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不良反应56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5.77 KB
- 文档页数:2
盐酸屈他维林对痉挛性腹痛疗效的初步评价陈晓辉; 陈敏生【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1999(019)001【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盐酸屈他维林对腹部痉挛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383例患者均因急性腹痛就诊,其中男216例,女167例,年龄17~75岁,平均441岁。
随机分成治疗组(258例)和对照组(125例)进入研究,治疗组采用盐酸屈他维林针剂40~60mg肌注或静注。
对照组用阿托品05mg和颅通定60mg联合肌肉注射。
结果①治疗组:急性胃肠炎组(113例)、肾绞痛组(65例)、胆绞痛组(52例)和肠粘连组(28例)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38%、862%、885%和928%。
除9例出现一过性头晕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②对照组:急性胃肠炎组(40例)、肾绞痛组(30例)、胆绞痛组(30例)和肠粘连组(25例)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75%、567%、633%和76%。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盐酸屈他维林是一种有效、适应性广且副作用少的解痉止痛剂。
【总页数】2页(P31-32)【作者】陈晓辉; 陈敏生【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105【相关文献】1.盐酸屈他维林治疗老年人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分析 [J], 卢伟智2.屈他维林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巫新华3.盐酸屈他维林对小儿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J], 叶伟;张翊4.盐酸屈他维林治疗107例老年人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分析 [J], 周晓英5.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屈他维林治疗痉挛性腹痛的疗效评价 [J], 卢苇;刘英;雷贤英;徐陶;李远新;吴双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药学处方实例分析处方分析【处方分析】1.王某,女,40岁,发热数日,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医生给开出了下列处方,请分析本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Rp:青霉素钠注射剂 800万U/×25%碳酸氢钠注射液 100ml/×2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2用法:静滴,1次/d分析:此处方不合理。
青霉素钠在水溶液PH6~6.5时最稳定,如果低于5或超过8时极易分解。
处方中青霉素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同一输液,混合后PH>8,故青霉素分解失活。
临床需要使用两药时,应分别注射。
【处方分析】2.李某,男,27岁,因眼睑下垂、腿部肌肉无力而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甲硫酸新斯的明 1mg×60支用法: 2mg /次肌内注射 3次 /d 分析:此处方属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本药注射剂的极量是肌内注射1mg /次,5mg /d过量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②本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病情严重时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而病情一旦缓解即采用口服给药,且在不超过极量的情况下依病情缓解程度而定1d给药次数,故不应1次开10d的注射制剂且固定1d给药3次。
【处方分析】3.王某,70岁,腹痛、腹泻5h,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阿托品 0.3mg×10用法:0.6 mg 口服 2次/d诺氟沙星 0.2g×24用法:0.4g/次口服 2次/d 分析:此处方属于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患者是70岁男性患者,其肝肾功能已降低,一次口服0.6 mg及0.4g诺氟沙星,剂量均偏大;②老年男性患者很有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致排尿不畅现象,而阿托品可松弛泌尿道平滑肌,会加重上述症状。
应改用山莨菪碱,后者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选择性高,较安全可靠。
【处方分析】4.刘某,女,3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现因气温突降致哮喘急性发作,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肾上腺素 1mg0.5%碳酸氢钠 250ml 静脉滴注立即分析:处方不合理。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乌头碱中毒55例临床研究(1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医院心内科 200011;2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672100)【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地位。
