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 格式:docx
- 大小:61.53 KB
- 文档页数:8
两次世界大战强化冲刺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的会议内容摘要:该内容最早出自的国际法律依据是A. 《联合国家宣言》B. 《雅尔塔协定》C. 《巴黎宣言》D. 《开罗宣言》【答案】D2.日本法西斯与德、意法西斯的不同主要在于()A. 具有明显的扩张性B. 没有建立法西斯政党C.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形成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B3.如果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自食其果”等词语来形容历史上英法曾采取的一种政策()A. 改革开放 B. 闭关锁国 C. 绥靖政策 D. 大棒政策【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②①④③D. ②①③④【答案】D5.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B.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参战D. 第二战场的开辟【答案】A6.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表述正确的有①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线②战争爆发后,原同盟国的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集团③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有“绞肉机”之称的凡尔登战役④大战最终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⑤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暂时的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④⑤【答案】C7.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
”这里的“我们的盟友”是A. 英国B. 日本C. 法国D. 奥匈帝国【答案】D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导学号90564052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斯洛伐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B)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九国公约》2.慕尼黑会议牺牲了哪国的利益(D)A.奥地利B.波兰C.埃塞俄比亚D.捷克斯洛伐克3.导学号90564053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自慕尼黑返回伦敦的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A.张伯伦手里挥舞的协定是《慕尼黑协定》B.这个协定是由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C.这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D.协定的签署换来了长久的和平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D)A.列宁B.丘吉尔C.罗斯福D.斯大林5.导学号90564054(2017山西)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
我并不想收回我说的话。
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正在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
”丘吉尔所说的“眼前正在展现的情景”是(A)A.苏德战争爆发B.决战斯大林格勒C.诺曼底登陆D.苏联红军进攻柏林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B)A.德国进攻苏联B.日本偷袭珍珠港C.德国进攻波兰D.台儿庄战役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A)A.珍珠港事件B.德军进攻莫斯科C.日本侵华战争D.九一八事变8.导学号90564055(2017河北)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B)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9.1941年12月,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说:“现在日本人帮助我们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Revision1 Let’s Review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上册Revision1【课时】Let’s Review一、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熟练地听、说、读、写第一至三单元的重点词汇。
2. 能够听懂有关第一至三单元话题的小文段,完成匹配练习。
3. 能够综合运用第一至三单元的功能句进行相关话题的描述与交际。
4. 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仿照范例,补充完整有关第一至三单元话题的小文段。
二、教学建议A. Look, listen and match.1. 热身活动(1) 选取第一至三单元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作为课前热身。
(2) TPR活动。
结合本课将要使用到的运动项目,教师与学生开展TPR活动。
(3) 词汇Bomb游戏。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与学生一起玩Bomb游戏,帮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
2. 听录音并匹配(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两人结对读词和指认人名。
(2) 教师提问:Does Tim often play football? What is Tim good at? 示范如何进行听前预测。
其他三个人物的信息猜测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3) 教师播放录音两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匹配练习。
B. Interview your friend.1. 创设情境,导入操练(1) 教师创设情境,在学校或班级内开展Talent Show活动,让学生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和特长,感受拥有同伴和朋友的快乐。
(2) 提出任务,共同研读。
教师出示Talent Show信息卡,即B项需填写的信息卡。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改造信息卡。
2. 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卡,并思考:若想进行采访,应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交流?使用哪些功能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想出更多更有趣的相关问题,或者由教师准备问题,学生选择。
3. 师生示范4. 展开采访,完成任务学生开始采访,并记录主要信息。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专题复习3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附练习及答案WORD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28.5分)1.(2018江苏南京,22,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2.(2018福建,29,2分)二战中, 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柏林战役3.(2018北京,28,1.5分)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①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德国无条件投降4.(2018广西南宁,14,2分)“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这场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2,2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了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情景。
对诺曼底登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辟了欧洲第一战场B.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导致了意大利的率先投降6.(2018吉林,9,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7.(2018山东青岛,39,1分)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这次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8.(2018广东,23,3分)读下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9.(2018河南,18,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
2018中考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二轮复习题(附答案)
1937年也成为俄国经济的“分界线”是因为的建立; 1942年夏—1943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迎了“分界线”,这是指。
37.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会议还决定成立。
三、问答题
38.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1944年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的柏林战役,迫使德国无条投降。
故选C。
考点人教新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中的时间提示“1937年”,可知当时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这幅画的创作正是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化现代学和美术
31.《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共同打。
人教版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答案)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 1 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1. [2014安徽12(3)题2分](节选)非洲是一块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
(3)1935年意大利军队侵略矛头直指非洲的________(国名),英、法等国对意大利采取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在________会议中达到顶峰。
