象征着独立和神秘,而在中国文化中,猫往往有着灵性和秘术的暗示。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还有着不同的典故和成语。
在西方文化中,常用的成语“like a fish out of water”表示一个人感到不舒适或不熟悉的情况下。
而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鱼目混珠”的成语,表示某人以虚假的姿态出现,给人以假象。
这些典故和成语体现了动物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还有着不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以狼为主题的许多故事,如《灰姑娘》中的大灰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用来教育和启发孩子们。
而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以麒麟、龙、凤凰等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这些动物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兽,有着吉祥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主要体现在动物的象征意义、典故、成语以及民间传说中。
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比较研究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的隐喻现象
隐喻是人们运用象征性的语言,产生超乎想象的描述和表述,尤其在英汉语言中动物
名称的隐喻现象,尤为突出。
英文中的动物隐喻主要是以鸟类、猫、狗和老鼠给出的,如:chicken hearted(胆
小鬼)、angry bear(生气的熊)、pigheaded(固执的人)、monkey business(坏事)等。
从鸟类中,人们常用鸡、鹰、蝴蝶作比喻,比如:“鹰眼”比喻敏锐的视力、“天鹅”比喻婚姻幸福,“老鹰”比喻见多识广的老人。
从猫和狗的角度,人们认为它们的性格各异,狗被认为是忠心耿耿的动物,常用来概
括忠诚、可靠、友善,其表现形式有“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
至
于猫,就是狡猾、谨慎、顽固,有“如鱼得水”、“自古猫腻”、“皮开肉绽”等说法。
而老鼠也常常被用作比喻,很多国家都将老鼠视为没礼貌、贪婪等特点,如“老鼠偷栗”用来表示一个人贪图小利,一分而已,“老鼠过街”用来比喻胆小的人,很容易受到
任何刺激而受惊。
用动物隐喻比喻人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更加形象地把握人们的思维,表达出丰富多彩
的含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彼此,不得不承认,动物隐喻在英汉语言中是一种影
响深远的语言形式。
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名词的不同喻意。
1.cat(猫)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
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 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
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
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 也有形象不佳之时。
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
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3.pig(猪)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
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
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ly (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 ,但常用来指小孩。
英汉语言中关于动物“牛”的隐喻分析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人们将动物的外形、习性等特点投射到人类本身以及其他事物或现象上,从而形成了新颖的动物隐喻。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关于动物“牛”的不同隐喻表达。
标签:隐喻牛文化共性个性动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基于对各种动物的形象以及习性的深刻认识,通过隐喻的认知思维使得许多与动物相关的词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象,成为描述其他事物特征和本质的一个独特词源。
“类比思维的心理实现建基于人类对客观现实的认知”(王文斌,2008)。
在中西方,人们对“牛”这种动物都十分熟悉,并在各自的语言中广泛地把它用作喻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与牛有关的隐喻。
一、隐喻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系统来认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使不同概念之间产生相互关联,这种认知方式即隐喻。
隐喻的认知力量在于系统地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中,这种映射发生在概念层次,是“以一种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吻合的方式保留了始源域的意向图式结构”(束定芳,2002),映射起点和基础正是概念隐喻。
莱考夫(1981)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
他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作为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于人的概念体系中的隐喻;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筑在这些概念隐喻之上的。
莱考夫的观点强调了人们概念系统的隐喻化本质,同时也强调了隐喻的普遍性。
二、汉语“牛”和英语“cow/bull”的隐喻归纳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牛”都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之一,在频繁的接触中,英汉民族的人们深刻地认识了牛的外貌和习性,并分别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心理。
受中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的影响,汉英语言中“牛”的隐喻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个性。
相同隐喻概念体现的是英汉民族认知的共性,而不同隐喻概念则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对隐喻表达机制的影响。
108《名家名作》·杂谈一、引言传统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表达是一种修辞手段方式,自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模式后,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化、多样化。
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发展的结果,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内在原因。
隐喻一般是指利用人们已知的一种概念去表达另一种待探索的概念,而这两种概念之间又要求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性,也就是具有相似性。
