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8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排版格式1、版面大小A4纸2、正文字体小四号3、页边距上2.3、下2.0、左2.4、右2.34、页脚1.5cm5、页码注中间6、行距固定值18磅7、每页排列39行×39列二、格式要求和有关说明:论文依次包括如下内容:封面、致谢、摘要(中英文)、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科类(工程设计、科学实验、软件设计等)论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人文社科类(理论性论文、调查报告、项目研究)论文字数应不少于1.2万字(其中外语不少于0.5万字)。
1、论文题目: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以使用副标题。
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300-500字。
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练。
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上方应为论文题目(英文),换行居中写Abstract,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求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仅列主要的和公开发表过的,按文中引用顺序编号列于文后。
文献著录格式可参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职称:二○二年月日致谢(黑体3号)××××××××××××××××××××××××××××××××××××××××××××××××××××××××××××××××××××××××××××××××××××………………(楷体小四号) ………………………………………………………………………………………………………………………………………………………………………………………………………………………………………………………………………………………………………………………………………………………………………………………………………………作者:……二○年月日摘要(黑体3号,居中)××××××××××××××××××××××××××××××××××××××××××××××××××××××××××××××××××××××××××××××××××××××××××××××××××××××××××××××××××××××××××××××××××××××××××××××××××××××××××××××××××××××××××××××××××××××××××××××××××××××××××××××××××××××××××××××××××××××××××××××××××××××××××××××××××××××××××××××……………………………………(宋体小四号)关键词:论文题目(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Abstract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Keywords:目录(黑体3号,居中)第一章(宋小四体) (1)1.1 (宋小四体) (1)1.1.1 (宋小四体) (1)下略 (4)参考文献 (110) (113)前言、正文、结论部分格式第一章前言(黑体三号,居中)[一节标题]1.1 (黑体小三)(黑体不要加粗)[二节标题]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为“0”固定值为18磅1.1.1 (宋体四号)[三节标题以下同些设置]下略1.1.1.1 (标题4、标题5、标题6 )注:三级以下级别参考三级参考文献(黑体3号,居中)(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为“0”固定值为18磅)普通图书示例[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2] CRAWFPRD W, 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 reality[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5.期刊中析出的文献示例[1] 李炳穆. 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 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2] DES MARAIS D J, 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 [J]. Nature, 1992, 359:605-609.论文集、会议录示例[1] 中国力学学会. 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天津: [出版者不详],1990.[2]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科技报告示例[1]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学位论文示例[1]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2]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1965.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附件: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答辩提问录,以及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等资料。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毕业设计(论文)封皮→内封面→任务书→学术诚信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英文大摘要。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
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 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 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 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5) 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一、总体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应规范、完整,符合学校的规定和要求。
论文(包括任务书)一律用B5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
1.论文封面填写封面选用白色光面纸张,并按照学校设计的固定格式填写。
题目用“小一号黑体”填写,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
2.行距设置毕业论文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固定值23磅。
3.字体设置(1)“摘要”(“ABSTRACT”选用“Times New Roman”)、“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三号黑体”,其内容统一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第一级标题选用“三号黑体”;第二、三级标题分别选用“四号黑体”和“小四号黑体”;第四级标题和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4.正文撰写格式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第3章”等连续编号,每章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
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
如第二级标题为“1.1”、“2.1”、“3.1”等,第三级标题为“1.1.1”、“2.1.1”、“3.1.1”等,第四级标题为“1.1.1.1”、“2.1.1.1”、“3.1.1.1”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前不留空格,第三、四级标题序数前要空两个汉字位置。
各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
5.论文字数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不少于10000汉字。
6.文献查阅学生查阅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篇。
7.外文翻译外文翻译字数不少于5000汉字。
译文封面格式(可参考论文封面格式)各学院要统一,用B5纸单面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一、开题报告格式:1、开题报告撰写字数不得少于2000汉字。
2、页面设计:开题报告按学校规定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页面按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行间距26磅。
字体、字号:宋体、小四号。
3、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主要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预期目标以及课题研究进度计划、参考文献等。
4、课题类型:是A、B、C、D和X、Y、Z的结合,如AY、BX等。
5、课题来源:如企业、导师自拟、高校科研等。
6、开题报告封面:见下一页,内容要有下划线,下划线长度相同。
7、导师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研究员等。
8、标题:标题直接反映开题报告的层次结构。
可以采取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格式。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科技书籍、专著标注格式: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例如:袁宝华、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市场化改革整体推进下的中国经济》,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6页。
如果重复引用,则只注书名、页数即可,不必再注出版者和出版日期等。
如果引文收入某部文集,应先写文章篇名,后写文集名。
(2)科技论文的标注格式: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出版年,卷(期)号: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
例如:北龙:《我国对外贸易何以持续增长》,《是与非》,1998年第四期。
(3)报纸的标注格式:作者、文章篇名,年、月、日,报名。
例如:江建国、《欧元与德法关系》,1998年5月8日,《人民日报》。
格式详见附件二、毕业(论文)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由以下部分: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1、封面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指导老师、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及工作完成年、月,其中专业为设计(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全称。
附件3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第一条本科生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毕业设计的篇幅根据专业特点由各系自行界定。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文字通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据详实;版面整洁、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能反映出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深广度、驾驭资料和仪器设备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如下:1.文稿要求:语言流畅,版面整洁,便于装订;2.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准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3.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简单徒手画,须按国家规范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4.公式要求:所有公式不得徒手书写,利用Microsoft公式编辑器或Mathtype编辑。
第四条打印及装订顺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其装订顺序为:封面、诚信声明书、题目、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使用A4复印纸输出,上边距为2.5cm,左边距为2.5cm,右边距为2cm,下边距2cm,正文页码居中。
(边距问题大家要调整,要在“页面设置”里进行设置,很多同学漏掉了这一条)1.封面。
教务处统一印制,学生填写或打印。
填写时应注意:学号及专业名称应填写完整,例如“2003401008”,不能填写成“8号”或“08”;“电子商务”专业,不能填写成“电商”等。
2.诚信声明书。
教务处统一印制,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需签署一份诚信声明书,声明所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各种数据及参考资料等真实可靠,如有不实之处,则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接受处罚。
(诚信申明书的签字要用手写,所以大家在诚信申明书上签字那一栏要空着,不要打字上去,等输出时才手签上去)3.题目、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这3个打印在一个页里)[1]设计(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用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全文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等;毕业设计(论文)字数:理工类8000字以上;文管类10000字以上,其中外语专业4000单词以上,艺术类专业5000字以上(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等)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通常由题目、摘要、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构成,除外语类专业外一律采用汉语撰写。
(一)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
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
因此要明确、准确、精炼地直接概括描述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题目里,为避免冗长,可以将细节放进副标题中。
(二)摘要摘要在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之前,用中英文撰写。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需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字数300-500字为宜。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把应在文献综述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得出现插图、表格。
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毕业论文规范要求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
范要求,可供参考:
2.格式要求:毕业论文一般以宋体小四号字书写,行间距为1.5倍或
2倍,并按照国标GB/T7713.1-2024的要求进行编排。
4.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整篇论文内容的简短概述,一般不超过
500字。
关键词是用于标明学术领域的术语或关键概念,一般选取3-5个。
6.正文结构:正文一般应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