方法:分析55例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结论:催吐洗胃、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早期及时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可提高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 盐酸戊乙奎醚the clinical studyof 55 patients with 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being used by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zhang yang shen lijuan wang changqian【abstract】object: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rescue measures during the 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methods: an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55 patients with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being used by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was done . result: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with being cured for 100%. conclusion :the key point ofrescue measures ofacute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 is using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as soon as possible , accompany with lidocaine when necessary to control arrythmia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emetic, gastrolavage,and heteropathy.【key word】 aconites alkali poisoning;arrythmia;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50-01本人2011年援滇祥云县,当地服用乌头中毒中毒较多。
处方分析【处方分析】1.王某,女,40 岁,发热数日,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医生给开出了下列处方,请分析本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Rp:青霉素钠注射剂800 万U/×2 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ml/×2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2 用法:静滴,1 次/d 分析:此处方不合理。
青霉素钠在水溶液PH6~6.5 时最稳定,如果低于5 或超过8 时极易分解。
处方中青霉素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同一输液,混合后PH >8,故青霉素分解失活。
临床需要使用两药时,应分别注射。
【处方分析】2.李某,男,27 岁,因眼睑下垂、腿部肌肉无力而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甲硫酸新斯的明1mg×60 支用法:2mg /次肌内注射3 次/d 分析:此处方属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本药注射剂的极量是肌内注射1mg /次,5mg /d过量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②本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病情严重时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而病情一旦缓解即采用口服给药,且在不超过极量的情况下依病情缓解程度而定1d 给药次数,故不应1 次开10d 的注射制剂且固定1d 给药 3 次。
【处方分析】3.王某,70 岁,腹痛、腹泻5h,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阿托品0.3mg×10 用法:0.6 mg 口服 2 次/d 诺氟沙星0.2g×24 用法:0.4g/次口服 2 次/d 分析:此处方属于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患者是70 岁男性患者,其肝肾功能已降低,一次口服0.6 mg 及0.4g 诺氟沙星,剂量均偏大;②老年男性患者很有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致排尿不畅现象,而阿托品可松弛泌尿道平滑肌,会加重上述症状。
应改用山莨菪碱,后者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选择性高,较安全可靠。
【处方分析】4.刘某,女,35 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现因气温突降致哮喘急性发作,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肾上腺素1mg 0.5碳酸氢钠250ml 静脉滴注立即分析:处方不合理。
乐果中毒后反跳原因分析及早期护理干预1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02例乐果中毒病人,其中13例病人出现反跳现象,年龄15~56岁,女8例,男5例;1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
2乐果中毒出现反跳的原因2.1残留毒物的吸收:口服乐果中毒,毒物极易残留于胃黏膜皱襞,而且在洗胃过程中,部分毒物可被洗胃液驱入肠道而吸收;乐果在吸收后,可再由胃黏膜细胞分泌进入胃腔,残毒继续吸收。
原因是:(1)洗胃导泻不彻底,胃肠内残余毒物继续吸收可引起反跳。
(2)体表及衣服的毒物未清除。
有时只注意胃内容物的清除,忽视头发、皮肤、衣物的污染毒物吸收,易再次引起医源乐果中毒较易出现反跳。
(3)体内排泄缓慢:乐果中毒出现反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乐果在体内排泄缓慢而易于吸收,致使血液胆碱酯酶活力恢复致正常时间长,即病人血液胆碱酯酶较长时间低于正常水平,有文献报道乐果组平均11.5天,而非乐果组5.8天。
若残毒清洗不净,乐果就不断吸收,新生的胆碱酯处于更低水平,故极易出现反跳。
2.2阿托品减量过快或停用过早:在阿托品化后,由于毒物不断从胃肠道吸收,阿托品在体内不断地经代谢而排泄,而且阿托品半衰期短,需维持用药。
此外,乐果中毒血中胆碱酯酶较长时间低于正常水平,所以,乐果中毒维持阿托品化时间较长。
2.3病情观察不及时:当乐果中毒反跳时,常常出现一些前期症状,由于经验不足或未及早发现,耽误抢救时机期。
3护理干预3.1操作干预:洗胃彻底。
选择合适的胃管,洗胃要彻底,彻底清除毒物,切断中毒来源。