一般来说就是用生活中多数人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直接映射未知的、抽象的各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
隐喻由两个构造部分组成,分别是源域和目标域。
隐喻是把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在目标域之上,从而借助源域的图式结构来构建、理解待探索的目标域。
自然界由动物、植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等组成,其中人们对动物的接触较为广泛和深入。
在对动物的不断深入接触和了解中,人们发现动物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特征与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像之处,这使得人们可以多种方式地利用动物来理解和认识人或事物的某些具有共性的特征,动物隐喻的各种概念也渐渐形成。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物隐喻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人们频繁用动物来隐喻一些人和事物。
在动物隐喻这一概念中,“人或事物”是目标域,“动物”是源域,在使用时大多数将动物的一些习性和特点与人或事物的习性和特点进行合理联系,使人或事物也有动物的共同特点,从而延伸出认知隐喻的意义。
本文以“狗”这一动物为例,从隐喻内涵角度,对比分析英汉动物名词“狗”的隐喻内涵的异同点,并考察两者差异产生的背后理据。
二、“狗”的英汉隐喻对比分析动物隐喻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现代人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质的存在,所以可以快速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
由于不同种族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同种族对同一动物在隐喻上的惯用方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具有相应的特点。
英汉动物词不同的文化内涵探究
1. 狮子(Lion):在英语中,狮子被认为是勇敢和威武的象征,常被用来表示英勇和权势。
而在中国文化中,狮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用来装饰庙宇和建筑,代表着权威和荣耀。
2. 龙(Dragon):在英语中,龙常常被描绘为充满力量和神秘的生物,常被用来表示勇敢和荣耀。
而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国的传统神兽,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权威和吉祥。
3. 熊(Bear):在英语中,熊往往被视为强大和勇敢的象征,常被用来表示勇敢和力量。
而在中国文化中,熊被视为可爱和和平的象征,常被用来表示柔和和友善。
4. 鸡(Chicken):在英语中,鸡常被用来表示胆小和懦弱。
而在中国文化中,鸡是春节中重要的象征动物,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用来表示幸福和富裕。
总之,英汉动物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于不同文化中对动物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勇敢、权威、吉祥等价值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1.2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在英汉中的异同点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大庭相径。
下文以dragon(龙)、dog(狗)为例。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 “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视为爱畜。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或者以狗比人,如a top dog (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等等。
中英文动物名词的引申义和隐喻现象1. 中英文动物名词的引申义1. 中英文动物名词的引申义狐狸:狐狸被认为是狡猾的,因为它们可以聪明地解决问题。
狐狸也被视为机敏、灵活、机智、狡诈和敏锐的象征。
Fox:Fox is thought to be cunning because they can solve problems smartly. Foxes are also seen as symbols of being shrewd, agile, witty, sly, and sharp.狼:狼被视为狡诈、残忍和凶恶的象征,但也被视为勇敢、忠诚和团结的象征。
Wolf: Wolves are seen as symbols of being cunning, cruel, and vicious, but also of being brave, loyal, and united.老鼠:老鼠被视为勤劳、机灵和聪明的象征,但也被视为破坏性的象征。
Mouse: Mice are seen as symbols of being industrious, clever, and intelligent, but also of being destructive.熊:熊被视为强大、勇敢和有力的象征,但也被视为暴力、凶恶和威胁的象征。
Bear: Bears are seen as symbols of being strong, brave, and powerful, but also of being violent, vicious, and threatening.猫:猫被视为狡猾、狡诈和敏锐的象征,但也被视为友善、温柔和慈爱的象征。
Cat: Cats are seen as symbols of being cunning, sly, and sharp, but also of being friendly, gentle, and loving.2. 中英文动物名词的隐喻现象中英文动物名词的隐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如实地把一种语言中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词语的内涵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处理动物词语的翻译及其内涵意义,对译、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都是必要的翻译对策。
动物在人类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语言都会涉及到动物名称,中文和英文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名开始慢慢地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部分动物名称被赋予的内在含义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动物在中文被赋予了褒义,但在英文中却是贬义的,反之亦然。
由于动物名经常会在不同语言的谚语和习语中出现,如果翻译得不够到位,目标语言就不能准确贴切的传递源语言的信息。
因此对中英文当中出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动物名进行归类,并探究相应的翻译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对中英文动物名内涵的比较中英文动物名内涵可以分为三类: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有部分相同的文化内涵和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1.1 中英文中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部分动物名在中英文当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例如,驴(donkey):驴在中文和英文中都被认为是不讨人喜爱的动物。
在英文中如果要说某人愚蠢或固执就会说“ he is an absolute donkey”。
中文相同的表达方法是“他倔得像头驴,蠢驴”。
狐狸(fox):在中文和英文的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总是奸诈狡猾的。
