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句式变换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45
关于句式问题①——庆祝《语文研究》创刊30周年范晓提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句式研究的历史,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
指出学界对“句式”含义存在着不同观点: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句式观。
文章把句式定义为由一定语法形式显示的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句子的结构格式,具体可表述为:由词类序列、特定词(或特征字)、固定格式、语调等形式显示的包含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并具有语用功能的句子结构格式。
同时论述了句式的特点以及句式跟句型、句模、句类的联系和区别,对句式的描写和命名作了概述,指出描写和命名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文章最后还就特定句式的研究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句式句型句模句类结构格式(构式)句式意义(句式义)句式研究是语法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这是因为,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而任何句子都是按照特定的句式构造的;因此,语法学的发展跟句式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对句式进行专题的理论研究并把汉语语法里的各种句式研究好,不仅有理论意义,能丰富语法学理论,而且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有利于汉语语法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对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自动翻译等应用研究有所裨益。
句式研究是个大课题,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谈三个问题:一是汉语句式研究概况,二是句式的含义问题,三是句式的描写和命名问题。
1.汉语句式研究的概况研究汉语句式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1950年以前)“句式”这个术语不知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笔者发现陈望道《〈标准国语文法〉和疑问句式》(1921)提到“句式”,并在文中讨论了几种“表示疑问”的句式;《修辞学发凡》(1932)也提到过句式:“变化句式是杂用各种句式,例如肯定句和否定句、直陈句和询问句、感叹句之类”;《从分歧到统一》(1939)提到:“凡是用内动词或外动词的句子,可以有叙述、描记等多种句式。
”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虽未用“句式”这个术语,但在分析实体词在句子中的“位”时提到了句子的“式”,实质上涉及句式。
“决胜2010”句式变换精讲精练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它可以以客观选择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一)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
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
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子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属于修辞的范畴。
一般地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二)变换和选用的原则: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三)句式变换的方法: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简洁明快、生动活泼,适宜于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1)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还可以来用以下办法:①先抓住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
例如: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高三语文病句辨析(下)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病句辨析(下)二. 教学重、难点病句类型的复习(续)5. 表意不明费解歧义指代不明[例5]1.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2. 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他”究指张青呢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3. 请找出全部是歧异句的一组:(1)不适当地留作业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2)接待室里坐着的两个来探亲的家属,是二班学生李化和张明的父亲。
(3)刚打电话来的是昨天刚认识的张林哥哥。
(4)昨天收到了很多出版社赠送的书籍,可把刘老师给乐坏了。
(5)上海对贵州的援助早有准备。
A.(1)(2)(3)B.(2)(3)(4)C.(3)(4)(5)D.(1)(4)(5)“歧义句”例说《考试说明》规定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既表达力求准确、清楚,不产生歧义。
这也正是近几年高考的训练点和考查点。
自2003年起,“语意明确”便成为高考热点,为了帮助考生理解并消除歧义句,老师浅说如下:(一)一词多音而引起歧义1. 这个人好说话。
(2002年包头市模拟卷D项)分析:在一个句子中,由于某一个字多音,因而在书面表达时有可能造成歧义。
这时可用创设语境法来消除歧义。
“好”是一个多音字,既可以读“hǎo”,又可以读“hào”。
读“hǎo”时是“易于”的意思;读“hào”时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但在书面表达上反映不出来,所以可用创设语境法修正。
可改为“这个人好(hào)说话,经常爱老师批评。
”或“这个人好(hǎo)说话,大家都喜欢她。
”(二)音同口述而引起歧义2.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2001年通辽市模拟卷A项)3. 常饮酒能治病常饮酒能致病(2002年黄冈市模拟卷C项)分析: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使一些句子在口述时易于产生歧义,这时可用停顿法或填字法来消除歧义。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9: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透析】选用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语气的辨别,汉语常用习惯的了解等。
历年高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表达连贯、仿用句式等几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①复位填充题(一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仿用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
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
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基础。
仿用句式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
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
高考中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
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平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给自己以更多的材料储备;掌握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汉语中的句式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大多是不一样的。
恰当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说服力得到增强。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①长句与短句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长句表达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内容丰富。
短句表达效果: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②肯定句与否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③主动句与被动句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
现代汉语句式的变换1现代汉语句式的变换12010-09-05 19:36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句式的变换常见句式特点及用途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常见句式种类:1、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3、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4、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各种句式的特点5、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6、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语句;7、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8、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一、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
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
二、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
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子的选择和变换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属于修辞的范畴。
一般地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第一章:长短句的变换第一讲:长句变短句一、长句和短句的概念:(1)长句:含有比较复杂的成分和意思,词语较多的句子。
(2)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二、长句和短句的作用(修辞效果):*变换目的:长句:1、表达情感-伤感压抑忧郁2、表达意思-严密准确具体丰富细致短句:1、表达情感-高兴愤怒焦急2、表达意思-清晰明了简洁灵活快捷三、变换方法(一)分句数目不限定:变换步骤:1、对所给长句进行语法分析。
2、找出句子主干作为第一个短句。
3、把句子的修饰语分别作为短句。
4、不能单独变为短句的修饰语应放回主干句中。
、变换中可以补充适合短句的词语;也可以删去不需要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