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15.03 MB
- 文档页数:30
2019高考地理学问总结-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四)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等值线图是将某种地理事物或某种地理现象取其数值相等的点所做的连线图。
中学地理的等值线有许多类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值线、等太阳辐射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时线、等深线、等潜水线、等物质线、降水变率等值线、等水温压线、等震线、等地价线等等。
其中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最重要。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空间演化以及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来展示。
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实力,历年来高考都特别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查。
所以,了解等值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和综合分析特别重要。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二、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改变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留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协助线,变抽象为直观三.综合应用(一)、等高线地形图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相互通视;留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行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留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留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途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长方向)分布,以削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削减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开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知识点拨]1.地理景观图分类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如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图甲)。
图甲(2)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如: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握手楼”(图乙)。
图乙2.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的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5)关注特殊提示:有些景观图中有特别的文字提示或箭头指示,这是判读的细节,应特别关注其所体现的含义,理清其与材料间的关系。
3.典图分析读图流程第一步:明确图示主要内容读图,该图体现的是插秧活动。
第二步:景观要素插秧活动是水稻种植业,地形为平原,河湖众多。
第三步:空间定位判断为江南水乡(长江中下游平原或珠江三角洲)第四步: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环境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
图示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人口稠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学霸微考点】013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地理景观图一起来判读地理景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实物景观图像,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地理景观图类型多样,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照片、素描图和卫星图像等,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实践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
高考中也多次出现以地理景观图为载体的试题,举例如下:01判断地理景观的功能1.考查内容地理景观的功能性是其主要特性之一,主要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指示功能、防御功能、旅游功能等,它与地理景观的类别、形态结构以及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2.典型例题例1.图中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解析:从图中T设施的形态结构来看,其主要功能应是防御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该设施远离河道且位于沟口位置,判断其主要是为了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答案:B。
3.解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可应用以下方法:一是根据地理景观的类别判读其功能。
例如,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主要是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和指示功能等,而农田、牧场、工厂、学校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
二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判读其功能。
例如,根据沙漠的形成原因可推知沙漠景观具有环境指示功能,即指示干旱的气候和多风沙的天气。
三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形态结构判读其功能。
例如,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晾房,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
四是根据地理景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判读其功能。
例如,湿热地区高脚楼的独特功能是防洪、防虫、防潮;新疆干旱地区坎儿井的独特功能是防止水分蒸发和渗漏。
02判断地理景观的区位1.考查内容地理景观的区位直接关系到景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地理景观图考查的基础内容。
【教师版】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之地理景观图判读【解题技巧】1.地理示意图判断的一般方法:(1)首先准确判断出示意图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的相关原理。
(2)认真读图审题,针对题意提取相关信息。
(3)理解示意图中包含的地理原理。
(4)结合从图中提取的信息或得出的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结合以上思路,地理原理示意图判读的基本程序可总结如下:2.地理景观图判读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如下:(1)分清地理景观图的类型。
地理景观图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等)、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业景观图(耕地和林地等)、工业景观图(采矿厂、生产车间等)、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2)读图名。
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3)读图中的地理要素。
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4)分析景观图中的地理要素。
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答题目。
【强化训练】某游客在兰萨罗特岛(如图3)旅游时发现这个小岛由黑色的火山岩、白色的小楼、绿色的仙人掌和蔚蓝色的大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并向南随手拍摄一张照片(图4)。
据此完成1~2题。
1. 游客在该岛还可能看到的景象有A.大树藤蔓缠绕B.岩溶地貌广布 C.海面浓雾弥漫D.水田鳞次栉比2. 图4 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A.5 时 B.14 时C.19 时D.22 时【解题思路】1.C据图可知,该岛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燥,不可能有雨林景观和水田景观,A、D错;岛上火山岩广布,B错;因是小岛,水汽充足,且附近有寒流经过,故多海雾,C项正确。
2.D从图片可以看出人影朝向东北,即太阳位于西南,且人影较短,太阳高度较大,应是正午过后不久的情形,加上此地为西一区,与东八区相差9个小时,故D项正确。
第六部分景观图的判读一、常见景观图的类型地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标志。
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空间性、时代性、功能性特征。
二、判读技巧1.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2.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根据设问用地理知识作答: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例10 结合图Ⅰ和图Ⅱ中的信息,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某地景观图图Ⅱ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1)(2018天津文综,1,4分)最有可能观察到图Ⅰ中景观的地点,是图Ⅱ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2018天津文综,2,4分)在图Ⅰ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 (2)C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由图Ⅱ可知,该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附近地区,该地区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山地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使山地北坡相对湿润,存在森林景观,景观图中该山地存在着云杉林,说明其位于山地北坡,再结合地形图可以判定能观察到图Ⅰ景观的地点应是甲地,甲地地形向西开口,有利于水汽上升形成山地降水,A项正确;乙地虽也位于山地北坡,但受山脉走向的影响,该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B项错误;丙地和丁地均位于山地南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多为荒漠景观,C、D项错误。
(2)本题考查山地降水分布规律。
该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山地降水,天山海拔较高,一般在山腰地区降水较多,云杉林为森林,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C项正确;终年积雪区和高山草甸带海拔高,上升气流因在云杉林带降水而导致到达更高处时水汽含量减少而降水少,A、B项错误;山麓草原带因所处海拔低,气流难以抬升导致降水少,D项错误。
2019年4月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
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
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且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1—3题图(下图),图名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其主题是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考查了城市管理差异和区域自然带分布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1—3题,用一幅以小桥、流水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下图),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空间定位应该为长江三角洲区域。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例如根据图乙中信息可以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例如2017年天津卷第3题图(下图),要求判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需提取图中的岩石与岩层信息分析完成。
考向1 利用自然景观图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判断一驴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
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塔黄”(颜色鲜艳、叶片贴于地面)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驴友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据此完成回答1—3题。
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A.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D.山地灌丛带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3.根据高山花卉“塔黄”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是在高寒环境下,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反复冻融的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的堆积物,C正确;风力和流水搬运堆积具有分选性,形成的碎石不会大小不一地杂乱堆积在一起,故A、D错误;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会堆积在山谷处,而不是整个山坡都有分布,故B错误。
常考图形的判读(七) 地理景观图(2017·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1.D2.B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
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
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据此,回答1~2题。
1.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
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B )A.东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南风2.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D.阻挡来自东方的沙尘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建筑位于我国西南,受冬季风影响小,主要受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
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建筑布局,北面是门,西面是主厅,南北是配房。
“大风不进屋”,主导风不能是东北风、西北风;如果是东南风,则风可以吹进西面的主厅,不合条件,故该地的主导风向可能是西南风。
第2题,黄昏时,高大的主厅遮挡了院中的阳光,主厅内因背光一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