考点 2 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考点 3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2. [2012安徽12(2)题1分](节选)团结就是力量,合作达成共识。
(2)1942年,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考点4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二战胜利3. [2015安徽12(3)题1分](节选)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3)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4. [2011安徽17(2)题4分](节选)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
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下面是晓荷同学整理的“三次科技革命下的日本”的图片。
【论从史出】(2)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
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4分)“疯狂与罪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痛与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015安徽17(1)题1分](节选)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单项选择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其世界历史意义在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D.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答案:D2.2019年4月3日,《1941—1945年的战争宣传画》专题展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幕。
据悉,这批展品是俄罗斯中央军事博物馆从馆藏2万多幅宣传画中精心挑选而来,是当年苏联人民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生动记录。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东侵苏联C.德国轰炸英国D.莫斯科保卫战答案:B3.电影《血战钢锯岭》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太平洋战争最后一战”的惨烈情景。
下列史实中,标志着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日本偷袭珍珠港C.诺曼底登陆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4.(2019·合肥三十八中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英等国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A.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B.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C.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答案:A5. 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会战D.诺曼底登陆答案:C6.(2019·四川南充)“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C7.(2019·巢湖二中模拟)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决定成立该组织的国际会议是()A.1942年华盛顿会议B.1943年开罗会议C.1945年雅尔塔会议D.1945年波茨坦会议答案:C8.(2019·甘肃)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诺曼底登陆C.中途岛海战D.柏林战役答案:D9.(2019·山东威海)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第二十三讲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8·百色)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其目的是() A.放任市场自由竞争B.放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2018·梧州)在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这些措施的特点是()A.通过立法干预经济 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全力发展重工业3.(2018·贵港)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
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4.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
日军与纳粹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B.种族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C.绥靖政策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5.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意大利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 D.③④6.(2018·桂林)二战过程中有许多影响重大的战役,其中,“这场战役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破产,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增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信心”。
这场战役是()A.阿拉曼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C.莫斯科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7.(2018·钦州模拟)“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世界史 主题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国真题“看”北京命题点1 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1. (2017南充)整理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王强同学的笔记内容主要反映的是()A.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 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C.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 协约国的暴行命题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2. (2017日照)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部分)。
从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 )1931年9月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年9月 德国侵略波兰; 1940年4~5月 德国进攻北欧、西欧; 1941年6月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A. 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C. 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D. 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 3. (2017河北)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 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 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4. (2016连云港)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带来了深刻思考。
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1)战争之因。
两次大战的原因各不相同。
据图甲,分别写出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据图乙和丙,写出二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4分)(2)战争之果。
战争有直接和间接结果。
据材料丁,写出战争的直接结果。
图戊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的结束?写出为这一事件的到来,中国军民的两例具体贡献。
写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名称。
(5分)(3)战争之思。
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
写出二战后,为防止大战爆发而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以及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
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防御而取得的军事科技成就。
(3分)命题点3 材料理解5. (2016重庆B)下列对下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A.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B.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 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D. 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6. (2017重庆A)战争海报被人们称为墙壁上的“武器”。
人教版中考历史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2016•南昌)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A.绥靖政策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C.“门户开放”政策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2.“那个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想牺牲一个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他们所谓的大国的永久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这里“一个弱小国家”是指()A.波兰B.捷克斯洛伐克C.匈牙利D.中国3.1945年,德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
