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1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十一章第2讲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第2讲烃和卤代烃[考纲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物理性质3(1>烷烃的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3CH3+Cl2错误!CH3CH2Cl+HCl。
b5E2RGbCAP②分解反应③与氧气的反应燃烧通式为CnH2n+2+错误!O2错误!nCO2+(n+1>H2O。
p1EanqFDPw(2>烯烃的化学性质①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nH2n+错误!O2错误!nCO2+nH2O。
DXDiTa9E3d③加成反应。
④加聚反应如nCH2===CH—CH3错误!。
(3>炔烃的化学性质①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如:CH≡CH错误!CO2(主要产物>。
RTCrpUDGiT②燃烧燃烧通式为CnH2n-2+错误!O2错误!nCO2+(n-1>H2O。
5PCzVD7HxA③加成反应CH≡CH+H2错误!CH2===CH2,jLBHrnAILgCH≡CH+2H2错误!CH3—CH3。
xHAQX74J0X④加聚反应nCH≡CH错误!CH===CH。
题组一判断烃的空间结构1.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分子式是CH4,5个原子共面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了4个不完全相同的碳氢共价键C.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正四面体结构D.甲烷中的任意三个原子都不共面答案C解读甲烷分子中的5个原子最多3个原子共面,选项A、D 错;甲烷分子中的4个碳氢共价键完全相同,选项B错。
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纲要求]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1.按碳的骨架分类(1>有机化合物错误!b5E2RGbCAP(2>烃错误!p1EanqFDPw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碳碳双苯溴乙烷C2H5Br(醚键>(醛基>(羰基>(羧基>(酯基>深度思考1.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有机物吗?答案具有同一官能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类有机物。
如:(1>CH3—OH、虽都含有—OH,但二者属不同类型的有机物。
(2>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的属于醛类,有的属于酯类,有的属于糖类等。
2.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化合物之间有何关系?答案含有的烃叫芳香烃;含有且除C、H外还有其他元素(如O、Cl等>的化合物叫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之间的关系为DXDiTa9E3d。
题组一官能团的识别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RTCrpUDGiT(提示:是羰基>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答案A解读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
A选项正确。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高考题分类目录N 单元 物质结构与性质N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四、[2016·上海卷] NaCN 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OCN 和NaCl(2)NaO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 2CO 3、CO 2、NaCl 和N 2已知HCN(K i =6.3×10-10)有剧毒;HCN 、HOCN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27.N1 E2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氯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_;H 、C 、N 、O 、Na 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3p H<O<N<C<Na[解析] 离核越远,亚层的能量越高,故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3p 。
37.N1、N2、N3、N4、N5[2016·全国卷Ⅰ]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e 与C 是同族元素,C 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催化还原CO 2制备CH 4反应中,带状纳米Zn 2GeO 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
Zn 、Ge 、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
大题冲关滚动练十——有机合成及推断1.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图所示:(1>B和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
(4>写出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醛基酯基(2>ClCH2CH2Cl(3>加成取代(4>CH3OCH3(5>2CH3CH2OH+O2错误!2CH3CHO+2H2O2CH3COOH+HOCH2—CH2OH错误!CH3COOCH2—CH2OOCCH3+2H2O(6>CH3CHO+2Cu(OH>2+NaOH错误!CH3COONa+Cu2O↓+3H2O解读根据题给的合成路线,可知A为ClCH2CH2Cl,B为CH3CHO,C为CH3COOCH2CH2OOCCH3。
(1>B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C的官能团名称为酯基。
(2>A的结构简式为ClCH2CH2Cl。
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十一章专题讲座十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专题讲座十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一、应用特征产物逆向推断【例1】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5E2RGbCAP(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A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p1EanqFDPw(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种。
(Ⅰ>为邻位取代苯环结构;(Ⅱ>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XDiTa9E3d(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RTCrpUDG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PCzVD7HxA解读这是一道最基本的有机框图推断题。
突破口是由D的分子式(C2H6O>和反应④得C2H4可知D为乙醇,再由D与C在浓H2SO4和加热条件下生成C4H8O2,则可推知C为乙酸。
根据反应②可利用E的分子式+H2O来推出B的分子式。
根据(4>的要求可综合推出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特点应为有邻位取代基、官能团与B相同、不含有酚羟基(或苯环无羟基取代基>,所以答案很容易写出(见答案>。
原子结构与性质
[单独成册]
1.美国“海狼”号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作载热介质,下列关于Al、Na原子结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l>Na
B.第一电离能:Al>Na
C.电负性:Na>Al
D.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Na>Al
解析:选B。
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Na>Al,电负性Na<Al,Al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1,Na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e]3s1,故未成对电子数相等。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N>C
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C.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D.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解析:选D。
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由于p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第ⅡA族、第ⅤA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Mg>Al,A、B不正确;F的电负性最大,没有正化合价,C不正确。
3.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
A.He B.