在中文中经常提到“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英文中会说“ a cunning fox".鹦鹉(parrot):中西方国家的人都认为鹦鹉能够代表那些只会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见解的人。
因此英文中的短语“talk like a parrot"对应于中文的“鹦鹉学舌”。
当然,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中还有很多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例如,百灵(lark)可以指代高兴的人。
绵羊(sheep)指代胆小怯懦的人.猴子(monkey)指代淘气的人.蛇(snake)指代圆滑且对其他人构成威胁的人。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的对比分析周健安引言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语言要素。
母语是英语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时,会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迥异产生对汉语学习动物词汇隐喻意走入误区。
所谓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本文将举例说明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的不同并给予一定的分析,使以母语为英语的中国留学生更容易融入汉语语境中学习中文。
一、英汉动物词汇具有不同的隐喻意这类动物词汇无论在英语还是中文里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然而它们各自的丰富内涵都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拿“龙”和“狗”作为例子。
1、龙中国古代的“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贵族的象征。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着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
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凡是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词,下面是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一些成语:(1)望子成龙:to wish one’s son have bright future(2)龙子龙孙:to sons and grandson of dragon,which are usually used to call oneself by Chinese people(3)龙肝凤胆:rare delicious(4)龙马精神:the sprite of a dragon horse ,usu. Said in praise of a vigorous old age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
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护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恶魔与邪恶。
在基督教里,龙被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动物。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现象和认知意义【摘要】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也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隐喻所具有的特点和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关键词】隐喻;动物词汇;英汉语言;认知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传送、转换,即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进行含蓄地比较,以表明相似或类似的关系。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就是借用属于一个事物的名称来表征另一个事物。
然而,自从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
在他们看来,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概念系统上,就表现为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是把一个概念域(始发域)的结构直接映射到另一概念域(目标域)的隐喻。
因此,隐喻不只是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中,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本文试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一、英汉语言动物名称隐喻的特点在英汉语言中,用来描写人类精神活动的词语几乎都是借自描述物质活动的词汇,以动物为喻体的动物比喻尤为盛行。
动物概念隐喻属于实体隐喻,所谓实体隐喻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语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甚至活动或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域相叠加,将属于此概念的各种词语从各个角度来谈论彼概念,使之立体化、多维化、质感化。
这类隐喻具有鲜明的情感评价意义,用来表示人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特征。
隐喻形象、生动,在文艺作品里被大量运用,而且体现了口语的表情性。
二、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而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实现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意义转移,使动物词汇概念系统或部分意义映射到其他对象的意义域,给其他相关对象一个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动物词汇概念具有了超越其概念意义的联想意义。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观照动物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观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并探讨文化观照与社会文化之间的。
在英语和汉语中,动物隐喻的类型和使用范围广泛。
例如,英语中的“chicken”常被用来形容胆小、懦弱的人,而汉语中的“胆小如鼠”则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两种语言中都存在许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和谚语,如英语中的“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和汉语中的“披着羊皮的狼”,都表示伪装成好人的人。
在情感色彩方面,英汉动物隐喻也有相似之处。
例如,“龙”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吉祥、权威的象征,常被用来形容英勇、威武的人或物;“狐狸”在两种语言中都与狡猾、奸诈有关,常被用来形容狡猾的人或行为。
然而,也有一些动物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情感色彩不同,如“猫”在英语中常被用来形容女性,表示其温柔、可爱,而在汉语中则常被用来形容做事敏捷的人或行为。
文化观照是指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动物隐喻的认知和解读。