凡口服中毒者,无论中毒时间长短,均应及时彻底洗胃,直至洗胃液嗅不到乐果味为止。
在洗胃时,应注意先抽净胃内容物,再反复灌洗,每次300~500 ml左右。
对口服毒物多,病情危重者,插管失败者,可以切开洗胃。
洗胃完毕,常规胃管灌入硫酸钠或硫酸镁灌洗,但是洗胃时间越早越好。
3.2加强生活护理:迅速彻底地清洗头发、皮肤,必要时剪掉头发,更换污染的衣服。
2024年福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防范与典型案例分析温馨提示: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生成。
若5次未通过考核,则需重新学习该课视频课程,试题也将重新组合,请在答题时慎重答题、提交。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ACEI导致咳嗽的特点不包括的是()A.持久性B.突发性C.无痰的干咳D.以上都对2.患者李女士既往无高尿酸和痛风病史,因为冠心病服用替格瑞洛1周后出现痛风发作,抽血尿酸升高,更换成氯吡格雷后痛风逐渐好转,合并的其他药物对尿酸没有影响,请用不良反应关联性五步判断标准判断痛风与替格瑞洛的关联性是()A.肯定B.很可能C.可能D.可能无关E.待评价3.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包括()A.1~2w(每次剂量减半)内逐渐减量至停药B.静脉给药应有复苏抢救措施C.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D.以上均对B出现水肿不良反应的时间一般是?()A.开始治疗后的2周或更长时间B.连续使用2个月C.开始治疗后的1周或更长时间D.开始治疗后的1月或更长时间5.磺胺过敏患者下列哪个利尿剂需禁用()A.氢氯噻嗪B.吲达帕胺C.速尿D.螺内酯6.利尿剂抵抗的处置不包括以下哪个()A.停用可能与利尿剂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B.增加利尿剂的剂量C.静脉推注联合持续静脉滴注D.联合其他降压药物7.阿托品注射液手术前0.5-1h肌注0.5mg预防误吸,这种情况下哪个不是阿托品的不良反应()A.口干B.视物模糊C.心悸D.便秘8.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判断的Naranjo评分法,评分结果判定是:总分等于8分为肯定;4-7分为很可能;1-3分为可能;小于0分为可疑()A.正确B.错误9.警告与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位于说明书较靠后的位置。
()A.正确B.错误10.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合格药品在异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有害反应。
()A.正确B.错误11.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l8· 2Olo 6月第4卷第11期Chin J M0d Dmg App1Jun 2010.V0l_4.N0.11
2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疗效评分标 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③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治疗组经凯时治疗后临床症状缓 解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达96.4%,对照组总有效率 66.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 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 2.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变化 治疗组经凯时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减轻,并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变化( ±s,mm)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3不良反应局部注射血管发红痒2例,恶心1例,经对 症处理观察后未影响继续治疗。 3讨论 许多脑梗死患者合并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部斑 阿托品不良反应56例临床分析 吴桂生 块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较多样。斑块 分为软斑、混合斑和硬斑。斑块的出现易导致斑块加大,造 成狭窄加重,另外斑块易脱落导致栓塞。因此在软斑演变成 硬斑前应早期发现,并积极给予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可以 延缓和阻滞动脉斑块加大及脑供血不全症状…。 凯时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PGEI,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既能扩张动脉改善微循环,又能在体内外显著抑制白细胞和 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TX A2) J,抑制了 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脑供血不全及延缓阻滞了颈 部动脉斑块加重。 通过本文观察凯时及时地缓解了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 块患者的症状,并有效地控制了斑块的发展。同时由于凯时 注射液的脂微球载体具有靶向分布效果,对病变血管充分发 挥药理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刺激局部血管的不良反应 J。因 此凯时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理想药物,值 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季宏,卞茸文,娄青林.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南京医 科大学学报,2006,26(9):769-770. [2] 吴金义,王凌燕,周乡均.前列地尔对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保 护作用的观察.中国危重急救医学,1998,10(7):394-395. [3]张朝阳,陶萍.前列地尔在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中国新药 杂志,1995,4(1):23-24.