C.1s2
D.
解析:选D。
A项只表示元素符号,B项只表示核外的电子分层排布情况,C项只表示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情况,而D项包含了电子层数、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故该项正确。
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解析:选D。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镁的3s轨道全充满属稳定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镁>铝>钠。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 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B.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x违反了洪特规则
C.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D.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
解析:选A。
A项,各原子轨道的能量的大小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n 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B项,对于C原子来说,2p能级有3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最后2个电子应该以自旋状态相同的方式分布在两个不同的2p轨道上,违反了洪特规则;C项,根据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可知E4s<E3d,对于21Sc来说,最后3个电子应先排满4s轨道,再排3d轨道,应为1s22s22p63s23p63d14s2,故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D项,对于
22Ti来说,3p轨道共有3个轨道,最多可以排6个电子,如果排10个电子,则违反了泡利原理。
6.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解析:选D。
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为0族元素;第四周期中的副族元素Sc、Ti、Mn
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2;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如Cu、Zn为副族元素,故C
错误;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一定是n s2n p3,位于ⅤA族。
7.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外围电子排布为n s2n 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
解析:选B。
第一电离能越小,表明该元素原子越易失去电子,活泼性越强,A项正确;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一般来说依次增大,但有反常,如第
一电离能:N>O、Mg>Al,B项错;C项所述元素为零族元素,性质稳定,第一电离能都较
大。
8.下图表示元素X的五级电离能(符号为“I”)数值,试推测X元素可能是( )
A.ⅠA族
B.ⅡA族
C.ⅢA族
D.ⅣA族
解析:选B。
对比坐标中给出的元素X的五级电离能数值,可以得出失去第2和第3个电子时电离能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其他相邻电离能之间的变化幅度。
说明该元素X原子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而继续失去的第3~5个电子是次外层的电子,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电离能数据的变化。
B项正确。
9.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解析:选B。
对于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Mg、P特殊,A项错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项错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依次为:Na为1,Mg为2,Al为3,Si不易形成离子,P为3,S为2,Cl为1,D 项错误。
10.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于同周期相邻元素④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由表中数据可知,R元素的第三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的差距最大,故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最高正价为+2价,位于第ⅡA族,可能为Be或者Mg元素,因此①不正确,②正确,④不确定;短周期第ⅡA族(n s2n p0)的元素,因p轨道处于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③正确。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题:
(1)在以上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名称)。
(2)写出Cr3+的电子排布式。
(3)Fe3+的化学性质比Fe2+稳定,其原因是。
(4)试比较:第一电离能I1(Cr) I1(Co)(填“>”、“<”或“=”)。
解析:(1)由核外电子排布轨道能量顺序可知,4s轨道只有1个电子,则3d轨道可能为0(全空)、5(半充满)、10(全充满),则有1s22s22p63s23p64s1、1s22s22p63s23p63d54s1、1s22s22p63s23p63d104s1,分别为钾、铬、铜。
(2)Cr失去3个电子生成Cr3+,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
(3)Fe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Fe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半充满结构更稳定。
(4)铬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钴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3d74s2,前者第一电离能更小。
答案:(1)钾、铬、铜(2)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3)Fe3+的3d轨道填充了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
(4)<
12.请完成下列各题:
(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种。
(2)第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该元素价电子
排布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属于区。
解析:(1)第一周期中,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是氢原子,第二周期未成对电子有两个的有碳和氧,第三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是三个的元素是磷,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是四个的元素是铁,所以总共有5种元素。
(2)Ga在元素周期表中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原子序数为3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以写出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3)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甲烷中共用电子对偏向碳,则电负性碳大于氢,在四氢化硅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则电负性氢大于硅,所以电负性顺序为碳大于氢大于硅。
(4)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说明价电子排布为
3d14s2,其元素价电子排布图为:,原子序数为21,处于第四周期ⅢB族,d区。
答案:(1)5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3)C>H>Si
(4) 第四周期ⅢB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