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观照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动物隐喻都与基督教传统有关,如“the lamb of God”表示耶稣基督。
而在中国文化中,动物隐喻更多地与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一起,如“狐仙”、“龙王”等。
文化差异也影响了英汉动物隐喻的表达方式。
英语中许多动物隐喻都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点,而在汉语中则更为常见书面语和成语。
例如,“to fly like a bird”在英语中表示自由、愉快,而在汉语中则更常见于诗歌和文学作品中。
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观照反映了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
动物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情感色彩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深入了解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为跨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动物隐喻也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动物在英汉成语中的喻意对比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汉英)译成语为set phrase;idiom。
前者相当于“定型词组”,后者相当于“习语”,和成语的概念都不完全对等。
但英语这两个词比较接近成语的意思,尤其是后者,经常作为成语的对应词。
以下是几种动物在英语idiom里和汉语成语中的不同联想对比:一、狗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能作为人的伴侣和爱物。
所以,英国人对狗一般不抱恶感,倒反而有感情。
不过英国是受外来影响很大的语言,它的成语中狗的形象含有贬义的也有,但令人厌恶的、可鄙的含义不多,这和汉语是大不一样的。
英语口语里以“dog”指人很平常,汉语就不行。
“Dog”不过是“家伙”的意思,本身并无贬义,视其前面的形容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喜欢玩乐的人),a surly dog(性情古怪的人),a dumb dog(沉默不语的人),a dirty dog(坏蛋)等。
单独用“dog”指“坏蛋”,“废物”是旧用法。
不过在口语里,dog有时也指“社会上不太体面的人”。
如:He was a bit of a dog in his younger days。
但“hot dog”却是夹在面包中吃的红香肠。
此外,a dead dog(毫无价值的东西,废物),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都有一定的贬义。
Lead a dog’s life(过着令人烦恼的生活),die a dog’s death, die like a dog(死得可鄙或可悲),go to the dogs(堕落,毁灭),let sleeping dogs lie(不要惹是生非)等成语中“dog”的形象也都不好。
但是,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渡过难关)中的“dog”是值得同情的对象。
邵阳学院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动物在汉英语言中的隐喻现象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谭贵菊学习站点:湖南衡阳完成时间:2012年 5月 6 日邵阳学院目录1 绪论 (1)2 汉语动物隐喻现象 (1)2.1 动物隐喻的形成 (1)2.2动物隐喻的研究方法 (2)3 汉语中常见动物的基本隐喻 (3)3.1牛的隐喻 (3)3. 2马的隐喻 (5)3.3 龙的隐喻 (6)3.4 凤 (7)4 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10)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隐喻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所要认知的世界,另一方面隐喻以其形成的语言形式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动物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人类或视动物为敌、或视动物为友、或视动物为肉食来源,动物与人类相生相克,息息相关。
人们发现动物的形象和某些本质特征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引发对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思考,表达对某一现象的认识或者经验教训。
因此在各种语言中都不乏具有隐喻意义的动物词语。
因地理环境的影响,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所形成的动物隐喻词汇中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相当多的动物隐喻是差异较大甚至截然相反的,这就有可能给外国人学汉语带来负迁移,本文希望梳理一下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四种动物隐喻,并通过中英对比,揭示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从而给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隐喻动物认知谚语ABSTRACTCognitive linguist considers metaphor in essence, is the use of one object to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another object. Metaphor on the one hand manifests the cognitive world of mankind.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uses an existing form of language to influence one’s thinking. Animal and mankind have a close-knit relationship. Mankind sometimes view animal as a friend or as an enemy or as a source of food supply. Animal and mankind co-exists together and their activities intertwined, influencing each other. Mankind found in animal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es which are similar, leading to an analysis of their similarities to make sense of one’s experience and relationship with one’s surrounding.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on animal metaphor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inguistic habits, there are many animal metaphors, though similar, which also differ vastly if not totally. This could cause some confusion to foreigners trying to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thesis hopes to categoriz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ur animal metaphors an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metaphors of the east and west and highlighting its characteristics, it hopes to offer a tool to help in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Keywords:metaphor animal cognition proverb1 绪论隐喻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 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质量好, 畅销国际市场。
