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政府预算合同博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8.01 KB
- 文档页数:4
Value Engineering 表5第三种战略投标人概率t=1t=2t=3非理性投标人A 理性投标人A 投标人B p 叟2/3F F G G G F F G G 0引言工程招投标已成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方式,运用博弈论分析招投标策略已经非常普遍。
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考虑在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
因此,博弈论很适合用来研究投标的报价决策问题。
将博弈论应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来研究投标商的报价决策得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每个参与人在每次博弈中选择静态战略,即有限次重复不可能导致参与人的合作行为。
然而投标商共谋的情况在招投标中时有发生。
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KMRW 声誉模型来研究建设工程投标报价中投标商是如何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并提出避免串谋出现的解决策略。
1投标人竞标博弈模型的博弈要素分析假设有两个投标人A 和B 参与投标。
双方都是以投标获胜为最终目的;又假设双方有两种行动决策,即公平竞争和串谋。
投标人串谋是指投标者之间相互串通,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的行为。
假设投标人A 和B 串通约定一个高报价,不管谁中标,双方都可以获得较高利润,即8个单位;如果A 、B 诚实报价,双方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利润,如果投标人A 诚实报价,投标人B 报出原串通约定的高报价,B 因为高报价不能中标,同时因为参加投标耗费了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收益为(-1),A 低价中标后可以获得利润10个单位。
如果两个投标人不串通,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双方都同时较大幅度降低价格,双方的获利均下降为5个单位,此结果(诚实、诚实)就成为Nash 均衡。
2基于KMRW 声誉模型下投标人竞标博弈模型的求解及分析2.1投标人之一为完全理性的情形2.1.1两投标人竞标的博弈顺序假定投标人A 有两种类型,理性的或非理性的,概率分别为(1-p )和p 。
KMRW声誉模型Reputation ModelKMRW声誉模型(Reputation Model)讨论的是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
克雷普斯、米尔格罗姆、罗伯茨和威尔逊四人建立的所谓KMRW声誉模型证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合作行为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会出现,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
特别地,“坏人”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表现的像“好人”一样。
当只进行一次性交易时,理性的参与者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通过欺诈等“非名誉”手段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结果只能是“非合作博弈均衡”。
但当重复多次交易时,为了获取长期利益,参与者通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声誉”,一定时期内“合作博弈均衡”就能够实现。
KMRW声誉模型有如下定理:在t阶段重复囚徒博弈中,如果每个囚徒都有p>0 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选择“争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如果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阶段选择合作(抵赖),在t>t0阶段选择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只与p有关。
KMRW声誉模型定义的直观解释是:尽管每一个囚徒在选择合作时冒着被其他囚徒出卖的风险(从而可能得到一个较低的现阶段支付),但如果他选择不合作,就暴露了自己是非合作型的,从而失去了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如果对方总是合作型的法。
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未来收益的损失就超过短期被出卖的损失,因此,在博弈的开始,每一个参考人都想树立一个合作的形象(使对方认为自己是合作的),即使他在本性上并不是合作型的;只有在博弈快结束的时候,参与人才会一次性地把自己的过去建立的声誉利用尽,合作才会停止(因为此时,短期收益很大而未来损失很小)。
信誉是一种获取垄断利润的激励机制。
克雷普斯(1984)曾强调过在市场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买卖双方的行为调整过程。
如果交易只进行一次的话,结果很难高效率。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博弈论)一、文献分类1.作为市场研究工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环境规制政策设计——基于博弈论的视角》《论“以市场换技术”——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机理——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股指期货市场有效经营监管实施框架研究——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基于博弈论的我国民营快递市场竞争策略研究》2.激励机制工具《企业激励制度探析——基于博弈论视角》3.社会现象研究工具《基于博弈论思想分析“黄牛党”现象》《从富士康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推行多样化险种保障——基于博弈论的视角》二、论文内容简述论“以市场换技术”——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该论文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从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策略选择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基本方针没有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企业忽视甚至放弃了“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原则,有些行业不敢让多家跨国公司到我国参与竞争以及我国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影响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
对此,该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将“换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两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建议。
博弈的具体结果如下:1. 技术转移所需的成本越低,跨国公司转让技术所要求获得的收益就越小,即条件越低,他们更有可能将技术转让给我国企业。
2.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益越大,他们全部选择不与我国企业合作即采取不转让技术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小;全部选择与我国企业合作即采取转让技术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选择与我国企业合作即采取转让技术策略的跨国公司的比例就越大3. 不论技术溢出而导致的损失的大小,跨国公司先进入我国设厂后,它们选择与我国企业合作即采取转让技术策略的所要求的条件都会降低。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因此,我们可以允许并鼓励跨国公司以独资等其它形式先进入我国办厂,不必先要求他们非得马上转让技术给我国企业,非得与我国企业合作。
KM RW声誉模型在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乌斯娜;张绍文
【期刊名称】《中国商贸》
【年(卷),期】2014(000)014
【摘要】在林权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和林农的连接者,具有双重身份,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
本文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构建了声誉模型,并讨论了声誉机制在林权改革中对基层政府的激励效用。
【总页数】2页(P208-209)
【作者】乌斯娜;张绍文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
【相关文献】
1.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在内部经理人市场中的拓展应用 [J], 闫景园;黄安仲
2.声誉模型在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应用 [J], 雷亚萍;李彩凤
3.声誉模型在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分析中的应用 [J], 彭璐
4.KMRW声誉模型在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J], 乌斯娜;张绍文;
5.声誉模型在政府定点采购中的应用 [J], 邱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验一题目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正确的答案是:支付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正确的答案是:国防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验二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测试三题目1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题目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题目20题目21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题目22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属于那种博弈( )题目23.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题目24以下那种博弈不属于协调博弈的内容()题目25下列关于重复博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 重复博弈又称为序贯博弈测试四题目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题目2“私人信息”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就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题目3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题目4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题目14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