和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一部分应该有清晰的标题,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
排列。
9.格式统一性:整篇论文的格式要保持统一,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段间距等要求。
10.语言表达准确性: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语法错误、错别字等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毕业论文规范要求,具体要求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
有所差异,建议在撰写之前详细了解学校的要求,并与导师进行沟通确认,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格式符合要求。
济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济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字数一般要在万字以上,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准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
(二)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一般要翻译万印刷字符(或译出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必须是完整的文章),内容要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一起装订)。
(三)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一般不少于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篇;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各学院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求,但必须通过学校专家审核、备案后方可实行。
二、毕业设计(论文)编写格式(一)毕业设计(论文)章、节、条的编写格式.理工科类示例…、…、…;.文科类示例一、…、(一)…、. …。
(二) 毕业设计(论文)的构成.前置部分()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包括内容.题名和副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字。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其它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申或说明者。
.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导师姓名.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日期(指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毕业设计(论文)要有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外文(英文)摘要。
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撰写要求及规范(一)书写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用A4复印纸打印,需要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
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
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超过规定的版面,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二)标点符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三)名词、名称1.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2.采用英语缩写词时, 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 文中首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3.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中国人名翻译成英文时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Weiguo Liu。
(四)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g。
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五)数字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
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年份要求写全数,如2005年不能写成05年。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学习成果、代表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字数、以及绘图工作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毕业设计(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1. 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封面。
2. 毕业设计任务书。
3. 毕业设计总评定书。
4.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记录。
5. 论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新见解。
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6. 目录:毕业设计(论文)的提纲,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论文摘要之后,章、节、条分别以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
(二)主体部分1. 引言(第一章):在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前,其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正文: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
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应在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注明参考文献号码。
3. 结论(最后一章):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1 西安石油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试行)
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1 内容及要求
1.1 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
目录可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1.4 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2000字。 1.4.2 主体 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2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其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 自然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6)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1.4.3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 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设计(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 参考文献
按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中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一篇论著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1.6 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7 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重要数据、图表、程序清单、硬件介绍及其说明等。 2 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 文字和字数 除外语专业,一般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字数不少于2万字。 2.2 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印刷。 2.3 字体和字号
章 标 题: 3号黑体 节 标 题: 4号黑体 条 标 题: 小4号黑体 正 文: 小4号宋体 3
页 码: 5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2.4 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缺项内容用钢笔填写。 2.5 扉页
扉页为“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其中“西安石油大学”用小初宋体加粗居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用1号宋体加粗居中,其它用4号宋体,末行日期用小4宋体。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签名与审查意见均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格式见样张1。 2.6 页面设置
2.6.1 页眉和页脚 页眉为1.5cm,上写“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页脚为1.75cm。页眉和页脚均用5号宋体。 2.6.2 页边距 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2.6.3 页码的书写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不编页码;目录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码。 2.7 摘要
2.7.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摘 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除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用3号字体外,其余均用4号字体,见样张2。 2.7.2 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字体用Times New Roman,见样张3。 2.8 目录
建议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目录”两字用3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见样张4。 2.9 正文
2.9.1 章节及各章标题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外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4
2.9.2 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正文层次的编排和标题序码要求统一,层次为: 章:如1 ******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3号黑体居中,单独一行,其后空一行) 节:如1.1 ******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4黑体,单独一行) 条:如1.1.1 ******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黑体,单独一行) 款:如1.1.1.1 ****** (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宋体,单独一行) 项:如(1) ****** (首行缩进4个空格,标题与题序间空2格,小4宋体),******(接排)。 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 “节”的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见样张5。 2.10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4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 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11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外文缩写词时, 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外文全文。 2.12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2.12.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2.12.2 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86执行, 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 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13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5
2.14 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 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年不能写成03年。 2.15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 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按整个页面右对齐)。 公式应有公式序号,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按国际标准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计量单位标注。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 以免含糊不清, 如)cos/(xba。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bxa/cos而不写成xbacos)/(。 2.16 表格
表格应紧跟文字表述处;引用他人表格须注明出处。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表1.1”。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题之间空两格,表题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题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题置于表上居中(5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写于两页。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和数据均用5号宋体。 表格中各物理量及量纲按国际标准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计量单位标注。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5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 2.17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