可是在英国却无人问津,原因就在于商标用的词语上。
在中国“山羊”可代表博学之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山羊爷爷很有学问;而goat在英语中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英国人说:“He is a fox.”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
”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
又如,as cunning as a fox(象狐狸一样狡猾)。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
羊(sheep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表达生物学上的含义,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类文明中的一些思想和意义。
例如:
1. Lion (狮子) 代表勇敢、高尚、强大和王者般的气质。
在传统文化中,狮子是国王之宠,是勇士和骑士所憧憬的力量。
2. Eagle (老鹰) 表示凶悍、忠诚、无畏和卓越。
老鹰在众多神话故事中都有出场,代表着胜利与光明。
3. Wolf (狼) 是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力量,它代表了勤奋、忠诚、信念和正义感。
圣徒雕像上常常装饰有狐狸或者狐狸头作为装饰物(如圣彼得大教堂闭幕时使用的“Wolf of Gubbio”雕刻作品)。
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的隐喻现象y范晓民(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摘 要: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也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隐喻所具有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不仅有助于克服英汉语之间的交流障碍,还可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隐喻;英汉语言;动物名称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5X (2006)06-0041-03一、英汉语言动物名称隐喻的特点在英汉语言中,用来描写人类精神活动的词语几乎都是借自描述物质活动的词汇,以动物为喻体的动物比喻(animal metaphors)尤为盛行。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动物隐喻暗示着所描写的事物或过程是自然的,这种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
动物概念隐喻属于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所谓实体隐喻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语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甚至活动或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域相叠加,将属于此概念的各种词语从各个角度来谈论彼概念,使之立体化、多维化、质感化。
0[1]/这类隐喻具有鲜明的情感)评价意义,用来表示人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特征。
隐喻形象、生动,在文艺作品里被大量运用,而且体现了口语的表情性。
0[2]如bee:[蜜蜂)))勤劳的人];lamb:[羔羊)))温顺的人];eagle:[鹰)))勇士]。
这些例子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动物与人的共性特点。
二、英汉动物名称隐喻性转义的条件不难看出上述例子中动物名称的隐喻性已经转义,动物名称隐喻性转义要具备如下条件:共识性:该动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或习性要有广泛的社会共识或符合言语活动参与者的共识,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该动物的名称进行隐喻性转义。
鲜明性:该动物的外部特征或习性要鲜明。
动物名称的隐喻就是借用了动物的某一鲜明习性来形象生动地表述另一事物,如果该动物不具有外部特征或习性的鲜明性,就很难被人们接受,因而隐喻的意义也就不会存在。
近似性:隐喻作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事物间存在某一或某些类似特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就要求该动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具有在外貌或习性方面近似的特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由于动物是人类的伙伴,与人类祖祖辈辈交往,许多动物被描绘成人的形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群体性:即具有该动物的某一特性的事物不会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类群体。
三、英汉动物名称隐喻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异同性对比11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隐喻现象产生原因(1)源于动物本身的特征动物的外貌、性格、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等特征各不相同,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些人、事物的品质或特征和一些动物的某些特征相同或类似,于是就很自然#41#y 收稿日期:2006-07-101作者简介:范晓民(1967-),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1研究方向:语言学12006年第6期(总第35期)范晓民:英汉语言中动物名称的隐喻现象11月15日出版地把二者联系起来,运用形象的联想,创造了大量丰富的词汇,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动物设喻的独特的修辞形式。
0[3](2)源于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与动物的关系向来很密切。
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许多动物被人类赋予神性,视为图腾,顶礼膜拜,这些动物积淀着特定的民族心理,负载着人们的感情,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
语言都具有人文性,动物类词语同样具有人文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方面,人类文化的一般进化导致英汉动物词语的共性。
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存在共性)))文化重叠(cultural over-laps)。
换言之,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共性,从而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客观世界的种种共识。
这些共性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在本质上有某些共同特征。
另一方面,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使英汉动物词语存在差异。