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对使用阿托品出现不良反 应的56例患者,按1 mg:、2 mg、5 mg、≥10 mg不同剂量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出不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 结果1 mg:心率加速,瞳孑L轻度扩大;2 mg:心悸,口干,瞳孔扩大明显,有时出现视近物模糊;5 mg:上述 症状加重;吞咽困难;头痛、乱语、躁动不安、疲倦感;皮干、发热;排尿困难、肠蠕动减少;≥10 mg:上述症 状更重;脉速而弱;幻觉、谵妄、惊厥等;严重者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昏迷和呼吸麻痹。结论阿托品的 不良反应与剂量呈正相关,过量甚或中毒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并可导致死亡。 【关键词】 阿托品;不良反应;防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出现阿托品不良反应患者共56例,阿托品剂量 为1 mg 18例,2 mg 13例,5 mg l1例,≥10 mg14例。其中, 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4~65岁,平均(32岁4-3)岁。 1.2方法对使用阿托品出现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按1 mg、2 mg、5 mg、≥10 mg不同剂量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出不良 反应与剂量的关系。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死因。 1.3结果1 mg: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 mg:心悸,口 干,瞳孔扩大明显,有时出现视近物模糊;5 mg:上述症状加 重;吞咽困难;头痛、乱语、躁动不安、疲倦感;皮干、发热;排 尿困难、肠蠕动减少;≥l0 mg:上述症状更重;脉速而弱;幻 觉、谵妄、惊厥等;严重者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昏迷和呼吸 麻痹。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 2讨论 阿托品系外周型抗胆碱能药物,作用机制是与ACh竞争 作者单位:454350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民医院 胆碱能受体,提高ACh能受体的刺激阈值,起着遮散受体的 作用。可对抗ACh引起的毒蕈碱样(M)症状,但它不能阻止 ACh的积蓄,也不能使已聚积的ACh分解。其抗M-胆碱作 用表现为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多种腺体分泌,加速心率和 扩大瞳孔。但它对N一胆碱反应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有限。 2.1药动学 阿托品吸收迅速,口服本品单一剂量,1 h即达 峰效,约3—4 h作用消失;肌肉注射本品2 n1g,l5—20 min即 达峰值;静脉注射本品1~4 min起效,8 min达高峰,全身作用 维持2—3 h…。能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可透过血脑屏障,于 0.5—1 h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达显著浓度。本品亦能通过胎 盘进人胎儿循环。约50%与血浆蛋白结合,能迅速从血中消 除,tl/2为2 h,作用时间短促。约80%经尿排出,其中约1/3 为原形,其余的为通过水解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代谢物。 2.2药效学 2.2.1心血管作用1—2 mg剂量,因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 窦房结起搏点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在高迷走张力存在时, 中国现代药物麻用2010年6月第4卷第l1期Chin J M0d Drag Appl,Jun 2010,Vo1.4,No.1l 阿托品能显著缩短ECG的P—R间期。毒性浓度时,可致室 内传导阻滞,机理不明,可引起心律失常和房室分离,前者可 见于儿童,后者通常见于成人。毒性剂量,可引起血管扩张, 尤以皮肤血管扩张为明显。 2.2.2平滑肌作用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内脏平滑肌,松 弛作用较显著;对膀胱逼尿肌,本品有解痉作用;对支气管、 胆管、输尿管也有较弱的解痉作用;对子宫平滑肌影响较小, 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也不抑制新生儿呼吸。 2.2.3 中枢神经系统一般剂量对延髓中枢有轻度兴奋作 用,特别是迷走核;大剂量,也可兴奋呼吸中枢;中毒剂量,兴 奋大脑,特别是运动和语言功能;中毒严重时,可由兴奋转入 抑制,发生昏迷和延髓麻痹而致死。 2.3用量阿托品每次参考用量为0.015—0.03 mg/kg,习 惯上每次给药1—2 mg。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阿托 品用量应根据AOPP分级标准及阿托品化指标用药。机械、 重复、超剂量用药可导致阿托品中毒。最低致死量:成人约 为8O一130 mg;儿童约为10 mg。 2.4救治 119· 2.4.1一般内科疾病治疗出现阿托品中毒时应即停药观 察,必要时予以阿托品拈抗剂治疗。 2.4.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 ①一旦诊断为 阿托品中毒应立即减量或停用阿托品;②输液、利尿促使阿 托品排泄;③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④抽搐者可用地西泮 等苯二氮卓类药物;⑤脱水剂治疗,必要时佐以激素;⑥呼吸 中枢抑制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⑦室颤者给以电除颤; ⑧阿托品拮抗剂一毛果芸香碱:轻度中毒,5~10 mg皮下注 射,6—8 h/次,至症状消失;重度中毒,5—10 mg皮下注射, 2O~30 min/次,直至阿托品中毒症状缓解;⑨危重者行血液 灌流治疗;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待中毒症状消失后再酌用 维持量阿托品。
参考文献 [1]杨藻寰.医用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第2次印 刷:270. [2] 单沙林,王汉斌.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正确救治.中国危重病急 救医学,1999,l1,5:314.315.