德国和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A.5月2日、8月15日B.5月8日、9月2日C.5月2日、5月8日D.8月15日、9月2日4.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各国经济、军事的交流B.孤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C.团结一切力量战胜法西斯国家D.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取得胜利5.如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B.第二次也界大战全面爆发C.太平洋战争爆发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6.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这一惨烈的场面出现在()A.夏威夷B.珍珠港C.中途岛D.关岛7.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慕尼黑阴谋B.德军突袭波兰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突袭苏联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9.(2016•扬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日军偷袭珍珠港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会战D.攻占柏林10.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让同学们讨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讨论取得的一致意见是()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B.英、美两国的联盟C.苏美两国的中流砥柱作用D.美国使用原子弹11.下列国际组织中,成立于1945年的是()A.B.C.D.12.(2016•玉林)如图是中国人创作的一副二战漫画。
第二十讲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讲知识脉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1945年全面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德意日建立强化法西斯统治重要原因: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经过爆发标志: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联合: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转折: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胜利
胜利1944年6月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灭亡
1945年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的行动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日本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结果: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中考考点清单
慕尼黑会议。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的演变——美国旧金山二战史料展览1. 只有牢记战争,才能珍视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是在一战后,由战胜国一手制造出的国家,这块土地应该纳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疆土。
它一天尚存,一天就是帝国东部的威胁。
”——希特勒材料二“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为痛心。
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经毁于一旦。
”——张伯伦1939年9月3日在英国下院发表的演讲材料三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门、打下印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是怎样实现把捷克斯洛伐克纳入德意志疆土的美梦中的?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张伯伦信仰的一切因为哪一事件毁于一旦?张伯伦所信仰的政策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的话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抗战胜利的因素有哪些?2. 当今世界,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
回眸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摘自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材料三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对英国人民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绝不投降。
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保卫城镇和村庄。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美、英、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专题3.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一、选择题1. 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①中途岛战役②阿拉曼战役③不列颠之战④淞沪会战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大的作用就是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具有相同作用的还有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答案:C2. 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关键是( )A.日本长途跋涉, 美军以逸待劳B. 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C. 美军采取伏击战术D. 日军指挥失误解析:中途岛战役时, 日本在与美国的兵力对比上占有较大优势, 但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码, 从而掌握了日军行动, 美军集中力量在局部形成了战略优势, 从而获得了胜利。
答案:B3.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 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 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 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 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解析:主要是德日发动战争的方式相同, 其余选项都有不符合史实的表述。
答案:D4. 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
这两大战场是( )A. 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 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C. 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 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是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答案:A5. 1943年, 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A. 北非战场取得胜利B. 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C.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解析:从教材中的“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不难判断, 在西西里岛登陆的英美盟军是从北非方向过来的。
答案:A6. 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湾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
实际上, 早在国际公约中就明确日本必须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
最早的条约是( )A. 《雅尔塔协定》B. 《德黑兰协定》C. 《开罗宣言》D. 《波茨坦公告》解析: 题目所涉及四个条约只有《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在宣言签字时,确定了美、苏、英、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这表明()A.四大国在同盟中有着重要作用B.四大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C.二战战场形势已经发生根本转折D.四大国之间的分歧已经解决3.请在表中提取两个历史事件,自拟题目,阐述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故C项符合题意。
2.【答案】A【解析】根据“在宣言签字时,确定了美、苏、英、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可知,宣言实际上承认了美、苏、英、中四大国在反法西斯同盟中有着重要作用或地位,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没有涉及联合国的成立,排除B项;1943年初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二战战场的重大转折点,排除C项;美英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苏联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排除D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
”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A. 德国进攻波兰B. 太平洋战争爆发C. 苏德战争爆发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问题。
根据材料提供的二战中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的态度,可以判断跟日本偷袭珍珠港有关。
由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从而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所以,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才表现出题干中各自对待该事件的态度。
故选B。
