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40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环境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GB/T24000-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局部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及部分的生态退化等。
近代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30年间。
集中表现为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发展,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
三、当代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2、臭氧层破坏《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赫尔辛基宣言》(1989年)1990年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修改《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CFC S类物质的计划。
3、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供应与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8000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缺水城市达总数的60-70%。
4、海洋污染每年向海洋倾倒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万吨铜、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5、酸雨6、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耕地减少等。
7、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四、环境问题的有关对策的发展: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国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污染物排放和质量标准。
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末端治理。
由于末端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加上政府排放标准越趋严格,企业寻求新方式以减少环境治理费。
“无废工艺”运动在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措施渐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转变,并进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一.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1.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Environment)--组织从事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如阳光、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动植物、人群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通常指环境恶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巨大。
人类在走向物质文明时代的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其表现为:1)生态破坏:✧森林面积缩小。
四川森林覆盖率从明代占60%→解放时30%→80年代18%→现在仅占12%。
✧当前,黄河每年断流200天。
98年长江洪灾,造成重大损失。
✧土壤侵蚀与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在全国占38%。
✧生物物种的消失。
✧生态平衡破坏。
如盲目抽取地下水,引起地表沉降。
2)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环境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
✧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气候怪异变化、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酸雨、沙尘暴。
✧水体污染,鱼虾绝迹。
✧城市空气污浊。
✧噪声,电磁波污染。
✧工业三废。
3)其他方面污染:✧危险废弃物的不当转移。
如核废料。
✧海洋污染。
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广。
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1000万吨。
3.人类改善环境而作的斗争人类在享受文明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严重制约了持续发展。
因此,环境与发展己成为全人类,不分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1)会议与立法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订了多项国际环境法方面的公约。
我国的立法也己成体系。
a) 建立多种环境保护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消防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