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颈丛 麻醉中的应用
徐杨孙洋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甲状 腺次全切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S1,s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颈丛麻醉后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结果s1,s2组Ramsay评分、VAS评分、患者合作分数、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 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中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颈丛麻醉
甲状腺手术多选用颈丛阻滞麻醉,该麻醉方法往往在处 理甲状腺上极的常候镇痛不全,牵拉反应发生率高,需辅助 用药如芬太尼、氟哌利多、咪达唑仑等,仍达不到满意的效 果。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镇痛作 用强、作用消失快等优点,适于持续输注…。丙泊酚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也适于持续输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ASA I~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O一6O岁,体质量45—8O kg。术 前心、肺、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高血压、心脏病史。随机分 为3组(n=20),D组为对照组,S1组为持续泵人丙泊酚(1 mg/kg·h),瑞芬太尼(3 g/kg·h),s2组为持续泵入丙泊 酚(2 mg/kg-h),瑞芬太尼(5 g/kg·h)。 1.2方法人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采用利罗合剂(1%利多 卡因+0.2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患侧C 深丛5 ml,双 侧C 浅丛各10 ml进行阻滞,以针刺手术区域皮肤无痛为阻 滞满意标准。麻醉完成后即开始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1.3观察指标镇痛效果的判断: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将其分为四级 J:优为I级,安静,无痛苦,能主动配 合(0分);良为Ⅱ级,仅在某些步骤有轻度疼痛感,但无呻 作者单位: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徐 杨);黑龙江省医院麻醉科(孙洋) 吟,无体动,能配合(1~3分);差为Ⅲ级,中度痛苦表情,有 时呻吟或体动,尚能忍耐和配合(4—7分);无效为Ⅳ级,疼 痛难忍,常常大声喊叫和体动(8~10分)。镇静效果根据 Ramsay标准分级:I级,患者烦躁不安;Ⅱ级,安静合作,定 向准确;Ⅲ级,仅对大声命令有反应;IV级,入睡,对眉间轻 弹反应迅速;V级,入睡,对眉间轻弹反应迟钝;VI级,人睡 没有反应。患者术中合作分数:1分,不合作;2分,稍合作, 需固定四肢;3分,稍合作,但多语;4分,合作良好;5分,完全 合作。满意度:1分,非常不舒服;2分,比较舒服;3分,非常 舒服。同时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 饱和度。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 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 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根据Ramsay标准,Ⅱ~Ⅲ级s1组l7例,占85%,s2组 18例,占90%,对照组仅8例,占4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P<0.01)。根据VAS评分I~Ⅱ级s1组16例,占 80%,s2组17例,占85%,对照组仅5例,占25%,组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合作分数sl组(4.4±0.2) 分,s2组(4.4±0.2)分,对照组为(2.5±0.3)分,组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1)。满意度评分:S1组(2.6±0.1) 分,sl组(2.8±0.1)分,对照组为(1.5±0.2)分,组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