2.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主要因素是()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 美苏争霸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宗教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背景。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特别是1937年德日意形成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故选A。
3.1945 年5 月9 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前后的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 一战、二战B. 二战、中东战争C. 二战、冷战D. 二战、科索沃战争【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冷战。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二战、冷战,故选C。
4.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①《人权宣言》②滑铁卢战役③启蒙运动④慕尼黑阴谋⑤珍珠港事件第 1 页A. 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和法国有关的史实。
《人权宣言》、滑铁卢战役、启蒙运动、慕尼黑阴谋,都与法国有关,珍珠港事件发生在日本与美国之间,故选D。
5.从下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A.国际联盟的建立B. 绥靖政策的实行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漫画所反映的史实是希特勒德国占领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采取了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进攻社会主义苏联。
由此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而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施于二战后。
由此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 美苏争霸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宗教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背景。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特别是1937年德、日、意形成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A. 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B. 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C. 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D. 欧洲历经巨大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评价希特勒。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ABC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疯狂屠杀犹太人,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所以D欧洲历经巨大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表述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A. 德国突然袭击波兰B. 苏德战争爆发C. 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D. 凡尔登战役【答案】C【解析】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规模进一步扩大.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珍珠港事件.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9.决定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 坡茨坦会议B. 巴黎和会C. 开罗会议D. 雅尔塔会议【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10.如图反映了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巷战的场面.这次保卫战的胜利()A. 迫使战场转向德国本土B.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迫使德国法西斯投降D. 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答案】B【解析】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中最关键性的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解答本题需掌握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1.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党魁克洛德·汉莱因希望捷克政府可以答应苏台德地区高度自治。
但是西方大国通过一场阴谋,将其割让给德国,这场阴谋是A. 苏台德阴谋B. 捷克阴谋C. 英法阴谋D. 慕尼黑阴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慕尼黑阴谋的相关知识。
二战全面爆发前,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它们害怕法西斯的战争讹诈,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换取自身的和平,还企图将法西斯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召开了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第 3 页表在场的情况下,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它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故选D。
1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是下列哪一国人()A. 德国B. 波兰C. 捷克斯洛伐克D. 埃塞俄比亚【答案】C【解析】略13.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同法西斯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它造成了全球性的剧烈震荡,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它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它是()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第二次世界大战D. 美苏冷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由题中的关键信息“全世界正义力量同法西斯之间”“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可知,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世界人民进行了一场同法西斯力量的艰苦斗争,终于战胜了法西斯势力,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故选C。
14.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德军突袭波兰B. 慕尼黑阴谋C. 日军偷袭珍珠港D. 德军突袭苏联【答案】B【解析】略二、读图说史题15.读图并回答问题图一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图二二战同盟国三巨头漫画图三北约与华约(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答案】(1)名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或同盟国和协约国)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标志: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最终结局: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
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冷战格局,(3)关系变化:由盟友变成对手(或朋友变成敌人;由合作变成敌对关系都可,须答出变化)。
发展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
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了《九国公约》、《四国条约》等,通过这两个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及其三项内容,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
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3)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相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
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美苏由盟友变成对手。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美苏冷战结束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6.古往今来,世界上发生了无以计数的战争,观察下列与战争相关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图二罗马帝国扩张图三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图四斯大林格勒战役(1)请你对以图一和图二为代表的古代世界战争,作简要评价。
(2)图三、图四反映的两次战争性质有何不同?【答案】(1)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给被征服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希腊文化或罗马文化渗入到其征伐统治的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冲撞,不同文化的交流。
(2)图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图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 5 页【解析】(1)本小题考查对古代世界战争的评价。
和平交往以及战争是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战争一方面充满了暴力和杀戮,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
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给被征服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希腊文化或罗马文化渗入到其征伐统治的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冲撞,不同文化的交流。