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使人类的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特点,这就是人类文化进化的特殊性。
与文化进化的一般性相比,文化进化的特殊性更为普遍。
从英汉动物名称隐喻含义的异同性看,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就表现得相当明显。
比如,英国人生活在岛国,与海密不可分,其渔业十分发达,因此,/fish0在英语中的象征意义就极为丰富。
而中国人更了解和熟悉陆地生活的农业耕作。
所以,汉语中说某人/酒量大0往往称为/牛饮0,而英语中则说/drink like a fish0。
21英汉动物名称隐喻含义异同性对比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熟知的朋友,其与人类特有的关系被以各种方式应用到短语、成语、俚语及谚语等语句中,以达到借物喻事、讽事、警人、喻人的效果。
但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使得指称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的动物喻体,对于不同民族文化来说,其语用含义(pragmatic implication)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相悖的。
(1)喻体相同,语用含义相似基于人类主体文化的共性及事物本身属性的相同,世界各民族对许多动物形象及其喻义,往往会出现相互一致的认知或产生彼此相似的联想,并产生同义现象。
因此英汉语言里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语义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
例如:a bird.s-eye view(鸟瞰);as fast as a hare (动若脱兔);parrot w ha t others sa y(鹦鹉学舌); as grace as a swan(优雅若天鹅);as free as a bird (鸟儿样自由);as cunning as a fox(狐狸一样狡猾)at a snail.s pace(蜗牛般的速度);feed the fishes(葬身鱼腹);make a monkey of sb(当猴耍);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上述例子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动物喻体的指称意义和语用含义,都基本相似或完全对等。
这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洞开了方便之门。
(2)喻体不同,语用含义相似由于认识不尽相同,因此英汉语言对动物喻体的取舍也不尽相同。
在现实生活和英汉语言互译以及跨文化的交流中,大量喻义相同而喻体各异,抑或是动物的指称意义不同而语用含义相似的现象,更可说是随处可见。
对英美等大多数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0(king of the animals),如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bold as a lion(狮子般勇猛),而对中国人来说老虎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兽之王0。
人们常用生龙活虎、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等词语来形容威猛勇武和雄心胆量,虎才是/王者0、/威猛0、/力量0的象征。
在中国/嫦娥奔月0的传说中,玉兔是美的象征,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胆小懦弱的象征,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老鼠在汉文化中是贪得无厌的象征,源自5诗经6中的/硕鼠0,又是胆小懦弱的象征;在英语文化中则是安静、贫穷的象征,如as quiet as a mouse和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以上例子表明,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存在诸如狮子与老虎,兔子与鼠等喻体不同而喻义相似的语言现象,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应审慎。
类似的动物喻体的语用差异,还有/牛0与/马0、/鸡0与/鹅0等。
如talk horse(吹牛);a willing horse(老黄牛);eat like a horse(食量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壮得像头牛);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goose flesh(鸡皮疙瘩)其中horse和goose两词,断不# 42 #Number6(G eneral No135)JO UR NAL OF D ALIA 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No vember,2006可直译。
(3)喻体相同,语用含义相悖/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首先必须避开异质文化所固有的-文化陷阱.(cultural pit 2fall),排除一切-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acle),最终才能实现预期的交流目的。
0[4]同一喻体在英汉文化中语用含义往往大相径庭,就是我们需要避开的文化陷阱。
例如,英语形容人幸运用a lucky dog 来表示,因为狗在西方文化中是忠实可靠的朋友。
在汉文化中,狗有忠诚的一面,但也遭到轻蔑和鄙视,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像癞皮狗、丧家犬、狗腿子、走狗,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
还有/龙0(dragon)一词在英汉语言中就风马牛不相及。
中华民族有独特的/龙0文化,龙象征着威严和权利,被视为吉祥物。
因此汉语言中有/龙的传人0、/望子成龙0、/成龙快婿0等隐喻意义。
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0一词指传说中长着翅膀能吐火的邪恶怪物。
dra gon 是邪恶的象征。
因此,英语言中有/like a dragon 0、/the old dragon 0等隐喻意义。
又如在汉文化中pea 2cock (孔雀)是吉祥的意思,孔雀开屏象征着大吉大利,而英语中/peac ock 0则意味着爱慕虚荣、炫耀、招摇、装模作样等。
汉语中,/猫头鹰0(o wl)一词常引起人们/不祥0的联想,但在英语文化中,/o wl 0则被看作是/智慧0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 0反映了这种认识。
同一喻体不同含义的情况,也正是我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时需要留心注意的地方。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
通过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英汉语动物隐喻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文化、历史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本身也构成了语言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两种语言既有相同之处又不乏迥然相异的情况,这是人类主体文化的共性和亚文化的异质性使然。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学习、了解、掌握对方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重视培养社会语言能力,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语言的得体性,以便减少交际障碍,得到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的目的。
若能分清其间种种微妙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克服英汉语之间的交流障碍,而且还可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